螞蟻和蚜蟲之間的共生關係

2021-01-11 老王動物記

每當你在一株植物上看到一大群螞蟻時,很有可能這株植物身上也會有蚜蟲的身影。很多人都知道,螞蟻不會允許任何入侵者靠近蟻穴的周圍,那它們為什麼允許蚜蟲生活在它們的地盤?而且不會去傷害它們,這兩個物種相互依賴嗎?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了解蚜蟲和螞蟻有趣的共存關係。但首先,讓我們先簡單的了解一下螞蟻和蚜蟲。

最聰明的昆蟲--螞蟻

全世界大約有12000種不同種類的螞蟻。螞蟻被認為是地球上最勤勞、最守紀律的生物,同時也被認為是最聰明的昆蟲。

螞蟻的身體有三個部位——頭部、胸部和腹部。頭部的前部有一對複眼和一對觸角,而運動則由連接在腹部的三對腿來推動。螞蟻的顏色從紅棕色到黑色不等。它們是群居性很強的昆蟲,生活在巨大的群體中。

蟻群通常居住在土壤的淺層,以土丘或巢穴的形式生活在地下和地上。它們也生活在樹木和灌木叢中。每個蟻群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一隻產數百隻卵的蟻后;與蟻后交配並幫助蟻群成長的雄蟻;雌性工蟻,其主要作用是保護蟻群,狩獵和收集食物,飼餵幼蟻及蟻后等。繁殖最快的昆蟲--蚜蟲

全世界大約有3900種不同的蚜蟲。蚜蟲是一種小昆蟲,身體柔軟,細長,呈梨形。它們的身體可以是黃色、綠色、紅色、棕色或黑色。它們有三對腿和一對觸角。蚜蟲可以有翅或無翅。大多數蚜蟲都有一對從腹部後部突出的,看起來像排氣管的膜孔。

蚜蟲可以無性繁殖,也可以有性繁殖。受精的越冬卵會在早春孵化成無翅的雌性。這些無翅雌性在7到10天內成熟,然後準備進行無性繁殖。

在夏季,雌蚜蟲會產生大量的卵,這些卵保留在它們的身體裡,直到它們準備產下年輕的幼小的雌蚜蟲。在這之後,每隻雌蚜蟲會產生大約40到60個世代。

然而,在夏末,有翅的雄蚜蟲也會和雌蚜蟲一起出生。這些雄蚜蟲和雌蚜蟲交配,產生數百個受精的越冬卵,以繼續生長周期。由於無性生殖和有性生殖周期的交替,蚜蟲群體的大小增長極快。蚜蟲也被認為是繁殖最快的昆蟲。

農民是非常討厭蚜蟲的。蚜蟲會影響植物的生長並降低它們的產量,它們通常會使植物的葉子枯萎或捲曲。而且蚜蟲的長期侵擾會削弱寄主植物的免疫系統,這使得它們很容易受到植物病毒等介質的二次感染。最終,寄主植物的健康狀況惡化,最後導致死亡。

螞蟻變成奶農

在生態系統中,螞蟻和蚜蟲之間的關係在共生、互惠和開發之間波動。當蚜蟲和螞蟻是共生關係時,螞蟻和蚜蟲都可以從這種關係中受益。

誰也想不到螞蟻會像人類一樣養牛,擠牛奶。這是真的,不過螞蟻養的是蚜蟲,擠得是「蜜露」。

先說說螞蟻是怎麼「放牛」的吧。作為合格的牧民的,家裡肯定要有牛。蚜蟲是繁殖最快的昆蟲,那麼肯定特別容易找到,而且找到就是一群。

當一隻螞蟻尋找到蚜蟲群時,它會返回巢穴,並在途中留下信息素,讓蟻群可以沿著它留下的蹤跡尋找到蚜蟲群。

從這之後,蚜蟲實際上就被螞蟻「奴役」了。螞蟻會釋放出帶有鎮定劑效果的化學物質,將蚜蟲馴服和控制,而且,為了讓蚜蟲安心「產奶」,螞蟻可能還會咬掉它們的翅膀。這聽起來有點像恐怖故事。

蚜蟲是依靠植物的汁液生存的。它們會用嘴巴上的「針管」刺穿植物的外皮,吸取植物的汁液再將其消化,然後分泌出一種亮晶晶的粘性物質,被叫作「蜜露」。

這種蜜露含糖量非常高,是螞蟻和其它蚜蟲捕食者的能量來源。螞蟻以蜜露為食,作為回報,它們保護蚜蟲免受天敵的傷害。

牛奶是個好東西,誰不想每天來上一杯呢?

