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詞漫談:《童年》,羅大佑作詞

2021-01-09 懶的漢

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操場邊的鞦韆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一副夏天的畫面撲面而至。池塘邊有幾棵榕樹,樹上的知了沒完沒了地叫著,你從歌詞裡就能感覺到那個火熱的太陽。因為天氣太熱,同學了都失去了玩耍的興趣,每天搶個不停的鞦韆,也沒有人去碰,只有幾隻蝴蝶落在上面,仿佛也在避暑。

池塘邊

黑板上老師地粉筆,還在拼命唧唧喳喳寫個不停,等待著下課,等待著放學,等待遊戲的童年

課堂裡老師在上著課,粉筆在黑板上寫個不停,嘰嘰喳喳的聲音讓人聽了心煩。我的心思早已不在課堂上,我在盼著快點下課,快點放學,好去找我的小夥伴們玩遊戲。

福利社裡面什麼都有,就是口袋裡沒有半毛錢

臺灣叫福利社,大陸叫小賣部。說是什麼都有,其實也就是糖果、冰糕和小玩具,但在孩子的眼裡,這就是天堂。多數上學的孩子,兜裡沒幾個錢,只能看看而已。

放學後

諸葛四郎和魔鬼黨,到底誰搶到那隻寶劍

諸葛四郎,諸葛是姓,四郎應該是這個孩子在家裡排行第四。這種稱呼完全是日本風格,羅大佑寫歌的那個年代,日本殖民者撤走不久,影響猶在。魔鬼黨類似香港的「損友」,可能是一群人的統稱,也可能是給某個同學起的綽號,大陸這面叫「外號」,用詞要比臺灣豐富,而且直擊要點,都是「大嘴」「大頭」「胖子」之類的。

隔壁班的那個女孩,怎麼還沒經過我的窗前

這一句很有畫面感。我們上學時,心裡都會有一個或幾個喜歡的女生,上課時、上操時總會偷偷地看幾眼。顯然羅大佑喜歡的是外班的女生。

女生擦玻璃

嘴裡的零食,手裡的漫畫,心裡初戀的童年

吃著大蝦酥,看著小人書,心裡想著喜歡的女孩,這就是我的童年。

總是要等到睡覺前,才知道功課只做了一點點

這個習慣不好,我那時都是一回到家就寫作業,然後再玩。

總是要等到考試後,才知道該念的書都沒有念

自己一旦有了喜歡的女孩,課是聽不進去的。

羅大佑

一寸光陰一寸金,老師說過寸金難買寸光陰

可見無論大陸還是臺灣,都把這句話用來教育學生。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是警世的名言,可說的多了,耳熟能詳了,學生就把它當成了順口溜一樣的存在,不再去琢磨其中的至理。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迷迷糊糊地童年

童年如夢,每天都是快樂的,記憶裡的每一天都是有陽光的。

沒有人知道為什麼,太陽總下到山的那一邊

孔子都搞不明白太陽的事,何況我們?

沒有人能夠告訴我,山裡面有沒有住著神仙

我們總是幻想山裡面有神仙居住,可誰也沒有見過。

發呆

多少的日子裡總是,一個人面對著天空發呆

又是一個充滿畫面感的句子。一個人,抬頭看著藍天白雲,靜靜地坐著,想些心事。這事不是女孩的專利,男孩幹過的也不少。

就這麼好奇,就這麼幻想,這麼孤單的童年

對未知的好奇,對異性的幻想,讓青春期的我們總認為自己是孤獨的。

陽光下蜻蜓飛過來,一片一片綠油油的稻田

在今天的城市裡生活的孩子們,再也見不到那一片片綠油油的稻田帶來的視覺衝擊。豔陽高照,一眼望不到邊際的綠色,只能從記憶裡找到。

彩虹

水彩蠟筆和萬花筒,畫不出天邊那一道彩虹

彩虹的美麗,如流星般驚豔,用畫筆畫不出其中的萬一。

什麼時候才能像高年級地同學有張成熟與長大的臉,盼望著假期,盼望著明天,盼望長大的童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盼望長大的童年

