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博物館何以躋身國家一級博物館

2021-01-08 金臺資訊

山東大學博物館展廳入口處的浮雕栩栩如生地刻畫了山東大學師生們在進行考古挖掘、文物測繪、整理記錄等考古全過程。資料圖片

志願者劉菁琨在講解文物。資料圖片

近日,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關於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的公告》,山東大學博物館入選國家一級博物館名單,成為目前國家一級博物館中僅有的兩家高校博物館之一。山東大學博物館為何能脫穎而出,成為全國高校中唯一的歷史考古類國家一級博物館?

展出文物中,師生考古發掘文物佔比超九成

在山東大學博物館展廳入口處,一幅白色浮雕赫然在目。浮雕中栩栩如生地刻畫了山東大學師生們在進行考古挖掘、文物測繪、整理記錄等考古全過程。

山東大學博物館在原山東大學考古系文物標本室的基礎上於1995年建成開放,目前在濟南中心校區和青島校區兩地設館,有文物和標本4萬餘件。其中,中心校區博物館展覽面積3000平方米;青島校區博物館展覽面積為9000多平方米,2020年10月底試開館,建築面積約4萬平方米。中心校區博物館展館有文物精品展、校史館、蔣維崧書法藝術展和臨時專題展等,文物精品展是最具特色的展區,包含「文明之光」「東方重鎮」「邿國尋蹤」和「春華秋實」4個部分。

本校師生考古發掘的文物是展覽中最大的特色。

「展出的絕大部分文物都是山東大學考古專業師生在歷年的考古教學實踐中發掘出土的文物精品,佔比高達95%左右。加上未展出的,由本校師生考古發掘的館藏生物標本有4萬多件,文物標本有2萬多件,國家一級文物16件、二級文物166件、三級文物234件。」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院長、山東大學博物館館長方輝說。

走進「邿國尋蹤」展區,一套規模較大、極具視覺衝擊力的青銅禮樂器成為焦點,這也是山東大學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之一,出土自濟南長清仙人臺邿國貴族墓地。「這是山東大學考古專業師生在1995年開展考古實習時挖掘出土的文物。當次發掘出土青銅禮樂器共有110多件(套),尤以這套禮器、樂器組合最為完整,器形碩大,鑄造精美。其中7件鑄有銘文,是對春秋時期禮樂文明的展現。」方輝說。

方輝介紹,根據隨葬品時代特徵、銘文和相關文獻確定,這處墓葬為西周晚期至春秋時期東方古國邿國王室墓地,6號墓則為邿國國君之墓。這一重大考古發現解決了歷史上延續了2000多年的邿國地望之謎,獲評當年的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在山東大學博物館的館藏中,還展示了很多山東大學考古系師生發掘的後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以及夏商周時期等多處重要遺址、遺蹟和精品文物。很多曾入選當年的考古新發現,成為展示古人生產和生活狀況的重要平臺。

二級到一級的跨越背後是科研服務等的全面提升

據了解,博物館的定級評估工作有一套完備複雜的體系,包括對館藏標本的數量和質量的考察,藏品具有怎樣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業務和管理人員數量,觀眾流量,舉辦展覽和活動的情況,開展社會服務的情況,取得的科研成果,對藏品的學術研究能否揭示文物背後的價值等指標。山東大學博物館在這些方面都走在前列,這也使山東大學博物館僅用了兩年時間便實現了從國家二級博物館到一級博物館的跨越式發展。

「這兩年間,山東大學博物館在硬體設施、文化內涵、學術支撐等方面實現了全面提升,特別是青島校區博物館的建成,使我們成為目前國內高校最大的博物館。」方輝說。山大博物館功能設施齊備,把博物館與考古學科的布局緊密結合,並與耶魯大學共建有國內高校唯一一家環境與社會考古國際聯合實驗室,開展科技考古、文物保護等工作,國際化程度較高。

2020年9月,山東大學博物館館藏書畫文物保護修復項目順利通過結項驗收。該項目與2019年底通過驗收的山東大學博物館青銅器及陶器保護修復項目,是目前國內高校博物館中唯一獲批的國家文物局專項文物保護補助資金項目。該項目的實施,延長了文物的保存壽命,對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和展示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時也是對書畫捐贈者——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韓連琪、張維華兩位老教授的最高敬意。

同在9月,山東大學博物館受邀亮相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服貿會)的線上展示,通過圖片、文字說明以及動畫演示等相結合的方式,集中展示了十幾款文創產品,讓文物「活起來」,促進文物保護和利用更好地結合。

「參展的產品都選自我們舉辦的山東大學博物館衍生品設計大賽中的學生優秀作品。我們已在校內舉辦了五屆博物館衍生品設計大賽,師生們通過走進博物館,不斷挖掘文創因素,設計出了很多創意十足的產品。」山東大學博物館副館長李慧竹介紹。

