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鵲為什麼叫喜鵲,喜從何來?殊不知,這4大喜事都與它相關
喜鵲,是我們所了熟知的一種鳥類,又名客鵲、飛駁鳥、幹鵲、神女等,喜鵲叫聲婉轉,在民間被看作是一種吉祥鳥,傳說它的到來,必有喜事到。比如,"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傳說,還「畫鵲兆喜"的風俗,在民間都頗為流行。
據古書《禽經》中記載:「仰鳴則陰,俯鳴則雨,人聞其聲則喜。」說是喜鵲不但能報喜,還能夠預報天氣的晴雨。古代曾有這樣一個喜鵲報喜的故事:
大唐貞觀末期,有個叫黎景逸的人,居在京郊外的村子裡,他的家門口有棵大榆樹,樹上住著一隻鵲巢。平時,他經常撒些食物,給這隻喜鵲吃,如此時間一長期,人、鳥之間,便有了感情。突然一天,黎景逸不小心,被冤枉而進了大牢獄,這令他很是苦惱,不知自己何時能被釋放出去。沒想到,一天他餵食的那隻喜鵲,停在他的獄窗前歡叫不停,好像有什麼好事要告訴它。這時,他心想,難道要自由、要出去了?果然,三天之後他不但被無罪釋放,還因受冤而得到了一筆賠償。原來,他餵養的這隻喜鵲變成人,在事情的上上下下為他打通了關係,從而才使他得到好消息。看來,喜鵲不但會報喜,還會救主。
喜鵲,自古都是人們喜愛的鳥類,也是好運與福氣的象徵。《本草綱目》說它的名字包括兩個含義,一是「鵲鳴,故謂之鵲」,一是「靈能報喜,故謂之喜」,於是民間人們辦喜慶婚禮的時候,總會剪貼一些「喜鵲登枝頭」來畫,裝飾新房。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喜鵲登梅」,由於梅開百花之先,是報春之花,所以喜鵲立於梅梢,即表示「喜上眉梢」之意,此外,人們還常用喜鵲、桂圓、元寶,表示「喜報三元」。
在古代儒家的一些雜文裡,你會發現,喜鵲的地位居然非常尊貴,它竟然被捧為「聖賢鳥」,所以它們很「世俗」,也很尊貴。因此關於喜鵲的傳說、成語、習俗等都有很多呢:
1、在兩隻喜鵲的中間,加一枚古錢叫「喜在眼前」;
2、一隻獾和一隻鵲在樹上樹下對望叫「歡天喜地」;
3、喜鵲站在梅花樹頭,叫「喜上眉梅梢」;
4、兩隻鵲兒面對面兒的叫喚,叫「喜相逢」。
此外,還有「花喜鵲,尾巴長,娶了媳婦忘記了娘」的民間順口溜,以及一些相關的成語:鵲橋相會、鵲巢鳩佔、鵲登高枝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