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獲獎者絕對沒想到,他的發現百年後竟然可以馴化全人類……

2020-12-02 超級數學建模

獸人永不為奴

除非包吃包住

汪!神獸巴普洛夫的狗閃亮登場!

話說19世紀,醫學還很落後,比著現在至少差個五萬四千裡。現在的小毛病,那時的醫生可能還不知道該怎麼辦。

為了多救人,科學家必須先搞明白是人的哪個部件出了問題。

巴普洛夫和他的狗

巴普洛夫是一名俄羅斯生理學家。他研究的領域是人的消化系統,主攻人的胃。為了有準確的實驗結果,他需要長期密切觀察實驗對象做研究。

但這可苦了巴普洛夫,他要到哪裡才能找到一群24小時隨叫隨到、一年365天天天見面的實驗對象?而且就連他自己都不知道這個實驗會用多長時間。

要是50年還出不來結果.......不敢想!不敢想!

但是活人不能讓尿憋死,他扭頭看見了正大口吃東西還一臉幸福的狗。計上心頭,嘿嘿,反正都是養狗,放到實驗室養一樣,還能為科研做貢獻,多有意義的狗生啊!

還別說,巴普洛夫對這群狗相當滿意,不用給工資,還不會鬧脾氣,只管餵飽就行了,簡直是完美的實驗對象!

剛開始,巴甫洛夫一心一意研究狗的胃,為了實驗,他專門為狗們編了很多生活劇本。每天,他就拿著自己的小本本跟在狗屁股後面,把它們流了多少胃液記下來。

沒過多久,巴甫洛夫發現狗還沒吃到東西前就開始流口水。完全沒有道理啊,課本上明明不是這樣寫的!他把這個階段的口水叫作「靈魂分泌液」。

巴普洛夫覺得這太神奇了,必須要弄清楚怎麼回事。

就這樣,他改變了研究重點,於是就有了現在著名的「條件作用研究」。

巴普洛夫的實驗

這個實驗一共分為四個階段:

在第一個階段,他把食物放到狗面前,但是不讓它吃,狗的口水忍不住往外流。

到了第二個階段,巴普洛夫只拿了一個鈴鐺去找狗,他在狗面前來搖出聲音,狗聽到鈴聲後都懶得看他,更別說分泌口水了。

在前面這兩個階段,有吃有喝的狗表現的很正常。

但是一切正常還有什麼可研究的?

於是在第三個階段,巴普洛夫升級了劇本。每次在狗吃飯前,他總要先在狗面前搖鈴鐺,狗聽到音樂後就會看到食物,口水又沒出息地流出來了。

就這樣,以後狗在每次吃飯前都會先聽見鈴聲。

過了一陣子,實驗進入最後一個階段,也是這個實驗最神奇的地方。

巴普洛夫樂呵呵蹲在狗面前搖鈴鐺,但是當狗聽到音樂後,他竟然沒有按規矩端出食物。狗怒了,口水卻沒出息地流出來了。

實驗進行到這一步,巴普洛夫通過對比狗在訓練前後的反應,他的大腦中緊跟著浮現四個從未出現過的概念。

訓練前,狗對食物沒有任何抵抗力,一看到食物就會有流口水的反應,這就是無條件刺激。

①無條件刺激:任何能引起有機體自然反射的刺激。

而狗看到食物就不受控制地流口水,這個反應就是無條件反應。

②無條件反應:受到無條件刺激後有機體出現的反應。

如果這時候在它面前搖鈴鐺,狗不會流口水。

在經過一段時間訓練後,狗已經習慣了鈴聲與食物一起出現。當他再聽到鈴聲後,腦子裡想到的是食物,口水不由自主就流出來了。

這個時候,真正讓狗流出口水的刺激仍舊是食物,但是由於鈴聲在它的記憶中已經與食物有了密不可分的聯繫,所以鈴聲對狗來說也就具備了「食物的能力」,從而對狗形成了條件刺激。

③「條件刺激」:原來不能引起某一反應的刺激,通過一個學習過程,就是把這個刺激與另一個能引起反應的刺激同時給予,使他們彼此建立起聯繫,從而在條件刺激和條件反應之間建立起的聯繫。

