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評國家一級博物館,開館4年的成博新館有多牛?

2021-01-08 封面新聞

成都博物館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

12月21日,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核定74家博物館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其中包括成都博物館、四川省建川博物館。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新開放的成都博物館,此番直接獲評國家一級博物館。

坐落於天府廣場西側,佔地面積17畝,總建築面積65000平米的成都博物館,展示著成都4500年波瀾壯闊的歷史文化。自新館開放以來,成博海納百川,推出了不同主題、不同風格、不同內容的臨展共40餘個,涵蓋歷史文化、東西方藝術、自然科普、民風民俗等不同的領域。

新館建成開放4年多,迎來第1000萬位觀眾。在這座「博物館之城」,成都博物館以多元的主題、精彩的內容持續不斷地滋養著城市的文化脈絡。

石犀

城市文化會客廳

天府廣場人流如織,成都博物館周圍,四川大劇院、四川美術館等眾多文化機構林立,如今已發展為充滿活力的城市「文化會客廳」,對於觀眾而言,這裡就是了解成都悠久歷史和璀璨文化的窗口。

在廣場西側,成都博物館簡潔大氣的外觀就像拉開帷幕的舞臺,將成都漫長而瑰麗的歷史娓娓道來。

今年4月,成都博物館收到了「第十七屆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獲獎證書。這也是繼2017年斬獲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之後,成博新館獲得的又一重磅獎項。新館建設接連獲得兩項大獎,這是專業設計團隊對天府文化的致敬。

2019年常設展「花重錦官城」獲得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

自2016年開館以來,成都博物館為觀眾揮毫描摹出一幅積厚流光的瑰麗畫卷。2018年成都博物館的展覽「現代之路——法國現當代繪畫藝術展」在第十五屆「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評選中獲得「國際及港澳臺合作入圍獎」;2019年,常設展「花重錦官城」一舉榮獲第十六屆「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

成都博物館擁有一支優秀的人才隊伍

在中國博物館協會陳列藝術委員會副主任陳同樂看來,成都博物館的臨展立意深刻,且飽含人文關懷。成博之所以能為觀眾呈現出一個又一個高水品的展覽,得益於一支年輕、優秀的人才隊伍,他們以專業的能力、飽滿的熱情,踏實認真的精神去工作,每個優質展覽的背後,都包含著這批年輕人的心血和努力。

據一份來自成博的統計,目前館內人員在專業方向上以文物與博物館學、考古學、歷史學、文物保護學、藝術學、設計學等專業技術人員佔主體,其中不少是擁有碩博學歷和海外留學經歷的專業人才。除了優越的地理位置和過硬的硬體設施,成都博物館人用青春和芳華為博物館的發展添磚加瓦。

多元展覽有看頭

2016年,一場「倥傯的鄉愁——張大千特展」讓50萬觀眾走進成博,此後的每場臨展,觀展人數更是節節上升。

「絲路之魂敦煌藝術大展暨天府之國與絲綢之路文物特展」「帝國夏宮——俄羅斯彼得霍夫國家博物館館藏文物特展」、「法國現當代繪畫藝術展」、「好雨時節——改革開放見證四川四十年」、「文明的迴響——來自阿富汗的古代珍寶特展」、「秦蜀之路——青銅文明特展」、「靈蛇傳奇」藝術展、「映世菩提」特展等高品質特展,讓「博物館裡打擁堂」成為一種熱門的文化現象,僅「絲路之魂 敦煌藝術大展暨天府之國與絲綢之路文物特展」就圈粉108萬,既滿足了觀眾的文化需求,也讓成都市民的看展熱情空前高漲。

除了靜態的展覽陳列,圍繞展覽的配套活動,讓展覽更加立體化,讓文物真正「活」起來。

「競妍:清代中日伊萬裡瓷器特展」配套花道體驗活動,日本花道大師現場授課

2016年末的「絲路之魂」大展和2017年的「錦行天下」展覽開幕式上,集傳統文化和國際時尚為一體的服飾秀盛大華美,給現場觀眾帶來強烈的視覺衝擊,至今為大家津津樂道;2018年的「好雨時節」展覽,首次嘗試打造「一場眾籌的展覽」,而展覽期間的「快閃迪斯科」,用鮮活的形式喚起公眾的共同記憶;2020年「競妍:清代中日伊萬裡瓷器展」期間,日式花道、茶道體驗活動,讓觀眾在博物館裡感受到異域文化的參與式樂趣。

