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一建在山坡上的村子,窯洞猶如螞蟻窩,歷史氣息濃厚值得一去

2021-01-09 迷失的雪竹

01

很多人對山西的印象都是古樸純真,這裡有很多村落,也有不少窯洞,每年來這裡遊玩的人,幾乎都是為了親眼看看窯洞,體驗一下傳說中的窯洞住起來究竟是什麼感受?之前跟朋友一時興起,也決定來山西看看他們的窯洞,有人說去山西磧口古鎮,如果不去李家山就是白來一趟,所以我們商量之後決定去李家山看看。

去李家山的時候大約是8月份,當時處處都是鬱鬱蔥蔥的景象,尤其是站在山坡上的時候,這種景象會越發明顯,從遠處看,窯洞就像螞蟻窩一樣。不過因為當時是自駕遊,整個過程還是略顯坎坷,雖然李家山距離磧口古鎮只有五六公裡路,但是因為這一條山路不斷爬坡,不斷轉彎,所以行駛過程有點曲折。不過到達李家山之後,才發現這種原生態確實別有風味,跟當下的城市化生活是截然不同的感受。

李家山是一座依山鑿建的窯洞群山村,雖然現在的旅遊業非常發達,但是在此之前當地村民主要是以種地為生,而且李家山是一個黃土高原,再普通不過的小山村,沒有什麼代表性,也沒有什麼優勢。可是到了80年代末,著名畫家吳冠中稱讚李家山神似漢墓,這才為李家山打開了知名度。

02

居住在這裡的村民,最大的本領就是鑿山挖洞,他們所居住的房子都是一點一點鑿出來的,然後再用石頭和磚頭撐起空間。所以真正感受過之後,就可以發現這種居民生活跟住在洞裡也沒什麼區別。來李家山之前,我最擔心的就是沒辦法適應洞內的生活,總覺得在這種封閉的屋子裡睡覺是很困難的事情,尤其是有些幽閉恐懼症的人,絕對無法適應。

但是到了這裡參觀了一圈之後,我感覺還是挺不錯的,並沒有那種壓抑的氛圍,因為室內空間比較寬敞,而且也足夠明亮,關鍵是這種構造就相當於把人徹底融入到了大地中,冬暖夏涼,好不自在。但是居住在這種房屋中也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比如衛生間和洗浴室都得建在院子外面,就算到了冬天這樣的嚴寒季節,也要外出洗澡。

實話實說,黃土高原上的傳統民居已經瀕臨消失,因為現在社會發展的進度確實太快了,但是黃土高原的存在,代表了一段人文歷史,剛好李家山的走紅讓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了解這方面的相關信息,也算是致敬華夏文明。

如今旅遊業越來越發達,黃土高原也開始展現出自己的特色,不過黃土高原的文化還沒有完全呈現在大眾面前,古鎮,窯洞,壺口瀑布,人文歷史遺蹟,都讓人覺得有些凋零的氣息。可事實上這些東西是任何城市都無法複製的,是屬於真正的地方特色。只是想要呈現出這種古老文明的原狀,需要龐大的經濟魄力以及現代感的設計理念,希望有一天所有國人都能夠意識到華夏文明的偉大,探究這些略顯神秘的特色文化。

03往期精彩文章

這個國家三分之一,都在海平面之下,此國最高的山只有322米

廈門博物館:展覽的洞房風俗畫面,造型精緻卻有一絲恐怖

中國的鯉魚到了美國,不僅上不了餐桌,甚至還被嫌棄,這是為何

此地雖然屬於俄羅斯,但其發展離不開中國,中國商人在此低調發財

距離陸地最遙遠的海島群之一,每天22點停止供電,島上只有2G網

04聲明

題/山西一建在山坡上的村子,窯洞猶如螞蟻窩,歷史氣息濃厚值得一去

文/擬蝶

配圖聲明/本文所用圖片均源於網絡,侵刪

盜用警告/本帳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做伸手黨!

