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首次成功繁育河麂高麗亞種兩隻寶寶在吉林省誕生
在吉林省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兩隻出生10多天的河麂寶寶第一次走出圈舍,好奇地瞪大眼睛打量外面的世界。它們是我國首次成功繁育的河麂高麗亞種。河麂爸爸在吃樹葉河麂爸爸悠閒地埋頭吃著榆樹葉,不時露出兩隻尖利的上犬齒。
-
我國首次成功繁育河麂高麗亞種
光明生物圈【我國首次成功繁育河麂高麗亞種】在吉林省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兩隻剛出生10多天的河麂(jǐ)寶寶第一次走出圈舍,瞪大眼睛打量外面的世界。它們是我國首次成功繁育的河麂高麗亞種。 河麂的數量稀少,該中心的河麂爸爸媽媽都是被救助來的。它們經過幾年的人工餵養,順利長大成年,於2019年結為配偶,在今年6月19日產下兩隻幼崽。
-
中國首次成功繁育河麂高麗亞種:誕生兩隻河麂寶寶
河麂媽媽和一隻幼崽在一起 馮曉光 攝吉林省林業和草原局7月1日發布消息,兩隻河麂寶寶近日在吉林省誕生,這是中國首次成功繁育河麂高麗亞種。河麂,別名獐、牙獐,屬於偶蹄目、鹿科、獐屬,被認為是最原始的鹿科動物,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屬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河麂有兩個亞種,一是指名亞種,二是高麗亞種。指名亞種在中國主要分布在長江中下遊一些地區,高麗亞種主要分布在朝鮮半島。
-
40隻人工繁育河麂在鄱湖放歸
江南都市報訊 全媒體記者張瑞穎、實習生唐琪攝影報導:8月5日,記者從省林業局獲悉,近日,40隻人工繁育的河麂在鄱陽湖朱袍山放歸自然。據了解,這是江西省首次由保護管理單位、國際合作機構、科研單位共同參與的一次人工繁育野生動物放歸活動。
-
谷城集中放歸29隻人工繁育河麂
7月27日,穀城縣在南河自然保護區集中放歸29隻人工繁育的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河麂自此,全縣人工繁育禁食野生動物處置工作全部完成。副縣長鄒勇參加放歸活動。河麂別名獐目前,全縣存欄人工繁育河麂共有32隻,其中3隻調配給南河自然保護區製作科普標本。本次放歸,綜合考慮南河自然保護區食物充足、野外種群數量不多、生態環境良好、有適宜的棲息地環境和密度,適宜河麂放歸需求。為此,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與南河自然保護區選擇了在南河鎮、趙灣鄉兩個放歸點把河麂放歸自然。
-
世界瀕危物種河麂首次現身吉林,其被認為是最原始的鹿科動物
當地野生動物保護專家表示,這是吉林省境內首次發現的野生活體河麂,其被認為是最原始的鹿科動物。 世界瀕危物種河麂獲救 張彤宇 攝 據了解,林業工人率先發現了該河麂。紅石林業局貯木場場長王軍介紹,這隻河麂在場區生活了三天。最初,工人們通過觀察,把它當做野生狍子對待,每天餵食一些玉米。
-
棲霞山驚現野生「中國河麂」 它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首次在景區發現
原標題:棲霞山驚現野生「中國河麂」 它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首次在景區發現 圖為中國河麂。徐遠攝 中國江蘇網6月17日訊(記者徐昇通訊員李宏)繼本報3月底報導了有遊客在棲霞山拍攝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中華虎鳳蝶」後,昨天,南京棲霞山景區又傳來消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中國河麂」6月15日驚現棲霞山。由於中國河麂身上有些輕傷,目前已送往紅山動物園進行觀察和治療。
-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河麂「安家」玉環啦
今天(12月2日)上午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河麂正式「安家」玉環啦!但由於河麂生性膽小,感覺靈敏,這給「搬家」工作帶來不小挑戰。只見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地將裝有河麂的籠子抬到家園門口,當籠子打開的一剎那,受到驚嚇的河麂從籠子裡猛地跳起來,撒腿就往遠處跑去,不一會兒就消失在視線中。當然,也有比較優雅的,它們放慢腳步,仔細欣賞著自己的新家園。
-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河麂「安家」玉環啦!
