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首次成功繁育橫斑錦蛇 首度曝光其影像

2021-01-10 觀察者網

據澎湃新聞9月5日報導,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員丁利日前表示,經過細心飼養,他帶領的研究團隊與西華師範大學、四川省林科院的合作者,攻克繁育橫斑錦蛇的難題,首批蛇蛋孵化成功,其影像也首度曝光。橫斑錦蛇因其出眾的外表,被學界稱為「世界上最美的蛇」之一,目前被列入瀕危物種。

全球最美蛇影像首度曝光,中國科學家率先實現其人工繁育。

「這是世界上最美的蛇——橫斑錦蛇。錦蛇已經夠漂亮了,沒想到它比其他的錦蛇更漂亮。約100年前,它首次被發現。但近百年來,被發現的活體不超過30條。它非常神秘。不要說見到活體,連一張照片都非常珍貴。想繁育,難上加難。」9月2日,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員丁利告訴記者。

橫斑錦蛇

這是中國特有的一種蛇。丁利透露,一些爬寵愛好者和盜獵分子高價收購橫斑錦蛇,在野外搜尋很多年,但一無所獲。

三年前,在連續蹲守了多個晝夜後,他終於發現了蛇洞中探出的小腦袋,捕獲雄蛇和雌蛇。

細心飼養了三年,近日,他帶領的研究團隊與西華師範大學、四川省林科院的合作者,終於攻克繁育橫斑錦蛇的難題,首批蛇蛋孵化成功。

花紋美麗,性情溫和,而且無毒,橫斑錦蛇也被稱為雅女蛇、橫紋玉斑蛇、橫斑玉斑蛇。

首批蛇蛋孵化成功。

從圖片上看,橫斑錦蛇暗綠色的體表上,分布著一條條黑珍珠項鍊一樣的斑紋。丁利說,橫斑錦蛇的拉丁學名中,就有「珠鏈」的意思。

九十八年前,1929年,美國學者stejneger.L在中國四川雅安首次發現這種蛇,捕獲一條雄蛇,其標本被帶往美國。此後,數十年間,人們沒有再發現過這種蛇,因此甚至懷疑它是否存在過。

