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黃金期已過 化工行業消費增長來自大陸

2020-11-28 華夏經緯

  國信證券 邱偉

  事件: 

  3月15~21日,國信證券業務小組訪問了臺灣金融機構以及部分上市公司:寶成國際(9904.TT)、偉創光電(3231.TT)、日月光(2311.TT)、宏達電(2498.TT)、旺宏(2337.TT)、友達(2409.TT)。我們對化工下遊的電子品、製鞋等行業進行了調研。

  評論:

  塑化行業佔市值排序第三位

  塑化行業在臺灣的發展黃金期已過,目前全臺經濟發展的龍頭是電子業,佔股票市值第一位,其次分別為金融和塑化行業。塑化行業中臺塑集團的幾家控股子公司佔據了較大比重。


  08年臺塑集團的四大上市公司業績均大幅下滑

  臺塑集團(英語名:Formosa Plastic Group;亦稱:臺塑關係企業)為臺灣最大的企業集團,2007年銷售收入達到了20011億臺幣,其緣起於1954年創立之福懋公司,1957年更名為臺灣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臺塑」)。

  旗下事業橫跨塑膠、紡織、石化、電子、能源、運輸、工務、生物科技、醫療、教育等領域。

  目前臺塑旗下有4隻化工類上市公司,分別為:臺灣塑膠工業(1301.TT)、臺灣化學纖維(1326.TT)、南亞塑膠工業(1303.TT)、臺塑石化(6505.TT)。目前已經公布08年業績的臺塑石化和臺灣塑膠08年淨利潤均下滑50%以上。

  電子企業的開工率回升可望延續至5月份,訂單主要來自於大陸基本上我們拜訪的電子企業開工率最低是均為08年4季度,09年初開始逐季回升,以開工率彈性較大的日月光(IC封裝)為例,開工率在09年初只有38-39%,目前回升至50%左右(正常情況下3月份開工率一般維持在70-80%)。

  訂單目前可以看到5月份,5月份之後的情況並不是很有底。

  我們在調研中發現,臺灣的電子廠由於很多屬於ODM形式,對於市場的預判能力不是很強,開工率的高低也都是取決於訂單的多少,因此可以作為下遊電腦、手機、家電行業銷售的同步指標加以考慮。

  此外,在電子類產品普遍的低迷中,所謂NETBOOK(上網本)這一類低端電子品銷售較為堅挺,液晶面板行業也基於09年銷售能夠基本持平,保持不下滑,似乎可以看到這種趨勢:具有較強消費升級動力的產品(如液晶電視)

  以及通過降低購買者成本和對使用功能定位更加明確的產品(如上網本)有一定的抗風險能力。由此可能帶來對於化工材料的新增需求:如改性塑料(9195,55.00,0.60%)以及液晶材料。由於電子類產品所需之化工材料主要為工程塑料等新材料領域,因此相應之化工新材料需求可延續至09年5月份,其後的需求主要看房地產、汽車、紡織、家電產品的消費能否真正復甦。

  08年1-9月鞋類銷售同比增長20%—裕元工業(551.HK)

  裕元工業屬於臺灣上市公司寶成國際的子公司,其運動鞋及休閒鞋產量佔全球20%,主要是給品牌運動鞋和休閒鞋做代工,裕元工業09年1-2月份銷售增速放緩,銷售毛利率有所下降。寶成國際近年來也努力進行下遊渠道的拓展,這可能是大陸目前ODM企業未來要走的一條道路。

  島內經濟高速增長期明顯已過,對於大陸的依賴在增強

  我們調研企業的訂單增量主要都是來自於大陸,顯然大陸已經成為島內生產、消費的重要增長點,以至於同期到達的大陸安利旅遊團竟然受到媒體的重點關注(幾乎是24小時全天候關注),可見臺灣本地的消費不振以及大陸消費潛力仍然較強。我們認為,激發大陸遊客消費潛力的主要因素是臺灣商品較低的進口關稅導致的低價格,臺北的總體物價水平已與北京、上海的中心城區接近,但歐美進口商品價格則明顯便宜(這一點類似於香港,詳細內容請關注國信證券零售行業分析師近期的報告)。

  對比臺灣過分依賴電子行業發展的經濟體,大陸的產業發展顯然層次更多,抗風險能力也強。以化工行業為例,臺灣主要企業基本上就是臺塑(包含了煉油,塑料,橡膠(13700,-395.00,-2.80%)等),還有一家臺肥,很多化工子類別臺灣都不存在。

  一點感想:品牌之路何其艱難

  我們調研的6家公司,只有宏達電有自己的獨立品牌(HTC和多普達手機),其產品毛利率也可維持在30%以上,而號稱臺灣液晶面板雙雄之一的友達09年預測毛利率竟為負,05年以來最高毛利率也不到18%(07年為17.95%)。

