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代收點要求拍照存檔取件 專家:快遞亂象亟待監督

2021-01-09 瀟湘晨報

快遞代收點要求拍照存檔才可以取走 快遞專家認為

消費者權益和業務效率不可偏廢

□ 本報記者 韓丹東

□ 本報實習生 蘇欣雨

近日,上海一快遞代收點的取件規則遭到了不少網友質疑:為防止偷竊和誤拿,所有前來取件的人必須要拍照存檔才可以取走快遞。對此,用戶十分牴觸——洩露隱私怎麼辦?不過,代收點態度十分強硬,一些人拗不過只好妥協。

接受《法治日報》記者採訪的專家認為,快遞行業不該罔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把風險完全轉嫁給消費者負擔,而應權衡消費者權益和業務效率,在維護個人隱私安全的同時,確保快遞安全準確送達。

過度收集個人信息

拍照取件引發爭議

據報導,11月初,家住上海金山一小區居民浦女士來到快遞代收點,當她像往常一樣出示取件碼,從貨架上拿好快遞準備出門時,突然被工作人員攔了下來,指了指角落的設備稱,不拍照不能取件。

該拍照設備在業內被稱為「快遞出庫高拍儀」。高拍儀的正面有一個前置攝像頭,用於給來取件的客戶拍照留底;上方有一個懸掛著的攝像頭,用於掃描快遞底單。

對此,蒲女士和小區居民非常擔心隱私安全的問題,但快遞網點為了防範因快遞遺失而出現賠償問題,強制要求取件時必須拍照,最後只能「配合」。

據了解,拍照取件已經在多家快遞公司的網點施行,多見於大學校園內。此前,就有媒體報導稱,廣西科技大學教工宿舍附近的3家快遞網點要求客戶在領包裹之前,必須先拍攝個人正面照。

此類事件曝光後,不少網友對該做法提出質疑。對此,北理工大學法學院副教授、中國民法學研究會副秘書長孟強說:「民法典規定,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並對個人信息作出了明確的規定,生物識別信息和一些私密信息隱私保護的範圍還是重複的。例如,消費者去取快遞時被拍照片,可能對個人信息權和隱私權都構成侵犯。收集處理個人信息必須徵得個人同意,快遞網點不能強行給別人拍照。」

中國政法大學經濟法系副教授吳景明認為,取快遞和拍照之間不存在必然關係,強行拍照實際上侵犯了消費者的個人信息權。收集信息必須適當,而拍照取證遠遠超出了核對信息的必要。

轉嫁快遞丟失風險

罔顧顧客合法權益

之所以引發眾多紛爭,和當今信息洩露的風險較大且後果嚴重息息相關。

據報導,現階段「面部識別」技術風險極大。此前,媒體就曾曝光,人臉識別驗證存漏洞,用照片即可破解,兩元錢就能買上千張涉隱私人臉照。

與此同時,快遞公司信息洩露事件頻發,也引起了大眾對個人隱私安全問題的關注。近日,圓通多名「內鬼」有償租借員工帳號,40萬條公民個人信息被洩露。「在這樣的背景下,強制拍照收集人臉信息,一些消費者產生質疑、牴觸情緒是非常正常的反應。」北京市京鼎律師事務所主任張星水說。

「如果信息一旦洩露,很有可能對公民的人身安全、財產安全構成很大的威脅。照片洩露之後,很有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進行金融犯罪。快遞企業洩露個人信息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大家很難相信快遞公司能保存好個人信息。」孟強說。

對於快遞網點採取人臉拍照的方式,而不選擇傳統的核對信息模式,張星水認為,這種做法並不可取,只要有本人的身份證明,就不需要拍照存檔作為證據。可能這種做法,是為了確保他們投遞的信函或者物件能夠準確送到收件人手裡,但有點矯枉過正。快遞員可以正常核實信息,查看身份證或者其他證明文件,但要有一定限度,不能給取件人拍照更不能強行拍照。

吳景明認為,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是快遞網點經營者為了規避責任。大家取快遞一般都提供了真實的信息,比如說姓名可能不是真實的,但是送貨地點和聯繫方式應該是真實的。如果盡責的話,這就足以把快遞準確投遞到接收人手上。快遞公司造成誤投或者丟失,不是消費者造成的,而是快遞員工作不到位造成的。

孟強說,快遞網點採取拍照存檔的方式,完全是把丟失快遞的風險轉嫁到消費者身上,並給消費者的隱私安全造成了巨大風險。快遞公司不能只考慮自己的便利,而罔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快遞行業亂象頻發

