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國知名」到「無人問津」,71歲晚年孤獨的牛群,到底做錯了什麼

2021-01-08 崔娛刀

文 | 崔娛刀

春晚的舞臺,從來少不了相聲。

而在這個舞臺上也誕生了許多知名的相聲組合,比如趙本山和宋丹丹,陳佩斯和朱時茂,或者這幾年剛開始火的沈騰和馬麗。

當然,還有我們熟悉的馮鞏和牛群。

兩人當年合作的《小偷公司》一度是被譽為超越時代的小說作品

而相比其他相聲組合,兩人更是以「折騰」而著稱。

而其中最能「折騰」的當屬牛群了。

明明專職是演相聲的,卻老想著往其他行業發展發展,拍電影,辦雜誌,搞藝術,經商,從政...

而他人生的大起大落,也跟他巨能折騰的勁兒緊密聯繫在了一起,有人說,要不是因為折騰,他如今也不會比馮鞏差那麼多,把自己搞的那麼慘。

可小崔覺得,正是因為「折騰」才成就了他富有傳奇色彩的前半生。今天小崔就跟大家講講關於牛群的故事,以及他現在的境遇究竟如何?

1. 因為一段快板,他改寫了人生

牛群出生在天津,一個相聲文化特別濃厚的城市。聽相聲講相聲,是這裡人很平常的生活娛樂。

或許是骨子裡就有著表演相聲的天賦,特別是打快板的天賦,高中剛畢業的牛群,幹啥啥不行,打快板挺行,年紀輕輕就打的一手好快板。

而且還硬是靠著這一手快板讓自己「少奮鬥了十多年」

那個年代,從軍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21歲那年,牛群入伍,在那一年的連隊文藝表演晚會上,牛群瞅著機會來了。

自告奮勇到舞臺上給自己的戰友們表演了一段自己拿手的快板。

而正是因為這段快板,也讓牛群有幸被領導看上,將他調往了北京軍區戰友文工團專門從事相聲創作表演。

意思很明顯,以後要把他往文藝人才方向培養了。

而此時,同樣在京軍區戰友文工團的劉學智老師,就成了牛群的師傅。

劉學智老師比牛群整整大了20歲,人很傳統

對於自己這個頗有才氣的徒弟,劉老師是相當喜歡的。而且他覺得牛群未來必成大器。

劉學智老師不僅將自己的女兒劉肅嫁給了牛群為了讓自己徒弟能得到更好的發展,還特意將他推薦到了相聲界的泰鬥常寶華老師那去了。

自從進了常寶華老師門下,牛群的相聲表演功力進步神速,而那幾年,牛群還開啟了自己的「跨界之旅」,出演了人生首部電視劇《那五》。

雖然這部電視劇在當時反響平平,但在這部電視劇中,牛群卻和馮鞏結下了友誼,讓兩人有了8年相聲合作之緣。

而《小偷公司》就是他們合作帶給觀眾的第一部作品。而這部作品裡的經典臺詞:

「說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也成了那年的經典流行語

《小偷公司》的成功順勢也帶紅了牛群和馮鞏兩人。

那時候,看年齡,他們在相聲界都屬於年輕派,看相聲表演風格,他倆在相聲界也是「年輕派」

別人上舞臺上講相聲都是穿的一身大褂,行頭周正,可牛群和馮鞏上臺表演相聲可不愛穿那一套行頭,經常一身西裝,或者穿著針織毛衣就這麼上臺講相聲了。

特別有生活的氣息...

而且表演風格也不拘泥於傳統的相聲形式,在他們的相聲表演中,無論是捧哏和逗哏都有很大的發揮空間,不像很多傳統相聲中,捧哏只能當「配角」。

也正是在那幾年,牛群和馮鞏合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經典相聲作品,在90年代,他倆在相聲界的名號真是無人不知。