將博物館融入校園文化

今年,山東大學即將迎來120周年華誕。作為百廿老校,山東大學積澱了深厚的校園文化。以文化人,校園文化將對學生們的人格成長和信仰塑造影響深遠。山東大學也在大力實施文化引領戰略,推進校園文化建設。博物館作為校園文化的重要展示平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來,山東大學博物館充分發揮在收藏、科研、展示、教育、服務等方面的功能,通過舉辦各類主題鮮明、形式活潑的展覽和教育活動,服務社會、服務省內外的中學生團體、校友團體、學術團體以及廣大觀眾。山東大學博物館已連續舉辦八屆博物館講解員大賽和五屆博物館衍生品設計大賽,引導學生通過參與活動走進博物館、了解博物館,最後作為博物館的一份子參與到志願工作中來。

就讀於山東大學國際教育專業的大三學生安一卓,是山東大學博物館實現跨越發展的親歷者和見證者。「我大一時成了博物館的志願者,大二時報名參加了博物館講解員大賽,並順利成為博物館的一名講解員。我從一名參觀者,變成了參與者,甚至是記錄者,感覺自己與文物、文化距離更近了,更激發了對這份工作的熱愛。」

「博物館是考古工作和社會公眾的橋梁。我們作為山東大學博物館的一份子,有責任、有義務將中華文明5000多年的歷史向廣大青年學子和社會公眾介紹清楚。既可以教育引導他們認識中華文明起源和發展的歷史脈絡,認識中華文明取得的燦爛成就、對人類文明的重大貢獻,不斷增強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更可以吸引更多年輕人熱愛、投身考古事業,讓考古事業後繼有人、人才輩出。」方輝表示。

