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細菌可以預防和治療輪狀病毒感染

2020-11-25 騰訊網

美國喬治亞州立大學Andrew T. Gewirtz課題組發現分段絲狀細菌可預防和治療輪狀病毒感染。這一研究成果2019年10月10日在線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細胞》上。

儘管清除輪狀病毒(RV)通常需要適應性免疫,但研究者無意間構建了RV抵抗性免疫缺陷小鼠,研究人員推測這反映某些微生物可以針對性抵抗RV。並且,這種RV抵抗性可通過共宿和糞便移植來傳播。

通過加熱,過濾和抗菌劑來處理保護RV的微生物菌群,然後將稀釋的處理過的微生物群轉移到無菌小鼠體內並進行微生物組分析。

這種方法表明分段的絲狀細菌(SFB)足以保護小鼠免受RV感染和相關的腹瀉。這種保護與先前定義的RV阻抗因素無關,包括幹擾素、IL-17和IL-22。SFB在迴腸的定植誘導宿主基因表達的變化,並加速上皮細胞更新。

在體外,將RV與含有SFB的糞便一起孵育可降低RV的感染性,表明RV可被直接中和。因此,不受免疫細胞的影響,SFB可針對某些腸道病毒感染和相關的腹瀉病提供保護。

據介紹,輪狀病毒(RV)在各種微生物包圍中接觸腸道上皮細胞,從而提供了微生物影響RV感染的可能性。

相關論文信息: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19)31079-7

附:英文原文

Title: Segmented Filamentous Bacteria Prevent and Cure Rotavirus Infection

Author: Zhenda Shi, Jun Zou, Zhan Zhang, Xu Zhao, Juan Noriega, Benyue Zhang, Chunyu Zhao, Harshad Ingle, Kyle Bittinger, Lisa M. Mattei, Andrea J. Pruijssers, Richard K. Plemper, Timothy J. Nice, Megan T. Baldridge, Terence S. Dermody, Benoit Chassaing, Andrew T. Gewirtz

Issue&Volume: 10 October 2019

Abstract:

Rotavirus (RV) encounters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 amidst diverse microbiota, opening possibilities of microbes influencing RV infection. Although RV clearance typically requires adaptive immunity, we unintentionally generated RV-resistant immunodeficient mice, which, we hypothesized, reflected select microbes protecting against RV. Accordingly, such RV resistance was transferred by co-housing and fecal transplant. RV-protecting microbiota were interrogated by heat, filtration, and antimicrobial agents, followed by limiting dilution transplant to germ-free mice and microbiome analysis. This approach revealed that segmented filamentous bacteria (SFB) were sufficient to protect mice against RV infection and associated diarrhea. Such protection was independent of previously defined RV-impeding factors, including interferon, IL-17, and IL-22. Colonization of the ileum by SFB induced changes in host gene expression and accelerated epithelial cell turnover. Incubation of RV with SFB-containing feces reduced infectivity in vitro, suggesting direct neutralization of RV. Thus, independent of immune cells, SFB confer protection against certain enteric viral infections and associated diarrheal disease.

DOI: 10.1016/j.cell.2019.09.028

Source: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19)31079-7

期刊信息

Cell:《細胞》,創刊於1974年。隸屬於細胞出版社,最新IF:36.216

官方網址:https://www.cell.com/

投稿連結:https://www.editorialmanager.com/cell/default.aspx

掃一掃,關注本公眾號!