2.因為「愛折騰」,兩人分道揚鑣

成名之後的牛群,有老婆有孩子,事業有成,一時可謂是春風得意,而人最容易在這種時候「飄」起來。

那時候的牛群可能覺得,自己既然表演相聲能這麼厲害,幹其他行,肯定也差不了。

於是,牛群開始了自己的「折騰」之旅。

傳聞中,兩人合作期間,牛群曾經和馮鞏分開過兩次,第一次是牛群想南下經商,而第二次是牛群想辦雜誌。

每次,馮鞏都表示,你去就是,失敗了再回來咱們繼續演相聲。

而這兩次折騰最終確實都以失敗告終,接連失敗的打擊讓牛群開始明白,可能自己真的只能適合表演相聲。

或許正因為這樣的經歷,才會讓牛群決定學習深造一下,提升一下自己的相聲表演層次,40多歲的人還跑到北大進修了兩年。

在進修學習的這幾年,牛群也沒閒著,又開始玩起了攝影,甚至還在中國美術館舉辦了《牛眼看家牛群名家攝影展》。

當然,那幾年牛群和馮鞏也一直都在表演相聲,不過那段時間影視行業發展迅猛,更多娛樂形式湧進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國內相聲表演進入了低迷的時期。

那時候,明眼看出情況不對勁的牛群,心思其實已經不在相聲上了。

20世紀的最後一年,他和馮鞏最後一次走上了春晚,表演了相聲《瞧這倆爹》。

在那一年之後,一場意外的廣告邀約徹底改變了牛群和馮鞏兩人的人生走向。

2000年,號稱「中國養牛第一縣」的安徽省蒙城縣一家牛肉乾企業找到牛群,希望牛群能給他們的牛肉乾打打廣告。

幫他們提升一下知名度。

從來沒打過廣告當過品牌代言人的牛群一聽這事,愛折騰的他立馬就來了興致。

在牛群充分發揮著自己的藝術創作細胞的推廣下,這家牛肉乾企業當年銷量也非常不錯。

而這件事也蒙城縣領導的注意,當地有關領導覺得,既然找牛群代言能給一家牛肉乾企業提高這麼多的銷量

要是讓他來當我們的「名譽縣長」,豈不是能讓我們縣的牛的知名度也更上一層樓?

於是,當地有關領導還真就派人來北京,誠邀牛群來他們那縣城當「名譽縣長」

一邊是日漸萎靡的相聲舞臺,一邊是成為能治理一方土地給老百姓做實事的領導

牛群都沒怎麼思考就選擇了後者。

最後,牛群一個文藝界的演員搖身一變,真當上當地的副縣長。

而那時候的馮鞏依然醉心於相聲舞臺,於是,兩人就因為這事徹底掰了,你走你的官道,我演我的相聲。

剛當上副縣長那幾年的牛群,他真的是一門心思想做點實事,幫助改善百姓的生活。

憑藉著自己的明星光環,他也確實做出了不小的成績,拉來了不少大廠的投資,還興建了牛群特教學校,牛群商貿城等。

不過牛群畢竟只是個相聲演員,沒有什麼從政經驗,更沒有治理土地發展經濟的經驗。

幾年後,牛群所謂的「大力發展實業」最終也以失敗告終了,在供應商的追債壓力下,他被逼無奈,最終以一首《好村官》結束了自己短暫的官場生涯。

人到中年,突然面臨失業,這讓有老婆和孩子要養活的牛群一下陷入了生活的窘境,無奈之下,為了生計,他只能繼續回到相聲圈表演相聲。

3.因為愛折騰,最終讓他妻離子散

正當牛群官場失意那幾年,正是專注於相聲表演舞臺的馮鞏事業飛速上升期。與郭冬臨、周濤等一眾知名相聲演員合作後的馮鞏,也成了春晚舞臺上的「常客」。

而在相聲之外,馮鞏也嘗試向影視界發展,出演了不少電視劇,還自導自演了一部電影《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這部電影也是不少90後朋友們童年的記憶。

而牛群回到相聲圈之後,昔日的老搭檔馮鞏也沒有忘記他,還讓他在自己的另一部電影裡出演一個角色。

然而,牛群已經不是當年那個牛群了。

雖然他還是那麼能折騰,又搞相聲又演電影還當電視臺主持人,在2007年的那一年,他還和趙本山宋丹丹他們一起登上了春晚表演了一出相聲。

而就在那一年,或許是因為受夠了牛群無休止的折騰,或許是受不了牛群對「當名人」的執著,劉肅最終選擇和牛群離婚。過上了普通人該過的生活。

而和老婆離婚之後的牛群,演藝事業繼續走著下坡路。

在2013年的《中國星跳躍》綜藝上,年過花甲的牛群跳水的鏡頭出現在了新聞媒體的頭條上。

這時候人們可能才想起來,在鏡頭前狼狽不堪樣的牛群,曾經也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相聲演員。

4. 現在,牛群過得怎麼樣呢?

