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有金今年58歲,擁有34年黨齡,是建德市大同鎮調研員。他個頭不高,一雙「大腳掌」卻在當地出了名,去年以來已先後走訪農戶1600餘戶。
「上次的事,我已經幫你說好了。」日前,走進永盛村村民林曉明家,郎有金一開口就告訴他一個好消息。躺在床上的林曉明,連忙用雙手支撐著坐起來。今年44歲的林曉明,因3年前摔成殘疾,一家人生活陷入困頓。女兒小霞今年11歲,喜歡畫畫,但林曉明無力送她上培訓班學習。郎有金上次到林曉明家走訪時,得知這一情況後,迅速聯繫大同第一小學的美術老師,定期給小霞輔導。
翻開郎有金的3大本民情日記,能深深感受到他的一腔為民情懷:
村民甘學年61歲的妻子項金菊,做身份證時名字錯寫成了韓金菊,我答應幫她改過來;村民秦開發兒子在杭州打工,女兒出嫁,今年沒有回來過,希望做做他們的工作,讓他們常回家看看秦開發;村民陳生妹身殘志堅,自食其力,照顧婆婆,勤儉持家,值得我們幹部學習……
「我以前是鎮黨委副書記和人大主席團主席,事情多,現在退二線,可以抽出很多時間進村。」郎有金說。今年以來,他已走訪村民520餘戶,每次都要求自己「進得了門,坐得下聊,說得上心」。凡是他走訪過的村民,誰家老人的子女不在身邊,誰家經濟條件不好,他一清二楚。
七塢崗村是大同鎮最偏遠的自然村之一,海拔780米,這是郎有金第一個走訪的地方。至今,村民徐愛玉還記得當時的場景。
「我們這裡只有十幾戶人家,加上山路不好走,以前鄉鎮幹部來得比較少。郎有金和其他鎮村幹部一起來,把我家和鄰居家的情況了解得很仔細,還打聽我們有什麼困難。」徐愛玉說,由於子女不在身邊,她平時獨居在家。那幾天,她得了重感冒,想看醫生但走不動。郎有金和鎮幹部一聽完,就拿出隨身攜帶的感冒藥遞給她,還耐心講解服用方法。
通過走訪,郎有金聽到了村民的很多心聲:希望手機信號能好一些,電壓能穩定一些,村路能好走一些……一回到鎮政府,他便邁開了腿,跑單位、搞協調。眼下,七塢崗村變壓器正在擴容,電信部門也在山腳建起新基站。
清潭村村民葉素琴的丈夫去世,留下一本存有1700餘元的存摺。她不知道密碼,如果要取錢,手續複雜,還需要一筆公證費和遺產繼承手續費。郎有金在走訪時得知這一情況,多次與鎮信用社溝通協調,最終幫葉素琴順利地取出存款。
「不是我們幹部有事時才上門找村民,而是我們要主動上門問村民有沒有事。」這句話,已成為郎有金的座右銘。(記者 翁浩浩 陳遷 徐旭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