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農村人大多都靠種地為生,很少有人會進入城市打工。伴隨著時代的進步發展,不少農民也開始進城,當然最主要的目的還是為了打工賺錢。不過對於農民來說,可以選擇的崗位較少,一般從事的都是保潔、工地等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工作基本都是不會繳納社保的,這樣一來農民退休之後也就無法享受養老金待遇了。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新型農村養老保險也就出現了。新農保的出現,對於農民來說也解決了無法享受養老的問題。
有人說農民繳納新農保每年交200元,比每年交2000元還要划算。這是什麼原因呢?農民連續繳納15年,60歲退休後能領多少錢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從新農保的計算方式來看,主要分為兩部分。一個是個人基礎養老金,還有一個則是個人帳戶養老金。
個人基礎養老金是不需要進行計算的,因為到手多少錢都是根據當地財政進行全額補貼。換句話來說,在同一地區的個人基礎養老金都是一致的。如果這一地區的個人基礎養老金是200元,那麼繳納農村養老保險的農民都可以拿到這麼多錢。
不過個人帳戶養老金就有區別了,因為個人帳戶養老金是根據個人繳費額度來決定的。就像城鎮職工養老保險一樣,繳納基數越高,退休後可以享受的養老金自然會更多。根據個人帳戶養老金計算方式來看,主要是根據個人帳戶餘額計發月數得來的。
按照固定值139進行計算的話,不管男女按照60歲退休,計發月數是139個月。就拿山西來說,按照每年200元的繳費檔次,補貼35元,15元後個人帳戶累計金額達到3525元,每月個人帳戶養老金在25.4元。按照2000元一年的繳費檔次進行計算,補貼180元,15年後個人帳戶累計金額32700元,每月個人帳戶養老金達到235.3元。
有人看到這一結果不免發出疑問,明明是繳納2000元一年拿到手的養老金更多。然而很多人忽略的一點是,每年繳費金額也是不同的。一年繳納200元的農民,15年一共才交了3000元。不到兩年時間這筆錢就能「回本」了,之後每年都是賺的。
選擇2000元一年的農民,15年累計繳費金額達到30000元。想要回本需要7年半的時間,之後領取的養老金才是「賺」的。如果這樣來看的話,確實是選擇繳納200元一月的農民更加划算些,不過養老金到手的金額也較低。
不少人看到這一數字,覺得根本無法維持老人的基本生活。事實上這一點國家也早就意識到了,正是因為如此每年才會儘可能提高農民養老金。畢竟和城鎮職工相比,農民沒有每個月繳納上百元的社保費用,想要退休後拿到手的錢和城鎮職工一樣,很顯然是不現實的。
如果想要拿到手的錢更高,農民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適當多交一些。相對來說只要提高自己的繳費金額,拿到手的養老金也是會有所增加的。雖然按照上面的計算方式,確實每年交200元更加划算一些。不過如果拋開這一因素的話,還是選擇2000元更好一些,畢竟每個月到手的金額也是完全不同的。
對於農民來說,想要靠新農保實現養老還是有些困難的。不過這一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未來相信會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本文由聚富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