此時,狗聽到鈴聲就流口水,這個反應就是條件反應。

④「條件反應」:由條件刺激引起的反應。

「巴普洛夫的狗」一出現就轟動了世界,最終巴普洛夫憑藉它和一系列消化實驗,在1904年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成為了俄羅斯第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人人都是巴普洛夫的狗

事實上,「巴普洛夫的狗」離我們一點也不遠,甚至可以說,我們人人都是「巴普洛夫的狗」。

這當然不是說人是狗。

舉個例子,很多事物正在把我們馴化成「巴普洛夫的狗」,最可怕就是那洗腦廣告。

你有沒有好奇過,為什麼這些廣告一直在重複單調的廣告語?別急著說沒有,你聽:

我要D泡,我要D泡,我要D泡,我要D泡,喝D果奶,把健康抱抱......

你再聽:

並多多,並多多,並得多,省得多......

是誰在唱歌?

一句廣告詞在電視上、公交車上、地鐵站到處循環播放,那感覺就像腦袋裡裝了個他家的大喇叭,像個影子一樣在追著你跑。這就起到了一個強化條件刺激的作用,當你想買類似東西的時候就會下意識想到它。

如果你中毒已深,聽得多了,可能還會突然唱他們的廣告詞。

還有一場更可怕的社會性「巴普洛夫的狗」實驗,那就是雙十一購物節。

以前過雙十一,大家只知道是「光棍節」。

現在的雙十一,鋪天蓋地的宣傳告訴你,它變成了「剁手節」。

除了造節,還有「哦買噶,買它!」,你耳邊有沒有迴蕩起某人的聲音?

在這些一波又一波的營銷下,我們人人都變成了「巴普洛夫的狗」。看見「雙11」就知道要抓住這個機會花錢了,聽見「買它」就會忍不住想要消費一下,手恨不得主動送到刀面前求剁。

身處其中的我們,看似自願,可就像實驗中的「狗」無法選擇拒絕鈴鐺一樣,我們生活的大環境也無法隔絕廣告。它們強行擠入我們的記憶,把我們的反應偽裝成自願,成功把我們變成了「巴普洛夫的狗」。