丁利表示,不要說它的個體,就連它的照片和影像,都非常珍貴。

1980年、1987年、1988年,人們先後三次採集到橫斑錦蛇,經鑑定為獨立的物種。但由於野外發現的個體數量太少,這個獨立物種一直備受爭議。

2017年,丁利等人基於基因組信息和形態特徵發表論文,確定橫紋玉斑蛇和玉斑錦蛇親緣關係最近,明確二者是不同的種。

據丁利介紹,在野外,蛇類一般需要三年才能性成熟。成年的橫斑錦蛇長約1米,大拇指粗細。

養了三年後,丁利終於摸清楚它們的習性,每天絕大部分時間靜臥,凌晨出來短暫活動覓食,主要吞食幼鼠,對控制高原鼠害有一定的幫助。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家首次成功繁育全球最美蛇 影像首曝光
    科研人員在觀察橫斑錦蛇的動態。四川日報 圖「這是世界上最美的蛇——橫斑錦蛇。錦蛇已經夠漂亮了,沒想到它比其他的錦蛇更漂亮。約100年前,它首次被發現。丁利透露,一些爬寵愛好者和盜獵分子高價收購橫斑錦蛇,在野外搜尋很多年,但一無所獲。三年前,在連續蹲守了多個晝夜後,他終於發現了蛇洞中探出的小腦袋,捕獲雄蛇和雌蛇。細心飼養了三年,近日,他帶領的研究團隊與西華師範大學、四川省林科院的合作者,終於攻克繁育橫斑錦蛇的難題,首批蛇蛋孵化成功。
  • 中國首次成功繁育全球最美蛇 影像曝光
    說起橫斑錦蛇的安靜,陳澤檸提及了它的綽號「世界上最美的蛇」「雅蛇」。  前者,是因為它出眾的外表,以及它被列入屬於遊蛇科錦蛇屬,在國外,錦蛇屬被人翻譯為「beautifulsnake」。而最新的分類學研究結果,將橫斑錦蛇與其近源種有著「美女蛇」稱號的玉斑錦蛇,被劃歸到一個新屬,它們與我國另外一種被稱為「玉女蛇」的方花麗斑蛇,在全世界被認為是中國最美的三種蛇。
  • 100年不到30條:中國成功繁育全球最美的蛇
    橫斑錦蛇,是一種中國獨有的蛇,也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美的蛇,花紋美麗,性情溫和,而且無毒,也被稱為雅女蛇、橫紋玉斑蛇、橫斑玉斑蛇。橫斑錦蛇的拉丁學名中,就有「珠鏈」的意思。不過,這種蛇非常神秘,1929年美國學者Stejneger.L在中國四川雅安首次發現,但迄今活體不超過30條,甚至照片和影像都異常罕見。1980年、1987年、1988年,人們先後三次採集到橫斑錦蛇,經鑑定為獨立的物種,但因為野外個體數量太少,一直存在爭議。
  • 【新華網】我國科學家成功繁育出瀕危物種橫斑玉斑蛇後代
    ,結束了我國珍稀蛇類均由國外率先人工繁育成功的歷史。1929年,美國生物學家史丹吉在四川雅安首次發現橫斑玉斑蛇,並將其命名為「橫斑錦蛇」。此後50多年間,人類再難尋覓它的蹤跡。直到上世紀80年代,中國科學家在四川汶川縣、瀘定縣相繼採到它的標本,才打消了學界對其已滅絕的質疑。  此後,中美科學家通過分子系統學研究證明了該種與玉斑錦蛇、日本土錦蛇關係最近,否定了此前「它是玉斑錦蛇個體變異」的學界猜測。
  • 我國科學家成功繁育出瀕危物種橫斑玉斑蛇後代
    新華社成都8月24日電(記者 吳曉穎)歷經3年,我國科學家人工飼養並繁育出瀕危物種橫斑玉斑蛇後代,結束了我國珍稀蛇類均由國外率先人工繁育成功的歷史。  這是記者24日從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了解到的。1929年,美國生物學家史丹吉在四川雅安首次發現橫斑玉斑蛇,並將其命名為「橫斑錦蛇」。此後50多年間,人類再難尋覓它的蹤跡。
  • 吉林省首次成功繁育河麂高麗亞種
    新華社長春7月2日電(記者高楠、邵美琦)記者從吉林省林業和草原局獲悉,兩隻河麂幼崽近期在吉林省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誕生,這是吉林省首次成功繁育的河麂高麗亞種。據了解,河麂,別名獐、牙獐,屬於偶蹄目、鹿科、獐屬,被認為是最原始的鹿科動物,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屬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廣東首次成功繁育瀕危物種豹紋鯊
    廣東首次成功繁育瀕危物種豹紋鯊(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央廣網珠海6月27日消息(記者郭翔宇 通訊員鄧泳怡)日前,兩尾豹紋鯊廣東珠海成功孵化,這是廣東首次成功繁育該物種,也為我國豹紋鯊物種繁育積累了經驗。年幼的豹紋鯊全身覆蓋粗大的黑白條紋,因此也稱為斑馬紋鯊。
  • 南極帝企鵝再次在廣東珠海成功繁育
    國際在線消息(駐廣州記者 韓希):記者26日從廣東珠海長隆海洋王國獲悉,繼去年8月首次成功孵化出兩隻帝企鵝寶寶後,本月再誕生兩隻帝企鵝寶寶,而且今年帝企鵝媽媽們產蛋數量幾乎是去年的三倍,目前還有16枚蛋正在孵化中,有望大幅刷新去年創下的亞洲最低緯度孵化帝企鵝的數量紀錄!
  • 廣東首次繁育瀕危物種豹紋鯊,成功
