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少數」訴訟立案不再「犯怵」,上海法院試點增設手語訴訟服務

2020-12-04 大眾網

  東方網記者熊芳雨、汪偉秋12月3日報導:由於無法直接用言語交流,當這些聽障人士遇到糾紛需要尋求訴訟服務時,往往存在著不小的障礙。

  

  如何讓這部分「沉默的少數」在步入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尋求幫助時,能和普通人一樣享受到便捷溫暖的訴訟服務?在第29個國際殘疾人日到來之際,上海黃浦法院率先在訴訟服務中心試點增設手語服務。

  同時,上海高院與上海市殘聯共同開發的國家通用訴訟服務手語培訓課程和專門培訓教材也在今天同步上線,以更好地為聽障人士提供訴訟服務。

  志願者+遠程視頻服務聽障人士

  截止2019年底,上海共有57.8萬名殘疾人,其中持證聽力殘疾人約有7.5萬人。

  今天上午,聽障人士熊女士一大早就來到黃浦法院的訴訟服務中心,為同為聽障人士的朋友諮詢有關繼承糾紛案件的立案手續。不久前,當她從黃浦區殘聯得知法院增設手語訴訟服務的消息後,早早就預約了今天的這次現場接待,想要面對面向法官諮詢。

  「家中老人過世,對老人遺留下來的財產,親戚們之間發生矛盾,如果想要到法院來起訴,不知道立案手續應該怎麼辦理?」熊女士向當天的手語翻譯志願者李琳表達著訴訟需求。李琳一邊與熊女士用手語進行交流,一邊向法官轉述熊女士的問題。

  「你需要提交起訴狀和證據,這是樣式,你可以按照這個填寫。」窗口另一邊,黃浦法院立案庭蔡妙妙法官在李琳的協助下,一步步指導熊女士如何正確辦理立案手續。

  像今天這樣面對面接待聽障人士對蔡妙妙法官而言其實並不陌生,作為一名立案法官,她也曾在日常接待中多次遇到聽障人士前來立案諮詢。「法官看不懂手語,又沒有翻譯,不得不依靠紙和筆交流,碰到較為複雜的法律關係,單靠紙筆很難順暢進行交流。」蔡妙妙說,增設手語志願者後,法官與聽障人士真正實現了無障礙交流。

  而為了做好志願者,已從事手語翻譯近10年的李琳也是做足了功課,不僅要提前熟悉常用法律用語的手語表達,還要了解基本的訴訟常識,只有這樣才能將複雜的法律關係用聽障人士看得懂的方式精準表達出來,李琳說。

  黃浦法院立案庭庭長沈瑛華介紹,目前該院試點提供的手語訴訟服務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通過事先預約,聽障人士在指定時間內到法院辦理訴訟立案手續,由手語志願者提供現場翻譯服務。而在志願者服務時間以外,則主要通過遠程視頻手語服務終端提供服務。

  立案法官雲端接受手語培訓

  除了黃浦法院試點增設的手語服務,從今天開始一項針對全市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的手語培訓課程也在雲端開啟。

  上午10點,上海法院國家通用訴訟服務手直播培訓舉行。全市法院100餘名立案庭幹警通過手機端參加培訓。記者看到,屏幕裡老師著重對數字金額、人稱指代以及生活、法律高頻詞彙和短句進行了重點教學,教學課件同時展示相應的手語圖解。

  上海市殘聯教育就業處副處長陳棟淵告訴記者,在工作調研中他們發現,法律服務方面的需求是殘疾人群體反映較為集中問題,尤其是對於聽障人士而言,尋求法律幫助和參與訴訟都存在一定的困難。

  針對聽障人士在訴訟服務方面的痛點,上海市殘聯和上海高院走到了一起。兩家單位決定先從普及訴訟服務常用手語開始,委託專業機構聯合開發專門課程對訴訟服務中心工作人員開展全員培訓。

  在師資方面,主講老師包衛聯是上海第四聾校的手語老師,可謂實戰經驗豐富。「2次課程後,已初步能使用手語與聽障人士進行簡單交流。」蔡妙妙法官說,雖然自己離熟練使用手語進行交流還有一定的距離,但即使只是學會一個小小的手語問好手勢,同樣也能使聽障人士獲得更大的認同感,讓他們感受到司法的溫度。

  手語學習材料將成法官案頭工具

  此外,與之相配套的司法系統手語學習材料以及訴訟服務國家通用手語宣傳手冊也同步發布。

  在設計培訓課程之初,上海市殘聯和上海高院就發現,市面上並沒有一本適合於訴訟服務的現成手語教材,為此兩家單位又發揮各自優勢,牽頭教材的編寫工作。「教材從訴訟服務的實務需求入手,針對訴訟服務中常用詞語、句子、對話等,從由淺入深。」陳棟淵說,「我們希望這本教材能夠成為立案法官服務聽障人士的一本實用案頭工具書。」