相關焦點

  • 北京新添四所國家一級博物館
    本文轉自【北京晚報】;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出爐。經核定,北京汽車博物館、中國印刷博物館等74家博物館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等221家博物館為國家二級博物館,中華世紀壇藝術館等225家博物館為國家三級博物館。
  • 國家一級博物館!海曙天一閣入選!
    近日,中國博物館協會公布了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核定74家博物館為國家一級博物館,221家博物館為國家二級博物館,225家博物館為國家三級博物館。其中寧波市天一閣博物院(寧波市保國寺古建築博物館)入選第四批國家一級博物館。
  • 湖北國家一級博物館由5家增至9家
    湖北日報訊(記者海冰、通訊員王晶晶)12月22日獲悉,中國博物館協會正式發布第四批國家一級博物館名單,武漢革命博物館、長江文明館(武漢自然博物館)、宜昌博物館、隨州市博物館等4家博物館名列其中,我省國家一級博物館由5家增至9家。
  • 「國字號」博物館評估定級 山東99家博物館成功晉級 六個指標均...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金珊 濟南報導12月30日,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從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召開的山東省博物館建設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在第四批全國博物館評估定級中,山東省99家博物館成功晉級,其中12家評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33家評定為國家二級博物館、54家評定為國家三級博物館
  • 博物館六項數量指標,山東均居全國第一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九龍12月20日,山東全省博物館建設情況新聞發布會在濟南舉行,通報了山東省博物館事業發展「十三五」成果及「十四五」展望情況。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了解到,「十三五」期間,山東全省博物館蓬勃發展,數量質量並舉,山東特色的博物館體系初步建成。
  • 獲評國家一級博物館,開館4年的成博新館有多牛?
    成都博物館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12月21日,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核定74家博物館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其中包括成都博物館、四川省建川博物館。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新開放的成都博物館,此番直接獲評國家一級博物館。
  • 線上線下結合 業內業外合作 貴州省博物館晉升「國家一級博物館」
    2021年1月1日,時隔18年的兵馬俑主題展將再次走進貴州省博物館,「平天下——秦的統一」展覽的展出,是迎新,亦是2020年貴州省博物館收官之作。據了解,該館在12月22日的全國博物館級別評定工作中成功晉升「國家一級博物館」。在此辭舊迎新之際,和記者一起,看看貴州省博物館這一年!
  • 台州市博物館躋身全國百強、浙江第六
    原標題:台州市博物館躋身全國百強、浙江第六   日前,「中國博物館熱搜百強榜」(第三季度)正式發布,台州市博物館入選全國熱搜百強館,排名第56位,同時在「浙江十大熱搜博物館」位列第六。   據悉,主辦方選取國家文物局公布的3000餘家已備案博物館作為博物館熱搜樣本庫,按照展覽、公眾、傳播、品牌四個方面的維度,設置原創指數、學術指數、參觀指數、互動指數、熱搜指數、發布指數等共計20項指數作為評價依據,用具體的數值代入公式得出MSI(中博熱搜指數)。
  • 北京新增四所國家一級博物館
    近日,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出爐。新公布的名單中,咱大北京又新添了四所國家一級博物館,分別是中國印刷博物館、中國電影博物館、北京汽車博物館和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馬上寒假就要到了,天氣也越來越冷,逛博物館不挨凍又漲知識絕對是冬天遛娃的最好去處。這裡,就從四個新晉「一級」開始,盤一盤北京那些適合孩子的博物館。
  • 直播、展覽、文創……「5·18國際博物館日」山東主場活動來啦
    系列活動包括:為全省博物館十大精品陳列展覽頒獎;「文物山東·岱海同天」山東省博物館直播聯動、「新文創 新智造」山東博物館文化創意設計活動啟動;《瓷韻——山東博物館藏明清官窯瓷器展》開幕;山東博物館升級改造後的《佛教造像藝術展》、《漢代畫像藝術展》等常設展覽也以全新的面貌迎接觀眾。今年「5·18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為「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
  • 鄭同修:從考古大咖到山東博物館掌舵人
    從1984年大學畢業進入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前身)工作開始,35年田野考古,鄭同修主持了數十項重要的考古發掘,並以其在秦漢考古、周代考古和大遺址保護等領域的豐碩學術研究成果,成為國內考古界的大家。2019年8月31日,鄭同修正式到山東博物館報到,履新山東博物館館長一職。
  • 淄博多家博物館升級!最新520家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公布!
    近日,經報國家文物局備案,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了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核定中國印刷博物館等74家博物館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等221家博物館為國家二級博物館,中華世紀壇藝術館等225家博物館為國家三級博物館。
  • 推動資源共享,山東將建博物館聯盟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九龍近日,山東省博物館聯盟籌備會在山東博物館一樓會議室召開,山東博物館聯合濟南市博物館等省內十六市博物館以及孔子博物館、山東大學博物館、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院、青州博物館作為發起單位,共同倡議:全省博物館聯合起來,成立「山東省博物館聯盟」。
  • 東莞國家等級博物館增至10座,「博物館之城」已然成形
    12月21日,中國博物館協會公布了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共有74家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221家被評為國家二級博物館、225家被評為國家三級博物館。由東莞市文廣旅體局指導參評的7家博物館全部入選,成功率100%。
  • 雲南大學舉行歷史博物館開館儀式
    人民網昆明12月30日電(木勝玉) 12月30日,雲南大學歷史博物館開館儀式暨張文勳先生師友信札手跡展在雲南大學東陸校區會澤院舉行。雲南大學歷史博物館一景。(木勝玉 攝)據介紹,會澤院是雲南大學的前身東陸大學的第一棟建築,具有很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
  • 山東博物館館長鄭同修:讓文物說話,是每一個文博人的責任
    1984年,從山東大學歷史系畢業後,鄭同修進入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今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和山東各地的考古工地打了30多年交道。山東博物館考古山東展廳裡的文物,有許多是他親手發掘出來的。2019年8月31日,鄭同修履新山東博物館館長一職。
  • 山東青島有個貝殼博物館 珍貴藏品全球罕見
    原標題:山東青島有個貝殼博物館 珍貴藏品全球罕見   海洋中的活化石—龍宮翁戎螺   在山東青島,有這樣一個博物館,它以貝殼展示為主題,裡面既有號稱「海貝之王」長度足有1.3米的大硨磲,也有需用放大鏡才能看到的小沙貝,還有來自4.5億年前奧陶紀的鸚鵡螺化石。
  • 雲南大學歷史博物館成為昆明翠湖博物館群落新成員
    雲南網訊(記者 代基凱 通訊員 餘劍明 段雪崗 文)近日,雲南大學歷史博物館開館儀式暨張文勳先生師友信札手跡展在東陸校區會澤院舉行,讓昆明翠湖博物館群落又添新成員。雲南大學歷史博物館設在會澤院一樓,該館以圖文展示、場景復原、VR演示等形式,展示明清時期雲南省的教育歷史以及雲南大學的辦學歷史。
  • 北京新添四所國家一級博物館 你帶娃去過嗎
    &nbsp&nbsp&nbsp近日,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出爐。新公布的名單中,咱大北京又新添了四所國家一級博物館,分別是中國印刷博物館、中國電影博物館、北京汽車博物館和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馬上寒假就要到了,天氣也越來越冷,逛博物館不挨凍又漲知識絕對是冬天遛娃的最好去處。這裡,就從四個新晉「一級」開始,盤一盤北京那些適合孩子的博物館。
  • 你所不知道的一級館:青州博物館 古城藏寶世所稀
    漫漫歷史長河中,山東青州孕育著厚重的中華文明,也蘊藏著豐富的文化瑰寶。青州博物館得地利之宜,藏有許多珍貴文物,是國家一級博物館中唯一的縣級綜合性博物館。      縣級市的國家一級館   從山東省濰坊市一路向西,行至青州市範公亭西路的西端,可見一片四合院式的仿古建築群,正門上懸藍底燙金字匾,上書「青州博物館」,系書法家舒同題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