亟待強化監督管理

快遞行業迅速發展的同時亂象頻發,除了此次強制取件人拍照事件,之前也有一起鬧得沸沸揚揚的豐巢快遞櫃超時收費事件,由於超時收費的不方便性,這一舉措也引發了巨大爭議。

有媒體評論稱,不少亂象的根源都是快遞相關鏈條的經營者單方加重消費者責任,減輕或排除己方責任,忽視了消費者的需求和權益。快遞業的健康發展需要公平的市場環境,需要與消費者構建平等互惠的關係,需要以尊重消費者的權益為基礎。

如何才能讓快遞行業和消費者建立平等互惠的關係?張星水說,有好多快遞公司、物流公司都存在一些不規範的做法,很多從業人員本身素質不高,法律意識淡薄,亟須加強行業管理,對內部行業管理人員加強培訓,並由行政機關加強行政監管。同時,提高服務標準和安全意識,不僅能夠安全及時準確地投遞快件,還要確保消費者的個人信息安全。

「政府有關部門和行業協會要雙管齊下,進一步強化監管,確保在提供服務的過程中,避免出現可能危及消費者個人信息安全的隱患,使這個行業健康發展。」張星水說,個人也要防患於未然,在使用快遞物流時要注意做好風險防控。

孟強說,監管部門應當進行監管,當發現存在較大風險,可能洩露個人信息時,就應對這個企業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進行約談,要求其整改。此外,用戶也可以向主管部門投訴舉報。沒有及時採取有效整改措施的,相關監管部門可以採取進一步的行政手段,比如說沒收違法所得、警告甚至處罰等。

