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17歲男孩悸動的同性青春

2020-11-30 影評最TOP

」影片沒有捧起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小金人,不過獲得了最佳改編劇本獎「

在我所知的電影簡史中,《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和《月光男孩》一樣,對同性戀採取了一種堅決的非情緒化的、非論戰的態度,將性接觸理解為一種從無到有的觸覺感受。

社會環境,作為執行者和控制者,幾乎沒有扮演什麼角色,因為這兩個故事都發生在中產階級道德界限之外——但是來自不同的,甚至對立的兩極。

巴裡·詹金斯在《月光男孩》中講述了一個黑人在邁阿密長大的故事,而盧卡·瓜達尼諾對一個少年性覺醒的描述發生在維埃拉的一個美麗的角落,但兩者都表現出了交叉的感染力。月光男孩》獲得了多項獎項,包括第89屆的奧斯卡最佳影片獎。《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獲得了提名,但遺憾沒有捧起最佳影片的小金人,不過獲得了最佳改編劇本獎

在電影中有這樣一幕,更體現了瓜達尼諾對安德烈·阿希曼2007年的同名小說《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原著精湛和嚴謹的改編,令人印象深刻。在那一幕中,一位義大利教授帕爾曼(麥可·斯圖巴飾)帶著浮腫的雙眼與他那個17歲的兒子埃利奧(蒂莫西·柴勒梅德飾)開始了一段意料之外的對話。

這位父親引用了法國作家蒙田關於艾蒂安·德拉博蒂「特殊友誼「的名言。他的兒子非常聰明,他明白他的父親指得就是他與24歲的英俊實習生奧利弗(艾米·漢莫飾)之間的「特殊友誼」,最近他一直被這件成長道路上的經歷所困擾。這名實習生來自於美國,他們在一起待了一整個夏天,兩人之間由此而感情激增。與此同時,單純善良的少女瑪奇婭(艾斯特·加萊爾飾)也向埃利奧奉獻著自己的感情和身體。

在其他人的手中,這種父與子之間的交流可能會變得做作、荒謬、誇張或傷感,但導演可是瓜達尼諾,他為影片找到了恰到好處的基調,既低調又充滿父愛。即使是看不懂蒙田原話的觀眾,也會明白,父親是在用一種共同的知識興趣作為一種巧妙的方式來與他兒子溝通一個新想法。正是這種對細節的關注,為這部電影提供了意想不到的情感源泉,以及對人性和人際關係的深刻洞察。

帕爾曼教授擅長古希臘羅馬雕塑,每年夏天都有一名暑期實習生在他家17世紀的鄉間別墅裡實習。當客人到來時,帕爾曼唯一的孩子,瘦長而勤奮的少年埃利奧,就會被要求離開他的臥室留給奧利弗,搬到相鄰的儲藏室過夏天。這並不是一個無關緊要的細節,因為臥室的轉移已經表明,奧利弗和埃利奧是緊密相連的,在很大程度上,他們是可以互換的,是一個更大整體的一部分。

起初,涉世未深的埃利奧不知道如何對待比他年長7歲的美國人,這種感覺似乎是相互的。泰國攝影指導的攝影技術反映了這一理念,他把所有的東西都放在中等或更大的鏡頭裡,很少進入角色的更小私人空間。埃利奧在一個鄉村聚會上聚精會神地看著奧利弗和一個女孩跳舞,這是他第一個特寫鏡頭。埃利奧開始質疑自己,懷疑自己是否感到嫉妒?

由於故事不僅發生在義大利,而且發生在1983年,所以同性之間的吸引力不會被輕易接受,所以角色們需要放鬆下來,承認他們對彼此的感覺。就像前面提到的場景一樣,看似無關緊要的文化元素——希臘雕像、中世紀小說都被用來討論某些無法言說的觀點。

影片中最大膽的一個設定是,意識到兩人可能在談論同一件事,這是圍繞著廣場上的皮亞夫紀念碑展開的一場廣角拍攝的,埃利奧背對著鏡頭,奧利弗背對著鏡頭,他的臉幾乎看不見。這個違反直覺的選擇讓這兩個人在公開場合談論不敢說出名字的愛情,但因為我們看不清他們的臉,他們可以是任何人。