那時候的我們,總希望日子快些的過去,希望假期早日的到來。盼著自己成熟,盼著自己快快長大。可真有一天,我們成熟了長大了,卻又無比渴望回到那個懵懂的年代。話說小時候,每周只休息一天,真不知是怎麼熬過來的。

張艾嘉和羅大佑

編者按:童年的無憂無慮,是長大後才明白的。當時的我們抱怨作業多,抱怨老師嚴,是不會知道那段時光的難得的。那是我們每個人記憶中最快樂的日子,讓人無限的回味。

歌詞都是些平白的描寫,只是記錄著每天的生活和景物,卻帶給今天的我空落落的惆悵,曲中的口哨聲更是一下子讓我看見了那個年代的胡同和冰糕。我的童年,那些青澀,再也沒有了,再也回不去了。

個人感覺,張艾嘉唱的最有味道。

相關焦點

  • 羅大佑的十大經典歌曲
    1、《光陰的故事》1981年,作曲:羅大佑,作詞:羅大佑《光陰的故事》是一首經典老歌,被評為「100首必聽經典老歌之一」。最早收錄在專輯《童年》中。羅大佑用他深情的嗓音唱紅了《光陰的故事》歌詞,《光陰的故事》成為了經典校園民謠。這首歌很容易也很自然讓你勾起對往事的懷念。
  • 中國最厲害十位音樂作詞人,羅大佑上榜,最後一個很神秘
    中國最厲害十位音樂作詞人,羅大佑上榜,最後一個很神秘我們知道歌曲,可以治癒人的心靈,世間最美好的莫過于欣賞音樂了。人們都說歌曲有一種特別神奇的力量,可以平民絕望的人重新得到生的希望,對於一些人來說,一首歌如果沒有歌詞放給他們聽,或者他們聽不懂歌詞在講什麼,他們就會渾身不自在,所以對於一首華語歌曲歌詞旋律配合通常決定其成敗。正因為鴿子的看重作詞人的身份,自然會重要些。在中國有這樣十位最厲害的音樂作詞人,他們為大家帶來了更好的創作,就讓小編帶領大家來盤點一下中國最厲害的十位作詞人吧,你都知道他們是誰嗎?
  • 林夕:如果沒有羅大佑,或許他現在還只是教書先生
    他獨自研究旋律和作詞,把余光中的《鄉愁四韻》,以及徐志摩翻譯的《歌》,寫進了自己的歌裡。與此同時,他寫好了《童年》的調子,並填好了前四段的詞,對於第五段,「有幾個字我覺得跟曲調不匹配,跟別的詞擺在一起也不對。」他把這種詞曲完全匹配的表現形式,稱作「詞曲膠合」。他反覆修改,但都不盡如人意,《童年》就此擱置下來。
  • 方文山歌詞爛?那誰才稱得上是華語樂壇作詞第一人?
    近日,羅永浩因為吐槽周杰倫,順帶黑了一把方文山的歌詞。雖然說每個人審美不一樣,但方文山的歌詞在整個華語圈還是很受認可的,不過除了方文山,華語地區的確還存在著很多優秀的作詞人,下面來說說幾個華語樂壇以寫詞聞名的作詞人。方文山高曉松曾在一檔辯論類的節目裡誇過方文山的詞,他認為單以中文之美來說,無人比得過方文山。
  • 《捉泥鰍》被迫改歌詞,《童年》寫了5年,兒歌背後的曲折故事
    但是歌詞拿去審查的時候出了問題。問題出在哪裡呢?出在「小牛」身上。原歌詞並不是「小牛」而是「小毛」。當時臺灣和大陸關係比較緊張,當局認為:為什麼是小毛的哥哥帶著他捉泥鰍。小毛是誰?難道暗指毛澤東。絕對不行,遂下令改為「小牛的哥哥 帶著他捉泥鰍」。哎,臺灣當時審查歌詞的有關部門這個玻璃心也是醉了。
  • 華語樂壇最優秀的歌詞精選——林夕篇(一)