  在這本司法系統手語教程中,記者看到,除基本漢語手指字母方案介紹,還通過圖文並茂方式,演示了「調解」、「起訴」、「起訴狀」等近百個訴訟活動中常用詞語的表達方式,設計了諮詢、立案等不同場景的情景會話,按圖索驥非常易於學習。

  考慮到不少聽障人士對於訴訟用語的手語表達並不熟悉,上海市殘聯和上海高院還專門針對聽障人士的需求,印製了一批訴訟服務國家通用手語宣傳手冊,放置在全市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內供聽障人士取閱。

  通過開展全員手語培訓以及未來手語志願者、遠程視頻手語服務終端等輔助服務模式逐步推開,上海法院訴訟服務覆蓋面將進一步擴大,聽障人士在全市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將享受到更有溫度、更加便捷的訴訟服務。

相關焦點

  • ...訴訟立案不再「犯怵」 上海法院試點在訴訟服務中心增設手語...
    截止2019年底,上海共有57.8萬名殘疾人,其中持證聽力殘疾人約有7.5萬人。由於無法直接用言語交流,當這些聽障人士遇到糾紛需要尋求訴訟服務時,往往存在著不小的障礙。如何讓這部分「沉默的少數」在步入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尋求幫助時,能和普通人一樣享受到便捷溫暖的訴訟服務?
  • 訴訟不再「南」!法官小姐姐全程英文說法
    訴訟不再「南」!「一定要到現場交資料才立案嗎?」「打官司需要多長時間?」......這次,廣州海事法院法官小姐姐帶著滿滿乾貨全程英文高能解說跟你聊聊訴訟服務那些事兒聽不懂?
  • 最高法聯合司法部上線律師服務平臺 提供35項在線訴訟服務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月14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韓颺)最高人民法院聯合司法部今天共同發布《為律師提供一站式訴訟服務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並上線律師服務平臺,為律師提供網上立案、調解、撤訴、在線閱卷等35項在線訴訟服務。
  • 試點7個月51家基層法院訴訟收案負增長法院司法攜手打造非訴糾紛...
    「6月1日到12月18日,全省新收民事一審案件455340件,比去年同期下降8.31%;行政案件8252件,比去年同期下降10.2%,已有51家基層法院全年訴訟收案數實現負增長。」江蘇省高院黨組書記、院長夏道虎介紹,全省法院通過主動融入黨委領導的社會治理格局,大力加強訴源治理、多元化解、訴與非訴對接,構建起了以訴訟服務中心為龍頭、人民法庭為支撐、審務工作站為網點的基層解紛體系。
  • 男子想安葬亡父繼母不肯給骨灰盒,經訴訟二審法院裁定應立案
    無奈之下,小王向法院提起了訴訟。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獲悉,近日該院裁定,雖然法律並沒有明確規定「祭奠權」,但小王訴請將父親入土為安的孝道,符合公序良俗,應予支持。目前,該案已經指令基層法院立案受理。
  • 全方位、零接觸 河南法院疫情期間電子訴訟成效顯著
    為減少疫情期間因訴訟活動產生的人員流動和傳染風險,同時有效滿足人民群眾司法需求,河南高院大力推進全省法院網上辦公辦案,充分運用智慧法院建設成果,為群眾提供全方位「零接觸」訴訟服務。全省法院紛紛亮劍,電子訴訟成效顯著。
  • 石家莊中院:暫時停止線下訴訟活動和訴訟服務工作
    ,停止接待群眾到訴訟服務中心和申訴信訪場所現場辦理相關業務,恢復接待時間視疫情形勢變化另行通知。三、暫停線下訴訟活動及訴訟服務工作期間,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全面暢通網上訴訟服務平臺(www.hbdzfy.gov.cn)、「河北移動微法院」微信小程序及12368熱線,為人民群眾提供諮詢查詢、聯繫法官、網上立案、網上繳費、網上提交證據、網上質證、網上閱卷、網上調解或庭審等多元化訴訟服務。
  • 立案窗口的靚麗風景 — 宿城區人民法院立案工作微笑服務剪影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我院立案庭的工作人員始終堅守工作崗位。在訴訟服務中心暫時關閉期間,通過12368熱線電話、郵政快遞、網上立案系統為當事人開展立案、訴訟諮詢、聯繫法官等服務。訴訟服務中心恢復開放後,因疫情一直未能根除,每位工作人員在工作期間全年都未能摘下口罩,工作辛苦自不必說,但沒有人叫苦,沒有人抱怨。
  • 沙河市人大常委會領導到法院視察現代化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工作
    >市人大常委會領導一行先實地查看了訴訟服務中心,深入了解訴調對接中心多元化解、訴訟服務中心集約化、信息化建設、「分調裁審」機制改革等情況,對訴訟服務中心集約高效、多元解紛、便民利民、智慧精準、開放互動的現代化訴訟服務體系給予了充分肯定。
  • 立案、保全、舉證等民事訴訟期限一覽表(2020版)
