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柴1972:擦亮工業遺產 喚醒城市記憶

2021-01-09 鳳凰網

北京有個著名的798街區,原為國營798廠等電子工業的老廠區所在地,現已成為北京都市文化的新地標。從去年開始,省會合肥也有了自己的「798」,它就是位於合肥市包河區的「合柴1972」工業記憶小鎮——

擦亮工業遺產 喚醒城市記憶

「合柴 1972」裡面的家電故事館。

合肥金寨路東側醒目的「 合柴1972」大門。

「老街」吸引遊人駐足。

在合肥市的金寨路與天堂寨路交口,一群低層磚拱結構建築顯得尤為特別。道路兩側是一排排整齊劃一的廠房,經長年風吹日曬後的紅磚灰瓦,刻滿了歷史的滄桑,各具特色的現代雕塑、灑滿陽光的玻璃房,復古與現代在這裡交融和碰撞……這裡就是「合柴1972」,一個充滿了工業記憶的文化街區。

尊重歷史 豐富城市記憶內涵

11月4日中午,秋陽高照,由原合肥柴油機廠改造的「合柴1972」工業記憶小鎮裡,人頭攢動。「很多人來這裡是為了尋找和感悟城市記憶的。」門口值班工作人員翻開遊客登記簿告訴記者,現在每天大概有三千人前來參觀遊覽,感受這裡的穿越與蝶變。

據一位當年的老職工介紹,「這個地方最初是肥西窯廠舊址,1964年,這裡當時還屬於合肥郊區,合肥柴油機廠的新址就選在這裡。在此後的54年裡,『柴油機廠』成為這塊土地的最主要標籤。」

2018年5月12日,合肥柴油機廠整體從這裡搬遷。

如何在這片土地上保留曾經的回憶?如何讓這片曾經承載合肥記憶的街區煥發新的生機?2019年,合肥市以文化建設的大視野、大格局,決定利用合肥柴油機廠舊址建設「合柴1972」工業記憶小鎮。

「合柴1972工業記憶小鎮,能夠反映出合肥的一段歷史。建設這個項目,應該以人民為中心,用大情懷、大手筆來規劃建設。」去年8月,一場別開生面的「頭腦風暴」在合肥舉行,數十位國內文化旅遊界及設計領域知名專家、學者參加了研討會,為打造歷史人文和現代生活融為一體的「合柴1972」工業記憶小鎮出謀劃策。

「要尊重歷史,讓其成為城市老底片和新名片。作為長三角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工業記憶小鎮的目標定位應當向著全國第一、世界知名奔去。」參與研討會的蘇州大學城市·建築·藝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袁泉介紹,合肥柴油機廠是獨特的、排他性的工業遺存,要高質量保護、高品質開發,讓歷史、人文和現代生活融為一體。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老柴油機廠消失在時間的洪流中,而留下來的大片廠房成了那個時代的最後見證。

「尊重歷史,豐富合肥城市記憶內涵,是項目建設的首要功能。」合肥市包河區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吳紅說,在老舊廠房裡,窺見曾經的老合肥,在物件變遷中,感受時代發展的力量。據介紹,項目建設中遵循合肥柴油機廠原有肌理,保留崗樓、穹頂、車間、煙囪等工業遺址,進行二次設計和改造。如今,漫步曾經的穹頂車間,撫摸斑駁的紅磚瓦牆,走過隨處可見的改造標語,讓人仿佛能夠穿越時光,感受一段不一樣的歲月。

走進「合柴1972」,可以看到高高的外牆已變成富有藝術感染力的手繪塗鴉牆,浸潤著宜人的溫度,溢動著藝術的魅力,吸引著遊客駐足拍照。「來這裡轉轉,可以幫孩子學習和重溫老合肥的歷史。」一位正在為孩子拍照的年輕母親說,雙休日帶孩子來這裡走走看看,有助於孩子直觀地了解和熟悉合肥的歷史,增長一些見識。

文化創新 以「文化+」催生「新景」

從小鎮大門進入,步行不到二十米,在左手邊就可看到一幢舊式建築外立體的「合肥家電故事館」幾個大字。「這裡的第一個場館就是合肥家電故事館,也是目前園區的主打展館。」工作人員介紹,家電故事館由老家電故事館、智能家電展示館、合肥情景街、手工藝品區以及鑿壁偷光圖書城等主題版塊共同組成。