【來源:法治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快遞代收點強制取件人拍照存檔!個人隱私洩露誰負責?
    近日,上海一快遞代收點的取件規則遭到了不少網友質疑:為防止偷竊和誤拿,所有前來取件的人必須要拍照存檔才可以取走快遞。對此,用戶十分牴觸——洩露隱私怎麼辦?不過,代收點態度十分強硬,一些人拗不過只好妥協。
  • 快遞代收點強制拍照存檔 評論:快遞行業別總想著「加重消費者責任」
    來源:新京報相關新聞:上海一快遞代收點出新規 強制取件人拍照存檔引質疑原標題:快遞行業別總想著「加重消費者責任」快遞行業不能總想著「加重消費者責任」,而必須把己方的責任先挺到前頭,先挺到位。近日,上海一快遞代收點推出新規:為防止偷竊和誤拿,所有前來取件的人必須要拍照存檔才可取走快遞。不少市民對此質疑,此舉可能洩露隱私,「被人拿去人臉識別付款怎麼辦?」客服回應,拍照是為識別是不是本人。要求取件人必須拍照存檔才能取走快遞的事已經不算新鮮,幾年前,廣西一所高校就曾曝出此類問題,引發輿論廣泛討論和深切憂慮。
  • 快遞代收點強制人臉+拍照存檔 網友質疑:不接受
    雙11過後,很多人都要收到大量快遞了,現在指望快遞送上門是沒可能了,除了存放驛站之外,也有專門的快遞代收點。問題來了,代收點為了防止別人亂拿快遞,現在要求人臉+拍照,這事引發了網友熱議。據報導,日前上海寶山一快遞代收點推出新規,為防止偷竊和誤拿,所有取件的人必須要人臉拍照存檔才可取走快遞,否則不可取件。考慮到有人錯拿快遞的風險,快遞代收點要求驗證身份是可以理解的,然而現在的問題是他們採取的措施是否超過了限度,目前是要求強制人臉拍照。對於這一點,有市民擔心代收點將人臉信息存儲下來甚至做出一些違法的事。
  • 男子買了部手機,去代收點取件時瞬間傻眼了,快遞員:第一天上班
    近日有媒體報導,一孝順小夥給父親買了一部手機,結果他去代收點取件時傻眼了,怎麼找也找不到他的手機。雙十一買快遞,結果快遞丟失王先生告訴記者,雙十一他給父親買了一架小米手機,當時是搶了很久才搶到的優惠價,大概花了兩千多。幾天後快遞到達,當時因為他正在出差,所以快遞小哥派件時他並不在家裡,也就沒辦法去取快遞,於是他就讓快遞小哥將快遞放在了小區裡的一個代收點。
  • 快遞代收點協助選址和對接快遞嗎?有什麼要注意的?
    其實這裡主要考察的是包裹數量,可以找快遞員就他所負責的片區日派件數量,做個相關的了解。2、門口道路要平坦所選門面門口的道路要平坦,方便快遞卸貨。因為快遞代收點每天都要引進快遞,方便卸貨效率更高。另外就是要有一定的便利性,因為你現在新開一家快遞代收點,需要讓取件者放棄之前的取件方式,改變他們的習慣。如果沒有足夠的便利性,很容易引起反感,被吐槽。
  • 快遞員不打招呼就將快遞擅放代收點,遭遇糾紛誰擔責?
    孟先生說,自己不是不能理解快遞員把快遞放快遞櫃、代收點,「畢竟大部分上班族白天都不在家,派件確實困難」。但令他氣憤的是,快遞員擅自決定之前根本沒有和自己進行溝通,「經常是我明明在家,也不送。這就不是方便了,完全是偷懶」。更令他不滿的是,自己想要投訴解決這個問題,卻十分困難。「和快遞員說過幾次,沒有用,而且人也老換,我也沒辦法提前知道今天派件的快遞員會不會直接放柜子裡。
  • 冬天取快遞不再冷,讓藍店快遞幫您代收
    前幾年,為了解決最後一公裡的問題,「快遞櫃」的出現讓快遞員喘了一口氣,晚上不用加班加點進行上門配送,借用快遞櫃的存儲,同樣能夠完成配送的任務,一時間快遞櫃如雨後春筍般的增長。再到後來的「快遞代收點」,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務,最後一公裡的配送不斷創新著服務模式。為了讓快遞和用戶完美的對接,第三方快遞代收平臺藍店快遞應運而生。
  • 快遞代收點生意火爆 小區樓下便利店、水果店、理髮店都開始代收...
    都市快報訊 「各位朋友收到取件碼的趕緊來取快遞,不然店裡放不下了。」日前,在杭州拱墅區某小區門口開快遞代收點的老闆發了一條朋友圈,視頻裡代收點包裹滿滿當當,有些放不下了只能堆門外。 最近,你收到的包裹是不是越來越多了?「5·5購物節」加上「618」電商大促,快遞時不時就會出現爆棚的情況。
  • 快遞代收新模式 藍店快遞保障利潤最大化
    2019年,我國快遞企業日均快件處理量已經超1.7億件,全國快遞業務量突破600億件。雖然快遞量在持續增長,但由於人力成本等因素,快遞員的日派件完成數卻無法跟上快遞量飆升的速度。這一情況也催生了快遞代收行業的興起。目前,業界快遞代收形式一般分為兩種:自提櫃+代收點。其中,自提櫃因為投入資金大、成本高,並不適用於資金不夠充足的初創企業。
  • 快遞驛站代收一單能賺多少錢?經營代收點有什麼必備小技巧?
