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說「黃鸝來時蒜薹收,黃鸝去時紅薯出」鳥類會預知農時嗎

2021-01-10 農技老張

對於眼下也是進入了農耕的季節了,很多的農民在這個時候也是忙碌了起來,對於春耕來說是農民比較重要的一項操作,春耕也是代表著農作物在新的一年裡能夠豐收的體現,如果春耕要是耽誤了,那麼對於農民來說也是損失很大的,由於今年的疫情原因,很多的農民覺得會耽誤農時,但是從目前的疫情來看,我國的疫情也是到了最後的結束時期,大家都是迎來了新的生活,對於春耕來說,農村有俗語叫「黃鸝來時收蒜薹,黃鸝期時收紅薯」,而且農村還有著鳥類能預知農時的說法,這個說法準確嗎?

其實對於像夏天割麥子的時候,我們就能看到很多的鳥類,比如我們北方來說,每到割麥子的時候,我們就能聽見布穀鳥的叫聲,而且這些鳥類都是在一定的時候就會出現,那麼真的是準確嗎?其實對於鳥類預知農時來說,這些雖說是很準確的,但是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很多的鳥類和飛禽都是符合季節性的一種動物,這些動物都是和季節有關係的,也是一些動物的自然現象,有的鳥類也是屬於候鳥類的動物。

對於說黃鸝,大家估計都見過,比如我們北方有很多地區都是種植大蒜,也像筆者的家鄉就是大蒜的主產區山東,像露地種植的大蒜來說,一般到了5-6月的時候就要收穫蒜薹了,那麼這個時候黃鸝鳥就會出現,而且到了黃鸝開始遷徙的時候,也是紅薯的收穫節,對於說鳥類有預知的農時也是有一定的關係,尤其是在農村裡,當農民感知天氣和一些動物的出現,那麼就證明農忙的時節已經來臨,農村還有句俗語叫「花木知時令,鳥嗚報農時」,這句話也是說明了,到了一定的季節,花草樹木也是開始逢春,那麼一些遷徙的鳥類回到了溫暖的地方,這些現象就是說農時已經開始。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說:黃鸝來拔蒜蓉,黃鸝去出紅薯。飛禽知農時,準確嗎?
    農村俗語說:黃鸝來拔蒜蓉,黃鸝去出紅薯。飛禽知農時,準確嗎?當然準確了。在一定的區域,會有不同的飛禽,特別是一些候鳥,會隨著季節遷移。當地人民,就是根據候鳥的活動規律,結合農忙,總結出來的俗語,才有飛禽知農時一說。
  • 黃鸝是益鳥嗎 黃鸝屬鳥類為著名食蟲益鳥
    黃鸝鳥有著漂亮的外表和優美的叫聲,深受人們的喜愛,在古代黃鸝鳥就是文人們喜歡的動物之一,是很多詩人歌頌的對象,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飼養黃鸝鳥,不過也有不少朋友想知道黃鸝鳥是益鳥嗎?因為飼養的多,也不能對大自然造成危害呀!那下面就隨著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 鳴聲悅耳的十首黃鸝詩詞:此是春來第一聲
    鳥類中,舞姿輕靈的屬燕子,叫聲悅耳的屬黃鸝,這就有了成語鶯歌燕舞。鶯歌燕舞出自蘇軾詩句「煙紅露綠曉風香,燕舞鶯啼春日長」。詩中的鶯,就是黃鶯,也就是黃鸝。當然,不是所有的鶯都是黃鸝。黃鸝又名黃鳥、黃鶯、倉庚。
  • 小黃鸝鳥鶯鶯
    小黃鸝鳥鶯鶯真的想帶著爸爸媽媽去,多走走多看看。每當它發現有好的去處,它會非常興奮地飛回窩裡,對爸爸媽媽說:「爸爸媽媽,我今天發現了一處非常漂亮的地方,我想帶你們去看看。」可是年紀漸漸衰老的爸爸和媽媽都說:「有什麼好看的,看什麼看呀,省點精力捉蟲子吃也就罷了,還這看看那看看的,旅遊是我們黃鸝鳥該做的嗎?比如說你吧,你就除了唱歌還不能幹點別的嗎?多捉點蟲子比什麼都強。」