  臺灣機構投資者的解釋是任何一個品牌,都必須依靠一個強大的本土市場,而臺灣市場過小,因此很難成長出國際大品牌,造成目前多數企業從事ODM的狀態。那麼國內呢?顯然具備這個基礎。我們相信中國市場上最終能走出國際大品牌。我們看了6家化工的下遊企業,最大的感受是品牌的作用:形成天然的壁壘(對於電子產品而言是使用習慣,如手機),平滑銷售和毛利的波動。

  作為一個化工研究員,我對於品牌的認識不一定全面。但是我們也看到,全球最好的化工企業之一的DuPont200年來是如何逐漸走向品牌的(萊卡,特氟龍就是典型),相信有一天,中國的化工企業也將擁有自己真正的品牌。

    來源:新浪網
 

 

責任編輯:李欣

相關焦點

  • 來自臺灣家居品牌 特力屋多渠道拓展大陸市場
    昨日在HOLA特力屋秋冬新品發布會上獲悉,來自臺灣的家居零售品牌特力屋今年開始將通過電視、目錄、網絡等虛擬渠道拓展大陸市場,目標是於2014年前成為大陸排名前兩位的家用家飾國際零售品牌,門店數將增加至60家。    自從2004年底進入大陸市場,在上海開出首家店後,特力屋實體門店已進入全國七大城市,門店數達到26家。
  • 民進黨稱大陸經濟「全靠」臺灣
    民進黨當局的統計機構最新發布預計結果稱,臺灣民眾的人均GDP將會在今年第1次突破3萬美元。民進黨當局的自欺欺人民進黨當局如此進行高調宣傳,就是對外聲稱他們"執政有方"。民進黨及其他綠營人士甚至大肆吹噓到蔡英文在擔任臺灣地區領導人之後因為積極推動經濟的發展,才有了今天台灣經濟建設的"輝煌"。
  • 國民黨專家:臺灣經濟增長,完全是受惠於大陸的經濟復甦
    臺灣2020年對陸出口依存度達43.8%,創歷史新高,蔡當局對此稱,是大陸對臺依賴度提升所致。中國國民黨智庫財政顧問施威全表示,該說法明顯違反正常認知,臺灣的經濟增長率完全是受惠於大陸的經濟復甦,在大陸陸續促成一帶一路、RCEP的當下,蔡當局卻宣稱大陸對臺經濟依賴提升,恐怕過於樂觀,並悖於事實。
  • 大陸學者:兩岸合作是臺灣保持增長的依靠
    日前民進黨發言人所謂「臺灣地區對大陸出口的增加,證明大陸需要臺灣」相關言論引起熱議。上海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盛九元日前就此接受中評社記者採訪,他表示,民進黨發言人持續炒作「兩岸經濟誰依賴誰」一議題,其核心就是要將兩岸經濟合作「泛政治化」,為民進黨「反中去中」張目。
  • 國臺辦:臺灣對大陸出口創新高與大陸經濟增長率先由負轉正密不可分
    當日,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在北京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 攝新華社北京1月13日電(記者劉歡、石龍洪、陳舒)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13日應詢指出,2020年臺灣對大陸出口額及佔臺灣總出口額比例均創歷年新高,和大陸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復工復產、率先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由負轉正的主要經濟體密不可分。
  • 化工行業中期投資策略:周期回暖,把握下半年四大背景和三大機會
    上半年:夜半熄燈的黑暗正在過去上半年,原本已經歷一年左右低景氣度、正處於築底階段的化工行業,受疫情及油價雙重衝擊,猶如夜晚被限電拉閘,陷入一片黑暗。絕大多數產品價格已經處在歷史底部區域,油價急跌帶來的價格和庫存衝擊在 Q1Q2 已經基本釋放,我們認為化工行業的曙光已經逐步到來。
  • 臺灣塑膠追加投資發力大陸環氧產業鏈
    臺灣塑膠發力大陸環氧產業鏈——擬建全球最大電子紗窯。據臺塑集團(FPG)子公司南亞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消息,最近決定在中國大陸PFGFiberGlass(崑山)公司追加1650萬美元投資,以籌造全球最大的電子級玻璃纖維紗窯,屆時年產量可達5萬噸。
  • 上海社科院發布兩岸產業關聯指數:2018年,臺灣對大陸貨物貿易依存...
    來自兩岸多地的知名專家學者與企業界代表與會,就兩岸經貿發展進行熱烈研討和積極展望。「兩岸產業關聯」指數(2019)報告也在論壇上發布。論壇由上海社科院和臺灣經濟日報聯合主辦。開幕式上,上海社科院黨委書記於信匯、臺灣經濟日報社社長黃素娟等進行致辭,上海社科院副院長朱國宏主持。
  • 化工行業2020年中期策略:迎接復甦,抱緊龍頭
