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那些奇人異事

2021-01-10 溫州新聞網

  溫州網訊 有人說:我們的地球或許只是外星人用於研究的實驗室;我說:宇宙可能只是未知物體家後花園廢棄的「花盆」。在我們的身邊,總有這樣那樣的「奇人異事」讓我們嘖嘖稱奇——即使是我們目前無法解釋的,但是,它們真切地發生過,存在過。

  本期《溫州周刊》,將帶你見識一件發生在樂清北山前村的奇事:老漢活吃蟲子治癒了肝腹水;帶你認識「蹈火奇人龐淑慶」;帶你走近一群養著諸如「黃金蟒」、「聽話的蝙蝠」等稀奇古怪的寵物的人。

  樂清北山前村的奇事:老漢活吃蟲子治癒了肝腹水

  在樂清翁垟北山前村,有個老漢因為吃一種蟲子治好了肝腹水,現在村裡很多人都在吃這種蟲子。這蟲子還金貴得很,吃的是靈芝、人參、蓮子和紅棗。

  到底是什麼蟲子,吃得比人好,療效這麼好,還掀起了一股另類風潮?……【詳情】

  蹈火奇人龐淑慶

  380斤木炭燃燒赤紅,升騰跳躍的烈焰灼人,鼓風機依然呼呼吹著……數百名圍觀者翹首等待,突然,一名裝束有些怪異的中年男子登場:他頭扎紅巾,赤足短褲。只見他雙目微閉,連做三次深呼吸,在觀眾驚駭的目光中衝進熊熊燃燒的木炭堆,往復三次,安然離開。

  這是平陽縣水頭鎮中元村去年臘月十八傍晚舉辦的民俗活動中最動人心弦的一幕。

  蹈火者龐淑慶一「蹈」成名……【詳情】

   黃金蟒、聽話的蝙蝠溫州有人在玩稀奇古怪的寵物

  在溫州玩「蟲」的竟然有數百人,有人為找只蟲,騎車20天到拉薩;有位少年先養蜘蛛後玩貂,看著水貂在面前撒嬌,仿佛自己真的長大;還有人養了聽話的蝙蝠,天黑時從主人臥室飛出去,天亮時又飛回……

   溫州一市民把三米黃金蟒當成寵物養

  溫州綠眼睛環保組織蒼南救助中心,黃金蟒盤居蛇箱,蛇身呈金黃色,鱗片順滑。綠眼睛工作人員華林說,它長3米,重20公斤,因即將進入冬眠期,因此顯得慵懶。華林把蛇拉出蛇箱,記者發現,除了不停地吐信外,它沒有攻擊行為。

  綠睛眼工作人員白洪豹說,黃金蟒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這條蛇是溫州市區一市民所養。這名市民告訴溫州綠眼睛工作人員,黃金蟒是兩年前買來的,當時才幾十釐米。買來後,他在書房裡給它安了一個家,共同生活了兩年。

  這名市民還說,養蛇是為了好玩,但隨著蛇越來越大,工作越來越忙,他擔心無法照顧好蛇,才決定把蛇送給綠眼睛,希望蛇有一個好歸宿。【詳情】

  為了一隻蟲騎車20天到拉薩

  20歲的黃賽,是名酷愛甲殼蟲的鐵桿蟲友。他念初中時就開始接觸另類寵物,養過蜘蛛、蝙蝠和蜥蜴等,因這些東西面目可憎,有些蜘蛛、蝙蝠還有毒,因此家人和朋友都反對。

  後來,上網時偶然認識了網名「蟲出」的大連人。「蟲出」曾在日本留學,回國後在國內開了首家甲殼蟲專營店。「蟲出」店裡各種甲殼蟲的照片一下子就令黃賽入迷了,他專程來到大連,在「蟲出」的店裡住了一個星期,向「蟲出」請教甲殼蟲的繁殖和養殖經驗,回來後便在溫州開設了國內第二家甲殼蟲寵物店「牧野蟲社」,當時黃賽還在念高三,他僱了一位朋友看店,自己邊讀書、邊玩蟲、邊經營管理甲殼蟲繁殖場。

