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臺灣菠蘿上市季節。昨日,一艘貨輪載著18噸黃澄澄的菠蘿直航抵達海天碼頭,與此同時,另一船10噸菠蘿則通過「小三通」在大嶝上岸。這些臺灣菠蘿將通過廈門分銷到全國各地。
「其實,臺灣水果進口已經常態化,目前幾乎天天都有臺灣水果運抵廈門。」市貿發局對臺處處長楊清榕表示,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廈門已經成為大陸最大的臺灣水果進口口岸。昨天通過「小三通」運抵廈門的還有蓮霧、芭樂和木瓜。
來自檢驗檢疫局的數據顯示,自2005年5月28日廈門口岸首次進口臺灣水果以來,至今年4月,廈門口岸累計進口臺灣水果18種、428批、5019.5噸,貨值445萬美元,約佔大陸進口總量的27.3%,年均增長68%。其中80%以上銷往全國各地。得益於兩岸直航的實現,「臺灣的水果早上摘,下午到港口裝船,第二天就能趕上福建的早市。」因此,今年1-4月我市進口臺灣水果數量大幅攀升,已經超過去年全年總量,達到2053噸,這其中一半以上是通過「大三通」進口的。
在臺灣水果的帶動下,廈門與臺灣的商貿往來不斷發展。上周,臺灣水產種苗協會理事長於乃衡專程來廈考察閩臺中心漁港,並有意在此建一個「兩岸活魚中轉中心」。
大嶝對臺小額商品交易市場在運作了十年之後,即將投入改造。改造後的大嶝市場規模將擴大十倍,成為一個具備特色旅遊目的地功能的休閒商貿島,以臺海互市商貿與旅遊休閒為核心,實現商旅一體化發展,服務兩岸、輻射亞太。
楊清榕告訴記者,2008年廈臺兩地的進出口貿易額高達38億美元,其中進口31億美元、出口7億美元,臺灣已經成為廈門的第一大進口來源地,第七大出口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