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巴克球有風險 低齡兒童別玩了

2021-01-10 鶴城發布

近日,我市的8歲男孩樂樂(化名)由於誤吞多顆直徑僅為5毫米的磁性鋼珠,被送到市附屬三院就診。而這些鋼珠正是網紅玩具巴克球。

21日,記者來到位於萬達廣場的一家門店看到,巴克球被當作兒童玩具和其它一些毛絨玩具擺放在一起。這些巴克球大小不同,顏色也很絢麗,吸引不少孩子前來選購。大盒的巴克球直徑接近一釐米,小盒的巴克球直徑在5毫米左右,每盒巴克球珠子數量不等,大盒的有近百顆,小盒的只有幾十顆。店員向記者介紹,這種巴克球,大人可以作為減壓玩具,孩子則可以作為益智玩具,所以很受歡迎。

記者注意到,盒子後標明的內容為:14歲以下兒童需在家長監護下使用,產品具有強磁性不能吞食。然而,購買者大多數是10歲左右的小學生。「巴克球是一種由多個帶有磁性的金屬實心圓球組成的益智玩具,藉助金屬球的磁場特性,可以組合出很多造型。我班同學都在玩,學校附近的超市也有賣的……」三年級學生劉鈺(化名)與記者聊起巴克球可謂頭頭是道。

記者現場試玩了一下發現巴克球的磁力確實非同一般,並且只要吸附在一起,重量也會發生明顯改變。

隨後,記者通過網絡搜尋發現,巴克球在網店售賣的情況同樣火熱,部分網店還會配上酷炫的視頻吸引顧客購買,短短10秒的宣傳視頻,記者看到,巴克球變換出好幾種酷炫的造型。而對於注意事項,大部分商家未在頁面顯著位置標註。