    珠海長隆海洋王國豹紋鯊成功孵化兩尾豹紋鯊「寶寶」,這也是廣東首次成功繁殖該瀕危物種。廣東「自產」豹紋鯊,滿月據保育員介紹,此次共成功孵化出2尾幼豹紋鯊,孵化日期分別為2020年4月30日和2020年5月25日;今剛好滿月。
  • 瀕危物種豹紋鯊在珠海首次繁育成功
    國際在線廣東頻道消息(記者 韓希):記者24日從珠海長隆海洋王國獲悉,該園近期成功孵化兩尾豹紋鯊「寶寶」。  這是珠海長隆海洋王國首次成功繁育豹紋鯊,也是廣東省首次成功繁殖。
  • 我國首次成功繁育河麂高麗亞種
    光明生物圈【我國首次成功繁育河麂高麗亞種】在吉林省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兩隻剛出生10多天的河麂(jǐ)寶寶第一次走出圈舍,瞪大眼睛打量外面的世界。它們是我國首次成功繁育的河麂高麗亞種。 河麂的數量稀少,該中心的河麂爸爸媽媽都是被救助來的。它們經過幾年的人工餵養,順利長大成年,於2019年結為配偶,在今年6月19日產下兩隻幼崽。
  • 瀕危物種豹紋鯊在珠海首次成功繁育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錢瑜 圖/受訪者供日前,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從珠海長隆海洋王國獲悉,園區內的豹紋鯊成功孵化兩尾豹紋鯊「寶寶」。本次豹紋鯊是海洋王國首次成功繁育豹紋鯊,也是廣東省首例成功繁育兩尾幼瀕危物種幼豹紋鯊。
  • 無錫動物園首次繁育成功珍稀黑猩猩
    無錫動物園首次繁育成功珍稀黑猩猩 2017-10-26 17:10:26來源:太湖明珠網
  • 武漢動物園首次成功繁育小熊貓 國慶亮相
    這是該園首次成功繁育的小熊貓寶寶,飼養員們給它們取名為「歡喜坨」「糯米雞」。這對小熊貓寶寶有望在國慶期間與遊客見面。5月10日一大早,陳豔軍觀察「美美」動態時,瞧不見其身影,但也不好貿然進入打擾,一查監控,發現它在當日凌晨就順利產下一對雙胞胎寶寶,正躲在木箱裡休息。「真為它高興!小熊貓繁育挺難的!」陳豔軍激動地說。為紀念它們在武漢出生,表達迎接新生命的喜悅之情,有心的飼養員們為twins取了漢味名字:歡喜坨、糯米雞。
  • 中國水科院珠江所首次繁育成功美麗硬僕骨舌魚(青龍魚)—新聞...
  • 中國首次成功繁育河麂高麗亞種:誕生兩隻河麂寶寶
    河麂媽媽和一隻幼崽在一起 馮曉光 攝吉林省林業和草原局7月1日發布消息,兩隻河麂寶寶近日在吉林省誕生,這是中國首次成功繁育河麂高麗亞種。出生10多天的兩隻河麂寶寶 馮曉光 攝在吉林省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兩隻出生10多天的河麂寶寶第一次走出圈舍,好奇地瞪大眼睛打量著外面的世界。河麂爸爸悠閒地埋頭吃著榆樹葉,不時露出兩隻尖利的上犬齒。河麂媽媽對於人類的接近顯得很緊張,它在兩個寶寶身邊跑來跑去,還經常躥跳著從兩個寶寶頭上躍過。自從河麂寶寶出生後,河麂媽媽一直小心地把它們藏在圈舍深處。
  • 成功繁育的大食蟻獸雙胞胎亮相了
    6月10日,長隆野生動物世界的大食蟻獸雙胞胎首度正式與遊客見面。這是長隆集團首次成功繁育的大食蟻獸雙胞胎,也是亞洲首例成功繁育大食蟻獸雙胞胎。 南方+記者看到,3月齡的雙胞胎食蟻獸已在動物幼兒園展出,當大食蟻獸幼崽伸出長達30釐米的舌頭的時候,現場一片驚呼。
  • 雲南首次成功人工繁育小熊貓 命名「蟲蟲」(圖)
    這也是雲南首次成功人工繁育的小熊貓。  小熊貓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主要分布在中國雲南、四川,以及不丹、尼泊爾等國的森林中。過去50年,由於棲息地大規模減少以及人類活動的影響,該物種的種群數量急劇減少,中國的小熊貓種群數約為3000—7000隻。
  • 中國內地首次成功繁育白犀牛「子二代」
    中新網廣州4月4日電(王華 麥念萍)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4月4日宣布,該園區誕生的一隻白犀牛升級當爹,這是中國內地首次突破性成功繁育白犀牛「子二代」,這隻小白犀牛於當日成功合群。白犀牛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 中國繁育最美蛇 中國10大毒蛇中最毒竟是它!
    橫斑錦蛇,是一種中國獨有的蛇,也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美的蛇,花紋美麗,性情溫和,而且無毒,也被稱為雅女蛇、橫紋玉斑蛇、橫斑玉斑蛇。  橫斑錦蛇的拉丁學名中,就有「珠鏈」的意思。  不過,這種蛇非常神秘,1929年美國學者Stejneger.L在中國四川雅安首次發現,但迄今活體不超過30條,甚至照片和影像都異常罕見。  1980年、1987年、1988年,人們先後三次採集到橫斑錦蛇,經鑑定為獨立的物種,但因為野外個體數量太少,一直存在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