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生活就像一場戲
前天又被老公氣到。氣得我馬上就想回家並在回家之前要把他這個辣雞朝窗外扔出去那種。
想來阻撓我每天無法專心賣水果和碼字賺錢的,絕不是吃喝玩樂扯閒篇逗悶子,而是這種不知道何時會突然爆發的「說氣死你就氣死你,立馬就給你安排的心肌梗塞」戲碼。
我都不需要講述事件的詳細原因。就只說一點:
當「敵我」雙方開始產生爭執,你正有一籮筐正義的彈藥上了膛,想好好教他做人時,還沒等你的子彈發射出去,對面卻單方面熄火了。
與此同時他的表情還充滿了對你的無限敷衍和蔑視,並伴隨一句輕飄飄的:我錯了行了吧,都是我的錯行了吧?然後,他竟然,還嘆了口氣!……
……不行,光是寫到這場面我就又覺得有兩分胸悶氣短了。反正你品品,是不是有內味兒了:那種一口氣梗在胸口,自己簡直馬上就要心肌梗塞的感覺。
講,我有時候也真懷疑找個對象結果好像就是用來氣死自己的,稍微不慎沒控制好情緒通過暴力宣洩,最後很可能誤傷的還是自己。
02.別人生氣我不氣
這也讓我想起來小時候我爸跟我媽吵架。
想說那時候我才幾歲啊,早已經不記得他倆是因為什麼原因在吵架,反正也是經常在吵。而我呢,大概也算挺絕的一小孩兒。他倆在我旁邊吵得臉紅脖子粗,我就坐在炕上大聲背誦當時誰家都有的那首《莫生氣》:
「人生就像一場戲,因為有緣才相聚,
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該去珍惜……」
然後也挺神奇的,好像背著背著倆人確實就不吵了。
現在再想想,感覺《莫生氣》大家真該都好好給記下來。平時多想兩遍「別人生氣我不氣……我若氣死誰如意……」,非常有助於紓解自身的暴怒心結。畢竟「氣出病來」真的「無人替」。
03.氣出病來無人替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我確實認識和聽說了不少被「氣」出病的人。
就拿我以前兼職認識的一個大姐來說,我認識她的時候她結婚估計有10多年了,跟她老公時不時就,一慪氣就十天半個月冷戰。
那個大姐還是那種啥事都往心裡去、又不肯往外說的人,所以整天生悶氣。
我偶爾聽她吐槽都能感覺到在她的生活裡簡直是萬事皆可生氣:
老公去跟朋友聚餐她生氣,閨女成績波動下降她生氣,別人比她工資高她也生氣……結果氣著氣著就氣出了乳腺癌,也連帶著身體哪兒哪兒都覺得不舒服。
生病以後我曾經勸過她想開點,她答應得好好的,可結果還是各種生氣——氣老公照顧不周,氣朋友同事不來看她,氣別人都好好的偏偏自己就運氣差得了病……本來這病的治癒率挺高的,但這位大姐卻拖得越來越嚴重還病情反覆了好幾次。
到後來我兼職都結束了,聽共同的好友說,很遺憾,大姐最後仍然沒挺過去。大家都說那姐姐的病是氣出來的,而且是自己氣自己,想想其實也不無道理。
人啊,如果總是習慣克制、壓抑自己的真實想法,總生悶氣,久了難免覺得孤獨、無助、活著太累。
而且我覺得我們自己也會有明顯感覺:有時候氣一上頭,整個身子都發抖,感覺五臟六腑都在冒火,雙側肋骨痛、胃也不舒服。估計這就是身體在向我們預警吧:別再生氣了,真的會死的。
04.我若氣死誰如意
誠然很多時候,我們生氣是想讓別人感受到我們的憤怒,但如果這無形當中反過來傷害了自己的身體,可不就真應了那句話「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自己給自己添堵嘛。
林肯說「與其跟狗爭辯,被它咬一口,倒不如讓它先走,否則就算宰了它,也治不好你被咬的傷疤。」我覺得放在勸自己不要生氣這件事上,道理也是一樣的。
我們在生活中因為某件瑣事而覺得生氣憤懣,說到底無非是因為自己看不開或是想要爭個高低。但人生苦短,又何必把大好時光浪費在上呢。再說了,就算你拼盡一口氣打敗那條咬了你的瘋狗,可贏了一條瘋狗,真的很光榮嗎?
反正2020過到現在,我是越來越覺得:人生下半場,更多時候拼的可能就是一個心態。心態好了,身體健康了,不比什麼都重要?
05.況且傷身又費力
既然無處可逃,不如喜悅;
既然沒有淨土,不如清心;
既然沒有如願,不如釋然。
生氣太傷身,所以想勸大家當然還有我自己儘量少生氣;可生活裡惹人生氣的事情又太多了,怎麼辦呢?我也只好再次為大家送上這首靜心神器了:
《莫生氣》
人生就像一場戲,因為有緣才相聚。
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該去珍惜。
為了小事發脾氣,回頭想想又何必。
別人生氣我不氣,氣出病來無人替。
我若氣死誰如意,況且傷神又費力。
鄰居親朋不要比,兒孫瑣事由他去。
吃苦享樂在一起,神仙羨慕好伴侶。
「好好活著,別搭理他們!」
要是你最近有啥不開心的事,
歡迎來留言區撒撒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