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利:你們只需要記住我的鬍子

2020-12-06 千山說歷史

達利:你們只需要記住我的鬍子

我從來沒有試過用文字來書寫達利,就像是西西弗斯的推石頭故事,雖是荒謬,卻是必須。

對於超現實的人物,我們有保持沉默的必要;唯一例外的可能是,我們用超現實的方式讓文字自己說話。因為如果達利重返陽間,他只會接受荒謬的書寫。還有兩撇鬍子,這是他所希望的,後人對他的唯一記憶。

造夢

我從「Salvador」這個名字總會聯想到一種地中海的貴族氣質,就像是「Salvatore Ferragamo」鋪子裡的商品標價牌一樣。所以當出生中產家庭的達利被父親在1904年5月11日冠上這個名字的時候,我想達利已經註定要和「紙醉金迷」打一輩子的交道。

他從小長大的故鄉卡達克斯是一個地處西班牙與法國交界的海畔小鎮,也許是加泰隆尼亞的醉人海風哺育了達利明亮的雙眼,繪畫就像是一種用手與顏色去捕捉他幻想世界的攝影術。從小學開始,父親、鄰居、路過的行人;家中的庭院、葡萄藤架、餐桌上的水果盤和麵包籃;還有海邊的礁石和浪花,處於卡達克斯的一切都沒有離開過達利的眼睛,直到他的律師父親終於放棄了培養他成為另外一位律師。

然後達利就被送去了馬德裡的藝術學院,正式成為了一名藝術家,他的一生也就如此展開了。

達利二十二歲的作品《麵包籃》(The Basket of Bread),布面油畫,31.75 × 31.75 cm,1926,現藏佛羅裡達達利博物館。

他在學生時代甚為迷戀那些經典的風格,印象派,新古典主義,還有紅極一時的畢卡索,臨摹和重塑是達利在藝術學院的唯一生活,過多、繁瑣的遵循經典也讓達利覺得想要嘔吐,最終他也在二十二歲的時候離開了藝術學院和西班牙的生活圈。他去了一個對我們來說熟悉的地方,每一個藝術家都會與之愛恨糾纏的地方:巴黎。

如果你是一個藝術家,你應當從來不會熄滅自己前往巴黎的夢,當然夢是否挑選了你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只要艾菲爾鐵塔和羅浮宮的花園沒有被原子彈炸成碎片,歐洲大陸,甚至是美洲、亞洲的藝術家總會蜂擁而至來到這個被他們當作夢想的地方,比如安格爾、梵谷、塞尚、畢卡索、馬蒂斯。當然達利也不是一個與生俱來的超現實主義者,來到巴黎之前,他只是懷揣著一個非常幼稚的夢想:畫一些不是印象主義的作品來養活自己。

我不知道如何評價達利的圓夢與否,可我知道巴黎喚醒了他心底的另一個達利。壓抑和焦躁之所以危險非常,在於它們的無法釋放,但巴黎輕輕安放了達利自小古怪的情緒,就像是一部失焦已久的照相機,突然被人擰到了舒服的光圈與焦距之上。我想按下快門那隻手應當屬於巴黎的很多人,包括《安達盧之犬》的布紐爾(Luis Portolés)、《超現實主義宣言》的布勒東(André Breton)、同去加泰隆尼亞沙龍聚會的艾呂雅(Paul luard)夫婦──特別是艾呂雅夫人加拉,達利第一次看到她時已經忍不住說:這是我的繆斯女神。

達利和他的女神卡拉(Gala Dalí),她本來也是艾呂雅的妻子。

繆斯

布勒東在書寫超現實主義宣言的時候,儘量把文字變得粗暴、直接、容易高潮,他說「超現實主義是在沒有任何理性控制下,在任何美與道德之外進行的思想活動,目的是消除夢幻與現實、理性與瘋狂、客觀與主觀的界限。」

我也覺得瘋狂和赤裸的東西,除了吸睛之外,能夠帶給人們一種強烈的創傷意識,往後如果有似曾相識的感覺,這些幻覺記憶往往令人噁心與嘔吐。卡拉借給達利的超現實生命,如同一個甜蜜但又血流不止的傷口。所以達利從卡拉來臨的1929年開始,成為了一個高產的藝術家。《大自慰者》的問世,好比是達利徹底釋放了自己對於性本能的渴望:他的渴望中唯一正當的就是歡愉。達利的超現實思想裡,在人的生命中現實的原則總是對抗著歡愉的原則,激烈的防衛鎮壓著智識,透過低俗的人道主義情感,透過像是對工作的熱愛等等這類我們唾棄卻又包裝精美的詞語,反對一切,這樣的防衛可能導致的就是手淫、暴露狂、犯罪。

