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夏季腸道病毒的預防科普知識,看這裡!

2021-01-09 瀟湘名醫

什麼是腸道病毒?

腸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質炎病毒、柯薩奇病毒、埃可病毒及新型腸道病毒等,目前發現的血清型有70多種。

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疾病有脊髓灰質炎、手足口病、流行性出血性結膜炎(俗稱「紅眼病」)、埃可病毒11型感染等。

腸道病毒引起的疾病種類多,臨床表現輕者只有倦怠、乏力、低熱等,重者可全身感染,腦、脊髓、心、肝等重要器官受損,預後較差,並可遺留後遺症或造成死亡。

腸道病毒引起的疾病分布於世界各地,在熱帶和亞熱帶全年都有,在溫帶夏季多見。

其中埃可病毒11型隸屬於小RNA病毒科,腸道病毒屬,為無包膜病毒。

埃可病毒11型在酸性環境及一般溶劑中(氯仿、乙醇、乙醚)穩定,但對熱、紫外線和乾燥等敏感,各種氧化劑(高錳酸鉀、漂白粉等)、甲醛等可以滅活病毒。

感染埃可病毒有哪些症狀

大部分人感染埃可病毒11型後無任何臨床表現,屬於隱性感染;有臨床症狀的患者大多症狀較輕,如皮疹、發熱、咳嗽等。

埃可病毒11型引起的疾病譜較為廣泛,少部分人感染後可引起手足口病,極個別可引起腸道病毒性葡萄膜炎、無菌性腦膜炎、腦炎和急性遲緩性麻痺等。

新生兒感染埃可病毒11型後,易累及消化、神經及心血管系統,可引起嚴重黃疸、肝功能衰竭、休克、多系統出血等病症甚至死亡。

人是腸道病毒的唯一天然宿主,在人群中普遍易感。新生兒,尤其是早產兒是重點關注人群。

腸道病毒通過人與人之間的密切接觸(通過手指﹑餐具和食物)傳播擴散。感染者的咽部和腸中有病毒存在,從糞中排病毒的時間較長,可持續幾周。

糞-口是主要的傳播途徑,偶然也可以通過飛沫傳播,病毒在汙水中存活的時間甚長。

飲用或食入被埃可病毒11型汙染的水和食物可被感染,通過接觸被埃可病毒11型患者或感染者汙染的奶具、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食具以及床上用品、內衣等也可引起感染。產婦感染後可以通過母體垂直傳播給新生兒。

對埃可病毒11型有哪些預防方法?

目前對埃可病毒11型感染尚缺少特異的預防方法,良好的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很重要,重點包括以下幾點:

1. 注意手衛生,應用清水、洗手液或肥皂洗手。

2. 打噴嚏或咳嗽時用手絹或紙巾遮住口鼻,隨後將紙巾包裹好丟入有蓋的垃圾桶。

3. 不與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個人物品。

4. 避免與患者密切接觸,如接吻、擁抱等。

5. 經常清潔和消毒(含氯消毒劑)常接觸的物品或物體表面。

6. 用一次性毛巾或紙巾清理患者的鼻咽分泌物、嘔吐物、糞便等,並及時消毒被上述分泌物或排洩物汙染的物體表面或環境。

7. 待產婦和新生兒應做好居室通風和勤曬衣被,避免接觸患病人員。圍產期婦女一旦感染腸道病毒,要做好阻斷母嬰傳播措施,母親與新生兒應該分區隔離。

如果家裡無埃可病毒11型感染患者,採用一般家庭的預防方法即可,不需要使用消毒劑。

如果家裡有人被埃可病毒11型感染,可採用以下方法消毒:

奶嘴、奶瓶、餐具、毛巾等物品用50度以上的熱水浸泡30分鐘或者煮沸3分鐘;

汙染的玩具、桌椅和衣物等使用含氯的消毒劑(84消毒液或漂白粉)按使用說明每天清洗;