聰明的螞蟻肯定也是這麼想的,所以它們養了蚜蟲,學會了「擠奶」。每當給蚜蟲「擠奶」,螞蟻就會用頭上的觸角「按摩」蚜蟲的腹部,刺激它們排出蜜露。

科學研究表明,有蟻群幫助下的蚜蟲排出蜜露的速度,要比沒有螞蟻幫助的蚜蟲更快。此外,這些研究還表明,蚜蟲通過螞蟻互惠作用分泌的蜜露含有更豐富的營養物質,因為它含有明顯較高濃度的胺基酸和蔗糖。

螞蟻的「牧牛大法」

為了確保蚜蟲的健康和「產奶量」,當附近的植物營養缺乏時,螞蟻就會把蚜蟲背到新的「牧場」。為它們提供庇護所,照顧它們的幼崽,並保護它們不受瓢蟲等肉食性昆蟲的侵害。

有些種類的螞蟻在冬天會繼續照顧蚜蟲。例如玉米地裡的蚜蟲和螞蟻,在秋天,蚜蟲在玉米地的土壤中產卵,螞蟻就會把蚜蟲卵收集起來帶到巢中,儲存在溫度和溼度最適宜的地方過冬。到了春天,當蚜蟲孵化後,螞蟻就會把它們從巢穴中帶到植物上。

玉米地裡有一種生長極快的雜草,可以在春天的玉米地裡生長,螞蟻把新孵化的蚜蟲帶到上面,讓它們臨時寄居在雜草身上,這樣它們就可以開始覓食了。一旦玉米植株開始生長,螞蟻就會把它們的「奶牛」轉移到玉米植株上。

不過當蚜蟲的數量太多,或是螞蟻照顧不過來時,它們可能會選擇不同的做法。

如果蚜蟲出現營養不良或死亡的跡象,螞蟻會將它們視為對蚜蟲群的潛在威脅,它們會迅速趕走這些生病、死亡或病怏怏的蚜蟲,將它們移至遠離蚜蟲群體的安全距離,然後無情地將它們處理掉。

然而,當螞蟻沒有了其它食物來源時,它們的共生關係就會改變。在這種情況下,螞蟻不再表現出對蚜蟲的互惠行為。相反,螞蟻開始捕食蚜蟲,以獲取它們體內的蛋白質。

螞蟻是高度活躍的昆蟲,每天長途跋涉覓食,它們依靠糖作為主要的能量來源。此外,螞蟻也需要飲食高蛋白。因為蟻后產卵需要蛋白質,而幼蟲的生長和營養則也需要蛋白質。

螞蟻控制著蚜蟲的繁殖能力,它們會選擇「產奶量」最高的蚜蟲,同時淘汰「產奶量」最低的蚜蟲。螞蟻的這種飼養方式,很像人類專門挑選家畜擇優培養的特徵。

螞蟻太聰明了,這種方式確保了蚜蟲群的健康和蜜露的生產,不僅控制了蚜蟲的數量,還能為螞蟻提供了一個容易獲得的蛋白質來源。雖然可能有點殘忍,但這和人類在雞的產蛋不足時吃掉它們沒什麼區別。

結語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蚜蟲在這種互惠互利的交易中得到了更壞的結果—蚜蟲幾乎成了螞蟻的俘虜,螞蟻確實至少吃掉了蚜蟲群體的一部分,但它們控制了蚜蟲的種群數量和蚜蟲的健康。

