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達利最愛的數學家,晚期畫作的靈感源泉,蝴蝶效應理論奠基人

2021-01-08 FUN知識點

薩爾多瓦·達利,一個超現實主義的天才畫家,大開的腦洞、標誌性的鬍子、理想與現實交匯的畫作,都成為他極具個人色彩的標籤。在達利的故鄉西班牙菲格雷斯,有一座他親手設計的博物館,這裡保存著許多達利的名作,達利的遺體也被保存於此。

達利生前的書房被原樣保留,書房的桌子上,法國數學家勒內·託姆的《拋物線和突變》還保持攤開的樣子。書上有勒內·託姆手寫的贈書題詞,抬頭稱呼達利為「大師」,落款時間是1983年。書中可見達利的標註線條和一些隨手繪製的草圖,其中一幅描繪了一個渾身赤裸、振臂歡呼的人。

這幅看似隨意的畫作被認為是達利生前最後的作品,而這本書的作者勒內·託姆在達利生命的最後十年,極大地影響了他的繪畫主題和風格。

達利出生在1904年,是西班牙貴族,勒內·託姆比達利小19歲,於1923年出生在法國小鎮蒙貝利亞爾,是一個商人的兒子。他們雖然分屬藝術和數學領域,但都特立獨行,善於打破規則,喜好突破學科界限約束。

勒內·託姆的主要成就在於微分拓撲和突變論,他28歲獲得博士學位,35歲獲得被稱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的菲爾茲獎,45歲時提出了突變論,並出版《結構穩定性與形態發生學》一書,描述了由於初始條件的微小變化,動力系統是如何突然經歷大規模變化的,還將這一理論用於解釋語言、生命的形成。他還將數學與符號分析結合起來,發明了「符號物理學。」

突變論利用數學模型對變化進行描述,它也為後來的混沌理論提供理論基礎,並逐漸成為混沌理論的一部分,並用來解釋自然氣候、生命演變、經濟危機、市場規則等方面的現象。其中最為人所熟知的便是氣象學家愛德華·諾頓·洛倫茨提出的「蝴蝶效應」,用來解釋一個微小變化引起的連鎖反應。

達利對勒內·託姆喜愛,能夠在他的畫作中找到蛛絲馬跡。達利在勒內·託姆的書中選擇方程式和符號融入繪畫作品中,甚至還創作了一幅名為「對勒內·託姆的敬意」的畫作。達利後期的作品,許多都受到突變論、拓撲學的影響。

《燕尾大提琴》是達利所繪的最後一幅油畫,畫中的大提琴是其後期作品的一大主題,畫中燕尾、大提琴、摺疊突變、雙曲線、拋物線等都被用作畫中的元素,整幅畫由銳角、曲線、燕尾形幾何圖案構成,可以說是一連串突變的集合,也是勒內·託姆突變論的二維展現。

因此,勒內·託姆不僅僅是一位數學天才,他對現代藝術,尤其是超現實主義也做出了自己獨特的貢獻。

你對達利與勒內·託姆的影響怎麼看,歡迎留言、分享。

請隨手關注、點讚、評論,每天一點泛閱讀!