孩子的痰、唾液和糞便、擦拭用紙等都最好倒入適量消毒劑,攪拌消毒後再丟入廁所。

超過90%的埃可病毒11型感染者無症狀或輕症,10%會導致重症。

輕症病例採取緩解症狀的一般對症治療措施即可,重症病例需要住院治療,以對症和支持治療為主。感染埃可病毒11型的新生兒早期給予靜脈注射高效價免疫球蛋白可提高免疫力。

希望每個寶寶

都可以健康快樂地長大

【來源:夷陵區殘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健康課堂】夏季謹防腸道傳染病,一份小貼士奉上!
    夏季氣溫高,各類細菌繁殖活躍,是腸道疾病的高發季節。傷寒、副傷寒、細菌性痢疾和食物中毒等腸道傳染病多了起來,為此,要特別注意飲食衛生和飲水衛生,特別是兒童和幼兒,要牢牢把住「病從口入」關,防止腸道傳染病的發生。
  • 病毒高發季,幼託機構和學校等集體單位預防策略看這裡!
    病毒高發季,幼託機構和學校等集體單位預防策略看這裡!,如何有效預防?>為有效預防諾如病毒襲擾,幼託機構和學校等集體單位要做些什麼?做好宣傳做好諾如病毒感染的健康教育工作,倡導良好的衛生習慣和飲食習慣,倡導學生積極鍛鍊身體,提高免疫力,利用多種方式開展諾如病毒感染防控知識的宣傳。加強管理和培訓加強飲水、食品衛生管理,對託幼機構等各類學校進行嘔吐物和環境消毒方法的培訓和傳染病知識的培訓。
  • 腸道細菌可以預防和治療輪狀病毒感染
    Gewirtz課題組發現分段絲狀細菌可預防和治療輪狀病毒感染。這一研究成果2019年10月10日在線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細胞》上。 儘管清除輪狀病毒(RV)通常需要適應性免疫,但研究者無意間構建了RV抵抗性免疫缺陷小鼠,研究人員推測這反映某些微生物可以針對性抵抗
  • 益生菌能預防新冠肺炎?蚊子可傳播病毒?真相在這裡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吃××可以提高免疫力,預防感染」「新冠病毒是通過××傳播的」「××能預防新冠肺炎」,這些傳言在網絡上迅速流傳,它們都是真的嗎?聽聽專家的說法。  新冠病毒通過蚊子傳播?
  • 【科普專欄】包蟲病預防知識
    【科普專欄】包蟲病預防知識 2020-11-10 21: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夏季腸道感染,「藥」你知道
    夏季腸道感染,「藥」你知道 2020-07-10 12: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防災減災小知識】腸道傳染病、鉤端螺旋體病的預防
    當前,湘潭正處於汛期,飲用水水源,尤其是水,可能受到糞便等生活垃圾汙染;同時因為溼度大、溫度高,食品中的病原微生物容易繁殖;此外病媒生物如老鼠活動範圍擴大,極易汙染水和食品,這幾種情況都可能會對人體健康產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如引起腸道傳染病、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發生等。市疾控部門就幾種可能出現的傳染病,分別支招預防知識。
  • 科普向:夏季預防心絲蟲病 不妨試一試犬心保
    原標題:科普向:夏季預防心絲蟲病 不妨試一試犬心保 今年夏天,你被蚊子叮了嗎?我們被蚊子叮一口,頂多是有點痒痒,但是對於狗狗來說,如果被載著心絲蟲的蚊子叮咬一下,就可能患上心絲蟲病,有致命的危險了!心絲蟲病對狗狗來說是一種很可怕的疾病,而且是通過蚊子叮咬傳播。
  • 武昌區開設夏季保健課堂
    夏季如何健康飲食?糖尿病患者該怎麼吃?這裡有答案!夏季高溫來臨,武昌區多家醫療衛生機構開展主題多樣的院內培訓和知識講座,從高溫中暑急救,到夏季飲食健康,到疫情期間糖尿病人的保養,主題豐富,內容詳實,為市民提供貼心的健康服務。高溫中暑急救課堂隨著梅雨季節的結束,武漢迎來了高溫。
  • 高發病毒!這種病致死率幾乎100%!預防手段只有一種……
    因此,夏季也是狗咬人的高發季。目前,我國狂犬病病例每年仍有死亡病例報告,且頻頻出現。 據統計,寧波市某醫院一天接診119人,被狗咬傷的人數居高不下。 這無疑是對愛養狗人士的一種暴擊,為什麼平時很溫順的狗狗會突然發狂呢?
  • 【防艾科普】預防愛滋病是每個人的責任!