    林夕一歌曲名稱:皇后大道東歌手:羅大佑作曲:羅大佑作詞:林夕歌詞節選:有個貴族朋友在硬幣背後青春不變名字叫做皇后點評:這是一首文字極其簡潔、意境非常詩化的歌詞,直接把它當成是一首無與倫比的詩歌就好了。記得中學的時候,我把這首歌詞背誦的比老師要求背誦的課文還熟,而且至今還沒忘。這就是好歌詞的魅力。三歌曲名稱:如今才是唯一歌手:娃娃&羅大佑作曲:羅大佑作詞:林夕
  • 八十年代三首公益歌曲,傑克遜、羅大佑、郭峰,哪首更好聽
    要說起群星合唱,八十年代的三首歌就必須要提,它們分別是:誕生於1985年,麥可·傑克遜作詞,他和萊昂納爾裡奇作曲,45位歌手聯合演唱的《We Are The World》。發布於1985年,羅大佑作曲,他和其他幾人作詞,60位歌手演唱的《明天會更好》。演唱於1986年,郭峰等人作詞,郭峰作曲,大陸百位歌手聯合演唱的《讓世界充滿愛》。
  • 讓我多次淚奔的電影插曲:羅大佑演唱《你的樣子》
    在看影視劇的時候,我認為最能引爆淚腺的是《阿郎的故事》裡面的插曲「你的樣子」現在依然帥氣的羅大佑這首由羅大佑作詞作曲,並受邀於杜琪峯導演,而親自演唱的「你的樣子」伴隨著電影中阿郎賽車出事,揪著觀眾心的時刻,羅大佑那經典的獨一無二的,沙啞,深沉的歌聲略顯憂鬱:我聽到傳來誰的聲音,像那夢裡嗚咽的小河。
  • 華語樂壇10位頂級作詞人,你曾被哪首歌感動過
    很多人知道林秋離是從阿杜走紅開始,卻不 知道他曾寫過《聽海》《剪愛》《哭砂》這樣的經典歌詞。葉佳修的名字如今聽起來可能會有些陌生,但如果說起他的作品,《外婆的澎湖灣》《鄉間的小路》《踏著夕陽歸去》這些歌曲,恐怕整個華人世界無人不曉,而且人人會唱。鄭國江作為 華語樂壇最具代表性的填詞人之一,已經擁有了超過2000首詞作,是香港作曲家和作詞家協會中創作歌曲最多的詞人之一。
  • 羅大佑:棄醫從藝,唱歌跑調卻成音樂教父,李宗盛尊稱他為大哥
    》製作同名歌曲,由巨星劉文正演唱火遍大江南北,羅大佑還因此結識了劇中的女主角張艾嘉,才子佳人迅速墜入愛河,1980年羅大佑在醫學院畢業,為女友張艾嘉製作第二張專輯,收錄《童年》、《光陰的故事》兩首歌,其中的《童年》花了他整整五年時間。
  • 華語樂壇5位作詞人排名,他們的歌曲你一定聽過
    能夠擁有如此之高的成就,除去他自己本身擁有過人的音樂天賦之外,還和他背後的作詞人方文山分不開。 周杰倫在華語樂壇上的地位舉足輕重,他的歌曲風格多樣,不同風格需要不同的歌詞來相配,偏偏方文山就能適應他的風格,總能寫出令人驚豔的歌詞。 從溫柔抒情流行歌到說唱歌曲,方文山都能寫得來。
  • 羅大佑 大佑音樂
    我想起羅大佑的歌詞,「多年之前滿懷重重的心事/我走出一個家/而今何處能安撫這疲憊的心靈浪跡在天涯」。羅大佑的歌詞可謂耳熟能詳。或者說,是我們這一代的人所共享的集體記憶之一。我卻在很老的時候,才真正明白它們的意涵。
  • 「歲月情懷」光陰的故事—羅大佑