  • 羽色各異的幾種黃鸝,你見過幾種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共同了解一下黃鸝這種鳥。從詩句中我們只是能感覺到黃鸝這種鳥十分的漂亮,給我們童年的腦袋裡面增添了一種對黃鸝鳥的熱愛和憧憬。能夠有這樣的想法,說明我們大家都是對鳥類和自然的熱愛。那麼我們的生活中為什麼見不到這樣鳥呢,這主要是因為黃鸝鳥是一種主要生活在熱帶地區的鳥類。和我們生活的環境不太適合,所以在我們這裡不怎麼看到黃鸝,也是十分的正常的。
  •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詩詞中的黃鸝意象
    唐詩中,杜甫說「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高適說「黃鳥翩翩楊柳垂,春風送客使人悲」;韋應物說「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劉象說「香風滿閣花滿樹,樹樹樹梢啼曉鶯」;杜牧說「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宋詞中,趙令畤說「水滿池塘花滿枝,亂香深裡語黃鸝」;黃庭堅說「瑤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無數,花上有黃鸝」。
  • 鳥的世界:大自然的歌唱家黃鸝,調教餵養的技巧
    哈嘍,嘀嘀嘀,小編來也,歡迎大家收看本期的鳥的世界,今天我們給大家介紹一種常見的鳥類,小編說起這個鳥想起一個故事,是一首杜甫的詩:兩個黃鸝鳴翠聊,一行白鷺上青天。還有一首蜀相這首詩上面的詩句: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 曾幾隨手拈來的一首詩,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
    三衢道中宋代:曾幾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曾畿,字吉甫,自號茶山居士,南宋詩人,曾歷任江西、浙西提刑、禮部侍郎等職。曾幾學識淵博,其詩講究用字鍊句,風格活潑清淡。北宋後期到南宋前期的百餘年間,詩壇上是江西派的天下。
  • 飛花令,含有黃鸝的詩句,你知道多少?
    ——宋·張栻《題城南書院三十四詠》欲畫愁眉羞對鏡,黃鸝飛上萬年枝。——明·朱讓栩《擬古宮詞一百首》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唐·韋應物《滁州西澗》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宋·曾幾《三衢道中》黑貂裘敝歸幾時,相見綠樹啼黃鸝。
  • 金色錐尾鸚鵡,看了這種鸚鵡以後你還會喜歡黃鸝嗎
    金色錐尾鸚鵡,看了這種鸚鵡以後你還會喜歡黃鸝嗎?這種鸚鵡身上只有2種色彩,翅膀上綠色所佔身體的部位並不多,尤其以金黃色來作為它們的主色,這種濃鬱的金色,在太陽光的照耀下,會映射出光芒來,成了金燦燦鸚鵡,十分豔麗。
  • 時下上海常見鳥類17--- 黑枕黃鸝
    這幾年我經常會跑上海周邊的水鄉,最近一次去同裡的時候,看到有個客棧的門口掛著鳥籠,裡面有個通體金黃色,翅膀和尾黑色,頭枕部黑帶斑如「佐羅」款眼罩,嘴為粉紅色,十分豔麗動人。我一看就知道了,它是黑枕黃鸝。野外我還沒有見過。
  • 兩個黃鸝鳴翠柳,黃鸝為何是兩個而不是兩隻?杜甫有何用意?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這首從小背到大的詩,可以說是朗朗上口,又十分接地氣,當初安史之亂後,杜甫得知故人的消息,跟隨回到成都草堂,面對生氣勃勃的景象時,情不自禁寫下了一組即景小詩。
  • 說「兩個黃鸝鳴翠柳」是杜甫對朋友的感謝,你會相信嗎?