成博的高人氣是如何煉成的?資深行業媒體人李晨認為,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成博一直明確「城市博物館」的定位,「從選址、建築、展覽、活動、宣傳各個方面都貫徹這個思想,打造出了一個具有天府文化特色的博物館品牌,在全國乃至世界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四川大學博物館副館長周靜前不久正好帶領一個專業團隊在成都做了線上線下的博物館觀眾調查,對於成都市民來說,成都博物館是大家文化休閒生活的必選項,在大眾的心目中它早就是國家一級博物館了,這次經過嚴格的專業評估,正式躋身國家一級博物館的行列,可以說是實至名歸。

「鑿刻與記憶—大理石技藝對雅典衛城古蹟修復的貢獻」展覽開幕式

社教活動扯眼球

今年9月11日,秋夜如水,然而成博內卻人聲鼎沸、熱鬧非凡。數百名小朋友在此度過了開學以來最快樂的夜晚。當晚7時,籌備半年之久的成博「周末兒童博物館」綜合主題活動正式拉開帷幕。

成博將舉辦周末兒童博物館夜間大型綜合活動的消息一傳出,200個首場活動名額就被「秒殺」。成都市實驗小學尚雅校區校點負責人賀蓓說:「豐富的博物館課程拉近了孩子們和博物館的距離,也讓孩子們愛上了傳統文化、巴蜀文化。成博在少兒教育、博物館課程方面真是花了大大的心思、取得了矚目的成果。」

周末兒童博物館

「周末兒童博物館」只是成博社教活動的一個縮影。成博面向不同群體,研發推出了涵蓋歷史文化、非遺文化、傳統節慶文化、民俗文化、自然科學等一系列專題教育活動,將展覽講解、專題講座、特色展演、互動實踐、趣味遊戲等活動內容有機融合,以多元化的教育模式帶給觀眾全方位的參觀學習體驗。2017年7月至2020年6月,共舉辦講座及社會教育活動1012場,年均337場,參與人數近8.2萬人次。

目前,成都博物館已被授予「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省、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省、市科普基地,「國際木偶皮影研教展演基地」等各類稱號,成為傳播歷史文化,提供多元化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陣地。

溝通世界的橋梁

「多元文化、多重視野」是博物館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成都博物館在尋求自身發展的同時,也在政府相關部門的極力推動下,積極開展對外交流。

2017年,「現代之路——法國現當代繪畫藝術展」吸引了53萬觀眾,被法國媒體譽為「在中國參觀人數最多的法國展」;2020年,日本佐賀縣伊萬裡市長深浦弘信特別發來賀函,祝賀「競妍:清代中日伊萬裡瓷器展」成功舉辦,高度讚揚成博為市民的「心靈之家」;同年,「歐洲繪畫五百年」特展配套講座「光影背後的故事——我眼中的荷蘭藝術」舉辦,荷蘭王國駐重慶總領事孔思哲先生到場,對成博為促成本次中荷文化交流做出的努力表示感謝,並期待雙方在文化藝術領域有更廣泛的合作與交流。

周靜說,成都博物館作為成都這座「博物館之都」的「排頭兵」,通過展覽為城市架設起溝通世界的橋梁,為市民開拓文化視野,提升藝術修養提供了不小的便利;同時成都博物館搭建的這個世界文化交流的平臺,也向海外合作單位和國家呈現了一個開放包容、高雅大氣的城市形象,已經成為成都不可或缺的文化名片。

千萬時代啟徵程

2020年10月6日,成都博物館迎來了第1000萬位觀眾,從此進入「千萬時代」。作為成都市民的精神家園,成博也凝聚著來自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和熱愛。

受到成博文化影響力的感召,志願者劉恩恩已經在這裡服務了兩年。對他來說,成博是成都人值得驕傲的文化名片,來成博做志願者,讓他感到自己在為家鄉的文化建設做貢獻,也讓他體會到為歷史文化保護貢獻自己一份心力的自豪感。

成博的「死忠粉」、觀眾張璋從2016年的敦煌大展開始,幾乎每場大展都沒有錯過,而且多次打卡一個展覽,慢慢學習。像他這樣的觀眾,正在逐年增加。

而參與成博國家級博物館評估的現場專家也指出,成都博物館在一級博物館評定中,其他幾項分值都非常領先,只是在藏品這個版塊相對弱一些。藏品是博物館的基礎,作為城市博物館,應該擴大藏品,「為明天收藏今天」。