所以達利要盡情地釋放,超現實主義革命在本質上就是道德秩序的革命,達利的革命在本質上就是性和欲望的革命。

大自慰者(The Great Masturbator),布面油畫,110 × 150 cm ,1929,現藏馬德裡索菲婭王后國家藝術中心博物館。

夢前影像、夢、精神疏離、偶然介入、性的探索、冒犯、反擊宗教、催眠的夢、野性事物、超現實事物等等,原始欲望的想像成為了達利超現實創作高峰的主題。他開始將自己與洛特-加龍省雷阿蒙、託洛茨基、薩德侯爵、赫拉克利特等人並列,在秋季畫展的發言中達利高聲地宣布一切「超現實主義者的代表」:

「超現實主義帶領我們走向即興現實感受,我們對那些會削弱歡愉的部分感到害怕;那些詩人用粗俗的絢麗的布幔所覆蓋住的精心選用的氣味讓我們害怕;黑色的面具看起來像是個美麗的女子;在各種恐怖中,我們會看見那不太詩意的獠牙,因為用最美的東西呈現的精心包裝,極為細緻也極為使人惱怒,循著我們想要蓋住或者想要揭開的夢。

我覺得在這裡不得不提到第二個繆斯的名字,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在那個時代,佛洛伊德是偶像級人物,達利會稱他是「父親」。他的精神分析學說非常流行,而按照他的觀點來說,人類一切行動的深層動機都來源於他的無意識,而無意識總是和「性」有關的。

這位佛洛伊德的兒子再也沒有離開「性」的誘惑。在巴黎和故鄉卡達克斯的創作歲月裡,卡拉的肉體或是凝視一直陪伴在達利左右,而達利需要慢慢等待潛意識的意象浮現,然後立即把它們放到畫布上。他說有時候,他等上幾個小時才有一個意象,而那些破爛不堪的碎片往往來自童年回憶的深處,比如幾乎瘋狂的性慾,還有兒時回憶裡的圖騰和恐懼,結合一起成為了類似精神分析的意象詞彙、顏色還有圖案。還有,他的創作從來不會止於一幅畫、一篇文章或是一個雕塑的完工,達利總是需要一場發布會,來為他的作品烙上一個驚悚的超現實紋身。我最喜歡的就是他這段在加泰隆尼亞秋季展開幕時的發言:

「我向加泰隆尼亞的新一代演說,為的是要告訴他們目前最好的秩序已經出現道德危機;那些堅持這些正當且理性的思想的不道德的人,你們臉上都沾滿我的口水吧。」

偏執

「所有的藝術,當它在外觀上趨近完美,精神上就病了。在這種情況下所有藝術的光輝時刻都是可怕的墮落。更進一步說,我們可以看見這些時刻中,只能從唯一的精神之路上去尋得的事實就消失了,讓位給在美學系統中那些沒有智能的程序,它反對事實的追尋,也就無法讓人得到詩意的感動,無法感受完整的張力,因為如果人的認知中沒有事實的數據存在,就無法體會詩意。事實的數據就是將我們帶到非理性與潛意識中那自動作用與空想的途徑。

達利經常喜歡賣弄自己陰晴不定的性格,想必他也以此為傲。我經常會在他各種充滿童真、狂妄、自大而且毫無根據的「厥詞」中找到如上述一樣充滿理智與論據的哲學理論。或許釋放自己人格的矛盾,也是達利在靈感乾枯時為數不多的創作轉機。對於超現實主義的偏見在當時的巴黎也不是什麼秘密,只不過對於達利來說,偏見卻足以讓他在大量「所謂」超現實主義者中脫穎而出。「達利」這個符號,更需要超越「超現實主義」這個標籤:就像他的前輩杜尚(Marcel Duchamp),剛剛畫完未來主義的畫,突然就把一個尿兜扔進了藝術展,從此得名「現代藝術之父」。

現代藝術之父的那個尿兜。

但如果你覺得完全看不懂達利的任何超現實作品並對他嗤之以鼻,比如這幅偽文青總會放在嘴邊的《記憶的堅持》,達利會說,這不怪你,你只不過被汙染得太厲害了:

我對每個作品我都盡最大可能,保持最自然、最正常的創作態度。我的畫,每個卡達克斯的漁民和小孩都看得懂,一點困難也沒有。這些人都能理解,都受到感動。相反的,那些藝術評論者,一點都不理解 ,說沒有受到感動。

對我來說,所謂『藝術』的繪畫是沒有意義的。對身體健康、沒有受到藝術汙染的人來說,也無法讓他們感動。只有聰明的、受過訓練的人才看得懂。他們所擁有的學識和經驗,讓他們抓得住感官的豐富、色彩的多汁、珠光閃閃的抒情、無窮的細膩;這一切堆積出作品的豐富,那是多麼地複雜,多麼地難以理解。

與之相反,我自己的東西則是反藝術的,非常直接。他們感動人心,馬上就能被理解,完全不需要事前的技巧訓練。大家不需要像別的作品一樣,做什麼先前的解釋,有什麼先置的想法, 或是任何預想。大家只需睜大純淨的雙眼即可。人們看我的畫,感覺就像蒼蠅被粘蠅紙粘到了一樣,覺得受到挑釁,並且無法將視線移開,讓他們感到可笑且愚蠢。我說這是他們從中感受到詩意,潛意識中他們是深受感動的,雖然他們的文化和他們的習俗告訴他們要提出強烈的抗議。

記憶的堅持(The Persistence of Memory),布面油畫,24 × 33cm,1931年,現藏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我也不打算為達利的作品留下什麼蓋棺定論的詮釋,不然就如那些藝術評論家一樣,犯了「百無一用是書生」的低級錯誤。那些流動的時鐘、螞蟻、峽谷、沙漠、天空等等,都不過是一個偏執狂在講述他幼稚的童年故事,用最直觀的想像或許就能觸及到達利天馬行空的顏色。他的作品都是為了達到跟觀眾的潛意識溝通而存在的,如果還要嘗試拋開作品本身而解讀作品中使用的各種符號,達利會告訴你所有符號是雜亂的,就跟人的潛意識一樣,任何文字都顯得蒼白無力。

美金

1938年,達利前往倫敦親自拜訪佛洛伊德,試圖說服他認識到無意識理論對超現實主義繪畫的重要意義。

這是「兒子」生平第一次親身觸摸到心目中那個偉岸的「父親」形象,達利後來在自傳中親口說,平生只有見到兩個人的時候不由

自主地流起汗來,一個是童年的偶像畢卡索,另一個就是拜會佛洛伊德。

父親也很粗暴地送給達利兩句話:

「在古典的繪畫中,我尋找無意識,而在超現實主義的作品中,我卻尋找有意識的東西。你的神秘感是洩露直白的。相反,達文西、安格爾的畫才符合無意識的理想。」

達利無論通過什麼手段和途徑來展示無意識的心跳,本質上都是有意識地設法把想像力從理想和科學的禁錮中解放出來。無意識就像是一個定時炸彈,不管你剪斷藍色線還是紅色線,總會有意想不到的爆炸;當你棄之不顧的時候,時間流逝的滴答聲響又讓你生不如死,他需要重新思考自己超現實主義風格的未來。幾乎就在同一時間,因為達利沒有如其他藝術家同僚般與法西斯主義割袍斷義,他在一次宣言中高喊,「我和超現實主義的最大差異,在於我是個超現實主義者」,之後就在1939年正式離開了超現實主義圈子。

達利在拜訪完佛洛伊德所畫的肖像草圖,現藏倫敦弗羅伊德博物館。

希特勒能不能純粹地作為一個藝術家形象為人所欣賞,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但達利沒有在思考這個問題上浪費時間,他帶著還沒有成功轉型的偏執狂風格去了美國。

不管是他在美國以瘋狂的實驗作品「原子達利」來博取藝術界的眼球,還是他之後幾近病態地拍攝了一系列朱古力和珠寶的商業廣告,超現實主義的畫筆已經不適合美國,以及身處美國的達利。他從未停止曝光自己的形象以及那兩條微微上揚的鬍子,他會突然在採訪節目中說,「我和瘋子最大的不同,就是我沒有瘋」;或者在自己畫展的開幕禮上突然跳起舞來,然後瞪著眼睛做足了表情留給臺下的鎂光燈拍照。美國人當他是寵兒,收藏他作品的畫廊和私人投資者越來越多,他在美國為第五大道百貨公司設計櫥窗或是拍一支廣告所賺取的美金,比當時所有超現實藝術家的收入加起來還要多。