今天(12月2日)上午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河麂正式「安家」玉環啦!但由於河麂生性膽小,感覺靈敏,這給「搬家」工作帶來不小挑戰。只見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地將裝有河麂的籠子抬到家園門口,當籠子打開的一剎那,受到驚嚇的河麂從籠子裡猛地跳起來,撒腿就往遠處跑去,不一會兒就消失在視線中。當然,也有比較優雅的,它們放慢腳步,仔細欣賞著自己的新家園。
-
廣東首次成功繁育瀕危物種豹紋鯊
廣東首次成功繁育瀕危物種豹紋鯊(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央廣網珠海6月27日消息(記者郭翔宇 通訊員鄧泳怡)日前,兩尾豹紋鯊廣東珠海成功孵化,這是廣東首次成功繁育該物種,也為我國豹紋鯊物種繁育積累了經驗。年幼的豹紋鯊全身覆蓋粗大的黑白條紋,因此也稱為斑馬紋鯊。
-
中國水科院珠江所首次繁育成功美麗硬僕骨舌魚(青龍魚)—新聞...
-
廣東首次繁育瀕危物種豹紋鯊,成功
珠海長隆海洋王國豹紋鯊成功孵化兩尾豹紋鯊「寶寶」,這也是廣東首次成功繁殖該瀕危物種。廣東「自產」豹紋鯊,滿月據保育員介紹,此次共成功孵化出2尾幼豹紋鯊,孵化日期分別為2020年4月30日和2020年5月25日;今剛好滿月。
-
瀕危物種豹紋鯊在珠海首次繁育成功
國際在線廣東頻道消息(記者 韓希):記者24日從珠海長隆海洋王國獲悉,該園近期成功孵化兩尾豹紋鯊「寶寶」。 這是珠海長隆海洋王國首次成功繁育豹紋鯊,也是廣東省首次成功繁殖。
-
中國科學家首次成功繁育橫斑錦蛇 首度曝光其影像
據澎湃新聞9月5日報導,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員丁利日前表示,經過細心飼養,他帶領的研究團隊與西華師範大學、四川省林科院的合作者,攻克繁育橫斑錦蛇的難題,首批蛇蛋孵化成功,其影像也首度曝光。橫斑錦蛇因其出眾的外表,被學界稱為「世界上最美的蛇」之一,目前被列入瀕危物種。
-
中國內地首次成功繁育白犀牛「子二代」
中新網廣州4月4日電(王華 麥念萍)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4月4日宣布,該園區誕生的一隻白犀牛升級當爹,這是中國內地首次突破性成功繁育白犀牛「子二代」,這隻小白犀牛於當日成功合群。白犀牛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
瀕危物種豹紋鯊在珠海首次成功繁育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錢瑜 圖/受訪者供日前,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從珠海長隆海洋王國獲悉,園區內的豹紋鯊成功孵化兩尾豹紋鯊「寶寶」。本次豹紋鯊是海洋王國首次成功繁育豹紋鯊,也是廣東省首例成功繁育兩尾幼瀕危物種幼豹紋鯊。
-
無錫動物園首次繁育成功珍稀黑猩猩
無錫動物園首次繁育成功珍稀黑猩猩 2017-10-26 17:10:26來源:太湖明珠網
-
雲南首次成功人工繁育小熊貓 命名「蟲蟲」(圖)
這也是雲南首次成功人工繁育的小熊貓。 小熊貓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主要分布在中國雲南、四川,以及不丹、尼泊爾等國的森林中。過去50年,由於棲息地大規模減少以及人類活動的影響,該物種的種群數量急劇減少,中國的小熊貓種群數約為3000—7000隻。
-
青藏高原首次成功自然繁育非洲斑馬-科教臺-中國網絡電視臺
這是青藏高原首次成功自然繁育非洲斑馬。 「原產於非洲草原的斑馬能夠適應青藏高原嚴酷的環境已經實屬不易,這次在沒有人工幹預的情況下,成功自然繁育後代更是一個奇蹟!」青藏高原野生動物園經營策劃部部長劉傳惠說。 記者看到,小斑馬健康狀況良好,已經能夠站立並自由行走。小傢伙時而吮吸著母乳,時而安靜地站著環顧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