腸菌與健康 microbiota & health

帶你了解腸道菌群與健康的奧秘!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分節絲狀菌可預防和治療輪狀病毒感染
    近日,美國喬治亞州立大學等科研機構的科研人員在Cell上發表了題為「Segmented Filamentous Bacteria Prevent and Cure Rotavirus Infection」的文章,發現分節絲狀菌可預防和治療輪狀病毒感染
  • 腸道菌群或有望幫助抑制甚至治療人類輪狀病毒感染!
    2019年10月14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喬治亞州立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消化道中特殊微生物菌群的存在或能幫助抑制並治療輪狀病毒的感染,輪狀病毒是一種引發兒童嚴重致死性腹瀉的主要病原體,相關研究發表在了國際雜誌Cell上。
  • 兒科專家崔玉濤:輪狀病毒腹瀉不用吃抗生素
    遇到孩子腹瀉,可以留取大便標本進行直接輪狀病毒抗原檢測,而且檢測方法準確性較高。由於輪狀病毒又分為好幾型,理論上可以多次感染輪狀病毒,但實際上很少有嬰幼兒能患兩次以上。對嬰幼兒來說,非常容易出現脫水,應積極治療。輪狀病毒性胃腸炎的病程在5~7天,對孩子的主要危害是脫水,預防和治療脫水尤為重要,益生菌輔助,母乳+乳糖酶或不含乳糖配方奶支持,5~7天即可自愈。
  • 大白寵物:犬輪狀病毒
    犬輪狀病毒是一種以腹瀉為特徵急性接觸性傳染病,主要侵害新生幼犬,成犬多呈隱性感染單位/kg肌苷10ml/kg,維生素C50mg/kg50%葡萄糖注射液10-30ml輪狀病毒的治療原則是,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不輸液,該病以腹瀉為主,多數不發生嘔吐的症狀,因此可以優先考慮口服用藥治療,這樣不但用藥方便,還能直達病灶。
  • 嬰幼兒秋季腹瀉進入高發期 專家建議應警惕輪狀病毒感染
    而病毒性腹瀉中,輪狀病毒感染佔比超過90%。對於秋季腹瀉的「罪魁禍首」——輪狀病毒,它主要侵犯小腸絨毛上皮細胞,造成細胞損傷,絨毛吸收能力降低,從而導致腹瀉,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此外也可以通過接觸傳播。作為導致全球5歲以下兒童嚴重的脫水性腹瀉的首要病原體之一,輪狀病毒感染引起來的腹瀉有哪些表現?它的危害又有多大?
  • 輪狀病毒的「愛情攻略」
    記住: 我們輪狀病毒也許會遲到 但每年都不會缺席 我們前面兩講已經提到,輪狀病毒傳染性極高,但預防措施效果有限,5歲以下兒童普遍易感;感染後一般沒有特異性抗病毒治療方法,而以補液等對症處理為主
  • 腸道細菌左右我們的幸福感
    腸道菌群是當今醫學界最時髦的詞彙之一。因為在我們的身體上生活著數以萬億計的細菌,它們影響著我們整體健康的方方面面。腸道細菌的健康平衡可以影響從身體到大腦的一切,包括一些看似不太可能的事情,如你的心情,效率和幸福感!那麼,腸道菌群究竟是什麼?它是一個生活在我們腸道中的微生物群落,包括細菌、真菌和病毒等等。
  • 關於夏季腸道病毒的預防科普知識,看這裡!
    埃可病毒11型在酸性環境及一般溶劑中(氯仿、乙醇、乙醚)穩定,但對熱、紫外線和乾燥等敏感,各種氧化劑(高錳酸鉀、漂白粉等)、甲醛等可以滅活病毒。感染埃可病毒有哪些症狀大部分人感染埃可病毒11型後無任何臨床表現,屬於隱性感染;有臨床症狀的患者大多症狀較輕,如皮疹、發熱、咳嗽等。
  • 這個季節孩子拉肚子可能不是著涼,警惕輪狀病毒
    現代快報訊(記者 安瑩)秋冬季節,孩子拉肚子並非肚子著涼這麼簡單,輪狀病毒感染才是引發腹瀉真正原因。近日,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消化科的主任醫師金玉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輪狀病毒每年都在反覆發作,一般從8月開始一直到12月,5歲以下的寶寶一定要小心。
