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鵲鬧,喜事到」 。中國傳統文化中有畫鵲兆喜的風俗(如圖),最為人熟知的是鵲登梅枝報喜圖,又叫「喜上眉梢」,另如:兩隻鵲兒面對面叫「喜相逢」;雙鵲中加一枚古錢叫「喜在眼前」;一隻獾和一隻鵲對望叫「歡天喜地」。
左圖:喜在眼前,諧「錢」 右圖:喜上梅梢,諧「眉」
帶「鵲」字的成語也有很多,常見的如:聲名鵲起、鵲返鸞回等,而愛情故事《牛郎織女》裡最經典的畫面「鵲橋相會」,喜鵲就是搭建他們相見的橋梁。
左圖:獾天喜地,諧「歡」 圖:喜相逢
鑑定中心鳥類專家介紹:喜鵲在分類學上歸為鴉科—鵲屬,目前已知有10個亞種,其中在中國有4個。分布於除南極洲、南美洲、大洋洲、非洲外的各個角落。喜鵲比較親近人是喜歡熱鬧的鳥,常結群活動,沒完沒了地喳喳叫,單調而鬧騰被歸為鳴禽。
攝影:加一居士——四川楠山林業司法鑑定中心特邀攝影師
喜鵲也算是鳥類建築師,通常營巢在高大的喬木上,甚至築在高壓電線桿上,非常顯目。營巢由雌雄鳥共同承擔,雄鳥負責銜枝,雌鳥負責搭建。遠看外觀簡陋,一堆亂枝,但非常結實,近看實則溫馨舒適,巢內墊有各種柔軟的獸毛、羽毛、棉絮、草根、苔蘚等。
攝影:加一居士——四川楠山林業司法鑑定中心特邀攝影師
喜鵲營巢工期較長,從搭建到裝修大概需要時4個月左右的時間。不過,辛苦搭建的鵲巢卻常被 「鳩佔鵲巢」,當然,這裡的鳩其實是指杜鵑或紅腳隼等不擅營巢的鳥而不是斑鳩。
攝影:加一居士——四川楠山林業司法鑑定中心特邀攝影師
巢築好後即開始產卵,通常每窩產卵5-8枚,有時更多。雌雄親鳥共同育雛,雌鳥主要負責孵卵,雄鳥負責捕食,相當於女人相夫教子,男人掙錢養家。孵化期在17天左右。剛孵出的雛鳥全身裸露、呈粉紅色, 30天左右雛鳥即可單飛。
攝影:加一居士——四川楠山林業司法鑑定中心特邀攝影師
喜鵲食性較雜,雖會啄食瓜果、穀物、植物種子,但以全年的食量來看,85%左右還是食用的各種有害昆蟲,尤其是繁殖期需要大量營養的時候,因此算是益鳥。
2000年,列入國家「三有」名錄;2012年列入IUCN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