  每個周末,黃賽的寵物店便很熱鬧,蟲友們過來相聚,有些蟲友還隨身攜帶幾隻自己的寵物,這些甲殼蟲或靜靜伏在蟲友的手臂上,或在蟲友的身上緩緩爬行,煞是有趣。黃賽說,玩甲殼蟲以中學生為主,一方面,中學生學了生物課後,喜歡觀察一些小動物。另一方面,玩甲殼蟲花費也不大,最好的蟲糧是昆蟲果凍,不願多花錢的中學生蟲友,還可購買些低水分水果充當蟲糧。

  有一回,一位蟲友不知從哪裡獲得一隻金剛大鹿角的殘缺標本,立馬在現場引起一陣不小的騷動。黃賽解釋說,金剛大鹿角是國內最珍稀的甲殼蟲品種,產於西藏墨脫,極為難養。他養蟲多年從沒見過金剛大鹿角活體。

  為了一睹活著的金剛大鹿角,去年夏天,黃賽還孤身一人出發,先到成都,騎上單車沿川藏線向拉薩進發,騎騎停停,足足騎了20天時間才到拉薩。但沒有想到前往墨脫的道路坍塌,黃賽最終還是與金剛大鹿角無緣,至今仍深感遺憾。

  黃賽在小店附近租了一個地下室,作為甲殼蟲繁殖場。他說,玩甲殼蟲最有趣的事,就是繁殖甲殼蟲,它是世界上最省心的事。你在一隻小盒子裡放置木屑等物,然後放入幼蟲,它們就靜靜地蟄伏在小盒子裡成長蛻變,不需要特別的照料。望著幼蟲慢慢成長然後蛻變成甲殼蟲,那心情是愉悅的。有時甚至同時放置一百隻盒子繁殖甲殼蟲,漸次蛻變的場面蔚為壯觀。

  這兩年,黃賽在溫州聚集了數百名蟲友。最近,他舉辦了兩周年店慶,前來祝賀的蟲友就有100多位。

  看著水貂撒嬌仿佛自己長大了

  我在牧野蟲社還與一位愛養另類寵物的少年——陳允巧遇,他今年下半年才上初中,卻有多年的寵物飼養史。

  交談中我驚詫於他對寵物飼養的老練。陳允說:「我最先養了幾隻蜘蛛,是一種叫做火玫瑰的捕鳥蛛,開始養著也蠻有意思,每天放學後就餵養自己的寵物,火玫瑰在玻璃缸裡張牙舞爪爬上爬下,這引起外婆的反感,叫我不要養這樣令人噁心的東西,我自己當時也養膩了,順水推舟,便讓這幾頭火玫瑰自然死亡,從此以後,我就不養蜘蛛了。」

  陳允還說:「我的爸媽支持我玩寵物,但寵物限於較為靜態的範疇,他們認為飼養這樣的寵物有利於培養靜心和愛心,也不會妨礙讀書學習。我自開始玩寵物後,對被大人視為禁區的網絡就不感興趣了。」

  去年生日那天,陳允放學回家,一進家門,爸爸就給他一個驚喜:生日禮物是一頭漂亮可愛的安哥魯水貂。陳允當時就欣喜不已。這隻三個月大的寵物貂,皮色呈歐洲熊貓色,顯得異常乖巧。陳允說,寵物貂比狗貓還要聰明,對它進行不斷訓練後,很通人性。

  陳允養了一年多,與這頭水貂結下很深的感情,每天一進家門,便要玩一回水貂,每每看著水貂在他面前撒嬌,他仿佛覺得自己真的長大了。

  陳允說,自己玩甲殼蟲也有一年時間了,也養出了一些心得,對甲殼蟲有了較深的理解。爸爸對他說,養甲殼蟲要學會細緻觀察,,從幼蟲到蛻變成蟲都要詳細記錄,這些原始資料稍作整理便是一篇科考小論文,對中學階段的生物課程是大有裨益的。陳允今天專程到牧野蟲社是向黃賽請教有關甲殼蟲標本製作的常識。