好了,本期神獸就到這裡,你還想知道哪些神獸呢?歡迎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關於諾貝爾物理學獎,你知道多少
    原標題:關於諾貝爾物理學獎,你知道多少   根據諾貝爾的遺志,物理學獎被授予「在物理學領域作出最重要發現或發明的人」。自1901年設立至今,諾貝爾物理學獎已走過百年曆程,記錄了物理學發展史上的無數個裡程碑,已成為人類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一個好講鬼故事,一個愛罵觀眾,萬萬沒想到,諾貝爾文學獎能砸到他們頭上!
    諾貝爾文學獎「雙黃蛋」來了!  當地時間10月10日,瑞典文學院宣布,將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奧爾加·託卡爾丘克(Olga Tokarczuk),將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彼得·漢德克(Peter Handke)。 2018年、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的兩位獲獎者。
  •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免疫學家艾利森和本庶佑獲獎
    1992年,本庶佑最早在淋巴細胞膜上發現了一種免疫球蛋白受體,當時認為與細胞程序性死亡有關,故命名為PD-1(Programmed cell Death 1)。隨後發現T細胞膜上的PD-1受體,受到刺激時可以抑制T細胞功能,這些重要發現先後發表在不同的國際免疫學期刊上。 PD-1阻斷療法曾在2013年被《Science》評為年度十大科學突破之首。
  •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他們的發現顛覆了對宇宙的認知!
    1966 年在洛桑大學取得物理學士學位之後,他於 1971 年在日內瓦大學取得天文學博士學位。1971 年他在劍橋大學天文研究所工作,隨後以休假方式在智利的歐洲南方天文臺和夏威夷的夏威夷大學天文研究所進行研究。 他和迪迪埃爾·克羅茲於 1995 年一起發現了第一個環繞類太陽恆星飛馬座51的行星:飛馬座51b。此後,他的研究聚焦在搜尋系外行星上。
  • 文豪魯迅先生為何沒獲得諾貝爾獎?不是沒機會,是覺得自己配不上
    雖然說這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但魯迅在近現代文壇取得的成就實在是太高了,沒看如今的中學生語文課本,幾乎每年級都要收錄他一兩篇文章。 但魯迅真的夠不到諾貝爾文學獎資格嗎?
  • 「拍賣理論」折桂 斯坦福兩教授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在音頻連線中,威爾遜對自己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並沒有顯得太興奮,或許是由於他所在的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已經是凌晨三點。他說,這是一個非常值得高興的好消息,但他還沒有想好如何使用這筆獎金。  儘管對拍賣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他說,他從來沒有親自參加過拍賣。
  • 諾貝爾獎十大最年輕得主:獲獎者保持頭銜最長99年
    1968年開始,瑞典中央銀行一直為諾貝爾經濟學獎提供獎金。讓我們來看看諾貝爾獎歷史上最年輕的10位得主(以下是以獲獎者獲獎時的年齡進行排名): 1、馬拉拉·尤薩夫扎伊(Malala Yousafzai),17歲
  • 《百年孤獨》的開場白有多牛?僅用一句話影響許多中國作家
    《百年孤獨》這本書,是大家人盡皆知的世界名著,就算沒有看過,但是也聽說過,尤其是裡面的經典名句:除了孤獨,我一無所有!更是讓無數人心靈震顫。《百年孤獨》讓作者馬爾克斯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作家,瞬間成為了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成為了「世界文學大師」。而《紐約時報》也稱《百年孤獨》是「繼《創世記》之後,首部值得全人類閱讀的文學巨著。」
  • 家鵝的戰鬥力極強,如此兇悍的它們,是如何被馴化的?
    如果你將這個問題向那些童年曾經在農村生活過的人提起,他們絕對會異口同聲的告訴你,家禽中最厲害的動物不是雞,而是大鵝。是不是想不到?看起來白白的、憨憨的,在水裡遊來遊去,走起路來搖搖擺擺的大白鵝,竟然是家禽中最厲害的存在,那麼,它們厲害在何處呢?
  • 世界級名著《百年孤獨》:大多數人都讀不懂,憑什麼成為經典?
