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人類向來崇尚自由,可以為了自由做任何事,但有一種動物也是如此,因為"追求自由",幾乎接近滅絕。 它就是血雉。如果被逮住,它會不吃不喝絕食而亡,不可以被馴養,無法人工養殖。
血雉隸屬雞形目雉科血雉屬,是我國二級保護鳥類,除了血雉亞東亞種和血雉指名亞種中國沒有以外,其他的十種血雉中國都有。在中國,血雉主要分布在喜馬拉雅山、橫斷山脈、岷山-祁連山脈和秦嶺地區。從雲南老君山的林區一直到西藏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多雄拉山口的冰川區域,都有他們的身影。在國外見於尼泊爾、不丹、印度和緬甸等地。
雄鳥紅臉、紅腳、紅尾巴、紅眼睛,所以被大家稱為血雉。 青藏高原的藏民喜歡其紅色的腳,親切地叫它「紅腳雞」;在四川,因其羽毛形似柳葉,就稱為「柳雞」;雲南麗江與大理等地,因其主要棲於松林和雲杉林,喜愛吃松葉和種子,又稱為「松雞子」;在甘肅南部,大家認為其胸側和翅上覆羽沾綠,稱它為「綠雞」;而全國各地,普遍稱呼它為血雞。
血雉全身羽毛由黑、黃、綠與紅四種顏色混合而成,順滑蓬鬆的羽衣以藍灰色為基調,胸口和翅膀上方的羽毛呈現嫩綠色。它擁有一身柳葉形羽毛,長而下垂,羽毛上都有白色羽幹紋,就像一老漁翁身披一件長長的蓑衣。 血雉的雄鳥與雌鳥不同,往往色彩明豔,外表鮮豔。儘管血雉亞種分化有12種之多,各亞種之間的羽色變異較大,但是,血雉所有亞種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臉、腳以及尾巴都是紅色的,比較耀眼。遠遠望去,就像是淋了一場血雨,鮮紅貼著身體,在綠色羽衣裡淋漓而下,連腳都被染紅了。 此外,血雉的外形上還有一個鮮明的特徵,在它的頭頂上,有一撮灰羽並向後延長成羽冠,十分的張揚,只要一緊張,羽冠就會驚恐地豎立起來。
血雉是一種群居動物,在繁殖期,血雉是一夫一妻的單配製,在非繁殖期,血雉的不同家族會組成10-30多隻的群體一起活動。
血雉有明顯的季節性的垂直遷徙現象,夏季有時可上到海拔3500-4500m的高山灌叢地帶,冬季多在海拔2000-3000m的中低山和亞高山地區越冬。 主要以植物性食物為食。性喜成群,常呈幾隻至幾十隻的群體活動。活動時常有雄鳥擔任警衛,遇危險時擔任警衛的雄鳥常發出急促的「si-」聲,其餘同伴聞聲後立刻鑽入林下草叢或灌叢中隱蔽。一般不起飛,主要通過迅速奔跑和藏匿來逃避敵害。
血雉生下來就是倔脾氣,它的性格不是一般的剛烈。如果被人捉住,它會不吃不喝,甚至會絕食而亡,頗有幾分君子的風範,很值得人類學習。可見,血雉很難被馴養的,就算你在野外抓一隻血雉帶回家,也很難養活。
如果大家見到這些可愛的小動物,千萬要與其保持適當的距離,不要過分親近,留給這些"自由勇士"一個安寧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