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80年代,郭德綱才十幾歲,學了幾年的相聲,剛開始有了去北京闖蕩的想法。
但那個時候牛群馮鞏的相聲,已經大放光彩。
那個時候,以陳佩斯和趙本上為代表的小品迅速崛起,成了人們的新寵。
而更為傳統的相聲,則更多的被人感慨:沒落了。
但牛群和馮鞏的相聲,絕對是個例外。
從1987年到1999年這13年時間裡,兩個人就像「長」在了春晚的舞臺上,每年必上,從未離開。
原因很簡單,觀眾們太喜歡了,他們的相聲成了觀眾春晚最期待的節目。
風趣幽默,引人思考,極具創新,魅力無窮。
而且雅俗共賞,非常高級,登得上大雅之堂。
所以他們成了春晚這頓年夜飯裡,觀眾必須要吃到的一道菜。
01 相聲之路
牛群說相聲,其實屬於半路出家。
儘管出生在天津這個曲藝之鄉,但牛群小時候並沒有說相聲的打算。
1968年,19歲的他高中畢業,和很多小夥伴一樣去農村插隊,牛群去的是河北霸州的落店村。
在那裡他認識了一個姓鞠的說快板老人,這位老人的快板說的很好,牛群很感興趣,也跟著學了起來。
牛群學東西很快,沒多長時間,已經會了好幾個段子,學的有模有樣。
1970年,牛群應徵入伍,去當了兵。
在部隊裡,他學的快板有了用武之地,每逢會演,都會讓他表演。
這成了牛群的舞臺表演生涯的開始。
也是因為這個才藝,牛群後來被調到了文工團,專門從事相聲的創作和表演。
畢竟沒有專門學過相聲,在1979年的一次會演裡,牛群的相聲《原形畢露》演砸了,這對他刺激很大。
他思考再三,覺得相聲還真不是那麼簡單,需要拜一位專業的老師學習。
於是,在劉學智的引薦下,牛群得以拜師到相聲表演藝術家常寶華的門下。
不得不說牛群的確有這方面的天賦,快板學得很快的他,相聲也很快的突飛猛進。
在1982年,他就獲評曲藝創作表演一等獎。
但這只是開始。
他真正的成名,是1987年。
那時他第一次登上春晚,和馮鞏搭檔,表演了相聲《小偷公司》。
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那個時候,人們喜歡專業戶這個說法,而牛群絕對可以叫「春晚專業戶」。
因為他的相聲,幾乎都是在春晚上首次表演。
而且13年裡,每年春晚必上,風雨不誤。
從《小偷公司》開始,中間的《拍賣》、《點子公司》、《最差先生》,一直到最後他和馮鞏的《瞧這倆爹》,每一段都很經典。
直到現在,還有人津津樂道,可見回味有多無窮!
02 酷愛折騰
相聲紅遍了全國,但牛群並不滿足在這個小圈子裡馳騁。
他興趣愛好也確實十分廣泛。
出了名的愛好攝影,沒事拿著長槍短炮的攝影器材,到處取經。
並在1997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了自己的攝影展覽。
喜愛踢足球,和趙本山、馮鞏等人組成了中國之星足球隊,牛群是這支業餘球隊的隊長。
但這都屬於業餘愛好,並沒有影響他的相聲主業。
但是漸漸地,他開始走的更遠,開始有了做生意的想法。
他把這件事告訴了搭檔馮鞏。
馮鞏知道牛群有想法,喜歡折騰,也不好說什麼。
但兩個人約定了半年的時間期限,如果沒什麼起色,牛群就回來繼續說相聲。
畢竟牛群是搞文藝的人,對做生意想得過於簡單了。
半年都沒到,牛群就因生意失敗,繼續和馮鞏一起說相聲了。
沒過多久,牛群又有了辦雜誌的想法。
他又離開馮鞏,創辦了叫《名人》的雜誌,結果虧的也是一塌糊塗。
於是,牛群又回來找馮鞏。
不得不說,馮鞏對牛群是真的不錯。
牛群這麼折騰,害得他不得不找新的搭檔,但等牛群再回來的時候,馮鞏仍然不計較,願意和他繼續搭檔。
人有時候就是這樣,容易失而復得的東西,就不懂得去珍惜。
1999年的時候,兩個人在春晚上表演的《瞧這倆爹》,成為了兩人最後一次的合作。
第二年,代言了安徽蒙城縣的一款牛肉乾產品。
這之後,當地嘗到了名人效應的甜頭。
於是,邀請牛群到他們縣掛職「副縣長」,想藉助他更好的招商引資。
愛折騰的牛群,想著能為當地經濟做出貢獻的話,也是一件好事,於是就答應了。
而這,也不得不讓他暫時離開了相聲的舞臺。
可誰知,這次離開之後,卻讓他徹底的離開了相聲。
牛群自己也沒想到,4年以後,他在一片爭議聲中,帶著滿腹的委屈離開了蒙城縣。
原想著回來繼續說相聲,找到了當年的搭檔馮鞏。
不得不說,馮鞏對牛群真是不錯。
教育了幾句「牛哥」的不務正業,但還是願意幫他。
可是,那之後的牛群一直深陷之前的爭議旋渦之中。
他們那2年的作品,也總不能過審。
最後,兩個人也不得不放棄。
03 晚年的悽涼
此後的牛群,人生跌到了谷底,甚至可以用慘來形容。
2007年,與妻子劉肅長達25年的婚姻,也劃上了句號,兩個人和平分手。
其實也不能怪劉肅,確實那幾年的折騰給這個家影響太大。
當初的「裸捐」事件之後,急得妻子在家裡直哭,不得不靠妻子工作後的700元度日,那時候孩子還在上學,日子真是過的很艱難。
之後的牛群,慢慢的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最後一次在屏幕裡看見牛群,是他參加《中國星跳躍》的綜藝節目。
那年他已經64歲,從5米高的跳臺上跳下後,直接暈厥。
這一幕,也讓很多當年看過他相聲的觀眾,很是心疼:當年那個意氣風發的牛群,怎麼成這樣了。
04 結語
牛群這一生,有過輝煌,也經歷了低谷。
或許重新來過,他依然會這樣的選擇。
折騰,確實意味風險,所以確實需謹慎;
但沒有折騰,沒有奮鬥,一成不變的人生,又有什麼意思?
牛群或許不能,現在也不想再回到相聲舞臺。
但一想到自己曾經的輝煌,有那麼多作品為觀眾多年所津津樂道,也就不枉此生了。
足矣!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