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關節是日常使用最多又承受壓力最大的關節之一。
經常運動的朋友比較容易受傷的部位就是腿關節,老年朋友最先出現的疾病的部位也往往是腿關節。
腿關節會經常因為各種原因出現疼痛,比如關節韌帶損傷、關節軟骨損傷、骨質增生、多種原因的關節炎等。
那麼腿關節出現疼痛應該怎麼辦呢?
具體需要針對引起疼痛的不同原因而採取對症的方法,主要的手段有中醫治療、物理治療和藥物治療等。
中醫在治療關節疼痛方面其實有非常不錯的效果,主要的方式有針灸、推拿、拔罐等。
其實這幾種中醫治療方法的核心都是疏通經絡、活血行氣、化瘀止痛,而發揮作用的關鍵就在於關節周圍的一些重要穴位。
腿關節周邊也有幾處穴位,對於膝關節的疼痛和相關疾病都有不錯的效果。比如血海、犢鼻、足三裡、懸鐘、梁丘、內膝眼、陰陵泉、陽陵泉等。其中重點推薦4個穴位,對緩解疼痛效果明顯。
犢鼻穴
犢鼻穴位於膝關節外側下方的凹陷處,狀如牛犢的鼻孔,所以名之為犢鼻穴,又叫外膝眼。取穴時如果按壓有酸痛感,就說明找對了位置。
犢鼻穴對於治療膝關節疼痛、屈伸障礙以及緩解整個下肢麻痺都有特效作用,還能夠驅寒除溼。所以不僅可以治療疼痛,日常保健時也可以經常按壓。
內膝眼
內膝眼位於膝關節內側凹陷處的中央,能夠對各種膝關節炎症、關節腫痛、關節活動不利以及髕骨軟化症等都有療效。
按壓內膝眼不僅可以緩解膝蓋疼痛,還能改善膝蓋僵硬、活動不利的症狀。
鶴頂穴
鶴頂穴又名膝頂穴,位於膝蓋上緣正中位置的凹陷處,也是治療各種膝關節疾病的特效穴位,對於膝關節炎症、疼痛、麻痺、祛風除溼等都有作用。
能夠改善膝關節無力、活動受限的症狀,另外對於治療腳氣和腦血管病的後遺症也有作用,同樣是一個治療和保健必備的穴位。
懸鐘穴
懸鐘穴位於小腿外側的踝部之上三寸,別名絕骨,這個穴位的作用也很廣,不僅可以治療腿痛、腰痛、坐骨神經痛、下肢癱瘓,還能治療肩痛、頭疼、落枕等,堪稱治療疼痛的全能穴位,有很好的舒筋止痛、通經活絡功效。
以上就是為大家推薦的幾個緩解腿關節疼痛的有效穴位,即使不做針灸,平時多按壓、推拿也有效果,比較方便居家治療和保健。
除此之外,腿關節疼痛還要多注意日常防護。如果是運動損傷造成的關節疼痛,早期要注意休養,並且進行科學的康復鍛鍊;
如果是慢性炎症引起的關節疼痛,要注意配合藥物治療,上下樓注意保護膝蓋;同時在天冷時也要為膝蓋保暖,並且合理膳食、注意補充鈣類、蛋白質和維生素。
只有結合日常良好習慣和防護,才能更好地緩解腿關節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