    現在快遞員們一般都習慣於將快遞送到快遞驛站,快遞員和驛站之間的聯繫越來越緊密。快遞代收點主要做快遞代收發業務,代收一單差不多能賺5毛錢,這個錢究竟是由誰出的呢?是網購平臺的賣家,平臺,還是快遞員呢?快遞驛站代收一單能賺多少錢?一、快遞驛站的盈利模式代收快遞:快遞代收一單賺5毛錢,取的是平均值。一般快遞驛站做代收,收費在0.4元到0.8元之間,建議廣大創業者選擇第三方的快遞代收點來做業務。
  • 有小賣部適合再開個快遞代收點嗎?賺錢多嗎?
    本身有個小賣部,適合再開一個快遞代收點嗎?朋友小江在家開便利店一年多了,後來小區東門又開了一家小超市,門頭做得很氣派,活動力度也大,店裡的客戶被明顯分流,小江感覺壓力越來越大了。在朋友的建議下,小江在店裡設了個快遞代收點,和快遞代收平臺合作之後,小江店裡的客流才越來越多。
  • 快遞放代收點 客戶領取額外每件一元錢 代收點「躺著賺錢」
    現在我們不管是購物還是寄送東西都已經習慣了快遞送貨上門服務,但在廣州番禺區石樓鎮南派村,有網友爆料說當地有些快遞員養成壞習慣,無論你家有人沒人都拒絕送貨上門,所有快遞都送到村裡的一個代收點,想要拿快遞麻煩你每件再多交一塊錢。
  • 上海浦東新加坡快遞代收貨款,一件代發出貨
    上海浦東新加坡快遞代收貨款如果按照泰國3.05萬億銖的電商產業體量以及每天900萬件的快遞包裹發貨量看,未來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預計今年快遞物流行業漲幅在8-9%之間。溫馨提示;我們司按實重與體積重收取其大重量收費,體積重量公式;長寬高相乘除以6000。蜂鳥物流***代收款專線:黑貓跟新竹兩個派件公司供你選擇,蜂鳥在***設有自己的倉庫,可以供客戶的貨物轉寄、存儲等。
  • 便利店推快遞代收代寄服務
    ,下班了來取。」收銀員告訴記者,現在很多社區裡的居民白天上班,快遞來了經常沒人在家籤收,便利店提供代收服務,包裹到達以後就會通知他們來籤收,這種服務,很受居民歡迎。記者走訪了市區內多個社區便利店,發現除了「十足便利店」,還有不少便利店正加入「代收代寄」的隊伍。在一個小區的便利店門口,還醒目地張貼著「代收申通、中通、天貓超市等快遞」的廣告。
  • 杭州地區目前已有265個快遞代收貨自提點
    據悉,阿里巴巴旗下天貓事業群天貓物流事業部去年10月上線的「天貓社區服務站」,已在北京、上海、杭州、嘉興、寧波、武漢等22個城市2600多個便利店、社區物業網點亮相,推出「為你收貨,替你保管」的代收貨服務,讓消費者從「等快遞」變為就近到服務站自提「取快遞」。代收貨服務覆蓋淘寶、天貓平臺網購絕大多數類目。
  • 浙江蕭山設42家便利店代收快遞 方便市民生活
    害怕個人信息洩露,因為上班或者是出差,快遞沒人收,一些小區的保安又拒絕代收快遞……種種的問題使得快遞包裹成了「燙手山芋」。  現在,蕭山有了專門的快遞代收點,真是方便了買家和賣家。據了解,這些快遞代收點是與天貓、淘寶網籤訂協議,有專門的作業系統,能夠避免包裹遺失或拿錯等一些情況。各服務站將在包裹到站後,先檢驗包裹完整性,再掃描籤收錄入系統,隨即系統將密碼發簡訊通知消費者前往取件。
  • 常州有27家便利店 免費代收淘寶小塊頭快遞
    家住綠地世紀城的陳小姐在淘寶上買東西,在下單結帳選擇地址的時候,看到了有「服務站自提」服務,即免費代收快遞,點擊發現目前我市有27家淘寶或天貓購物的快遞代收點,這些代收點都處在家門口的24小時便利店,像可的各門店、喜士多、快e點各門店,提貨很方便。  記者了解到,從去年11月起,我市開設了10家代收快遞點,目前已增加到27家,但利用率並不高。
  • 網店遍布社區的便利店 天貓網購快遞可的好德代收
    家住浦東德州七村的她為記者演示:「網上選購商品後,在『選擇收穫地址』頁面上,選擇『代收貨服務』,就會顯示出多個與我家地址鄰近的待收貨服務點,其中最近的是小區門口的好德便利店,只要在這個選項上打鉤,網購的東西就會送到便利店中。」商品送到便利店後,吳小姐的手機上會收到到貨通知簡訊,她只要憑簡訊中的取件密碼和本人身份證,就能選擇自己方便的時間去便利店取貨。
  • 杭州推廣小區智能郵櫃 憑快遞單號和密碼取件
    製圖 李本獻昨天16:00左右,家住杭州南肖埠小區的朱阿姨來到位於小區六七幢前的「E郵櫃」,點擊屏幕上的「取件」,輸入包裹單號和動態密碼,嗒的一聲,柜子彈開,輕鬆取到了女兒讓她代領的包裹E郵櫃,是杭州市郵政局開發的一種杭州本地式「快遞智能櫃」,目前已在45個點應用推廣,南肖埠小區是最早的應用點之一。E郵櫃看上去就像超市的寄存櫃一樣,一組櫃有12個大小不同的箱子,方便寄存不同大小包裹,最大的60釐米×40釐米,最小的15釐米×40釐米。目前,元通、申通、韻達等大型快遞企業都跟郵政籤訂了合作協議。
  • 有人在小區居民樓開設快遞代收點!行政執法部門:責令改正
    【市民問題】 貴陽市小河區黔江路中海城市花園12棟1樓1號,未徵得業主同意,擅自改變住房用途,無證經營代收包裹,運送快遞車輛佔用小區私家車位,亂停亂搭摩託車,電瓶車充電,住房堆放各種不明物品,給同棟居民及小區業主造成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