    光陰的故事是由羅大佑填詞和譜曲,而原唱是張艾嘉,最早收錄在專輯《童年》中。羅大佑用他深情的嗓音唱紅了《光陰的故事》歌詞,《光陰的故事》成為了經典校園民謠。時光步入80年代,音樂教父羅大佑開啟了流行音樂新篇章,這首歌總能觸動你的神經,很容易也很自然讓你勾起對往事的懷念。青春易逝,韶華易老,流水帶走光陰的故事,也帶走多愁善感的青春。
  • 滾石唱片40年傳奇剪影:與「華語流行音樂教父」羅大佑的那些事
    而這一時期最為人熟知的代表自然是——「華語流行音樂教父」羅大佑。02羅大佑出生在臺南的一個醫學世家。1980年,年輕的羅大佑一邊在臺北醫院當實習醫生,一邊進行著音樂創作。他以臺南的生活為背景創作了歌曲《童年》,也正是因為這首歌讓他結識了曾經的戀人張艾嘉。1981年,張艾嘉離開歌林唱片後加盟滾石。
  • 羅大佑的歌 知識分子的樣子
    從東方到西方,我們能從那時候的羅大佑身上看到與他的共性。正在演出的羅大佑。圖/視覺中國三毛無論是「音樂教父」或是「中國的鮑勃·迪倫」這樣的稱謂,始終都只是一個管中窺豹的側影。畢竟羅大佑還是中國第一個搖滾明星、一個電影配樂大師以及一個能和劉文正比肩的青少年偶像……但若真要對羅大佑一言以蔽之,那個詞恐怕應該是「知識分子」。
  • 66歲羅大佑演唱會無人問津:很高興,我終於不紅了
    早在羅大佑還在肚子裡的時候,父母就為他安排好了道路:從醫。父親認為,醫生除了有醫術,還應該有修養,於是讓羅大佑學了鋼琴,但羅大佑不喜歡鋼琴。彼時的羅大佑,對音樂毫無興趣,他甚至牴觸音樂,看到別的小孩在外邊玩,自己卻要在家練習鋼琴,就覺得很委屈。
  • 羨慕小時候的自己:這些遊戲、動畫和音樂,也是你的童年嗎?
    它實際上是電影故事片《祖國的花朵》中的主題曲,由劉熾先生作曲,喬羽先生作詞,創作於上世紀50年代,橫跨半個世紀。1955年,導演嚴恭請劉熾為影片《祖國的花朵》作曲,他爽快地答應了。他看到這樣一幅農村夜景,皓月當空,一群孩子圍坐在高高的谷堆旁邊,聽媽媽講那過去的往事,便寫了歌詞。管樺回到北京之後打電話給瞿希賢,說他為孩子們寫了一首歌詞。瞿希賢一看,這不像是歌詞,倒像是一篇敘事性的散文詩。她只得反覆研讀、尋找靈感。
  • 羅大佑對撼張國榮立「生死狀」
    東方網8月28日消息:將於9月8日在上海開個唱的臺灣著名音樂人羅大佑,日前籤下了國內演出市場首份由歌手與主辦單位共擔票房風險的合約。據悉,這份風險合約打破了內地歷來演員只負責表演和領取固定出場費的慣例,為演藝界的市場化經營開拓了一條新路。
  • 對話|世界在被各種力量撕扯,63歲的羅大佑在做些什麼
    人都喜歡聽英雄戎馬江湖的故事,但這不是一篇「講古」羅大佑的文章。它想呈現(哪怕一點點)的是,63歲的羅大佑是什麼樣子。63歲的羅大佑剛剛出了新專輯,5月還將在上海、成都和廣州三地巡演。羅大佑接受專訪。有整整一代人,羅大佑的歌常伴身邊的時候是聽不懂他的。這些歌與童年的和風細雨一起落入記憶深處,是當年大眾文化裡的異色。然而童年記憶影響一生,一旦記憶被喚醒,震動不可避免。還有一代人,在懂事的年紀聽他的歌。隱約覺得他的歌印證了什麼,慨鬱悲壯觸動心底深處,原來和背過的詩詞篇章與聽過的民間傳說精神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