但他不過待了短短八年,就帶著他最喜愛的美金回到了家鄉卡達克斯。後世很多人都猜測這是達利對自己藝術情操的愧疚、重新尋找創作靈感的表現等等反省的過程,但他們都忘了達利曾經說過的兩句話:

「不管發生什麼事情,我的觀眾一定搞不懂我是在胡鬧還是在正兒八經;同樣的,我也一定不懂。我不斷的詢問:深沉思考的達利從哪裡開始,瘋癲荒謬的達利從哪裡開始。」

所以我寧願相信,達利只是純粹的想家了。

原子達利(Dalí Atomicus)是達利來到美國後的一系列攝影實驗作品,創作於1948年。

他在50年代之後的那些宗教作品贏得了他故鄉人民的愛戴,但作為一個偏執狂,他不應該滿足於自己的作品停留在收藏家惡俗品味的牆上——也許某某大富豪會把那些印象主義的光影迷霧放在《蜜比血甜》(Honey is Sweeter than Blood)和《龍蝦電話》(Lobster Telephone)之間。達利開始著手建造以自己為名的美術館,他親自設計了裝置、擺設還有牆壁的彩釉,他最引以自豪的事情,莫過於在開幕禮上當著文化界、政治界還有娛樂界的眾人們說:「愛因斯坦去世後,大家必然都知道世界上僅存的天才就是達利」

聖安東尼的誘惑(Temptation of St Anthony),布面油畫,119.5 x 89.7 cm,1946年,現藏比利時皇家美術博物館。

而天才在生命盡頭的時候,也不會用常規的方式經歷死亡。1982年,加拉去世了,這位比達利年長十多歲的繆斯女神,她的屍體被達利塗滿防腐香料埋葬在一所城堡之中。在加拉死去之後,達利再也沒有創作任何作品,直到他在1989年去世,而遺體則被安放在屬於他自己的美術館裡,相當於他最後一件送給人類的作品。