回望是為了更好的開創。跨入「千萬時代」的成博,將以飽滿的熱情、奮進的姿態,在新時代的發展與變革中守正創新、不斷前行。

相關焦點

  • 陝歷博新館落址滻灞,華夏寶庫迎來新歸宿
    一年多來,陝西歷史博物館的新館選址一直受到悅西安網友的持續關注,昨日,這座國家頂級博物館、集萃三秦大地文化歷史的陝博選址終於官宣——與悅君此前爆料一致,陝博新館花落滻灞生態區。陝西歷史博物館副館長程旭向媒體透露:經多番考察,陝歷博新館選址最終確定在位於滻灞生態區的西安世博園內。
  • 陝歷博新館擬選址滻灞,打造世界一流博物館!
    《陝西古代文明》原展廳不僅如此,陝歷博有171萬多件文物,但是由於展陳面積有限,能夠展示給觀眾的文物展品僅3000件左右,大量文物常年深藏庫房,難以發揮社會效益。為了解決陝西歷史博物館基礎設施與展陳面積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社會需求的突出矛盾,陝博新館項目開始提上日程。關於新館的選址,一直備受西安市民乃至全國文博界矚目。
  • 線上線下結合 業內業外合作 貴州省博物館晉升「國家一級博物館」
    2021年1月1日,時隔18年的兵馬俑主題展將再次走進貴州省博物館,「平天下——秦的統一」展覽的展出,是迎新,亦是2020年貴州省博物館收官之作。據了解,該館在12月22日的全國博物館級別評定工作中成功晉升「國家一級博物館」。在此辭舊迎新之際,和記者一起,看看貴州省博物館這一年!
  • 湖北國家一級博物館由5家增至9家
    湖北日報訊(記者海冰、通訊員王晶晶)12月22日獲悉,中國博物館協會正式發布第四批國家一級博物館名單,武漢革命博物館、長江文明館(武漢自然博物館)、宜昌博物館、隨州市博物館等4家博物館名列其中,我省國家一級博物館由5家增至9家。
  • 陝歷博新館建設工作正在推進中 將打造「國家祠堂」
    他結合自己的研究,認為陝西歷史博物館的誕生,要比新館建成開放的1991年早很多年,可以上溯到清末的勸工陳列所。  張禮智引用《關中通志稿》的記載,稱宣統初(1909年)陝西地方政府「購民房三院,用銀二千九百兩」,在今天南院門西安市委老機關大院東側修建了勸工陳列所。因為收藏有文物藏品,且對外開放,所以張禮智認為它已經具有博物館的性質了,可以視為是陝西歷史博物館的正源。
  • 北京博物館通票首發|邯鄲市博物館新館開館|4500年史前寨堡遺址被...
    3 -恭王府博物館與韻文博鑑籤訂IP授權協議 4 -2021年北京博物館通票首發,覆蓋119家博物館景點 5 -「兩宋論壇·南宋文化和宋代帝陵研究論壇」在紹興召開 【博物館】 1 -邯鄲市博物館新館開館
  • 汕頭濠江最新打卡點——區圖書館新館、博物館開館投入使用
    -26 03:38:02 來源: 娛圈裡聊八卦 舉報   12月25日上午,濠江區圖書館新館
  • 山東大學博物館何以躋身國家一級博物館
    山東大學博物館展廳入口處的浮雕栩栩如生地刻畫了山東大學師生們在進行考古挖掘、文物測繪、整理記錄等考古全過程。資料圖片志願者劉菁琨在講解文物。資料圖片近日,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關於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的公告》,山東大學博物館入選國家一級博物館名單,成為目前國家一級博物館中僅有的兩家高校博物館之一。
  • 石家莊圖書館新館將於9月30日開館試運行
    河北新聞網9月23日訊(河北日報記者吳培源)今天上午,從石家莊圖書館新館開館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石家莊圖書館新館將於9月30日起,對社會開放試運行。開館時間為周二至周日:9:30-16:30。國慶假期10月1日-8日正常開放,10月5日不閉館。
  • 陝歷博新館擬選址滻灞生態區 新館建成後舊館仍將保留
    陝歷博新館擬選址滻灞生態區 新館建成後舊館仍將保留 陝西歷史博物館新館建設項目擬選址於滻灞生態區世博大道以南,東三環以東,毗鄰灞河廣運潭與世博園
  • 哈爾濱世紀汽車歷史博物館獲評國家二級博物館
    近日,中國博物館協會公布了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本次評估中共有153家非國有博物館踴躍參評,哈爾濱世紀汽車歷史博物館入選國家二級博物館,也是本次評選中黑龍江省唯一一家非國有博物館。為推進博物館高質量發展,根據國家文物局發布的《博物館定級評估辦法》《博物館定級評估標準》《評分細則計分表》(文物博發〔2020〕2號),中國博物館協會於2020年7月至12月組織開展了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工作。該館針對「綜合管理與基礎設施」「藏品管理與科學研究」「陳列展覽與社會服務」三大項內容積極開展了升級完善與評估申報工作。