相關焦點

  • 住在窯洞裡的山西村子:村民鑿山挖洞,村子猶如螞蟻窩一樣
    去山西磧口古鎮沒有加李家山是不完整的。從磧口古鎮到李家山大約有五六公裡路,但自駕過的朋友都知道,那是一條不斷爬坡,不斷轉彎的山路。不過到了目的地,近距離體驗傳說中的窯洞,那也就不虛此行了。李家山是一座依山鑿建的窯洞群山村,在還沒有發展旅遊業之前,村民以種地為生,是北方黃土高原上再普通不過的一座小山村。80年代末,因為著名畫家吳冠中讚嘆其為神似漢墓,李家山才漸漸被外人所知。村子落在一個山頭上,世代居住在這裡的村民,仗著黃土高原的厚實,鑿出了一間間房子。但與其說是房子,其實家家都內藏乾坤。
  • 獨特的建築技藝:窯洞--山西青年報2019年10月15日12版:書院--山西...
    獨特的建築技藝:窯洞   窯洞是中國黃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這一「穴居式」民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中國人民創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鑿洞而居,創造了被稱為綠色建築的窯洞建築。
  • 天上地下,水面崖間,這些從歷史深處走來的山西極暖古村
    現存上下11座院落,從底層到頂層,分上巷和下巷兩級通道,上巷有三級式四合院,下巷有六級式四合院,共有窯洞125眼,房屋185間。整座建築可以說是院中有院,窯中有窯,房上有房,地道相通。
  • 青海這個原生態的農莊,花海漫野猶如世外桃源
    青海這個原生態的農莊,花海漫野猶如世外桃源青海這個小村莊有花海有窯洞 名字意思是吉祥如意對於久居城市的市民來說,會產生對於鄉村田園的嚮往,他們覺得,在這些地方不僅可以休閒,放下心中的煩憂,而且也能再次鼓起對於未來生活的風帆。
  • 你見過山西農村火炕上的架子床嗎?晉中介休這個古村裡有
    來山西看大院文化,晉中市靈石縣的王家大院是必去的。由於它的名氣實在是大,以至於晉中市還有一處王家大院卻少有人知,湮沒在公眾視線之外。這處王家大院就是位於晉中市介休綿山鎮的大靳村王家大院。在前面兩篇文章中,胡哥帶領大家欣賞了大靳村的古樸城堡結構,也仔細辨析了王家大院內堡中一處碉樓的門匾篆字。
  • 村子是粉牆瓦黛,如今已有1800多年歷史,是《爸爸去哪兒》拍攝地
    呈坎人傑地靈、人文薈萃、名人輩出,歷史文化沉澱深厚,自古就有「呈坎雙賢裡,江南第一村」的美譽。呈坎古名龍溪,原為徽州首府歙縣轄地,現屬黃山市徽州區(原歙縣西鄉)管轄。自易名呈坎以來,已有一千八百多年歷史,是我國當今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之一。
  • 陝北窯洞,黃土高原的精靈
    行走在溝壑縱橫、墚峁交織的黃土高原上,視野中經常會出現與黃土渾然一色的窯洞,這種千百年來延續下來的民居景觀,是依託黃土高原生成的特殊建築。今天,我們來欣賞我國傳統民居——黃土高原的窯洞。什麼是窯洞?+窯洞是中國西北黃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這一"穴居式"民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
  • 山西臨猗:出生的窯洞還在
    諸葛亮出生地是山東臨沂還是山西臨猗?近日,山西省運城市臨猗縣「高調」宣布成立諸葛亮文化研究會,並在紀念諸葛亮1839年誕辰的同時,再一次強調諸葛亮出生於臨猗縣天興村。在(山西)省人大代表嚴耀國及該村村民的努力下,臨猗縣諸葛亮文化研究會順時而生。」臨猗縣諸葛亮文化研究會成立後,嚴耀國當選會長,樊義剛、樊躍兵等6人當選副會長,孫青賢當選秘書長。該研究會將「組織對諸葛亮歷史文化的研究,考證諸葛亮流傳下來的歷史,廣泛收集整理諸葛亮文化的相關資料,開展諮詢服務,幫助社會各界深入了解諸葛亮文化」。
  • 世界上最大的螞蟻窩,面積相當於一個英國,已有3800年歷史!
    白蟻建造的土丘通風堪稱完美,猶如安裝空調一般,同時也可收集冷凝的水滴。但是你見過有3800年歷史,面積跟英國差不多大的白蟻窩嗎?世界上最大的螞蟻窩,面積趕超半個英國,已有3800年歷史! 這個白蟻窩是在巴西的東北部發現的,是世界上最大的白蟻窩。
  • 諸葛亮是山西天興村人嗎 當地人稱他出生時的窯洞都還保留著
    提到諸葛亮,在中國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一位歷史名人可以說是為中國的歷史文化,增添了濃重的一筆。但是迄今為止,關於諸葛亮生平爭議一直在持續不斷,尤其是關於諸葛亮的出生地一直全國多個地方一直都是爭得喋喋不休,據《蜀書》諸葛亮傳記載:諸葛亮字孔明,琅琊陽都人也。那麼陽都是哪裡呢?