「改造和建設工業記憶小鎮,必須堅持文化創新。」吳紅介紹,在「文化+」的思路下,緊扣合肥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尊重並演繹好原址歷史故事,通過工業景觀的再生,在推動文化惠民中不斷實施文化創新。

家電故事館的魅力,來自「文化+家電」的創新,源頭在於原合肥柴油機廠承載的工業基因。據介紹,1978年,合肥柴油機廠成為機械工業部生產135型柴油機6個定點廠家之一,且產品質量是6家廠評中最高的。1987年,自主品牌閥門件獲得省優品牌,產品銷往全國多個省市和美國、朝鮮、巴基斯坦等20多個國家,被省政府授予「出口創匯先進單位」。

「在這裡,能搜尋到合肥家電工業發展的脈絡和榮光。」老式的冰箱、洗衣機、收音機、電風扇、電話……在美菱、榮事達等成長自合肥本土的品牌展館裡,一件件原始展品不僅勾起遊客對以前生活的回憶,也成了很多小夥伴們「打卡」好地方。遊客們漫步於設計改造後的家電故事館,看著那些舊式的小賣鋪,電子維修店、無線電廠的流水線,仿佛能夠想像到當年人們憑票排隊購買家電的場景,令人感慨萬千。

其實,「文化+」的背後,傳出的是合肥工業發展的鏗鏘「足音」。合肥從工業製造到工業立市,再到中國製造和「智」造,工業的持續發展成為這個城市文明的重要體現。合肥,曾經誕生了中國第一臺DVD、第一臺仿生搓洗式洗衣機、第一臺微型計算機……有著「家電之都」美譽的合肥,家電產業無疑是本地最具代表性的產業之一。

「未來,這個小鎮將打造成為中國家電永久藝術館。」吳紅說,「合柴1972」緊鄰合肥南站,地處包河區、政務區、經開區三區交匯處,交通極為便捷,具有承東啟西、連南接北的區位優勢。目前,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包河區文創產業要素配套設施正在日益完善中,如今已有15家創投基金集聚創業資金50億元左右,重點投資創意文化項目。未來,包河區將立足於合肥市文創產業發展方向,依託保留的工業廠房空間風貌,打造一個集博覽展示、科創辦公、都市休閒、時尚生活、配套商業等於一體的科技文化創意區,在為市民們提供更多的娛樂休閒之外,也能更好地展現合肥日新月異的發展和變化,力求在「文化+」的文化創新和蝶變中,記憶小鎮將在留住歷史的同時,又延續了未來。

(來源:安徽日報)