  • 漳州市博物館新館試運營 周二至周日免費參觀
    8月18日上午,漳州市博物館新館迎來了第一批參觀者。從1月24日發布通告閉館到當天新館試運營,歷時200多天後,市博物館以嶄新的面貌重新開放。開放首日預約人氣火爆。當天上午9時許,陸續有預約的參觀者來到漳州市博物館西側入口處排隊進館。
  • 湖北省科技館新館明年7月1日開館
    12月30日,湖北省科技館新館展教工程啟動儀式暨開館運營誓師大會在省科技館新館項目現場召開。會上獲悉,湖北省科技新館將於2021年5月試運營,7月1日開館。本期《T遊光谷》特意邀請了省科技館新館項目的工作人員史小亮,客串本期主播,為你提前探秘新館。
  • 上海自然博物館:馬門溪龍骨架旁添海洋生物標本
    新館融合經典與時尚  在展示方面,新館與老館相比,究竟有何不同?  上海科技館副館長、上海自然博物館工程建設指揮部副總指揮梁兆正介紹,上海自然博物館既有傳統博物館的特質,又與眾不同。  六成非洲標本到位  老自博館內迎賓的馬門溪龍骨架模型,是很多市民記憶中的經典藏品。在新館的「生命長河」展區,全新的馬門溪龍骨架模型旁,有了許多「新夥伴」。在寬敞明亮、充滿現代氣息的展廳裡,天花板上掛有不少海洋生物標本,地面上,牛、狼、鹿等動物標本也錯落有致地分布,形成了一個充滿野趣的動物世界。
  • 貴州省圖書館新館開館,貴陽又多一處寶藏打卡地
    1月1日9:00,貴州省圖書館新館(北館)開館進入試運營階段。記者 鄭宇瀟/攝貴州省圖書館目前藏書量190多萬冊,除了這些黑科技之外,閱讀環境也是一級贊,各種閱讀區域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還等什麼,快來(拍照)看書吧!
  • 本周日鄭州美術館新館正式開館!市民可免費預約參觀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楊凌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陳浩作為鄭州CCD建設的亮點之一,經過5年建設,鄭州美術館新館將於10月25日正式開館。10月20日,鄭州美術館新館開館暨「聚美中原」首展系列活動新聞發布會在鄭州美術館新館學術報告廳舉行。相關負責人詳細介紹該館建設情況及開館系列首展展覽和學術活動內容。
  • 感受城市的靈魂,北京博物館推薦
    另外,故宮的宮殿建築是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總面積達72萬多平方米,有殿宇宮室9999間半,被稱為「殿宇之海」,氣魄宏偉,極為壯觀。無論是平面布局,立體效果,還是形式上的雄偉堂皇,都堪稱無與倫比的傑作。
  • 三地認證後,陝西歷史博物館新址終落滻灞!
    陝西歷史博物館實景2017年7月,陝博館長強躍透露,陝西歷史博物館新館建設已經列入了陝西省重點文化工程,正進行選址。 按照規劃,未來的陝西歷史博物館將被打造成為代表中國形象的「國家會客廳」和展示中華文明的「國家祠堂」。
  • 慶祝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內蒙古美術館新館開館系列展開幕...
    原標題:慶祝自治區成立70周年內蒙古美術館新館開館系列展開幕 布小林宣布開幕 任亞平等出席 8月4日,「放歌草原·載夢中國」慶祝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內蒙古美術館新館開館系列展開幕。 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布小林宣布展覽開幕,自治區政協主席任亞平,自治區領導雲光中、白玉剛、吳團英出席開幕式。
  • 北京新增四所國家一級博物館
    近日,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出爐。新公布的名單中,咱大北京又新添了四所國家一級博物館,分別是中國印刷博物館、中國電影博物館、北京汽車博物館和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馬上寒假就要到了,天氣也越來越冷,逛博物館不挨凍又漲知識絕對是冬天遛娃的最好去處。這裡,就從四個新晉「一級」開始,盤一盤北京那些適合孩子的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