而且,這些身體柔軟的蚜蟲對天敵的抵抗力微乎其微,它們只能躲起來。所以它們願意用自由來換取螞蟻提供的保護,使它們免受寄生蟲和瓢蟲等捕食者的傷害。

蚜蟲依靠螞蟻的保護,螞蟻依靠蚜蟲來維持生存。因此,螞蟻和蚜蟲之間形成了相互適應的共生關係。

相關焦點

  • 螞蟻與蚜蟲之間的「微妙」合作,有蚜蟲的地方一定會有螞蟻!
    自然界中螞蟻和蚜蟲之間有著奇妙的合作。他們總是住得很近。如果有許多螞蟻在出土不久的棉苗上爬來爬去,那麼棉苗上一定有很多蚜蟲。在世界已知的2200種蚜蟲中,大部分是農作物害蟲。然而,螞蟻和蚜蟲「勾結」,總是關心和保護它們,使蚜蟲更加肆無忌憚地危害農作物。
  • 蚜蟲是害蟲,但螞蟻專門保護它們,還把蚜蟲卵帶回蟻穴過冬
    螞蟻是一種常見的群居動物,它們彼此間分工協作的能力經常讓人類讚嘆。可是你知道嗎?螞蟻不僅僅跟同類合作,也經常跟其他動物,比如毛毛蟲、蚜蟲建立起互惠互利的共生關係。灰蝶科和蜆蝶科的幼蟲——毛毛蟲周圍,就經常聚集著許多螞蟻。螞蟻就好像義務警衛員,能夠保護毛毛蟲免遭天敵的傷害,因此,灰蝶科和蜆蝶科的幼蟲存活率比起其他蟲來,相對要高得多。
  • 多肉盆內有螞蟻?趕緊檢查一下有沒有介殼蟲,因為它們是共生關係
    螞蟻一般不會跟多肉扯上關係,同時也不會主動傷害多肉,除非它們在花盆中築巢,那就可能出現啃食多肉根系的現象。那麼多肉盆內為什麼會有螞蟻呢?個人以為是以下幾種原因引起的:其一我們平常觀賞或者檢查多肉的時候不小心將食物掉到了花盆之內,而又沒有及時的清理,這樣自然就會引來螞蟻。
  • 動物界相互依存的共生關係
    大型食草動物因為自身的原因,行動較體型小的動物遲鈍笨重,機動性不高,我認為這種情況下就衍生出了一種互利共生的關係。我覺得牛椋鳥和絕大多數大型食草動物就是這樣一種互利共生關係,大型食草動物為牛椋鳥提供食物,而牛椋鳥負責放哨提前察覺食肉動物帶來的危險。
  • 螞蟻也搞「養殖業」,這種動物是螞蟻的「奶牛」,對人類危害極大
    作為自然界中的一員,蚜蟲雖小,但是也參與食物鏈的循環。很多昆蟲都以蚜蟲為食,比方說瓢蟲、寄生蜂等,而且蚜蟲對於螞蟻來說,還是螞蟻最喜歡的「寵物」之一。蚜蟲和螞蟻之間的關係是什麼?上文中我們提到過,蚜蟲對於螞蟻來說,就是螞蟻飼養的「奶牛」。
  • 小小蚜蟲如何玩轉多種生存模式
    除了依靠自身強大的繁殖能力和能進行光合作用的「超能力」以外,蚜蟲還跟螞蟻建立了合作關係。螞蟻能夠圈養並保護蚜蟲,讓蚜蟲的天敵不敢隨意靠近,而蚜蟲則會通過吸取植物的養分分泌出一種蜜露,供螞蟻食用。有趣的是,「哥倆好」的關係有時會被「第三者」破壞,比如一種黑灰蝴蝶對於紅蟻和蚜蟲的共生關係有著濃厚的興趣。它們會將自己的卵產在螞蟻圈養的蚜蟲所寄生的植物身上,當卵孵化成幼蟲的時候,幼蟲會吃掉蚜蟲,然後自己分泌蜜露供螞蟻食用。
  • 蚜蟲的混世之道
    在這個母系世界裡,大部分的蚜蟲都能進行孤雌繁殖和卵胎生,對於蚜蟲寶寶來說就是「媽媽自己生了我」,而且由於寶寶和媽媽高度相似,寶寶基本就是另一個媽媽。一個春天過去,一隻蚜蟲媽媽在經過孵化後可以產生上億隻蚜蟲寶寶。當然秋天的時候蚜蟲也會發生有性繁殖,一些雄性寶寶們也能出來見見世面,但是數量卻遠遠少於雌性寶寶。