註:此文只作資料留存之用

相關焦點

  • 聯盟新成員介紹|合柴1972文創園
    合柴1972位於長三角區域重點發展城市合肥,依託合肥強大的區位及經濟背景下,合柴1972擁有得天獨厚的發展條件。合柴1972由合肥濱投文化創意發展有限公司操盤經營,是目前國內首座從監獄舊址涅槃而生的城市公共空間。
  • 合柴1972文創園入選4A級旅遊景區
    我市合柴1972文創園入選4A級旅遊景區創建單位名單。據介紹,合柴1972文創園作為一個由監獄舊址改造的文創園,位於金寨路與天堂寨路交口,總佔地約430畝,設有創意集市、家電博物館、當代美術館、青年劇場、演藝廣場、合柴會客廳等主題板塊,既是城市記憶保護、利用、延續的引領示範之作,也是我市目前最大的藝術文創園區。截至目前,園區客流量達260餘萬人次。
  • 合柴1972,入選!
    近日,安徽省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發布公示,合柴1972文創園等11家景區通過4A級旅遊景區景觀質量評價,擬列為4A級旅遊景區創建單位。公示期為2020年12月25日至2021年1月5日。4A級旅遊景區創建單位名單合肥市 合柴1972文創園亳州市 蒙城那年鄉下景區蚌埠市 固鎮垓下景區阜陽市 阜南楓柏崗景區阜陽市 臨泉魔幻之都文化旅遊景區滁州市 來安池杉湖溼地公園馬鞍山市 當塗大青山野生動物世界安慶市 嶽西青雲峽景區安慶市 望江武昌湖旅遊景區
  • 遼寧:汽笛聲喚醒工業遺產 滿載歷史變財富
    遼寧鐵煤集團積極發展蒸汽機車旅遊產業,將滿載著歷史記憶和文化積澱的工業遺產喚醒。蒼茫原野上,汽笛的轟鳴打破寂靜,一列蒸汽機車緩緩而來。隨著火車技術的發展,蒸汽機車逐漸被淘汰。但在遼寧省調兵山市,有21臺蒸汽機車卻保留並持續運行著,並建成了鐵煤蒸汽機車博物館。國內外攝影愛好者和蒸汽機車發燒友慕名而來,這裡還成為多部影視片的熱門取景地。
  • 合柴1972網紅打卡點,出片率極高,合肥人一定要去~
    合肥新晉網紅打卡地合柴 1972是國內第一個由監獄舊址改造、首個大型免費免門票的文創園。朋友們你們打卡了嗎?來到合柴,可以看到原監獄的高牆上繪製了特色鮮明的塗鴉,滿是妙趣橫生的牆繪,三隻「越獄」熊貓的雕塑,萌氣十足,就可以瘋狂拍照了。
  • 走進合柴1972的第一場公益
    中新網安徽新聞12月15日電(張林波) 2020年12月12日、13日,「悅享生命 從心出發」生命教育公益活動在合柴1972文創園•安徽館如期舉行。
  • 從「鏽帶」到「秀帶」,工業遺產蝶變背後的人文情懷
    編者按近年來,很多工業遺產「變身」創意園區、景觀公園、博物館,成為火爆一時的「網紅」打卡地、歷史與現代的光影交匯點,承載著城市記憶,刻印著發展足跡。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要妥善處理好保護和發展的關係,注重延續城市歷史文脈,像對待『老人』一樣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築,保留城市歷史文化記憶,讓人們記得住歷史、記得住鄉愁,堅定文化自信,增強家國情懷」。
  • 刻記光榮 見證變遷(工業遺產)
    國家推動老工業城市工業遺產保護利用,打造一批集城市記憶、知識傳播、創意文化、休閒體驗於一體的「生活秀帶」。鄭州籌劃全面改造鄭棉三廠家屬區,建設紡織工業遺址博物館,讓昔日的棉紡城更加鮮活……輝煌5個廠一年生產的棉布,可供1億人口每人做一套衣服「正趕上下雪,鄭州的天冷,心也涼了。」
  • 四川「三線建設」或申報第二批國家工業遺產
    原標題:四川「三線建設」或申報第二批國家工業遺產   3月28日,「三線建設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研討會在攀枝花舉行。記者從會上了解到,國家將於近期啟動第二批國家工業遺產申報工作,四川三線建設相關遺產有望衝擊。
  • 第三批四川省工業遺產項目公布,航空工業歷史建築群、劍南春酒坊...
    紅星新聞記者1月7日從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官網獲悉,全省共有5處工業遺產被確定為第三批四川省工業遺產項目,其中包括成都市航空工業歷史建築群。據了解,航空工業歷史建築群位於成都市武侯區,核心物項包括共和國第一代飛機附件維修廠房、共和國第一代航空發動機修理廠房等。
  • 劉伶醉古燒鍋被列入國家工業遺產