    說「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是杜甫對朋友最富有詩意的感謝,你可能不信,但是不這麼理解,有些地方還真講不通!難道僅止於畫面和意境嗎?其實,這首詩也有密境,進入密境內也需要密碼,它的密碼也是一個特別的存在。理一理詩歌的思路。「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這兩句是院內所見:「兩個黃鸝鳴翠柳」是表達的原點,也是敘述的起點;「一行白鷺上青天」已經是放眼遠望,將文意宕開。這兩句寫小院清幽,卻視野開闊。
  • 兩個黃鸝還是兩隻黃鸝,這首千古絕句您小時候是否總會背錯呢
    開篇先來溫習一下我們小時候都背誦過的一首詩,詩聖杜甫的七言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近日,一部名為《蝸牛與黃鸝鳥》的熱播劇引起了筆者的注意,並且再次勾起了小學時代背誦這首絕句時的有趣回憶。
  • 被稱為「春來第一聲」的黃鸝,這些經典詩詞中都有它的聲音
    有一種鳥兒,它曾在杜甫的草堂中啼鳴過,在王維輞川莊的樹林裡吟唱過,在韋應物滁州西澗的深樹上鳴叫過,它就是黃鸝。黃鸝,也叫黃鶯,是春天裡極具代表性的鳥兒,元代詩人楊載在詩中將其稱為是「春來第一聲」。黃鸝而在天際中,便有自由自在、上下翻飛的黃鸝。所以詩人流落在千裡外的異鄉時,看到黃鸝,大概既勾起思鄉情,也帶著一種驚喜。在詩的結尾他說,你這故鄉的鳥兒為什麼也來到這裡啊,使我白白生出思鄉情。
  • 「兩個黃鸝鳴翠柳」還是「兩隻黃鸝鳴翠柳」?網友們吵得不可開交
    在今日頭條上,有網友分享了自己輔導孩子作業時的尷尬場景,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 「老師讓家長幫助孩子預習杜甫所寫的古詩《絕句》,我一看這個作業就覺得極其簡單,為了顯示自己有文化,我豪橫地在女兒面前背誦起來,可背完以後,女兒非說我背錯了。
  • 詩詞裡的鳥‖黃鸝篇
    黃鸝黃鸝,又名為黃鶯。在詩詞中出現的頻率還是比較多的,大多出現在描寫春天或初夏的景色中。黃鸝不僅外表漂亮,而且叫聲也婉轉動聽,清脆悅耳。杜甫筆下的黃鸝兩隻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絕句》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江畔獨步尋花·其六》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蜀相》可以想像,作為杜甫,這位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作品除了反映社會現實,突出其憂民愛國的情懷外,還有熱愛生活,貼近自然的一面。
  • 發現詩詞之美:在詩詞中出現最頻繁的黃鶯和黃鸝有什麼區別?
    但是集中起來看,單純來正面描寫鳥兒的相對較少,這也是因為詩詞一般是寫景言物是鋪墊下面轉折成抒情的,這也是詩詞作者追求的所謂最高境界。所以詩詞中出現的鳥兒,只是借鳥兒來言志言情的。出場最多的當屬黃鶯和黃鸝了。當然還有一個高頻率的」燕子「。但是很多人也許會誤認為黃鶯和黃鸝是兩種鳥類。
  • 何來金黃鳥飛入百姓家 專家鑑定:是珍稀黃鸝
    荊楚網消息(楚天金報) 記者 嚴華、朱媛媛 通訊員何志華、付漢明報導:昨日,武漢市漢陽區一市民將一隻不知名的金黃色小鳥送到武漢動物園,經動物專家鑑定為珍稀野生動物黃鸝。  送鳥人萬濤先生說,他家住在漢陽江堤鄉漁業村,三天前,這隻鳥飛入家中,捉到手上一看,發現它翅膀處有傷,於是找來一隻鳥籠,將該鳥裝了起來。三天來,這隻鳥什麼都不吃,只喝了一點水。
  • 帶你尋找那些年古詩裡的黃鸝、黃鶯
    「兩個黃體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打起黃鶯鳥,莫教枝上啼」,黃鸝、黃鶯都是古詩中經常見到的意向,但是你知道嗎,其實黃鶯和黃鸝是一種鳥,只不過不同的詩人對它們的稱呼不同。它是是報春鳥,是林間的歌唱家,又是擾人清夢的不速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