鏡頭轉向他們的初吻,那一刻起,他們的關係就斷斷續續、若即若離地發展,因為奧利弗最初想「做個好孩子」,「不想傷害」埃利奧,但這個青春悸動的青少年想要更多。但是他們兩人都與當地女孩打情罵俏,而在這裡,感覺一場」戰鬥「終將在這兩個男人之間爆發。

當然還有一條美麗的故事線,就是埃利奧發現奧利弗也有一條大衛之星項鍊(都是猶太人的)後,又開始戴上它,這也有助於濃縮小說的一些中心主題。

這對同性情侶的身體關係也是小說的一個重要部分,電影也非常性感,在慵懶的夏日裡,兩位主角經常穿著遊泳短褲走來走去。少數幾處性愛場景拍攝得很有品味,但篇幅很短,阿西曼著名的桃色場景,在這裡以溫和但明確的方式呈現。兩人在身體關係上相對謹慎,可能會幫助這部電影贏得更廣泛的觀眾,但對於這些人物在他們的關係達到完美時需要的進一步表現,在這裡感覺有點太拘束了。

雖然漢莫可能是更被人熟知的演員,顯然他很喜歡在這部充滿水果味的電影裡扮演角色。但這部電影真正的突破亮點是21歲的柴勒梅德。如我們所見埃利奧是一個第一次經歷了如此多事情的青少年,他幾乎沒有太多語言,但是柴勒梅德的臉和身體語言把他的角色變成了一本打開的書。

在一段長達幾分鐘、無聲無息的片段中,也是埃利奧罕見的特寫鏡頭,他是如此迷人,立刻就鞏固了他作為世界上最聰明年輕天才之一的地位。男主角之間的化學反應是顯而易見的,但更重要的是,他們傳達了角色複雜的情感、期望和想法,而不一定要開口表達。他完美的表演了一個17歲男孩相較於其他人的別樣青春。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比之前的電影更加讓人心曠神怡,少了巴洛克式的風格,並巧妙地捕捉到了夏日慵懶地心情,它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無聊,但同時又會因為時間的臨近而失去,就像頭頂樹枝上的水果一樣,不去及時摘,就熟透了。

最後,這部電影找到了完美的優雅基調,就如我們前文中提到的,父親以一種巧妙的機智和和藹的姿態,給了他兒子一種祝福,讓他意識到這段關係的本質。父親不僅不反對,他還嫉妒兒子跳過了他自己曾經被誘惑、猶豫的地方,並安定了下來。在這部電影中,異性婚姻絕對是安慰獎。