牛群最後一次出現在公眾媒體的視野中,應該是2014年當鄉村公益節目《第一書記》節目主持人的時候。

如今,牛群已經是71歲高齡的老人了,不可能再像年輕時候那麼折騰了,目前想必也是在家頤養天年了。

很多朋友會說,牛群如今過的這麼慘,跟馮鞏差了那麼多,這還不是牛群自己折騰給「作」出來的。

小崔想,其實也不能這麼說。

如果不是牛群愛折騰,他也不會從一個小小入伍新兵搖身一變成了文工團大力要培養的人才。

如果不是因為牛群愛折騰,他也不會和馮鞏在一起打破俗套束縛,創作出那麼多經典的相聲作品。

也正是因為他愛折騰,從入伍小兵到相聲到電影演員再到一方縣長,讓他體驗了平常人幾輩子都都沒機會體驗到的人生經歷。

所以,牛群的人生其實並不慘,甚至可以說頗為精彩,想比他輝煌燦爛的前半生,沒有妻子和孩子陪伴的牛群,晚景確實有那麼點孤獨的味道。

而且,慘不慘這個事,如果我們僅僅是用名利去衡量,小崔覺得也並不妥。

雖然我們大部分人都是沒有信念,不敢勇敢去追逐夢想的俗人,把金錢作為事業成功的唯一標準。但是牛群不是這樣一個人。

自始至終,他都在為自己的夢想去奮鬥去折騰,他也確實為老百姓做出了一些事情。

儘管最終他是失敗了,但小崔眼裡,他依然比我們都勇敢...