  • 螞蟻心甘情願給蚜蟲當保鏢?原來另有所圖,如何將它們一網打盡?
    蚜蟲爆發,很多朋友家裡的月季都遭殃了!今天有一個朋友說,她發現一個特別有趣現象,就是月季上面,不僅僅是爬滿了蚜蟲,而且還有螞蟻。螞蟻總是圍著蚜蟲轉,卻從不去吃蚜蟲,螞蟻是蚜蟲保鏢嗎?其實蚜蟲和螞蟻之間,是互惠互利的&34;關係!螞蟻保護蚜蟲,蚜蟲為螞蟻提供蜜露!
  • 螞蟻為什麼保護蚜蟲?碧鳳蝶是「螢光蝶」?
    中華劍角蝗中國古時候經常會發生蝗災,造成蝗災的主要是東亞飛蝗和亞洲飛蝗,兩者很相似,難區分。發生蝗災時,大群大群的蝗蟲遮天蔽日的遷飛,每到一處,草木幾乎都會吃空,古今中外都有報導,發生蝗災時,餓瘋了的蝗蟲不僅啃噬帶葉的植物,甚至還危及動物和人類的生命。
  • 蚜蟲那麼兇?螞蟻養的豬!
    蚜蟲、螞蟻、七星瓢蟲的故事影片主演一:蚜蟲蚜蟲附著在植物的嫩葉和枝幹上,攝取植物的汁液為食
  • 寵物:幾種螞蟻的行為
    請繼續閱讀,看看你以前從未見過的謙卑螞蟻的一面。編織。韋弗螞蟻是一個普遍的群體。他們遍布非洲,印度,東南亞和澳大利亞,他們在熱帶雨林的簷篷中居住。他們通過摺疊成束的葉子並用絲綢將它們縫合在一起來製作巢穴。這種絲綢來自殖民地的幼蟲; 工人抓住他們下顎的幼蟲並輕輕擠壓它們,有點像一瓶膠水。這種策略可以產生一些巨大的巢穴 - 有史以來最大的巢穴已經超過半米,完全由縫合在一起的樹葉叢生成。
  • 蔬菜上的蚜蟲有螞蟻捕捉搬運,使用農藥時該怎麼辦?
    有很多螞蟻把蚜蟲往菜葉上運,怎麼辦?這是好事,因為螞蟻是蚜蟲的天敵,螞蟻喜歡吃食蚜蟲。螞蟻既然把蚜蟲能運走,說明蚜蟲已經喪失了反抗能力,要麼被螞蟻咬傷,要麼臨近死亡失去運動能力,要麼已經沒有生命特徵。螞蟻失去正確的搬運方向,行走路徑,將蚜蟲往菜葉上遠,是無可厚非,對蔬菜是沒有什麼負面影響,只有好處。蔬菜上的蚜蟲,一旦出現,就不是一隻兩隻的事情,一般是以兵團式存在,繁殖速度非常快,靠螞蟻來消滅搬運是有限的,必須採取藥劑防治方法消滅害蟲。蔬菜上有螞蟻捕捉蚜蟲,使用農藥必須要挑選對螞蟻等天敵無害的低毒藥劑,才能進行殺滅蚜蟲。第一,避開螞蟻捕捉時間用藥。
  • 穆造林 || 花椒蚜蟲防治論
    蚜蟲喜歡危害花椒、桃、蘋果、棉花、小麥的嫩梢和幼果,因為植物的嫩梢和幼果的新生組織較柔軟,方便蚜蟲的刺吸式口器進行吸食,同時這些植物嫩梢和幼果內水分和營養物質豐富,有甜味,也是蚜蟲喜食主要原因。冬季做好清園工作,降低蚜蟲等病蟲基數;在山頂安放瓢蟲越冬箱,內放瓢蟲屍體,可引瓢蟲聚集,撲食蚜蟲。春夏季在椒園中多懸掛一些粘蟲板,也可防治蚜蟲等蟲害。消滅蚜蟲的利益共同體——螞蟻。蚜蟲和螞蟻,它們是存在著互利共生的關係,它們對於花椒樹來說,就像狼和狽一樣,狼狽為奸,當蚜蟲吸食花椒的汁液吸收養分以後,就會分泌蜜露,蚜蟲是「糖尿病」患者,而這種蜜露含糖量非常高,是螞蟻的食物來源之一。
  • 室內的蚜蟲是從哪來的,為啥農藥都殺不乾淨,怎麼徹底清除蚜蟲?