可以關注一波我的專業影評號:專業電影評論,獲取更多

相關焦點

  • 豆瓣9分,評分超過《斷背山》的同性電影《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自開拍以來就受到不少關注,2017年初,該片走進各大電影節——包括柏林電影節、金球獎、多倫多電影節等——獲得各項提名,自此好評不斷,成為本年度最受期待的電影之一,豆瓣評分達到9.0高分,甚至超過了經典的同性電影《斷背山》!
  •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仲夏夜之夢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Call me by your name)大概是最直觀、最顯而易見的譯名。可加了個「請」字未免繁瑣,太過官方刻板,不像情人間親暱的耳語;摘掉之後,又頗有點命令的意思,深情不足。思來想去也只能歸咎於東西方的文化差異:中文與英語的差別之大,從這小小的一個名字裡,就可見一斑。
  • 電影《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插曲主題曲片尾曲所有背景音樂匯總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是由盧卡·瓜達格尼諾執導,提莫西·查拉梅、艾米·漢莫、麥可·斯圖巴主演的愛情電影,該片於2017年1月22日在美國聖丹斯電影節上映。  該片改編自安德烈·艾席蒙的同名小說,講述了24歲的美國博士生奧利弗在義大利結識了17歲的少年艾利歐,兩人從而發展出一段曖昧的關係。
  •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第二部和續集確定 主演全部回歸
    電影《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講述了一個24歲的博士生和一個17歲的少年的曖昧故事,這部電影在2017年上映,曾獲得了許多獎項,同時包括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改編劇本獎。不過電影似乎並未有一個結局,所以不少人紛紛表示這部電影一定有續集。
  • 1983年的義大利小鎮夏日,請以你的名字呼喊我
    電影《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英文名Call Me By Your Name,以下簡稱CMBYN)由盧卡·瓜達格尼諾執導,改編自安德烈·艾席蒙的同名小說,講述了在1983年的夏季義大利,一位17歲義大利少年艾利歐和24歲美國博士生奧利弗的同性愛戀故事。
  • 90歲拿下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甜茶是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幸運星?
    剛剛《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拿下最佳改編劇本,90歲高齡的詹姆斯·伊沃裡上臺領獎。詹姆斯·伊沃裡也是一名導演,根據大熱小說《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改編了電影,留下了非常多值得回味的場景,儘管仍有小部分小說粉絲對電影劇本不滿意,但是電影在全球範圍的大火,更多的觀眾認可了這部電影。詹姆斯·伊沃裡還特意穿上了印有男主角甜茶圖像的襯衫,還說會送給甜茶一件。
  •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生命裡每一份感情都是上天的饋贈
    若逢新月初霽滿月當空下面平鋪著皓影上面流轉著亮銀而你帶笑地向我步來月色與雪色之間你是第三種絕色——《絕色》余光中《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這部電影設定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義大利,講述了17歲的少年Elio與24歲的青年Oliver兩人相遇、相知、相愛、最後走向離別的感情發展歷程
  • 電影|《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比愛更深愛,「我只想讓你知道」
    百科截圖劇情簡介根據安德烈·艾席蒙同名小說改編的《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故事發生在20世紀80年代的義大利裡維埃拉,突如其來的愛彷佛林中奔出的野獸,攫住了17歲少年艾利歐的身與心。劇照:Elio試探Olive對自己的感情,說:我這樣做會不會冒犯到你影片沒有太多驚心動魄的曲折情節,只是一個17歲少年平淡的生活裡,多了個帥氣的男人,然後開出一朵豔麗的花,這朵花的名字叫「愛情」。
  • 悸動的青春(曾經的散文集)
    微風吹來,恍惚之間總心生一種情緒,不由之間又想起悸動的青春。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詩人說:」鳥兒飛過天空不會給天空留下痕跡。「 青春是一種美麗,一個故事如春風化雨潤物,似燕子剪水三月春,裹著迷人,藏著美麗。 上學的時候學習是個壓力,家庭問題有時也煩惱,老師總是會給我們最真誠的關懷或是最溫暖的幫助;家境貧寒時候,同學會送出愛心捐助;帶疾病的時候。
  • 我的青春悸動|樹洞