齊醫附屬三院急診科劉醫生表示,由於巴克球體積小,磁力高,易被兒童吞食,一旦進入人體,會穿過人體組織吸附在一起,導致胃腸道穿孔或是阻塞,嚴重者甚至會引發血液中毒。

「家長在給兒童購買玩具時需認準3C標誌,注意查看玩具的適用年齡。」相關人士指出。

相關焦點

  • 巴克球、水晶泥……警惕那些傷人的「網紅」兒童玩具
    【聊健康】帶有磁性的巴克球、果凍一樣的水晶泥、可以發光的氣球……這些近年來興起的「網紅」玩具,很可能成為傷害兒童的「利器」。據媒體報導,在剛剛過去的暑期裡,廣東、湖北、新疆等地多名兒童因誤吞巴克球而導致腸胃受到傷害,甚至需要進行手術。還有哪些兒童玩具需要注意?它們的安全隱患在哪裡?
  • 巴克球、水晶泥、雷射筆……警惕那些傷人的「網紅」兒童玩具
    帶有磁性的巴克球、果凍一樣的水晶泥、可以發光的氣球……這些近年來興起的「網紅」玩具,很可能成為傷害兒童的「利器」。據媒體報導,在剛剛過去的暑期裡,廣東、湖北、新疆等地多名兒童因誤吞巴克球而導致腸胃受到傷害,甚至需要進行手術。還有哪些兒童玩具需要注意?它們的安全隱患在哪裡?
  • 5歲男童吞9顆巴克球致腸穿孔,「兒童玩具」並不一定適合兒童
    孩子玩玩具總要比沉迷手機或者電腦強,家長們雖然意識到這一點,但是卻也有一個難題:相比於手機電腦來說,比較傳統和常見的兒童玩具如魔方,積木等孩子們從小就在玩,往往已經玩膩了,並且缺乏新奇性,很難吸引孩子。而這時各類網紅「兒童玩具」也就有助家長們的眼帘。
  • 巴克球、水晶泥、指尖陀螺……這些「網紅玩具」存安全隱患,你還在...
    (央視財經《第一時間》)這個暑期,被網絡社交平臺帶火的眾多「網紅玩具」,成為不少孩子在家玩耍的新寵。可實際上,不少事例顯示,這些名氣大、買家多、銷量火爆的網紅玩具的背後,也潛藏著風險。主治醫師於飛鴻告訴記者,B超影像發現,這名5歲的小患者一共吞下了9顆巴克球。其中,2顆在胃裡,7顆在腸道裡。相互吸引的巴克球導致其周圍黏膜明顯腫脹,隨時有穿孔風險。國家兒童醫學中心 北京兒童醫院消化科副主任醫師 於飛鴻:可以看到它黏膜異物已經相互吸引鑲嵌在黏膜裡面了,然後把異物拔掉的時候就看到潰瘍特別深,可能馬上就要穿孔了。
  • 央視曝光網紅「毒玩具」黑名單!性早熟、中毒、致癌……你家中了幾...
    今天,龍媽就來盤點一下近期被點名最多的網紅「毒玩具」,給各位寶爸寶馬提個醒! 01 兒童平衡車 這兩年,兒童平衡車可謂風靡全國。
  • 巴克球玩具很危險! 西安市兒童醫院一年接診20多例誤吞患兒
    宋虎偉說,幼兒好奇心重,不要以為有家長看著就安全。  隨著網紅玩具巴克球風靡,隨之而來的是關於巴克球導致胃腸道穿孔的報導越來越多。全國各地類似的事件屢見不鮮,一件件觸目驚心的案例,一道道腹部手術瘢痕的印記,是每一個親歷過的寶爸寶媽們永遠的痛。  術後的家長後悔不已:「我真後悔,沒想到他會吃掉.....」
  • 別讓「遛娃神器」變兇器 專家提醒,謹慎購買網紅玩具
    近年來,一些「遛娃神器」、網紅玩具傷害兒童的新聞頻見網絡,醫院也接診了很多此類急診患兒。湖南省兒童醫院重症醫學一科副主任醫師蔡姿麗提醒,家長不要忽略了玩具帶來的誤吞、外傷風險隱患,避免購買高汙染、劣質、「三無」廠家以及殺傷力大的玩具。1 安全繩為什麼不安全?老人或父母帶低齡孩子外出,提心弔膽的就是生怕一個不留神,孩子走丟了。
  • 誤食巴克球女孩急救 兒童玩具到底如何挑選才安全
    【中外玩具網 9月7日訊】鎮江揚中市的4歲女孩小苗8月25日突然腹痛,被送進揚中人民醫院,經醫生診斷,小苗患的是急性肺炎、胃腸炎,但經過多次拍片檢查後,醫生發現其腹部有異物,當晚10點再次拍片時,被確診為腸梗阻。
  • 8歲男童誤吞這種網紅玩具,差點致命!
    目前孩子生命體徵平穩已轉往普通外科病房進一步康復網紅巴克球:誤吞危及生命!但是這款玩具卻相當危險僅在河南省兒童醫院接診的病例當中誤吞巴克球造成腸穿孔、壞死導致休克甚至危及生命的意外事件時有發生醫生提醒各位家長一旦發現孩子誤吞磁珠
  • 戳進眼睛,直插顱腦…網紅奪命兒童玩具又來了!你家有孩子在玩嗎?
    後來,這個桌球訓練器成了當下一款網紅運動玩具。一開始還挺開心,覺得自己眼光不錯。醫生發現,這根杆子有筷子般粗,插入了小文的左眼。CT檢查顯示,異物已進入顱內,導致顱內出血。 全身麻醉後,神經外科醫生幫小文拔出了杆子,觀察一天後,她的狀況穩定,才轉院繼續治療。 寫到這裡,我覺得心好痛。那麼,這款網紅桌球連續引發女童腦外傷,這到底是誰的錯呢?
  • 這些網紅玩具竟如此危險,免費送也千萬別讓孩子碰