如果你想記住達利的名字,不妨按照他的遺願,記住他的兩撇鬍子即可;我還私心地建議你記住,他為這個時代提供了最美味可口的餐飲。

達利的鬍子

相關焦點

  • 藝術Icon | 你以為他只玩兒壞了達利的鬍子?
    法國超現實主義畫家薩爾瓦多·達利史上最著名的兩撇小鬍子,無疑是屬於達利叔叔的。
  • 他是達利最愛的數學家,晚期畫作的靈感源泉,蝴蝶效應理論奠基人
    薩爾多瓦·達利,一個超現實主義的天才畫家,大開的腦洞、標誌性的鬍子、理想與現實交匯的畫作,都成為他極具個人色彩的標籤。在達利的故鄉西班牙菲格雷斯,有一座他親手設計的博物館,這裡保存著許多達利的名作,達利的遺體也被保存於此。
  • 明星時尚留鬍子,鬍子就像自家的草坪,既需要規劃,又需要修剪
    鬍子就像自家的草坪,既需要規劃,又需要修剪。有些瑞士手錶品牌會在高端男士護理機構做活動,活動上還安排修面體驗。造型師擺好架勢,拿出各種先進的鬍鬚修剪工具,擼起袖子。他一上手,我立馬感到扎心······經驗告訴我,鬍子造型師大概率會機械地剪鬍子。
  • 達利藝術展在上海K11開幕
    人民網上海11月5日電 (記者 曹玲娟) 由K11 Art Foundation(KAF)與卡拉-達利基金會共同策劃的超現實主義藝術展「跨界大師.鬼才達利」昨天在上海chi K11美術館開幕。展覽匯集240餘件達利的藝術傑作和媒體作品,將自今天起持續至2016年2月15日。
  • 有鬍子的黃曉明和沒鬍子的黃曉明,你們覺得哪種風格更合適?
    很多人都說,把鬍子剃掉之後並且減肥成功的黃曉明,一點也不油膩了,反而有一種清爽的愛豆風。就連啃平果,都覺得好帥。好像一下子年輕了十幾二十歲的樣子。對比之前有鬍子,感覺完全是兩種風格。那麼,你們覺得有鬍子的黃曉明帥嗎?金雞頒獎禮的時候,鬍子有一種飽經滄桑的感覺。是不是覺得有一點頹唐大叔的帥氣?
  • 為何《春嬌救志明》中的志明買了一件沒什麼用的達利作品
    好似達利了解我們內心對時光流逝以及死亡的無形焦慮,並且把這些都表現在畫中。那是什麼使得這幅畫如此引人注目?我認為可能是因為達利運用非常寫實的畫法卻描繪了一個虛無的世界,給人一種異樣的真實感。在這裡達利的畫作讓他名聲鵲起。他在畫作中探索立體主義,並吸引了後來成為西班牙藝術界傑出人物的注意。在這裡他克服了以前靦腆害羞的缺點,轉變成為一個全新又古怪的達利,他開始蓄起他標誌性的鬍子。他原先害羞靦腆的性格變為肆無忌憚的狂妄自信。他放言沒有老師能指導他的作業,這使得他被學校開除。
  • 每天刮鬍子太麻煩?朋友教我小妙招,幾天不用刮鬍子,太棒了
    大家好,我是若夢。每個男性朋友都會長鬍子,長得快的基本上每天都需要去刮很是煩惱,如果出門太著急又忘了刮鬍子,看起來就特別的邋遢,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小妙招,讓你不再每天刮鬍子,跟我一起來看看是怎麼做的吧! 1.首先準備一個容器,一個勺子。
  • 你見過貓咪「長鬍子」嗎?它們的樣子笑噴我了:你們是要成精了嗎
    今天咱們介紹的,是「長鬍子」的一類,也許你會奇怪,貓不都長鬍子嗎?這有啥的?別急,接著往下看你就明白了!上圖的這隻貓咪,鬍子像是一隻「隱藏的貓咪」,仔細一看挺瘮人的。當然它也是獨一無二的,不過,瞧瞧下邊這些八字鬍的傢伙們,一個個真簡直了,雖然它們表情或許是一臉嚴肅的,但不知道為什麼,我就是想笑!
  • 薩拉瓦爾 達利:超現實主義的記憶藝術大展正式開幕!
    展覽展出了西班牙20世紀最具代表性的超現實主義藝術家薩爾瓦多·達利的三個作品系列的代表性的93餘件作品。他還特意為此創作了一張自畫像,名為「被蝴蝶包圍的達利超現實主義肖像」。在這幅自畫像作品中,達利身著某種女性服裝,令人不由得浮想聯翩;作品集當中的「超現實主義時間之眼」同樣也是達利畫作的典型代表,匯聚一起的線條使相距遙遠的事物也相連通,畫面的前景是兩個人型和三隻蝴蝶,而在一隻巨大的墨藍色眼睛虹膜中,包含著一個顯示九點三十二分的時鐘。
  • 這下不能亂摸了,貓咪的鬍子有大作用
    這下不能亂摸了,貓咪的鬍子有大作用哈嘍,歡迎來看嘉嘉的寵物趣事,先送你一個麼麼噠~能關注我就送你兩個麼麼噠~在生活中我們可能只注意到了貓咪粉嫩嫩的手掌,還有琉璃一般的大眼睛。那麼你們有沒有注意到貓咪細長的鬍鬚呢?千萬別以為貓咪的鬍鬚只是好看,嘉嘉警告大家不要輕易觸摸貓咪的鬍鬚,因為這對貓咪來說是不禮貌的。貓咪的鬍鬚是一個重要的感覺器官,換句話來說,貓咪的鬍鬚是非常敏感的。鏟屎官一定要明白貓咪的心情,我們只要仔細看看貓咪的鬍子就知道了,當貓咪心情好的時候是自然放鬆的。
  • 達利真跡將來北京展出啦!
