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同學少年,願風華正茂;期投身杏林,更以行證道。」
9月6日,四川師範大學實驗外國語學校小學四年級一班的鐘梓橦收到了鍾南山爺爺的回信。那是他等待了數月的回信,拿到信的那一刻,他激動得語無倫次,他告訴家人,自己以後要像鍾爺爺一樣,成為一個對祖國有用的人。而前提是,考上理想的大學,當一名醫生。
真誠!
希望鍾爺爺保重身體
9歲男孩提筆寫信
今年疫情期間,9歲的鐘梓橦在家上網課。年初,一張1月中旬「84歲鍾南山院士乘高鐵趕往武漢」的照片火遍網絡,照片中,84歲的鐘南山滿臉疲憊地坐在前往武漢的高鐵上閉目養神,結合當時緊張的疫情形勢,讓不少人心酸又敬重。
鍾梓橦也看到了這張照片,對鍾爺爺產生特別的崇拜之情,「媽媽,我們家族裡竟然還有一位這麼厲害的爺爺。」他說看到鍾南山爺爺那麼累、那麼辛苦,就想給他寫信,希望他能注意身體。
鍾梓橦的媽媽告訴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她最初以為兒子只是說說而已,但在兒子兩次向她表達出想要寫信的想法後,4月4日,她幫助兒子找到了鍾南山爺爺的工作地址,並寄出鍾梓橦親筆寫下的信。
信中,鍾梓橦寫道:「從武漢的疫情發生後,我才知道我們家族有一位在醫學界赫赫有名的您——我爺爺,在疫情發生初期您建議沒有特殊情況不要去武漢,但是1月18日,您逆行去了武漢,不顧個人安危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去。那張您坐在高鐵上睡著的照片深深打動了我,爺爺您要保重身體啊……我也想像您那樣成為一個對祖國有用的人,絕不給我們『鍾』家臉上抹黑。」
在信的最後,他也表達了自己的想法,想要一張鍾南山爺爺的籤名照和回信。
梓橦媽媽說,兒子把信寄出後,就天天盼著回信,每隔兩三天就要去樓下信箱看一遍。每當看到空無一物時,會有些失望地說:「爺爺會不會沒有收到信呢?」
媽媽安慰鍾梓橦說,正值疫情防控時期,鍾爺爺要開新聞發布會,還有那麼多團隊要帶,可能沒有看到。梓橦說:「沒事的,我知道鍾爺爺忙,他有空的時候一定會看到的。」
驚喜!
開學後收到鍾爺爺回信
立志考大學當一名醫生
正當大家都以為這封信石沉大海時,開學一周後的9月6日,當鍾梓橦再次打開信箱時,終於收到了夢寐以求的回信。
梓橦媽媽說,她當時在外面,兒子在電話裡激動得語無倫次,「媽媽,媽媽,是廣州的,還是我的名字,是我的名字。鍾南山爺爺給我回信啦!」聽到消息後,鍾媽媽也有些激動,趕緊回來和兒子一同開啟這封珍貴的來信。
信封內,有一張鍾南山爺爺的籤名照和回信,信上寫道:「恰同學少年,願風華正茂;期投身杏林,更以行證道。」雖然回信僅有短短20多個字,但字裡行間滿是鍾爺爺的期望。
鍾梓橦拿著這封信看了許久,問媽媽:「杏林是不是學醫的意思啊?」在得到媽媽的肯定回答後,他滿懷期待地說:「爺爺是希望我長大能學醫,成為對國家有用的人。」
梓橦媽媽說,這封信對兒子來說「意義非凡」。她發現,收到回信後,兒子變得比原來更有幹勁,也更自覺了。在兒子的要求下,她準備把籤名照和信件都裝裱起來,掛在他的房間,一直激勵他。
她還告訴記者,雖然兒子現在才上小學四年級,但經過這次疫情,他下定決心,要立志成為一個像鍾爺爺那樣的人:「長大後想考上理想的大學,當一名醫生。」
在媽媽眼中,鍾梓橦是一位善良、樂於助人的孩子,平時就在參加志願者活動。疫情期間,在口罩緊缺之時,他主動要求把家中剩餘不多的口罩,送給了30個在家附近工作的環衛工人。他和弟弟還從自己的「小金庫」中各捐出1000元用於抗疫。
在梓橦媽媽看來,鍾爺爺回了信,對孩子和社會而言都是一種正能量。她承諾帶兒子去一趟廣州,去看一下他的偶像——「鍾爺爺」。
(圖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