  • 窯洞與門窗,陝北人的阪依之所,獨特的藝術神秘窯洞
    由於地理環境和歷史發展的關係,陝北窯洞一直是陝北人民居住的主要形式。《橫山縣誌》載:「縣境山嶽縱橫,鄉間民村均倚壁穴土成密,類卑小湫隘,但冬溫夏涼,居住適宣,故農家多樂構治,冬季多雪,冷凍異常,家必備炭煙烘,居以火炕,稍裕之戶不過砌石飾造藉(借)助雅觀,院牆喜寬散,甚至一宅佔地十畝以上。地宅,平原者,鑿石作磚,營治大窯,有石窯、磚窯之別,而居房屋者較少,只求足蔽風雨,無梁畫棟之飾。」
  • 300年地窨院大門上釘一個瓷碗,瓷碗裡訂一個雞頭,啥意思
    雙休日,一個大熱天,攝影師來到山西省運城地區的一個小村莊,該村子不大,留守在村子裡的老年人們,他們守護著僅剩下的幾戶老宅院,而且是現在山西已經罕見的地窨院,他們守著老祖宗的物產不肯離去。大娘有一兒一女兩個孩子,兒子住在縣城,女兒就住在離本村不遠處,大娘的日常生活用品大都是兒子供應,女兒離的近,在生活上照應的多一些,基本上天天都過來看看大娘。
  • 奇遇螞蟻,享受螞蟻窩的雄偉
    螞蟻窩可以塑造成精緻高雅,無與倫比的絕美藝術品。螞蟻窩的藝術品猶如珊瑚異形疊狀,精妙絕倫,舉世無雙。找到一個好的螞蟻窩,就像是尋到了一座水下城堡。螞蟻窩裡的結構非常漂亮,螞蟻洞四通八達,縱深廣袤,橫跨無疆,螞蟻窩的出口不是一個,也不是幾個,而是無數個。
  • 鳳凰展翅形風水寶地,山西古村落牛嶺村的古樸魅力
    牛嶺村位於平順縣北部,濁漳河南岸的蓋堖嶺上,是一個明末形成的小山村。別看它在太行山南麓的一個山嶺頂上,其實海撥高度只有540米左右。這裡氣候適中,適宜種植多種農作物,有山有水,環境優美宜居,在數百年的發展歷史上,為我們留下了珍貴的廟宇建築、明清古民居以及古井、古樹等物質文化遺產,一座座各具特色的磚木、土木結構的四合院矗立在山嶺頂上,高低錯落中營造出了古樸的風貌,見證了村莊數百年發展歷史中形成的生產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成為研究濁漳河流域歷史文化的寶貴實物載體。
  • 黃土高原上有個水蓮古村
    水蓮古村一村跨兩縣,洛水東是澄城,洛水西是白水。洛水是其中軸線,方山古塞與南山寶珠相互對峙又統一。「方山古塞」為著名歷史學家史念海先生認定的戰國遺蹟;被稱為「寶珠」的南山上林木鬱鬱蔥蔥。水蓮古村有兩個火車站,圍繞村子,有西延、西神和包西三條鐵路,以及洛河、史家河、麻子溝河、敬水渠河、葦子溝河、田家河6條河流纏繞。一村同時擁有兩個火車站,在中華大地上不多見。
  • 諸葛亮出生在一個窯洞裡?名人故裡爭議又現新版本
    豐富的經歷,加之史料湮沒、史書記載過於籠統、區劃調整等原因,也讓後世在「諸葛亮故裡」這一話題上有了討論空間。事實上,早在清代,就有襄陽人和南陽人打官司爭搶諸葛亮的記載。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1月8日電(記者 宋宇晟)「在天興村只要說到諸葛亮,他們都會異口同聲給出答案,諸葛亮是天興村人。」
  • 山西農村王大姐家的大狼狗,能看家護院守全村,村子裡5年沒小偷
    聰明的大狼狗對於第一次踏足這片土地的人來說,呂梁山區農村的那種沒有高牆大院,只有一排排磚砌而成的窯洞的特色民居建築風格一定會讓人有種眼前一新的感覺就在大家快走到目的地的時候,發現磚砌的窯洞前掛著衣服,而屋前晾曬的金黃色玉米則告訴眾人,這裡有人居住。
  • 最值得逛的5大集市,它們有濃厚的市井氣息,還藏著最地道的美食
    每到一座城市旅遊,除了去熱門的旅遊景點外,逛逛集市不僅能了解當地的特色,還可以融入到本地人的生活中。集市(菜市場),是最接地氣的生活場景,可以把地方風貌和地方美味一次感受個遍,它就像是一座城市風味的小型博物館。
  • 泉州一座古村落,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藏在山裡的石頭古厝
    一走進村子裡,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山坡上一層層上下重疊、一幢幢首尾相連的「石頭厝」,儼然是一座古城堡。 據考證,這個古村落始建於明代弘治年間,距今已經有500多年歷史。村子裡全是石頭堆砌而成的房屋群,牆上的石卵石塊,都是鐵紅色的風化石,顯得那麼的古樸與滄桑,充盈著歷史厚重之感。2019年1月,樟腳村榮獲第七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