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信證券 邱偉
事件:
3月15~21日,國信證券業務小組訪問了臺灣金融機構以及部分上市公司:寶成國際(9904.TT)、偉創光電(3231.TT)、日月光(2311.TT)、宏達電(2498.TT)、旺宏(2337.TT)、友達(2409.TT)。我們對化工下遊的電子品、製鞋等行業進行了調研。
評論:
塑化行業佔市值排序第三位
塑化行業在臺灣的發展黃金期已過,目前全臺經濟發展的龍頭是電子業,佔股票市值第一位,其次分別為金融和塑化行業。塑化行業中臺塑集團的幾家控股子公司佔據了較大比重。
08年臺塑集團的四大上市公司業績均大幅下滑
臺塑集團(英語名:Formosa Plastic Group;亦稱:臺塑關係企業)為臺灣最大的企業集團,2007年銷售收入達到了20011億臺幣,其緣起於1954年創立之福懋公司,1957年更名為臺灣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臺塑」)。
旗下事業橫跨塑膠、紡織、石化、電子、能源、運輸、工務、生物科技、醫療、教育等領域。
目前臺塑旗下有4隻化工類上市公司,分別為:臺灣塑膠工業(1301.TT)、臺灣化學纖維(1326.TT)、南亞塑膠工業(1303.TT)、臺塑石化(6505.TT)。目前已經公布08年業績的臺塑石化和臺灣塑膠08年淨利潤均下滑50%以上。
電子企業的開工率回升可望延續至5月份,訂單主要來自於大陸基本上我們拜訪的電子企業開工率最低是均為08年4季度,09年初開始逐季回升,以開工率彈性較大的日月光(IC封裝)為例,開工率在09年初只有38-39%,目前回升至50%左右(正常情況下3月份開工率一般維持在70-80%)。
訂單目前可以看到5月份,5月份之後的情況並不是很有底。
我們在調研中發現,臺灣的電子廠由於很多屬於ODM形式,對於市場的預判能力不是很強,開工率的高低也都是取決於訂單的多少,因此可以作為下遊電腦、手機、家電行業銷售的同步指標加以考慮。
此外,在電子類產品普遍的低迷中,所謂NETBOOK(上網本)這一類低端電子品銷售較為堅挺,液晶面板行業也基於09年銷售能夠基本持平,保持不下滑,似乎可以看到這種趨勢:具有較強消費升級動力的產品(如液晶電視)
以及通過降低購買者成本和對使用功能定位更加明確的產品(如上網本)有一定的抗風險能力。由此可能帶來對於化工材料的新增需求:如改性塑料(9195,55.00,0.60%)以及液晶材料。由於電子類產品所需之化工材料主要為工程塑料等新材料領域,因此相應之化工新材料需求可延續至09年5月份,其後的需求主要看房地產、汽車、紡織、家電產品的消費能否真正復甦。
08年1-9月鞋類銷售同比增長20%—裕元工業(551.HK)
裕元工業屬於臺灣上市公司寶成國際的子公司,其運動鞋及休閒鞋產量佔全球20%,主要是給品牌運動鞋和休閒鞋做代工,裕元工業09年1-2月份銷售增速放緩,銷售毛利率有所下降。寶成國際近年來也努力進行下遊渠道的拓展,這可能是大陸目前ODM企業未來要走的一條道路。
島內經濟高速增長期明顯已過,對於大陸的依賴在增強
我們調研企業的訂單增量主要都是來自於大陸,顯然大陸已經成為島內生產、消費的重要增長點,以至於同期到達的大陸安利旅遊團竟然受到媒體的重點關注(幾乎是24小時全天候關注),可見臺灣本地的消費不振以及大陸消費潛力仍然較強。我們認為,激發大陸遊客消費潛力的主要因素是臺灣商品較低的進口關稅導致的低價格,臺北的總體物價水平已與北京、上海的中心城區接近,但歐美進口商品價格則明顯便宜(這一點類似於香港,詳細內容請關注國信證券零售行業分析師近期的報告)。
對比臺灣過分依賴電子行業發展的經濟體,大陸的產業發展顯然層次更多,抗風險能力也強。以化工行業為例,臺灣主要企業基本上就是臺塑(包含了煉油,塑料,橡膠(13700,-395.00,-2.80%)等),還有一家臺肥,很多化工子類別臺灣都不存在。
一點感想:品牌之路何其艱難
我們調研的6家公司,只有宏達電有自己的獨立品牌(HTC和多普達手機),其產品毛利率也可維持在30%以上,而號稱臺灣液晶面板雙雄之一的友達09年預測毛利率竟為負,05年以來最高毛利率也不到18%(07年為17.95%)。
臺灣機構投資者的解釋是任何一個品牌,都必須依靠一個強大的本土市場,而臺灣市場過小,因此很難成長出國際大品牌,造成目前多數企業從事ODM的狀態。那麼國內呢?顯然具備這個基礎。我們相信中國市場上最終能走出國際大品牌。我們看了6家化工的下遊企業,最大的感受是品牌的作用:形成天然的壁壘(對於電子產品而言是使用習慣,如手機),平滑銷售和毛利的波動。
作為一個化工研究員,我對於品牌的認識不一定全面。但是我們也看到,全球最好的化工企業之一的DuPont200年來是如何逐漸走向品牌的(萊卡,特氟龍就是典型),相信有一天,中國的化工企業也將擁有自己真正的品牌。
來源:新浪網
責任編輯: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