  將蝙蝠馴化成聽話的動物

  市民林煌養寵物有些偏,他獨喜各類各科的蝙蝠,常為一隻較為稀少的蝙蝠而廢寢忘食。

  說起玩蝙蝠,也純粹緣於偶然。一天,林煌與小夥伴到市區積穀山遊玩,一小夥伴突然驚叫:這裡有一窩小老鼠!這是一處巖洞,林煌上前探頭一看,這哪是小老鼠,明明是一窩蝙蝠仔,只見這些小蝙蝠渾身紅粉可愛,雖然天生就是瞎子,卻也有眼睛。林煌看了一眼就喜歡上蝙蝠了。他說,喜歡上一樣小動物,其實就可以這麼簡單。

  夥伴們驚訝的目光中,林煌小心翼翼地掏出兩隻小蝙蝠帶回家,林煌養蝙蝠就這樣開始。林煌在網上查閱了蝙蝠的生活習性和進食習慣,養得有模有樣。林煌被朋友視為「異類「,但他不以為意。為了增加飼養的蝙蝠的品種,他常孤身一人到永嘉羅坑鶴巢洞、大羅山的一些天然巖洞採集幼蝠。隨父母到黃山遊覽也竟然一腦子的蝙蝠,黃山歸來,林煌居然帶回一隻黃山幼蝙蝠。

  林煌養蝙蝠也養出一些名堂,他對這些「瞎子」進行不懈地馴化和調教,終於出現不可思議的奇蹟:蝙蝠們每晚依次從林煌的臥室飛出去,天亮時又依次飛回他的臥室,白天蟄伏在為它們特製的蝙蝠籠裡。連養寵物的老手都說,玩鷹玩鴿者將鷹鴿馴化帖服不稀奇,將蝙蝠馴化成如此聽話的動物,真可以寫一篇奇志了。

