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pinterest
大家好,我是霍恩,你們的保險摳組組長。
我曾經說過,如果你怕得大病又買不起重疾險,那就去加入相互寶吧?
每年100多元,就有50萬的保障,還能順手做公益,太美了。
而前些天(9月3日),銀保監會點名相互寶、水滴互助等網絡互助平臺屬於非持牌經營:
■來自銀保監會《非法商業保險活動分析及對策建議研究》
微博、朋友圈裡那些保險銷售瞬間高潮:
■來自某朋友圈代理人
把銀保監會的提醒說成違法,看他們這個自信的樣子,我這種要臉的人表示十分羨慕.
好想把我的自卑分給他們每人1/100,不能再多了,我怕我的自卑不夠分。
話說回來,難道加入相互寶的一億多人,就被集體當韭菜了?
我們是時候提桶跑路了?
還是聽我來給你們捋一捋。
01.
相互寶這個東西,它和保險比,雖然不能說一模一樣,但也不能說是毫不相關。
相互寶的前身,是18年10月份上線的相互保。
是由信美人壽和螞蟻集團合作打造的一款相互型重疾險。
但由於可能存在合規問題被監管約談。
於是信美人壽退出,變成由螞蟻集團獨立運營的相互寶。
從相互保險,變成了網絡公益互助社區。
雖然事兒還是那個事兒,但名已經不是那個名。
就像裁員改個名,在馬雲爸爸嘴裡就成了向社會輸送優質人才。
相互寶從來沒說過自己是保險,在條款裡面明確指出自己不是保險。
■相互寶條款
相互寶只是個網絡互助公益社區。
什麼是互助,舉個例子:
有個小組叫舔狗組,每個舔狗都拿全部家當去投資女生。
每有1個舔狗舔到最後女神跟人跑了,為了防止舔狗最後一無所有,於是大家每人給他一塊錢。
這就是互助。
而公益互助的公益,就在於平臺只從互助金的分攤金中抽取8%的管理費。
這8%用來維持平臺運營,理賠調查等,幾乎是不賺錢的,甚至為了推廣還要虧錢。
這就叫做公益。
因此才上線不到兩年,相互寶就能吸引了超過1億人加入,累積幫助了6萬多人。
真的互助,真的公益。
02.
既然相互寶這麼好,那銀保監會為什麼會點名相互寶呢?
我覺得,相互寶只是純躺槍。
這次的文件中,我們不妨分析下監管到底說了啥。
■來自銀保監會《非法商業保險活動分析及對策建議研究》
「屬於非持牌經營,涉眾風險不容忽視。「」
什麼意思?
就是你的人太多了,而且連個牌照也沒有,銀保監會對你很不放心啊。
不放心什麼呢?
「部分前置收費模式平臺形成沉澱資金,存在跑路風險。」
這一句才是重點,不放心你們卷錢跑路啊。
有個叫ofo的大企業,曾經...後來...
還有個行業叫p2p,曾經...後來
而360互助,水滴互助等互助平臺,也是先收錢,再加入的前置收費模式。
■某不願透露姓名的互助平臺
不過他們這種大公司會不會卷錢跑路,我不知道...
但是這跟相互寶一毛錢還真搭不上什麼關係。
相互寶的模式,先確認互助金額再召集大家分攤,這叫後置收費。
這並不會形成資金池,怎麼卷錢跑路。
難道帶著你的花唄跑路了?
那是不是意味著花唄不用還了?
我看了看我的花唄額度,強烈支持相互寶跑路啊!
當然這只是我的空想,相互寶根本不具備跑路的條件。
這次銀保監會的點名,相互寶真的毫無關係。
可能只是因為是實在它太大了。
03
當然互助行業也存在一些缺點,在銀保監會文件裡沒提。
①規模太小則難以持續
互助計劃的前提是人數夠大。
如果加入的新鮮血液不夠,就會導致互助金無法分攤,最後關閉。
②是沒有兜底政策
保險產品是存在一個東西叫做準備金。
而互助沒有這個東西,如果人數不夠,又要繼續互助。
那就只能平臺補貼,到最後補無可補。
於是說散就散了,就像愛會消失一樣。
③逆向選擇風險大
互助計劃還存在嚴重的被「逆向選擇「風險,容易成為高風險者的聚集地,低風險的健康人群會被反向薅羊毛。
很多高風險人群,可能不符合條件,也會抱著「試一試」的想法加入,反正0元沒成本。
就賭一波,賭一賭自己能不能順利拿到互助金。
拿不到他們不虧,拿到了他們血賺。
所以,互助這個行業本身一大堆問題,銀保監會關注互助太合理了。
幸運的是,互助行業危險,但相互寶很安全。
但是還是要提醒,相互寶雖值得加入,但不可以依賴。
如果怕得大病,又買不起保險,那就去選擇相互寶吧。
否則,該配的保險還是要配的。
-end-
編輯:霍恩校對:霍恩
覺得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