    由上級人民法院轉交下級人民法院立案的案件,從受訴人民法院收到起訴狀的次日起算。(民訴解釋126條、208條)立案庭應當在決定立案並辦妥有關訴訟收費事宜後,3日內將案卷材料移送相關審判庭。(審限管理規定第14條,審理期限若干規定第7條)人民法院受理公益訴訟案件後,應當在10日內書面告知相關行政主管部門。
  • 未央法院:繁簡分流讓「收案大戶」不再「5+2」「白+黑」
    在建設國家中心城市中心城區徵程中,作為全省法院收案數一數二的「大戶」,西安市未央區人民法院積極應對案件增長態勢,把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於變局中開新局,開啟了未央法院「結案精神」、結案「未央速度」、案件「未央質量」融合發展之路,結案數量持續位列全省基層法院前列,「5+E」、「雙軌制」等模式被《人民法院報》《法治日報》推廣,收錄在《全省政法領域優秀改革經驗選編》,並在全市法院改革試點工作推進會上作經驗介紹
  • 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關於暫時停止線下訴訟活動和訴訟服務工作的公告
    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關於暫時停止線下訴訟活動和訴訟服務工作的公告 2021-01-06 19: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聞發布會|寧夏:發現公益訴訟案件線索2242件審查立案2026件
    6月19日上午,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寧夏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十大典型案例」新聞發布會,邀請自治區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李桂蘭,自治區檢察院第六檢察部主任白玉介紹全區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相關情況及典型案例並答記者問。
  • 重慶法院公益訴訟與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訴訟典型案例
    近年來,重慶法院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兩山」理念,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通過審理各類公益訴訟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為助力重慶在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範作用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我們從近兩年來重慶法院審理的案件中選取了這十起典型案例。
  • 上海普天、中毅達股民索賠勝訴 訴訟時效已不滿一年
    ,被中國證監會上海監管局開具罰單。「這兩家公司的股票投資者,自2018年罰單落地起,陸續通過法院提起了股票索賠訴訟。」據證券維權律師、北京時擇律師律師事務所臧小麗透露,上海普天、中毅達的投資者索賠案,首批投資者近期已領到勝訴判決書,且判決已生效。
  • 肅北縣人民法院大力推廣現代化訴訟模式
    訴前保全財產 快速調解糾紛肅北縣人民法院大力推廣現代化訴訟模式每日甘肅網12月28日訊據酒泉日報肅北報導 「借完錢才知道被告涉案那麼多,訴前保全幫我解決了大問題。」近日,當事人林某在拿到調解案款後,對肅北縣人民法院高效快捷的訴前保全和快速調解表示很滿意。
  • 以下15種行為,均為虛假訴訟!
    (二)司法實踐中,下列行為也應認定為虛假訴訟行為:1. 在立案過程中,通過捏造當事人信息或與他人串通虛構當事人信息等方式騙取法院立案或謀取其他非法利益;2. 捏造、偽造租賃協議虛構債權債務;3.人民法院審判管理部門應進一步完善法院審判信息系統,通過審判信息系統向立案、審判人員自動提示其他法院、其他法官正在審理、執行或已經審結、執結的關聯案件。3. 加強警示提醒。合議庭或獨任法官可根據案件情況要求當事人、訴訟代理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當庭進行誠信訴訟宣誓並籤署《誠信訴訟保證書》。
  • 上海:手語翻譯在線服務 聽障人士社區辦事不再難
    新華社上海9月30日電(記者程思琪 袁全 王妍芳)上海12345市民服務熱線近日在普陀區試點開通了手語視頻服務賦能基層的業務,聽障人士在社區辦事再也不用邊寫字邊比劃了。在上海市宜川路街道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隨處可見「提供手語服務」的提示牌。
  • 深澤縣人民法院關於暫時停止線下訴訟活動和訴訟服務工作的公告
    深澤縣人民法院關於暫時停止線下訴訟活動和訴訟服務工作的公告 2021-01-07 10: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