    我「喜歡」上了我的政治老師@樹洞網友 18歲 女生今年夏天我高中畢業了。政治老師是我男神,他50出頭吧!我真的真的很喜歡他。我真的是希望嫁給這種類型的男人(我知道嫁給他是不可能的)。查資料說是因為缺少男性長輩的愛。可我不缺呀!我是怎麼回事兒?我真的很捨不得我政治老師,怎麼辦?團團說:這是青春的悸動。
  • 《我心雀躍》曝光初戀版人物海報 帶你重返17歲
    《我心雀躍》曝光初戀版人物海報 帶你重返17歲 隨後,片方宣布影片將提檔6月9日上映,初戀難忘記,表白要趁早,《我心雀躍》中的初戀故事,能讓每個人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到17歲。   清涼的著裝、略帶陳舊感的布置,一下把你拉回到1997年的那個夏天。
  • 看完影片覺得自己重返17歲青春期了,重要是片中家庭包容的力量
    只是一定要去電影院,才能享受到畫面的衝擊力和音質的震撼,通常我出了電影院就忘了情節和音樂,兩個耳朵只留下嗡嗡嗡的聲音。慢節奏的影片是循序漸進的,一點一點的走進心裡,不管是人物、情節、對白、還是裡面的音樂。
  •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有資源下載的那天,仿佛gay圈盛事
    於是才把兩個男孩的戀愛故事放在1987年臺灣剛剛解嚴的特殊年代展開;於是,才要講他們30年後的命運和相遇;於是,我們才在電影最後的字幕裡看到了「史料顧問」祁家威的名字……《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和之前的同志影視劇《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以你的心詮釋我的愛》(看名字像三胞胎)一樣,也是講述一個男孩對另同性的苦戀。但不同的是,《刻》中張家漢喜歡上的男生王柏德並不是直男,而是深櫃。
  • 《十八歲給我一個姑娘》:青春,勇敢去愛
    23歲畢業的時候,我想不到社會有多麼現實。30歲過了而立之年的時候,我還無法直視自己的內心,忍不住感嘆。少年心氣散盡,成熟修為沒來。回首過去,經驗沒多少,教訓一大堆。如果一切 能重來,我想對曾經的自己說幾句話。其中一句給18歲:勇敢去愛。這一次想和你說一個很久未曾提起的詞:青春。2020年的高考很特殊,比往年來的要遲了一些。
  • 《我心雀躍》曝初戀版海報 文藝青年懵懂悸動
    隨後,片方宣布影片將提檔6月9日上映,初戀難忘記,表白要趁早,《我心雀躍》中的初戀故事,能讓每個人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到17歲。    清涼的著裝、略帶陳舊感的布置,一下把你拉回到1997年的那個夏天。    不同於以往的青春疼痛系列,《我心雀躍》側重於描寫一個剛剛情竇初開的少女對於美好初戀的嚮往,著重於內心細節的刻畫,讓觀眾跟著劉唯唯內心的波動瞬間回到青蔥校園,想起曾經短暫駐紮在心底的某個人。暗戀其實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這是屬於我們自己的小心思,是藏在心裡最深處的小秘密。你是否也曾有過這樣的感受呢?
  • 拜託你,請你喜歡我吧,求求你了
    前幾天和室友聊天,她和我提及高中一直暗戀的一個男孩,那時倆人的關係也就如正常同學關係一樣。青春期的悸動好像都被旁人看得很清楚,彼此都知道這份心意,但就是不忍心打破這份悸動。男孩在高中還沒畢業時就去當了兵,那晚,女孩不惜同學勸阻翹課去送行。兩人站在黑夜中拍了唯一的合照,照片裡男孩胸前帶著大紅花,與身旁女孩的臉紅相呼應。即使第二天被老師罰也依舊很開心。
  • 第十期|青春校園:每一次悸動,都是青春;每一次心動,都是回憶
    品讀小說,看五彩世界說起青春,我們總能想起學校的歲月,說起悸動,我們總能想到那些年我們曾經的過往。或許,在數年之後,我們得到的是一次次地回憶和青春的歡樂。01、會往前走的。 會過去的。 即使現在深陷囹圄。 只要使點勁,不行就再用點力,走出去,想要的生活、答案……都會有的。
  • 溫柔而瘋狂的青春故事——五月天《而我知道》
    冰塊,還沒融化,你在看表,我笑的尷尬。相信喜歡五月天的朋友們一定都知道這樣一首歌——《而我知道》。這首歌發行於2003年11月,收錄在五月天《時光機》專輯中。這張專輯是五月天暫別歌壇之後發布的首張專輯。歌曲用男女口白的方式,展現了一段青春時期青澀的愛情故事。
  • 探班音樂劇《春之覺醒》彩排:青春的悸動,百年迴響
    誰的青春不悸動,誰的青春不迷茫?雖然時隔一個世紀,但它盎然的青春氣息、磅礴的思想能量,依然能震顫觀眾的心靈。  首先唱響的是由丁臻瀅帶領著女演員們共同演唱的《媽媽生下了我》(《MamaWhoBoreMe》),這首歌由慢至快,用強烈的節奏和律動道出了女孩們內心對成長的困惑與掙扎;備受矚目的青春組主演張智涵、楊舒妍和張瑋倫隨即接棒,帶來了《觸摸我》(《TouchMe》)和《那來自身體的聲音》(《TheWordofYourBody》)這兩首溫柔繾綣的慢歌,把現場所有聆聽的人都帶回了青春記憶裡那段懵懂
  • 《秘果》揭秘歲男生秘密願望 陳飛宇告白歐陽娜娜
    日前,繼以歐陽娜娜飾演的於池子為主視角的「她說」版預告後,片方曝光了以陳飛宇飾演的段柏文為主線的「他說」版預告,雙視角展現了17歲的悸動與成長,17歲的故事因為既有「她」、也有「他」而完整。最新曝光的預告從「他」的視角出發,吐露了17歲男孩好多藏在心中的願望,將年少時那些青澀純淨、口是心非娓娓道來,與歐陽娜娜的「她說」版預告互相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