相關焦點

  • 大旱三年,朱元璋踏破鐵鞋,尋奇人求雨
    朱元璋當了皇上以後,一直不放心那些曾經為他們打天下的功臣們,害怕哪一天那些功臣們聯合起來造反。於是,朱元璋就成立了錦衣衛,天天秘密跟蹤調查那些功臣們,沒事找事兒,沒毛病挑毛病,終於有一天,他把那些功臣們都殺光了。功臣們殺光以後,朱元璋取消了丞相之位,自己直管六部,兵權也抓在手中。這樣一來,朱元璋就踏實多了。
  • 溫州的那些鶇鶇
    白眉鶇前幾年還被認為是溫州的新種,實際上數量不少。所謂的新種只不過是掌握話語權的人有沒有見過而已。歷史何嘗不是如此,我們根據閱讀記載而還原的世界根本不等同於當時的世界,能記下的遠遠少於沒記錄的。浙江境內少見,之前已知約有兩筆記錄,去年(2016.05)溫州境內有一筆記錄最近才被得知,記錄者是蔣金福老師。
  • 《民初奇人傳》高燃劇情 草蛇灰線反轉不斷
    歐豪 飾 華民初由陳凱歌監製,楊述、劉坦執導,歐豪、譚松韻、王紫璇領銜主演,秦嵐、金士傑等實力演技派聯袂主演的民國高燃傳奇劇《民初奇人傳》,自上周開播以來熱度不減。江湖「奇」劇重在出奇,《民初奇人傳》不僅在人設、概念上極盡機巧之能事,劇情上也是「奇招頻出」。
  • 「我欠著溫州的情誼」-溫州日報甌網 - 溫州新聞門戶網 - 溫州日報...
    2021/01/02 08:30 來源:溫州日報甌網 編輯:遊歷 瀏覽:2792 曹凌雲以溫籍作家林斤瀾命名的「林斤瀾短篇小說獎」,日前在溫州舉辦了第五屆頒獎典禮
  • 愛吃好鬥、五色眼珠……聊聊小兔子的那些奇聞異事
    ◎ 科技日報記者 王延斌紅眼珠的兔子,白眼珠的兔子;一米多長的兔子,巴掌大的兔子;活了18年的世界最長壽兔子,毛長近40釐米的「史上毛最長兔子」……在中國兔文化博覽館,沒有看不到,只有想不到,任何關於兔子的奇聞異事都能找到。
  • 愛吃好鬥、五色眼珠......聊聊小兔子的那些奇聞異事
    ◎ 科技日報記者 王延斌紅眼珠的兔子,白眼珠的兔子;一米多長的兔子,巴掌大的兔子;活了18年的世界最長壽兔子,毛長近40釐米的「史上毛最長兔子」……在中國兔文化博覽館,沒有看不到,只有想不到,任何關於兔子的奇聞異事都能找到。
  • 新疆奇人吃大頭針三十年 目光可將毛巾點燃(圖)
    2005年6月10日,正好是艾買爾40歲的生日,在新疆烏魯木齊銀都酒店,我們近距離接觸到這位在新疆家喻戶曉的奇人。  「現在吃了有多長時間了?」  「七八歲就開始吃大頭針,三十多年了。」  「每次能吃多少大頭針?」  「七八盒。」  「當時怎麼想到拿著大頭針塞到嘴裡去呢?」
  • 坐下來 看看溫州藝術生活-溫州日報甌網 - 溫州新聞門戶網 - 溫州...
    坐下來 看看溫州藝術生活 2014/05/28 05:14 來源:溫州日報甌網 瀏覽:3230
  • 那時的文學如初戀-溫州日報甌網 - 溫州新聞門戶網 - 溫州日報主辦
    在這塊裡程碑上,刻錄著溫州文聯創辦《文學青年》雜誌所得到的諸多效益與讚譽,還有藉此而成長的一大批作者。那年頭投身文學的如同稻田裡的蛙聲此起彼伏,能持續並又叫得響的,便也有了名氣。僻處浙南一隅的溫州,就憑著《文學青年》這張名片,稿件雪片般紛至沓來。若移景古代來個穿越,那麼通往浙南的古道驛站,整日裡竟是車水馬龍般地繁忙,而運送的主要對象就是一麻袋又一麻袋的稿件。
  • 神秘的吳哥王朝,最早的記錄來自一位溫州人
    在《真臘風土記》第三十六則「異事」中,周氏寫道:「餘鄉人薛氏,居番三十五年矣。」初來乍到與老鄉相遇,「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其喜悅之情可謂溢於言表,今天的我們仍能體味咀嚼。這位溫州人薛氏「居番三十五年」,應當是南宋景定年間赴真臘。儘管比北宋真宗鹹平元年(998年)隨商船至高麗經商的周佇要遲許多,但仍是溫州人走向世界的先驅之一。
  • 溫州話,古漢語的活化石-溫州日報甌網 - 溫州新聞門戶網 - 溫州...
    由於地方方言的獨特性,任何一種方音,都是靠鄉賢的言傳口授,後人也只能憑感覺心領意會,並沒有權威的經典的字書可作為依據。因而,整理一種方言的語音,比之整理方言的詞彙,顯得更為迫切,其難度也更大。我們急需一部規範溫州話語音的工具書。
  • 奇聞異事:《山海經》中神獸,是日本傳說裡久負盛名的水中妖怪?
    大家好,我是天下十三洲獵奇,奇聞異事說古今,筆走龍蛇道人心。開始今天的奇聞異事,一家之言,僅供娛樂,切勿當真,今天準備談談日本最負盛名的神秘妖怪——河童。
  • 護熊奇人:認為動物有人性,和女友一起護熊13年,雙雙葬身熊腹
    這些可能會使得那些喜愛動物的人受到傷害,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護熊奇人:認為動物有人性,和女友一起護熊13年,雙雙葬身熊腹。 真正使崔德威爾振作起來的並不是那些心理醫生,而是灰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