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個著名的798街區,原為國營798廠等電子工業的老廠區所在地,現已成為北京都市文化的新地標。從去年開始,省會合肥也有了自己的「798」,它就是位於合肥市包河區的「合柴1972」工業記憶小鎮——
擦亮工業遺產 喚醒城市記憶
「合柴 1972」裡面的家電故事館。
合肥金寨路東側醒目的「 合柴1972」大門。
「老街」吸引遊人駐足。
在合肥市的金寨路與天堂寨路交口,一群低層磚拱結構建築顯得尤為特別。道路兩側是一排排整齊劃一的廠房,經長年風吹日曬後的紅磚灰瓦,刻滿了歷史的滄桑,各具特色的現代雕塑、灑滿陽光的玻璃房,復古與現代在這裡交融和碰撞……這裡就是「合柴1972」,一個充滿了工業記憶的文化街區。
尊重歷史 豐富城市記憶內涵
11月4日中午,秋陽高照,由原合肥柴油機廠改造的「合柴1972」工業記憶小鎮裡,人頭攢動。「很多人來這裡是為了尋找和感悟城市記憶的。」門口值班工作人員翻開遊客登記簿告訴記者,現在每天大概有三千人前來參觀遊覽,感受這裡的穿越與蝶變。
據一位當年的老職工介紹,「這個地方最初是肥西窯廠舊址,1964年,這裡當時還屬於合肥郊區,合肥柴油機廠的新址就選在這裡。在此後的54年裡,『柴油機廠』成為這塊土地的最主要標籤。」
2018年5月12日,合肥柴油機廠整體從這裡搬遷。
如何在這片土地上保留曾經的回憶?如何讓這片曾經承載合肥記憶的街區煥發新的生機?2019年,合肥市以文化建設的大視野、大格局,決定利用合肥柴油機廠舊址建設「合柴1972」工業記憶小鎮。
「合柴1972工業記憶小鎮,能夠反映出合肥的一段歷史。建設這個項目,應該以人民為中心,用大情懷、大手筆來規劃建設。」去年8月,一場別開生面的「頭腦風暴」在合肥舉行,數十位國內文化旅遊界及設計領域知名專家、學者參加了研討會,為打造歷史人文和現代生活融為一體的「合柴1972」工業記憶小鎮出謀劃策。
「要尊重歷史,讓其成為城市老底片和新名片。作為長三角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工業記憶小鎮的目標定位應當向著全國第一、世界知名奔去。」參與研討會的蘇州大學城市·建築·藝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袁泉介紹,合肥柴油機廠是獨特的、排他性的工業遺存,要高質量保護、高品質開發,讓歷史、人文和現代生活融為一體。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老柴油機廠消失在時間的洪流中,而留下來的大片廠房成了那個時代的最後見證。
「尊重歷史,豐富合肥城市記憶內涵,是項目建設的首要功能。」合肥市包河區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吳紅說,在老舊廠房裡,窺見曾經的老合肥,在物件變遷中,感受時代發展的力量。據介紹,項目建設中遵循合肥柴油機廠原有肌理,保留崗樓、穹頂、車間、煙囪等工業遺址,進行二次設計和改造。如今,漫步曾經的穹頂車間,撫摸斑駁的紅磚瓦牆,走過隨處可見的改造標語,讓人仿佛能夠穿越時光,感受一段不一樣的歲月。
走進「合柴1972」,可以看到高高的外牆已變成富有藝術感染力的手繪塗鴉牆,浸潤著宜人的溫度,溢動著藝術的魅力,吸引著遊客駐足拍照。「來這裡轉轉,可以幫孩子學習和重溫老合肥的歷史。」一位正在為孩子拍照的年輕母親說,雙休日帶孩子來這裡走走看看,有助於孩子直觀地了解和熟悉合肥的歷史,增長一些見識。
文化創新 以「文化+」催生「新景」
從小鎮大門進入,步行不到二十米,在左手邊就可看到一幢舊式建築外立體的「合肥家電故事館」幾個大字。「這裡的第一個場館就是合肥家電故事館,也是目前園區的主打展館。」工作人員介紹,家電故事館由老家電故事館、智能家電展示館、合肥情景街、手工藝品區以及鑿壁偷光圖書城等主題版塊共同組成。
「改造和建設工業記憶小鎮,必須堅持文化創新。」吳紅介紹,在「文化+」的思路下,緊扣合肥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尊重並演繹好原址歷史故事,通過工業景觀的再生,在推動文化惠民中不斷實施文化創新。
家電故事館的魅力,來自「文化+家電」的創新,源頭在於原合肥柴油機廠承載的工業基因。據介紹,1978年,合肥柴油機廠成為機械工業部生產135型柴油機6個定點廠家之一,且產品質量是6家廠評中最高的。1987年,自主品牌閥門件獲得省優品牌,產品銷往全國多個省市和美國、朝鮮、巴基斯坦等20多個國家,被省政府授予「出口創匯先進單位」。
「在這裡,能搜尋到合肥家電工業發展的脈絡和榮光。」老式的冰箱、洗衣機、收音機、電風扇、電話……在美菱、榮事達等成長自合肥本土的品牌展館裡,一件件原始展品不僅勾起遊客對以前生活的回憶,也成了很多小夥伴們「打卡」好地方。遊客們漫步於設計改造後的家電故事館,看著那些舊式的小賣鋪,電子維修店、無線電廠的流水線,仿佛能夠想像到當年人們憑票排隊購買家電的場景,令人感慨萬千。
其實,「文化+」的背後,傳出的是合肥工業發展的鏗鏘「足音」。合肥從工業製造到工業立市,再到中國製造和「智」造,工業的持續發展成為這個城市文明的重要體現。合肥,曾經誕生了中國第一臺DVD、第一臺仿生搓洗式洗衣機、第一臺微型計算機……有著「家電之都」美譽的合肥,家電產業無疑是本地最具代表性的產業之一。
「未來,這個小鎮將打造成為中國家電永久藝術館。」吳紅說,「合柴1972」緊鄰合肥南站,地處包河區、政務區、經開區三區交匯處,交通極為便捷,具有承東啟西、連南接北的區位優勢。目前,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包河區文創產業要素配套設施正在日益完善中,如今已有15家創投基金集聚創業資金50億元左右,重點投資創意文化項目。未來,包河區將立足於合肥市文創產業發展方向,依託保留的工業廠房空間風貌,打造一個集博覽展示、科創辦公、都市休閒、時尚生活、配套商業等於一體的科技文化創意區,在為市民們提供更多的娛樂休閒之外,也能更好地展現合肥日新月異的發展和變化,力求在「文化+」的文化創新和蝶變中,記憶小鎮將在留住歷史的同時,又延續了未來。
(來源:安徽日報)
註:此文只作資料留存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