相關焦點

  • 為何《春嬌救志明》中的志明買了一件沒什麼用的達利作品
    卡達克斯小鎮達利童年的記憶被夢境和渴望佔據著,夢境和渴望強烈到以至於充滿了他的思想,而這些又是他後來創作時靈感的來源。達利後期的很多畫作,那些超現實主義作品,讓人迷亂又十分的不安。我想達利十分孤寂,他是個內向靦腆男孩。他的焦慮有一部分來自於他的媽媽,他非常愛他的媽媽,但他媽媽身體不好,在他小時候就病逝了。他不得不與他有暴力傾向的爸爸相依為命。他雖然很欣賞他爸爸,想成為他那樣的人,但是對他很恐懼。
  • 神級數學家拉馬努金,靈感竟來源於夢境
    之前咱們專門寫過一篇文章,提到靈感和既視感往往是來自於夢境,今天我們就聊一個靈感來自於夢境的真實的例子,他就是神級數學家拉馬努金。提到拉馬努金這個名字,很多人並不熟悉。他的名字真正進入大眾的視野還是2015年的時候一部以他的故事拍攝成的電影《知無涯者》上映。
  • 藝術Icon | 你以為他只玩兒壞了達利的鬍子?
    法國超現實主義畫家薩爾瓦多·達利史上最著名的兩撇小鬍子,無疑是屬於達利叔叔的。
  • 薩拉瓦爾 達利:超現實主義的記憶藝術大展正式開幕!
    展覽展出了西班牙20世紀最具代表性的超現實主義藝術家薩爾瓦多·達利的三個作品系列的代表性的93餘件作品。他還特意為此創作了一張自畫像,名為「被蝴蝶包圍的達利超現實主義肖像」。在這幅自畫像作品中,達利身著某種女性服裝,令人不由得浮想聯翩;作品集當中的「超現實主義時間之眼」同樣也是達利畫作的典型代表,匯聚一起的線條使相距遙遠的事物也相連通,畫面的前景是兩個人型和三隻蝴蝶,而在一隻巨大的墨藍色眼睛虹膜中,包含著一個顯示九點三十二分的時鐘。
  • 什麼叫做蝴蝶效應?股市中蝴蝶效應是什麼意思?
    什麼是蝴蝶效應?蝴蝶效應(ButterflyEffect)是指在一個動力系統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這是一種混沌現象。那麼股市中效應是什麼意思?股市中蝴蝶效應是什麼意思美國氣象學家愛德華·羅倫茲(EdwardLorenz)1963年在一篇提交紐約科學院的論文中分析了這個效應
  • 「蝴蝶效應」是什麼?
    生活中我們總聽到「蝴蝶效應」這個詞,那「蝴蝶效應」是什麼呢?蝴蝶效應指在長時間和大範圍內,微小的空氣系統變化可能導致連鎖反應,並最終導致其他系統產生極大變化。在上世紀60年代,美國著名氣象學家愛德華▪洛倫茲提出了蝴蝶效應這個概念,他通過電腦進行「天氣預報」的模擬,發現如果將輸入的數據進行微調,得出的計算結果差別會非常大。這個概念被形象的表述為: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發生的原因可能是一個月前一隻蝴蝶在巴西輕輕拍打翅膀。「蝴蝶效應」這個名稱也就此誕生。
  • 達利藝術展在上海K11開幕
    作為一名藝術家,達利的言行舉止讓他在其他主流的藝術家當中別樹一格。無論是繪畫,還是雕塑,達利都用其絕妙的技巧表現其反理性的創作主題,為觀賞者帶來深刻印象。「這次『鬼才達利』展出的200餘件作品,是KAF與達利本人創辦的卡拉-達利基金會合作,從收藏在西班牙菲格雷斯鎮逾4000件藝術作品和檔案文件中精心挑選出的。」K11 Art Foundation創辦人兼名譽主席鄭志剛介紹。
  • 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十個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只排第二,第一是他
    由於對量子理論的新貢獻,他於1932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海森堡還完成了核反應堆理論。由於他取得的上述巨大成就,使他成了20世紀最重要的理論物理和原子物理學家。公元1901~公元1976,德國物理學家維爾納·卡爾·海森堡由於在取得整個科學史上的最重要的成就之一——量子力學的創立中所起的作用,於1932年獲得諾貝爾物理獎。
  • 兩個人在一起,想要愛得長久,就要避免「蝴蝶效應」
    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一隻蝴蝶,偶爾煽動幾下翅膀,兩周後,很可能在美國德克莎斯引起一陣龍捲風,這就是蝴蝶效應。中國古語「千裡之堤,毀於蟻穴」,就是蝴蝶效應的最好詮釋。一個小小的螞蟻,也能毀掉一個長堤,不要覺得不可思議。
  • 提出平行線可相交的數學家,生前受盡嘲諷,死後卻被認可