    刷抖音、看視頻,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超酷超炫的網紅遊戲或者玩具。 很多家長都會被打動,想帶孩子去試試這些新鮮有趣的玩意兒。 可實際上很多網紅遊戲或玩具卻隱藏著超高的風險。 網紅蹦床 很多城市裡面都有這種蹦床類的娛樂館。
  • 深晚報導|這個網紅玩具,把2歲娃送進PICU!家長千萬別買給幼兒玩
    網紅玩具巴克球是一種強磁性金屬小圓球,很多小孩都愛玩,有人覺得它是超有趣的 " 解壓神器 "。但是,在外科醫生眼中,它卻是一顆 " 定時炸彈 ",孩子一旦誤吞,隨時都可能丟掉小命。近日,深圳市兒童醫院就收治了一名 2 歲娃小靜(化名),因吞食了 5 顆巴克球引起感染性休克。
  • 這款網紅玩具,送2歲孩子進了ICU,看似普通危險性卻極大,家長慎買
    幸運的是20多天後,靜靜終於脫離了生命危險,這為期一個月的治療,讓孩子差點沒命,媽媽即心痛又後悔,後悔當初為什麼要一時興起買這個網紅玩具。 巴克球顏色豐富,看起來就像糖果一樣,很容易誘發小孩誤食,,而且誤食巴克球的小孩,僅有少部分人能自行排出,大部分都要藉助手術取出。所以在這裡就要友善提醒有娃的家庭,玩具一定不要隨便買,尤其是網紅玩具,除了巴克球,還有這些網紅玩具都存在危險,家長購買需謹慎。
  • 5歲女孩吞進190粒「巴克球」,醫生都驚了……
    這是山東大學齊魯兒童醫院(濟南市兒童醫院)消化科副主任魏緒霞的一篇手記。原來,5歲的女孩「欣欣」兩個月前吃過「巴克球」,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磁珠,儘管之後隔幾天就會少幾粒,家長沒在意,以為巴克球這麼個小玩具又圓又滑個頭也不大早應該隨著大便排出來了。這天,媽媽在無意間看了網絡上才知道這個小東西並不是那麼好玩的,急急忙忙帶孩子到了醫院。
  • 2020年最新兒童「毒」玩具盤點,這些網紅玩具,你給孩子買過嗎?
    隨著網絡發展,「網紅」一詞逐漸被大眾熟知,細心的朋友發現,「網紅」充斥在生活的各個方面。比如:「網紅口紅」、「網紅拖把」,「網紅玩具」,等等。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於孩子想要的玩具,家長們會有求必應。但是,很多玩具隱藏著一些風險,關乎孩子的健康、安全,父母在為孩子選購玩具時,還需做綜合方面的考慮。012020年最新兒童「毒」玩具盤點,你給孩子買過這些「網紅」玩具嗎?
  • 網紅玩具有風險,2歲寶寶因它開刀做手術!家長千萬要注意
    可是玩具琳琅滿目,有些玩具對孩子來說,可是有很大的安全隱患,尤其是一款爆火的網紅玩具,因為它,不止一個孩子做了手術開了刀。這個玩具,叫做:巴克球。巴克球,說白了就是磁鐵球,個頭很小,但是優點是可以根據自己的想像力,拼出各種新奇的形狀,這可以提高寶寶的動手能力,也能開發智力。不少孩子對其愛不釋手,家長也是趨之若鶩。
  • 巴克球對於年輕人可益智 對於小孩子是威脅
    巴克球是一種化學物質和玩具,在市面上備受年輕人喜愛,然而這個玩具卻不是小孩子能玩的了的。 鎮江揚中市的4歲女孩小苗8月25日突然腹痛,被送進揚中人民醫院,經醫生診斷,小苗患的是急性肺炎、胃腸炎,但經過多次拍片檢查後,醫生發現其腹部有異物,當晚10點再次拍片時,被確診為腸梗阻。
  • 海淘「網紅特產」眼藥水被點名 這些成分有風險
    長期用網紅眼藥水?快停下!  陳寧  近幾年隨著亞洲旅遊業越來越繁榮,日本、泰國、越南等國的藥妝店頗受遊客青睞。尤其是日本的一些護膚品、眼藥水更成了網上海淘者和赴日旅遊者必買的「網紅特產」。但最近,有幾款日本眼藥水被加拿大衛生部點了名,公開要求下架、禁售。這是怎麼回事?
  • 兒童「網紅」,不能過度開發
    來源:錢江晚報萌娃類帳號如今成為各視頻平臺上的大類,兒童博主的吸金能力超過成年人已經不是秘密。據《中國青年報》報導,如今有父母靠娃月入15萬, 一些家長開始用流量「啃小」。對於兒童「網紅」現象,網上的批評聲音很多,認為把自己的孩子培養為網紅從而「啃小」的父母鼠目寸光,只看到眼前的利益,糟蹋孩子未來,透支孩子未來。也有支持的聲音,認為兒童「網紅」對兒童能力是個提升。「網紅」的興盛,是科技資訊時代的產物,它給大眾文化帶來了蓬勃生機,但的確也侵蝕著部分兒童的正常生活。畢竟未成年人的心智還不成熟,容易被一些不正確的三觀帶入歧途。
  • 4歲女孩誤吞「巴克球」 相互吸引造成腸穿孔和腸梗阻
    入院當天,小苗的腹痛症狀不斷加劇,哭鬧的間隔時間越來越短,於是醫生又對其進行多次拍片,經過專家會診後,發現其腹部居然有異物,孩子的媽媽奚女士和家人本希望讓孩子通過排便自行排出。可是,當天晚上10點多鐘再次拍片時,醫生發現小苗的病情再度惡化,被確診為腸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