我是崔娛刀,一個喜歡好故事的人,如果這篇故事能給你帶來些什麼,那就是這篇故事最大的價值,如果可以,不妨點個讚關注我一下,權當支持一下我這個新人作者,感激不盡~

相關焦點

  • 從昔日的風光無限,到如今晚年落寞,牛群如何把一手好牌打爛的?
    上個世紀80年代,郭德綱才十幾歲,學了幾年的相聲,剛開始有了去北京闖蕩的想法。但那個時候牛群馮鞏的相聲,已經大放光彩。那個時候,以陳佩斯和趙本上為代表的小品迅速崛起,成了人們的新寵。而更為傳統的相聲,則更多的被人感慨:沒落了。但牛群和馮鞏的相聲,絕對是個例外。
  • 牛群3度棄搭檔馮鞏,51歲做縣長,58歲妻離子散,71歲卻為哥洗腳
    兩年後,21歲的牛群參軍去了某部通訊連,本來快板和她的部隊生活並沒有太多的聯繫,但來的早不如來的巧,剛入伍不久,牛群就趕上了團裡連隊演唱組的會演,於是在會演那天,牛群就說了一段天津快板,這也成為了牛群踏入藝術生涯的第一步。一段天津快板,讓他在高手雲集的部隊裡意外的拿到了第一名,經過層層會演,25歲的牛群被調往北京軍區戰友文工團專門從事相聲創作表演。
  • 離開馮鞏的牛群:生意屢遭失敗,58歲婚姻破裂,晚年怎麼樣了?
    ,牛群是個很愛折騰的人,離開馮鞏這麼多年,牛群去幹什麼了?,這讓一心想成為相聲表演的牛群給了不小的打擊,但他的鬥志也是有的,在老師劉學智的推薦下,順利拜師到常寶華門下,經過苦學和天賦的展示,牛群的相聲突飛猛進。
  • 離開馮鞏後的牛群,為何家庭事業都不順,他經歷了什麼?
    說到圈內著名的相聲大師,可少不了大家對馮鞏的讚揚。在許多80、90後觀眾的記憶中,他是春晚必不可少的常客,和當年獲封"小品巨星"的黃宏是都曾是一代人的青春回憶。當年馮鞏張口就來的相聲喜劇天賦,給大家帶來了多少歡聲笑語,其中必不可少的自然是和搭檔的默契配合。
  • 從「縣長牛群」到「榮譽村民」 牛群為啥覺得值?
    同時,長期以來,牛群還持續關注著農村基層的發展和普通群眾的生活。2000年,牛群曾經到山東蒙城掛職副縣長,五年的基層工作,讓牛群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基層的情況,也和基層幹部群眾結下了深厚的感情。11月30日晚21:15分,河南衛視《脫貧大決戰》,牛群作為特約觀察員,來到革命老區河南確山縣,和廣大電視觀眾一起,深入探索山區群眾在脫貧致富道路上的酸甜苦辣、喜樂悲歡。
  • 牛群為什麼會到安徽「做官」 在蒙城幹了些什麼
    安徽日報報導 著名相聲演員牛群幹滿兩年掛職副縣長後,去年底又在蒙城縣十四屆人大第一次會議上,以高票當選蒙城縣人民政府副縣長,任期5年。消息很快通過媒體傳遍全國,人民不禁要問:牛群為什麼會到安徽來「做官」?兩年多來他在蒙城幹了些什麼?他為什麼要連任副縣長?
  • 從相聲巔峰到無人問津,離開馮鞏後,牛群如今過得怎樣了?
    牛群看的入迷,從此對相聲產生深厚的興趣。他頭腦聰明一點就通,沒多久就學會了。經常給身邊人打上一段快板。1970年,21歲的牛群參軍,恰好碰到團裡會演。這時,他上臺說了一段快板,把臺下的觀眾看得目瞪口呆。之後他被調入北京文工團,從事相聲創作。牛群算是誤打誤撞接觸相聲,在這條道路上一直走的順風順水。
  • 糊塗牛群:棄25年髮妻,64歲又為生計暈倒,離開馮鞏的他下場如何
    也許是年紀小,所以學習能力特別快,牛群在老人的影響下,很快便學會了打快板,時不時也會參與其中。從那時候開始,牛群的插隊生活不再無聊。1970年,牛群又參軍到了部隊的通訊連,正好遇到了團裡的連隊舉行演唱會匯演,而牛群即興表演了一段天津快板,也正是因為這次機會,牛群有幸被調入文工團專門從事相聲創作表演。
  • 牛群因為當副縣長而改變了人生方向,學霸兒子卻讓他自豪
    說起來當年牛群到名不見經傳的小縣城蒙城當縣長,這個過程是這樣的:這一年的年底,關於著名笑星牛群要來這裡當副縣長的消息不脛而走,已經引起社會上的轟動。當地百姓也是懷著興奮的心情奔走相告,一時間群情激昂,街談巷議都是牛群來當縣長的話題。
  • 因為愛折騰,牛群丟了馮鞏,斷送前景與婚姻,換來的現狀太可悲
    在相聲界,所有人都記得郭德綱,馮鞏之類的藝人人物,可很少人卻記得牛群的身影。想當年,他跟馮鞏兩人的搭檔,那可算是春晚的一個扛把子節目,不知道有多少觀眾都守在電視機面前眼巴巴等著這對搭檔的精彩表演呢!可到底從什麼時候開始,牛群跟馮鞏分道揚鑣了?
  • 人到晚年,女兒和兒媳誰更靠譜?一位84歲的老母親說出實情