    從估值的角度,截至 2020 年 6 月 24 日,石油化工和基礎化工動態 PE 分別為 24.72、38.21,動態 PB分別為 0.83、2.33。石油化工 PB 連創歷史新低,基礎化工同樣處於底部區域,存在修復空間。我們維持行業強於大市評級,尤其看好優秀龍頭企業長期發展。
  • 揭臺灣與臭豆腐淵源:大陸飲食已滲入臺灣人生活
    BBC揭臺灣與臭豆腐淵源 大陸飲食已滲入臺灣人生活(圖片來自BBC)  文章稱,臭豆腐生意開業成本比較低也是造成流行的原因之一,通常在臺灣賣炸臭豆腐的店家,就只賣炸臭豆腐,不會賣其他的油炸食品,因為油鍋炸過臭豆腐之後,再炸其他食物就會沾染臭豆腐的味道,所以備品單純,而器材就是一口油鍋和爐臺,入門的門檻並不算高。
  • 臺灣菠蘿進入盛產季節 大陸進口呈爆發式增長
    臺灣菠蘿進入盛產季節 大陸進口呈爆發式增長2015-04-24 11:15     來源:你好臺灣網     編輯:趙燕  記者獲悉,截至4月20日,2015年度東渡口岸進口420批臺灣菠蘿,重量5743.4噸,貨值600萬美元,同比增長172.8%、204.5%,且已達到2014年全年進口量82.5%、90.3%
  • 大陸黑客揚言「血染臺灣」?臺媒:人已抓到來自高雄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2020年年底,臺灣網絡論壇上出現了以「2020最後1天末日上演,血染臺灣各處」為標題的網貼,恐嚇要「血染臺灣各處」跨年舞臺並安放炸彈。1月3日晚,發帖的洪姓男子被臺灣高雄檢警拘捕,4日早上已按照恐嚇公眾等罪名移送臺北地檢署復訊。
  • 沙特石油化工行業現狀及展望
    沙特石油化工行業現狀及展望 2003-07-10 00:00:00 來源:全球紡織網     生產現狀     自1970年代後沙特政府開始發展以石油化工為主的現代工業
  • 臺灣學霸都來大陸求學,直言最終都在大陸工作,人往高處爬是鐵律
    一名來自臺灣的網民貼出一張令不少島內民眾頗感震撼的照片,呈現的是正在廣州中山大學排隊等候面試的大量臺灣高中生(如圖)。該網友在帖子中寫道,「這是臺灣的孩子們在用腳投票」。時代變了。上世紀70年代,臺灣街頭巷尾流行過一句眾人傳誦的順口溜「來來來,來臺大!去去去,去美國」!如今則已悄悄被改成「來來來,來北大!去去去,去大陸」!
  • 【臺灣邀請】PCB行業的小夥伴們!GPCA/SPCA帶您去臺灣!
    PCB行業的小夥伴們!又是周末時間,小編給各位送福利了!眾所周知,中國大陸地區、韓國、臺灣地區現在早已成為世界三大PCB生產地。中國當之無愧成為世界上第一PCB生產地區,而中國PCB能有如此成就,臺灣地區PCB產業也貢獻了不少力量,兩岸更是在互惠互利中逐漸發展。
  • 臺灣學大陸搞島內「雙循環」?專家:不如參與到大陸「雙循環」謀發展
    但大陸經濟專家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臺灣經濟規模偏小,產業門類不齊全,最好還是參與到大陸經濟的「雙循環」體系中來,以謀求經濟發展的空間。23日,臺灣「全國工業總會」官網轉載了臺灣《工商時報》一篇社論,開門見山提出大陸正積極推動「雙循環」經濟發展,挖掘內部廣大市場和消費潛力。臺灣擴大內需產業的「內循環」也有相當的必要性。
  • 國臺辦:臺灣經濟離不開大陸
    海峽之聲廣播電臺北京訊(記者楊娜)國臺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針對日前民進黨發言人發表有關,「2020年臺灣對大陸出口創新高,證明大陸需要臺灣,而不是臺灣對大陸的依賴加深」的言論,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作出了反駁。
  • SABIC北亞區總裁:全球化工行業60%新增投資機會在中國
    中國化工市場的蓬勃發展,使深耕中國市場多年的SABIC等化工巨頭開始找尋更適合在華發展的企業戰略。記者了解到,2015年以來伴隨大宗原料價格上漲、化工行業供需格局改善、中遊化工產品價格進入上行通道,驅動行業整體盈利恢復增長。
  • 吹噓臺灣經濟,民進黨有多少「不能說的秘密」?
    【兩岸快評第1151期】去年11月,臺當局行政機構將臺灣2020年經濟增長率預測值從1.56%上修至2.54%,也就是說島內去年經濟增長率比預期小幅上調。臺灣「主計總處」日前也發布最新預測,臺灣人均GDP在2021年首度衝破3萬美元,聲稱突破所謂「發達社會」門檻。
  • 廈門已成為大陸最大的臺灣水果進口口岸
    眼下正是臺灣菠蘿上市季節。昨日,一艘貨輪載著18噸黃澄澄的菠蘿直航抵達海天碼頭,與此同時,另一船10噸菠蘿則通過「小三通」在大嶝上岸。這些臺灣菠蘿將通過廈門分銷到全國各地。  「其實,臺灣水果進口已經常態化,目前幾乎天天都有臺灣水果運抵廈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