    本次展覽將展出達利極為稀有的兩件原作真跡作品,同時,「紀念達利超現實主義四十周年版畫」系列、「紀念達利超現實主義五十周年版畫」系列、達利向戈雅致敬版畫系列,以及由以上內容創作的裝置及影像作品等,也都將為觀眾提供一條了解達利作品及歷程的良好路徑。
  • 有鬍子和沒鬍子差別到底有多大,看看這些男神就知道了
    一起來看看大家熟知的電影男神,他們留胡不留胡可能取決於角色的需要,但效果卻和我們想像的相去甚遠。克裡斯·埃文斯 - 美國隊長美隊的絡腮鬍和一字胡,你們覺得哪一個更好呢?無論如何我都不喜歡第二個,一下子就想到了前蘇聯的史達林,這是為毛?
  • 達利的藝術詭異難解 我們應該如何理解
    達利--《記憶的永恆》在現代主義美術最顯赫的三位大師——畢卡索、達利和米羅中,達利雖然被認為是最詭異難解的,卻至今仍受到熱烈追捧,僅去年年底的上海藝術展覽季,就開出了三個達利專題展。達利身上究竟有什麼東西,至今還觸動著人們的神經?不要簡單地用瘋狂來概括也許,只有最新奇的鑰匙才能打開最堅固的門。深入研究達利、研究20世紀初超現實主義藝術運動的深層追求之後,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解讀達利、理解達利的那些最不可思議的作品的鑰匙,正是我們如今喊得最響、用得最多的一個概念——創新思維。
  • 北京:達利藝術展798開展 走進藝術狂人的超現實主義世界
    北京:達利藝術展798開展 走進藝術狂人的超現實主義世界 2020-07-29 20:40:00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作者:  展覽展出了西班牙20世紀最具代表性的超現實主義藝術家薩爾瓦多·達利的三個作品系列的代表性的93餘件作品。  本次展覽展出了諸多達利的畢生傑作,從中蘊含其自發性的創作意識。達利曾寫到,「我的理念是,一個同時工作和娛樂的人,同時思考和行動的人,一生都在闡述他的思想,而主要思想在作品中不斷表達」。
  • 組圖:狂想藝術 達利藝術展在中華世紀壇拉開帷幕
    聽到達利的聲音,看到達利的影像,與他的畫融為一體,將成為達利藝術展的一個亮點。  今晚7時整,讓人們企盼已久的「狂想的旅程·大師達利互動展」在中華世紀壇藝術館正式拉開帷幕。和諧的燈光,優雅的音樂,高品質的展品,都向人們展示了此次藝術展其特有的高雅和唯美。達利藝術展從今天開始,到10月15日為止,歷時3個月,不僅吸引了藝術愛好者的目光,更瘋狂了京城眾媒體。
  • 關於貓咪的鬍子,你需要知道這些
    Missi而在Dailymail上,有隻正在尋找主人的英國流浪小母貓Whisker,擁有長達12英寸(約30cm)的鬍子!超長的鬍子使得整個貓頭看起來大了3倍,但臉顯得小(心機girl)。貓老了鬍子也會和人一樣變白嗎?剛出生的小貓有鬍子嗎貓的鬍子到底有什麼用?拔貓鬍子,貓會記恨我嗎?
  • 藝術商場上海K11開啟「跨界大師 鬼才達利」藝術展
    > 作為中國最知名的藝術商場,位於上海的K11 Art Foundation(KAF)現推出超現實主義藝術展「跨界大師 鬼才達利」,該展將於2015年11月5日持續至2016年2月15日,將展出逾240件達利的藝術和媒體作品。
  • 看見大師:去世20年遭遇強行認爹事件,這劇情很達利
    今天,看到一個離奇的尋親新聞,腦海裡瞬間蹦出一位有著兩綹朝天胡的達利,明明是一位超現實畫家的達利和尋親又能扯上什麼關係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達利的全名為薩爾瓦多·多明哥·菲利普·哈辛託·達利-多梅內克,因為這個名字實在太長故簡化為達利,達利出生於1904年5月11日,於1989年1月23日離世,算是離我們最近的藝術家大師了。
  • 2隻病弱小貓被大叔救活,全靠「鬍子」哄住小貓,大叔真是位暖男
    這三隻小貓是一隻野貓生的孩子,不過因為一場暴風雨以後,貓媽媽便不再出現了,使得三隻小貓正是需要媽媽照顧的時候便成為了孤兒。三隻小貓因為遲遲沒有得到貓媽媽的照顧,於是它們開始本能地哭著要喝奶。這時一位路過的路人聽到了小貓的哭聲,尋聲而去找到了三隻小貓,不幸的是同時還發現了旁邊有四隻已經夭折的小貓。
  • 鬍鬚護理指南|如何通過鬍子瞬間提升男性魅力
    鬍子,是一個男人成熟的象徵。很多男性朋友都會問我:「嫩叔,你說我留個像你一樣的鬍子會不會也招姑娘喜歡啊?」鬍子留的好確實會讓直男看起來會更成熟性感,打理起來甚至比照顧你抽藏多年的球鞋還要用心,邋遢不修邊幅的鬍子只會讓你看起來像個流浪漢,並不會對你有半分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