    導語 人到了晚年之後,都特別的害怕孤獨,所以他們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為自己養老,因為老人也想享受天倫之樂。 今天為大家探討的是,人到晚年,女人和兒媳哪個比較靠譜?一位84歲的奶奶說出實情。
  • 為當縣長離開馮鞏放棄相聲,知名相聲演員牛群,如今過得有多慘?
    雖然我們對馮鞏很熟悉,但可能已經忘了曾經和他一起的牛群上世紀90年代,馮鞏和牛群因為喜歡相聲而成為搭檔。從此以後,在每年的春晚上,這種經典組合總是帶給觀眾不一樣的驚喜。大家對相聲的共識可能是「長外套」,但馮鞏和牛群都是一個個穿西裝。他們在傳統相聲的基礎上,不斷進行新的嘗試,增加「楚快」的臺詞,讓「楚快」不再只是「輔助」。左:牛,右:馮鞏。
  • 《中國星跳躍》64歲牛群起跳 引發網友熱議
    @北坡:浙江衛視《中國星跳躍》第一期,牛群第一個出場是大敗筆,誰不想上來就看賞心悅目的?當然,可能整個節目走的就是綜藝化路線。   @蔡卓妍:你們有看浙江衛視的《中國星跳躍》嗎?好緊張喔!第一場比賽完美結束了,我最大的感受是:牛群大哥你太太太牛了,你不斷挑戰自我的精神太值得我們後輩學習了,你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 牛群:離開蒙城這三年
    一段在安徽蒙城的從政經歷讓笑星牛群飽受爭議,回北京三年後,牛群近日在接受《魯豫有約》採訪時說,真正體會到什麼是人言可畏,死的心都有。牛群還首次澄清自己的離婚傳聞,他如今最苦惱沒有搭檔,做夢都想和馮鞏再合作。  三年來我天天反思,覺得自己錯了  牛群在安徽蒙城當副縣長期間,從2004年起,諸多媒體向牛縣長發出質疑,認為他中飽私囊。
  • 曾火爆全國的鄉巴佬雞蛋,為啥現在無人問津?原來是因為這些原因
    曾火爆全國的鄉巴佬雞蛋,為啥現在無人問津?原來是因為這些原因!現在我們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個很大的提高,那麼大家都知道,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除了吃一日三餐以外,也有各種各樣的零食。雖然我們都知道零食不能夠像一日三餐給我們身體提供各類均衡的營養,但是如果沒有這些小零食的話,那麼對於我們生活當中還是會感覺少了一些什麼,尤其是在我們身邊零食的種類變得越來越多,也有不少的零食,他們已經走向了營養美味並存的道路了。
  • 伊萬卡母親節連發7圖,71歲媽媽人生彪悍,晚年頻繁更換小狼狗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張是媽媽滑雪的照片,因為今年71歲的伊凡娜曾經是一名滑雪運動員。她有過四段婚姻,在和川普結婚前,她曾經和一名奧地利滑雪運動員有過一段婚姻,但運動員這個角色根本無法困住伊凡娜的野心,和第一任丈夫離婚後,她去到美國開始了模特生涯和開掛的人生。
  • 從頭綠到尾又愛吃茶的小綠葉蟬到底做錯了什麼
    什麼  (°ー°〃)?!小綠葉蟬又犯事了!
  • 馮鞏人生得意,搭檔牛群怎樣了?丟了事業與相聲,如今還沒了愛情
    作為語言大師,馮鞏既是相聲藝術家,又是全國一級演員,從對白相聲,到小品,再到影視劇,馮鞏都是德藝雙馨的典範。現在的馮鞏,雖然很少再出現在公眾的視野裡,但是他的名氣依然,而且是桃李滿堂。大家都說馮鞏厲害,但很少有人會想到馮鞏的相聲演員,牛仔。與馮鞏合作十年的牛群,他們一起演繹了許多經典作品,牛群還與我們很熟悉的小品演員宋丹丹和趙本山合作過小品。
  • 有人吹捧有人哭 牛群在蒙城究竟幹了些什麼?
    記者昨天獲悉,牛群已經辭去了蒙城縣五子牛飲品公司的法人代表一職,繼續擔任蒙城縣副縣長,只「官」不「商」。與此同時,安徽蒙城縣縣委和政府發出了一封致新聞記者的公開信,名為《牛群在蒙城究竟幹了些什麼》。文中寫道:「牛群同志心系蒙城,為我縣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 一位65歲獨居女人自述:我怕過孤獨的日子,更怕到老了沒人養老
    所以很多獨居老人,都會選擇找老伴,他們找老伴不為了什麼,只為了身邊能有個伴,也是為了有個安全感。 一位65歲的獨居阿姨感慨:「我怕過孤獨的生活,更怕到了晚年沒有人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