    想要讓多肉和綠植擺脫蚜蟲,在室內就要用這幾種無害健康的方法蚜蟲是養花過程中最容易看到的害蟲,它們喜歡聚集在嫩莖和花朵上,在室內處理蚜蟲是非常苦惱的,但是只要學會下面這13個招數,就能讓你用健康無害的有機方法清除蚜蟲,不用擔心用到有毒的藥物。
  • 草莓蚜蟲,來看看怎麼防治
    蚜蟲,是草莓種植過程中一個主要蟲害,主要刺吸葉片汁液。受蚜蟲危害的作物表現為生長率降低、葉斑、泛黃、發育不良、卷葉、產量降低、枯萎以及死亡。蚜蟲對於汁液的攝取導致植物缺乏活力,而蚜蟲的唾液對於植物也有毒害作用,且還能傳播病毒病。蚜蟲種類繁多,但在草莓上為害以桃蚜和棉蚜為主。
  • 螞蟻怕什麼天敵? 螞蟻的天敵有哪些?
    在自然界螞蟻的天敵很少,通常只有蚜蟲和一些甲蟲以螞蟻為食,然而在熱帶雨林中,螞蟻有一個致命的天敵,它的名字叫食蟻獸,從名字中你就知道這傢伙對螞蟻的殺傷力了,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螞蟻怕什麼天敵吧! 螞蟻怕什麼   原標題:螞蟻怕什麼天敵? 螞蟻的天敵有哪些?
  • 農諺:「蚜蟲害怕辣椒水,噴它三次就見鬼」是啥意思?
    蚜蟲一般分兩種,一種為有翅蚜蟲,一種為無翅蚜蟲。蚜蟲的幼蟲身體呈綠色或黃色,成蟲一般為黑色。 蚜蟲喜歡群集於植物的葉片背面、嫩莖、生長點和花朵上,用針狀刺吸口器吸食植物植株中的汁液,從而導致植物植株的細胞受到破壞,生長勢失去平衡,並且,導致葉片向背面捲曲皺縮,心葉生長受阻,在蚜蟲危害嚴重時,植物的植株會停止生長,甚至會造成植物全株萎蔫枯死。
  • 為什麼白蟻是害蟲,螞蟻就不是?為什麼蚜蟲那麼小?蝗蟲多少種?
    自然界,生物和生物之間都有制衡,我們儘量不去影響」。在給海洋同學的回答中,我也提到白蟻具有其它生物都不具有的消化本領——能利用纖維素,所以它是森林的清潔工,避免森林被枯枝落葉堆滿,另對增加土壤肥力、防止草原沙漠化也有貢獻。
  • 新手種植,多肉的周圍有螞蟻是怎麼回事?你的多肉馬上要遭殃了
    文/農家小匠史來樂新手種植,多肉的周圍有螞蟻是怎麼回事?你的多肉馬上要遭殃了大家好,我是農家小匠史來樂。今天繼續跟大家分享一下多肉的養殖知識。多肉換盆的最佳時期可以分為以下兩個時期:一個是春季,一個是秋季,這兩個時間段,因為這個時候的溫度日照和水分都是比較合適的,特別是溫度。春秋的溫度適宜多肉可以較好地恢復。另一個時期就是開花以後,一般來說,所有的植物都適合在開花以後換盆。發現花盆周圍有螞蟻需要清理嗎?
  • 花卉植物長蚜蟲怎麼辦?家裡的這幾樣東西就可以徹底清除
    養花的過程中難免會有病蟲感染,其中蚜蟲就是朋友們最常見的,春季也是最容易爆發蚜蟲的季節,蚜蟲繁殖能力非常強,很容易泛濫,一定要儘早處理,經常查看植物葉面葉背和花朵上是否有蚜蟲出沒。蚜蟲對植物的危害時很可怕的,它們會吧葉子上面的汁液吸光,破壞植物的生長狀況,而且還會誘發其他的病菌感染,它們一周就繁衍一代,所以一定要趁早防治,最好是在初期防治,避免泛濫。一、如何早點發現蚜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