  • 中醫完全可以治療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臨床事實已經充分證明,中醫能治新冠肺炎,而且,中醫能讓感染新冠病毒後由輕症轉化為重症的轉化率為零。也就是說,中醫能預防新冠病毒感染,能避免感染後病情加重,還能緩解新冠肺炎重症。那麼,新冠肺炎屬於病毒感染,中醫只能治療病毒感染嗎?中醫能治細菌感染嗎?
  • 腸道菌群可抑制α病毒的感染和傳播
    腸道菌群可抑制α病毒的感染和傳播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16 17:53:01 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Michael S.
  • 嗓子紅、嗓子痛、嗓子化膿,是細菌還是病毒感染?
    2、哪些病原體可以導致扁桃體炎?導致扁桃體炎的病原體種類繁多,其中主要是病毒,如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冠狀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EB病毒、皰疹病毒、巨細胞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很多細菌或特殊微生物也可導致。
  • 秋季輪狀病毒活性強 白因子消毒預防新手寶媽更放心
    你們好,我是輪狀病毒,也被稱作秋季腹瀉病毒,又一年秋天來了,今年我們又做好準備再次進攻人類了。接下來,各路病毒注意,那些不勤洗手的兒童皮膚表面、長期不消毒的日用品和玩具、人多不衛生的公共場所,我們要重點「照顧」,可以作為我們輪狀病毒可以長期潛伏的陣地,以發起多次攻擊。
  • 益生菌能預防新冠肺炎?蚊子可傳播病毒?真相在這裡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吃××可以提高免疫力,預防感染」「新冠病毒是通過××傳播的」「××能預防新冠肺炎」,這些傳言在網絡上迅速流傳,它們都是真的嗎?聽聽專家的說法。  新冠病毒通過蚊子傳播?
  • 小心腸道菌群失調
    藥師提醒,千萬不要自作主張亂吃藥,以免藥不對症,引起腸道菌群失調。什麼是腹瀉?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當一天中排洩次數超過3次或明顯超過平日排便習慣稱為腹瀉。為什麼會腹瀉?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藥劑科藥師郭秀彩說,引起腹瀉的因素很多,包括感染、吸收不良、炎性腸病和腸易激症候群等。由病毒、細菌和寄生蟲等引起的腹瀉稱為感染性腹瀉。
  • 秋天寶寶8種「高發疾病」需重點預防!
    秋季天氣溼熱,忽冷忽熱,易寒溼浸體,更易感染有害病毒和細菌,所以秋季也是各種疾病的高發季節。而這些疾病尤其愛找免疫力差的小寶寶們。為此,我們就先將寶寶在秋季易患疾病提前告訴大家,以便做好預防,讓寶寶舒舒服服過秋天。
  • 喝茶水可以預防新冠病毒感染?別輕信
    對此,曾完成多個抗新冠病毒藥物篩選的國家應急防控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鍾武表示,截至目前,沒有體外細胞水平上、動物體內實驗的抗病毒數據或臨床試驗數據以及劑量關係等完整的循證證據可以證明,光靠喝茶就能預防或治療新冠病毒感染。
  • 預防鴿子嗉囊炎的小妙方!
    嗉囊炎我認為主要分為三類,一是普通應激性吐料,這個在秋季的幼鴿很普遍,也就是大家說的腺病毒,主要是應激引起消化遲滯,帶動大腸桿菌、毛滴蟲、球蟲以及其他細菌或病毒的交叉感染。單純應激性的,不吃藥停料餓幾天都能好,嚴重交叉感染就很麻煩了。二是嗉囊脹氣,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應該用抗真菌類藥物。
  • 為什麼會得急性腸胃炎 怎麼預防比較好
    夏季一到,很多的家長就開始做預防急性腸胃炎的工作。腹瀉是急性腸胃炎的症狀之一,因此孩子腹瀉家族就十分的緊張。其實急性腸胃炎預防很簡單,先去了解一下導致該疾病的病因吧。  為什麼會得急性腸胃  1.細菌:可能引起胃腸炎的細菌包括創傷弧菌彎曲菌沙門氏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