    即便你沒有看過這本世界名著,也一定聽過這本《百年孤獨》,據說大多數人沒能順利讀完這本書,都是在第一頁就卡住了!翻開書就被眼花繚亂的人名嚇退了,但是讀完的人,卻又把這本書說的特別好。《百年孤獨》是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是20世紀最重要的經典文學巨著之一。其作者加西亞馬爾克斯,198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奠定世界級文學大師的地位,很大程度上乃是憑藉《百年孤獨》的巨大影響。
  • 世界名著《百年孤獨》最扎心一句話,僅16字,卻寫盡人生孤獨
    讀了《百年孤獨》這本書之後,我終於明白了應該怎樣面對孤獨了。生命從不曾離開孤獨,我們只能愛上孤獨正如《百年孤獨》中說的那樣,我們的生命從來不曾離開過孤獨而獨立存在,面對孤獨,我們能做的只有愛上他,並且享受他。
  • 都是單眼皮的男星,沒想到最帥的竟然是他!
    都是單眼皮的男星,沒想到最帥的竟然是他!張若昀,雖然眼睛不大,但是眉骨是真的長得太好了,一般都是濃眉加上大眼,高眉骨的標準搭配,雖然張若昀小眼配濃眉和高眉骨的實在少見,竟然搭配在一起還很好看!朱亞文,"行走的荷爾蒙",硬漢範十足,這些都是貼在朱亞文身上的標籤,他也是接連承包電視螢屏的當紅小生,他演的每一部劇都是炸裂般的演技,雖然是他是單眼皮,但是卻痞帥痞帥的,說他是第一名真的是當之無愧!
  • 腦洞大開的《飼養全人類》已經完結,追更的朋友可以一次性看個夠
    大家好,我是冬日暖陽,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腦洞大開的《飼養全人類》已經完結,追更的朋友可以一次性看個夠!這本書是無敵種田流小說,主要寫的就是,主角在病入膏肓(其實是中期,但是無藥可醫)的情況下,加上巨額醫療費的壓迫下,他選擇回到老家,他家還有一個一百畝的果園等著他去打理。卻沒想到,他在自家院子裡,發現了一隻黑色的甲殼蟲,然後就伸出手去,瞬間就被帶進了一段浩瀚種族歷史裡面。
  • 兩名反戰爭性暴力者獲諾貝爾和平獎
    Denis Mukwege)、伊拉克人權活動家納迪亞·穆拉德(Nadia Murad)因「反對在戰爭和武裝衝突中使用性暴力而做出努力」同獲今年諾貝爾和平獎。諾貝爾委員會在官方聲明中表示,兩位獲獎者為提升對「戰爭中的性暴力罪行」的關注度和打擊力度做出重要貢獻。「他們以自己的方式提高了戰爭中性暴力的可見度,從而使犯罪者為其罪行負責」。
  • 《百年孤獨》:百年瞬間即逝,生命的永恆是在輪迴中體味孤獨
    關於《百年孤獨》的彩虹屁可以說是數之不盡、歷久彌新,從1967年出版至今就沒有停止過:《紐約時報》對它給出了史詩級的誇讚,稱它是"繼《創世記》之後,首部值得全人類閱讀的文學巨著。"詩人巴勃羅·聶魯達則從馬爾克斯入手,稱他是"繼塞萬提斯之後最偉大的語言大師"。莫言把它當做是引路人,他說"我讀《百年孤獨》這本書第一個感覺是震撼,原來小說可以這樣寫,緊接著感覺到遺憾,我為什麼早不知道小說可以這樣寫呢?"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花落她和她!一文看懂「基因剪刀」是什麼?
    30年前,一位名為Francisco Mojica的年輕人在當地的一所大學開始攻讀博士學位,而他的研究對象,就是聖波拉海灘上發現的一種古細菌。「數」說歷史上的諾貝爾化學獎1895年11月27日,瑞典著名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藥發明人阿爾弗雷德•伯恩哈德•諾貝爾(AlfredBernhard Nobel)籤署了遺囑,將自己遺產的大部分設立了一系列獎項,即諾貝爾獎。根據他的意願,其中一部分頒給「做出最重要的化學發現或改進的人」。
  • 《百年孤獨》中的恐怖女人 嫉妒使她由「天使」墮落成「魔鬼」
    《百年孤獨》中的恐怖女人 嫉妒使她由「天使」墮落成「魔鬼」"他(馬爾克斯)是『繼塞萬提斯之後最偉大的語言大師』"。智力詩人巴勃羅·聶魯達。《紐約時報》:《百年孤獨》是"繼《創世紀》之後,首部值得全人類閱讀的文學巨著。"
  • 人類可以將狼馴化成狗,為何不能馴化老虎和獅子?
    對於狗的起源,人們一直存在著很多的爭議,不過目前比較普遍認同的觀點是:狗是由狼馴化而來的。此外,狗還是人類馴化的第一種動物。這其實是非常不可思議的,因為狼是一種非常兇猛而又狡猾的動物,而原始人類竟然可以馴化狼,顯然這個過程一定十分艱辛。
  • 貓咪可以被馴化到什麼程度?看看喵戲團的貓,簡直聰明的「逆天」了
    貓咪可以被馴化到什麼程度?看看喵戲團的貓,簡直聰明的「逆天」了 很多人都看過馬戲團內的動物表演,即便是再兇猛的動物,在經過人類的馴化後,都會變得乖巧無比,我們能在裡面見到獅子和老虎的表演,它們被人類馴化的異常乖巧。
  • 諾貝爾和平獎頒給了戰時性暴力的受害者和守護者
    2012年,穆克維格在布卡武的家中躲過一次暗殺,之後逃亡歐洲,但2013年1月他又回到了剛果(金),因為潘奇醫院的病人需要他。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時,他正在忙一臺手術,之後他對聚集在醫院外的記者說,「這次的諾貝爾獎是對全世界遭受強姦和性暴力的婦女所遭受的苦痛,以及她們沒有獲得足夠補償的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