    近日,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正式公布。這也是繼2017年之後,由工信部公布的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此次公布的國家工業遺產單位共六十二家,河北省兩家,其中就包括劉伶醉古燒鍋。許多年來,劉伶醉公司一直堅持採用傳統工藝釀酒,積極致力於自身現有工業遺產項目的有效保護和利用工作,為全面弘揚傳統釀酒文化做出了一定貢獻。
  • 【城市品牌「金拍檔」】翔順:將湖州的「城市記憶」帶向全世界
    【城市品牌「金拍檔」】翔順:將湖州的「城市記憶」帶向全世界 2020-10-25 22: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野兔、刺蝟、狍子、貓頭鷹……通州這裡將變身「城市荒野」,等待...
    屆時,沿著保留的東方化工廠原有道路一路行走,可見東方化工廠遺留下來的大型水泥罐原樣保留,野兔、刺蝟、狍子、貓頭鷹等各種小動物在這片「城市荒野」中自由撒歡兒,形成工業遺蹟和自然景觀合交相融合的特色景象。 預計於明年年初,市民就能通過預約遊覽的方式到綠心公園裡探秘「城市荒野」了。
  • 通州|野兔、刺蝟、狍子、貓頭鷹……這裡將變身「城市荒野」等待探秘
    屆時,沿著保留的東方化工廠原有道路一路行走,可見東方化工廠遺留下來的大型水泥罐原樣保留,野兔、刺蝟、狍子、貓頭鷹等各種小動物在這片「城市荒野」中自由撒歡兒,形成工業遺蹟和自然景觀合交相融合的特色景象。 預計於明年年初,市民就能通過預約遊覽的方式到綠心公園裡探秘「城市荒野」了。
  • 野兔、刺蝟、貓頭鷹,北京通州這裡將變身城市荒野,等待大家探秘
    屆時,沿著保留的東方化工廠原有道路一路行走,可見東方化工廠遺留下來的大型水泥罐原樣保留,野兔、刺蝟、狍子、貓頭鷹等各種小動物在這片「城市荒野」中自由撒歡兒,形成工業遺蹟和自然景觀合交相融合的特色景象。預計於明年年初,市民就能通過預約遊覽的方式到綠心公園裡探秘「城市荒野」了。
  • 兩部規劃面向社會徵求意見,歷史街區、工業遺產……
    對於賈慧獻來說,近年來,奔走於保定市的各個"老廠區"之間,探索"工業遺產保護"的相關內容,是他在日常工作外的另一個方向。如何對保定市內的工業遺產進行保護?包括"西郊八大廠"在內的工業廠區究竟有多少遺產價值?如何解決"西郊八大廠"保護與利用之間的矛盾?
  • 一首聖誕歌,喚醒了痴呆症老人遺忘的記憶
    從那以後,南希就經常拉著媽媽的手,一起看家庭相冊,希望通過這些照片喚醒蘇珊的記憶。但遺憾的是,母親還是想不起任何事,也認不出任何人,到最後甚至變得不會說話了。去年12月,南希突然有了一個新的想法。她將母親推到鋼琴旁,自己則坐在鋼琴椅上彈奏並唱起了聖誕歌。大概因為都是母親喜歡的歌曲,所以南希一開唱,母親蘇珊也跟著唱了起來。
  • 藝術的「上海時間」⑤|工業遺產「變身」濱江展館的因借體宜
    本期對話建築師柳亦春,聽他講述他所親歷設計的,工業遺產轉變為龍美術館、西岸藝術中心、藝倉美術館、八萬噸筒倉等黃浦江兩岸的藝術場館。柳亦春說:「工業建築雖然不同於園林,但原來建築與工業運輸、與黃浦江之間構成的獨特關係,都是一種既有的、可以被捕捉的場地的特徵。園林有一個建造規則叫『因借體宜』,就是說要能夠發現並挖掘場地的潛力,充分利用好對建築設計有利的部分,形成一個得體合宜的空間。
  • 關為泓:由工業遺存到城市復興 六工匯探尋城市更新的新未來
    還有一種形式是工業遺存改造實現城市更新,世界範圍內有很多工業遺存的項目,例如德國魯爾工業區,北京的首鋼園等,有兩個特色案例作為工業遺存的典型代表,是首鋼園在世界範圍內直接對標的項目。其中一個是位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伯利恆高爐藝術文化園區,由鋼廠改造之後形成了藝術文化園區,目前已經達到平均每年召開一千多場音樂會的規模,為當地帶來了大量的營收,為政府帶來稅收。
  • 《福州古厝》展現文化遺產保護與活化的福州範本
    一、擦亮金字招牌,古厝彰顯中國傳統文化的厚重和生機  古建築是一個民族、一座城市的生動面孔,也是生活在歷史之中的一部分人的共同記憶和身份憑據。紀錄片《福州古厝》聚焦的有福之州,城中有山,山中有城,而城中那些連成波濤的馬鞍牆、精巧雅致的半邊亭、飛簷灰瓦、角葉垂蓮……無不訴說著福州這座城市的獨特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