    需要預防愛滋病的不只是青年學生預防愛滋病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下面,一起來學習愛滋病的有關知識吧↓↓↓什麼是愛滋病?▪ 72小時內使用暴露後預防用藥可減少愛滋病病毒感染的風險。關於愛滋病的認識誤區誤區一:母親是HIV陽性,孩子也一定也是!
  • 為何夏季鴿子水洩多?鴿子調理腸道用什麼好
    夏季是養殖鴿子的頭疼季節 ,一些鴿子因為拉稀身體素質越來越差,那麼鴿子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拉稀呢 ,夏季養殖鴿子要注意什麼呢?下面李興隆帶大家了解一下 鴿子拉稀一般是因為細菌或者病毒引起的.夏季 天氣炎熱 很多養殖戶因為天氣熱的原因 對鴿子的料槽水槽 不加重視,很多鴿子因為喝了一些被汙染的水.,或者發黴的料 .時間一長 腹瀉就會一直持續 . 鴿子腹瀉的情況在養殖鴿子中是比較常見的.夏季氣溫比較高 ,食物和水容易出現腐敗變質的現象 .
  • 關於化毛球片的小科普
    關於化毛球片的小科普,化毛球片針對解決貓和兔子等寵物的毛球症,並有一定的預防作用。今天主要介紹貓用化毛球片。我們知道貓有舔毛的天性,每天啥也不幹除了吃喝拉撒睡就是舔呀舔,愛乾淨是一方面,這個動作,還有助於調節體溫,還能祛除體味,抵禦天敵的追蹤。看似平常的動作原來暗藏玄機,卻也同樣存在隱患。
  • 熊貓博士推出新型冠狀病毒科普動畫續集
    中新網2月17日電 前不久,一則介紹新冠病毒的動畫科普短片火了,短片的主角是很多小朋友熟悉的動畫角色熊貓博士和他的朋友託託。在這則題為《熊貓博士看世界:新型冠狀病毒》的短片裡,熊貓博士化身科普小能手,介紹了新型冠狀病毒的來源與危害,幫助孩子們樹立起防範意識。
  • 【畫說A肝】預防A肝,這些知識要牢記!
    【畫說A肝】預防A肝,這些知識要牢記!為深入了解A肝,掌握預防手段,中共東港市委宣傳部、東港市精神文明辦推出「畫說A肝」公益宣傳,與您一同揭開A肝的神秘面紗。一、什麼是A肝甲型病毒性肝炎,簡稱A型肝炎、A肝,是由A型肝炎病毒經口進入人體引起的腸道傳染病。冬春季節為A肝多發季節,因起病急、傳播快、病情重,極易給患者與家庭、社會帶來極大損失。
  • 【科普】秋冬季節,傳染性超強病毒來襲………
    是腸道病毒的一種,極易變異,對環境抵抗力強、有極強的傳染性,極少量即可感染人體、感染後潛伏期短(12~72小時)、短期內可重複感染、傳播途徑多樣,所以它可謂「感染細無聲」。 1、補充液體,預防脫水 感染諾如病毒後,寶寶容易出現頻繁的嘔吐或腹瀉,很容易引起體內電解質紊亂,導致脫水等。
  • 注意預防夏季感冒~
    注意預防夏季感冒~ 2020-05-07 03:06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夏季腹瀉高發期,家中沒有這款常用藥趕緊配齊
    而每年6~8月,是寶寶夏季腹瀉的高發期,尤其是2歲以下的嬰幼兒更容易中招。當寶寶的便便次數突然比平時多2~3倍,且變得又稀又軟時,這就要警惕腹瀉找上門了。今天,袋鼠麻麻就和大家聊聊夏季腹瀉那些事兒~一、寶寶夏季腹瀉的原因有哪些?
  • 《營養翻譯官》之完美腸道養護力:認識腸道微生態 就是認識健康
    《營養翻譯官》是新華網為助推「國民營養計劃」而推出的一檔以「權威營養解碼,享往美好生活」為主題的全新營養科普節目。該節目聚焦特醫食品、乳製品、保健食品、農產品、肉蛋類、休閒食品、滋補品、飲料、地方特產等細分行業,攜手院士、營養專家及百餘位全國三甲醫院知名專家開展營養健康知識科普,旨在為消費者打造國內權威、生動、易懂的「營養百科全書」,推動中國營養健康科普事業發展,實現公眾的「營養夢,健康夢」。
  • 寵物貓咪科普:哪些原因會引起貓「直腸脫」?如何處理和預防?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貓咪直腸脫的相關知識,包括誘發因素、獸醫診斷方式、處理治療、預防,還有我對貓直腸脫的一些客觀想法。通過這篇文章,讓大家在遇到同類事件有一個參考。繼發性直腸脫的誘發因素有這幾種:細菌、病毒及寄生蟲引起的消化道疾病;動物蛋白及維生素缺乏導致的營養不良;炎症,如胃腸炎、腸炎等;毛球症;異物阻塞;由各種原因引起的便秘或急性腹瀉;直腸腫瘤;難產;壓力或應激反應;假積糞(常發生在長毛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