    羅巴切夫斯基的大膽的猜測還有提出平行線可相交的數學家,生前因此受盡嘲諷,死後卻被認可,他就是俄國的羅巴切夫斯基。羅巴切夫斯基從小就展現出了過人的數學天賦,放到現代,他就是人們口中的天才神童。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俄羅斯喀山大學之後,羅巴切夫斯基僅僅用了4年的時間,就拿到了物理數學碩士學位。
  • 達利:你們只需要記住我的鬍子
    」達利經常喜歡賣弄自己陰晴不定的性格,想必他也以此為傲。我經常會在他各種充滿童真、狂妄、自大而且毫無根據的「厥詞」中找到如上述一樣充滿理智與論據的哲學理論。或許釋放自己人格的矛盾,也是達利在靈感乾枯時為數不多的創作轉機。
  • 混沌理論是什麼鬼?大顛覆,20世紀最偉大理論之一
    而混沌理論的學者,就是試圖去了解與掌握這些存在於秩序、複雜與混沌邊緣的變動原理。中國的《禮記·經解》說過:「君子慎始,差若毫釐,謬以千裡。」這本是警世之言,類似的現象也常發生在科學領域之中,例如1962年發現的「蝴蝶效應」。愛德華·諾頓·羅倫茲(圖1),美國的氣象學家,被稱為混沌理論之父,也是「蝴蝶效應」的發現者。
  • 「蝴蝶劇場」的「蝴蝶」效應
    「蝴蝶劇場」的「蝴蝶」效應(深觀察)天乃蝶之家,地乃蝶之靈,雲乃蝶之裳,花乃蝶之魂,但為君之故,翩翩舞到今……2021年元旦小長假,在越聲清韻中,杭州西湖邊的「蝴蝶劇場」連續上演了三晚新版越劇《梁祝》。這是百越文創與浙江小百花越劇院(團)推出的2021中國式新年音樂會,也是「蝴蝶劇場」自2020年元旦開張以來,舉辦的第一屆中國式新年音樂會。
  • 姜立夫:他是數學家更是數學教育家
    早在1926年在廈門大學執教時,他就曾對當時在身邊做助教的江澤涵說:「前此數年,我把全部精力用來教書、教學生,此後我也要繼續研究,教自己了。」但是,在以後漫長的半個世紀中,他始終是教人先於「教己」。只是到了上世紀50年代後期,由於身體原因,姜立夫先生不再擔任一線教學工作,才開始以較多精力整理並發展他創建的圓素與球素幾何的矩陣理論。
  • 蝴蝶效應:性格孤僻的人,如何成為「如魚得水」的社交達人
    「蝴蝶效應」的緣起1961年,世界知名學府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氣象學家Edward Lorenz創建一個電腦程式,想要模擬和預測天氣的變化。有一天,他在這個程序中輸入了幾個數據,並且修改了一些微小的變量,然後他覺得有點困,想提提神,就去快速喝了一杯咖啡。
  • 許寶騄:一個把生命託付給數學王國的數學家
    許寶騄著名數學家許寶騄開創了中國概率論、數理統計領域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尤其在參數估計理論、在奈曼-皮爾遜理論、多元分析、極限理論等數學領域取得了卓越成就,是多遠統計分析學科的開拓者之一,也是中國概率統計領域最主要奠基人之一
  • 原提出這個幾何理論的數學家,「含冤而死」
    這一數學理論的提出在當時嚴重衝擊了數學界權威,羅巴切夫斯基也遭受了那些思想守舊的正統數學家的冷漠反對甚至嘲諷,最後只能鬱鬱而終。然漫長黑夜之後必定迎來光明,羅巴切夫斯基提出的非歐幾何結果在12年後被證明其正確性。
  • 十大人類歷史上智商最逆天的天才!
    十大人類歷史上智商最逆天的天才!高雍涵是一個8歲男孩,和同齡孩子一樣,喜歡遊戲喜歡玩耍,但當他拿出自己研究的奧數公式時,很多成年人都看不懂。讓人驚嘆不已,今天就帶大家認識一下十大人類歷史上智商最逆天的天才...
  • 「蝴蝶效應」皆有聯繫,打破原有平衡,必然掀起一場巨大風波
    自然界中的蝴蝶是一種美麗的存在。它們拍打著翅膀,在花叢中飛舞徘徊,但它們的輝煌是經過漫長的等待和痛苦的鬥爭而獲得的。但是當它們變成蝴蝶的時候,生命是十分的短暫,它們的時間是非常有限的。當它們還沒有充分展示自己的風採時,隨著季節的更迭,它們逐漸停止了飛行,結束了輝煌而又短暫的生命。人們總是羨慕那些自由而美麗的生物,但他們不知道他們的世界裡那屬於它們自己的時間裡是多麼的痛苦。
  • 一律師公開單挑天才數學家,原以為是青銅,沒想到竟是王者!
    17世紀還有這麼一個特點:就是科學家不再像以前一樣,僅憑一己之力創造新理論。隨著整個歐洲學術界的聯繫日漸緊密,科學家們也靠一場場爭論,迸發新的靈感,激蕩出更多偉大的創造.....今天超模君要介紹的,是數學界一場持續了數十年的「撕逼」。故事的兩名主角,一個是被稱為西方現代哲學奠基人、「解構幾何之父」的勒內·笛卡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