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版本中眾星之子曾經出現過中單和上單打法,但那是依賴於眾星之子能夠為自己進行藍血雙回且Q是指向AOE,CD又極短才成立的打法。現階段版本眾星之子的Q技能雖然射程增加,但CD大增,而且還有個極不安定的延遲,且治療無法對自己使用,回藍效果乾脆直接刪了。導致許多眾星之子玩家對進攻的欲望非常低,更多時候會選擇龜縮在ADC背後專心治療。但是眾星之子真的無法打出足夠的輸出了嗎?實際上這是一個誤區。
為什麼不推薦出肉裝
眾星之子的脆弱身板和技能的特徵,導致了她非常容易成為優於ADC的被集火目標,加之為ADC治療會損失自己的血量,所以很多玩家甚至會考慮先把坦度撐起來,做件狂徒之類的東西。
實際上這麼做並不是太理智,因為眾星之子治療時的血量損失是按自身血量百分比來計算的,而非固定值。所以即便你堆的血量再多,損失血量時的量也會隨之變多,即便是殘留同樣百分比的血量時你的坦度看似提高了,實質上性價比卻非常低。加之眾星之子的治療量是與法強掛鈎的,所以你治療量越高,需要治療的次數也就越少,也就相當於變向降低了自己的血量損失。加之Q是眾星之子的主要輸出手段,同時也是自愈手段,同樣會獲得法強加成,所以優質的做法仍然是堆高法強。
線上如何輸出
在我們以法強為核心出裝思路的前提下,線上的對抗也就成了實際可行的方案。很多眾星之子的玩家可能在線上都會存在一些應情況而定的疑惑,這裡進行綜合性的講解。
首先最常見的問題是,像眾星之子這種Q技能擁有明顯延遲的技能,在對抗戰爭女神這類可以用技能抵擋的英雄時,甚至不單不能磨損對方血量,反而會為對手回藍,因此會直接放棄與之對抗,只用治療技能。其實遇到戰爭女神時你完全可以只點一級Q用來騷擾對方的輔助,改為主E副W。因為E技能完全沒有釋放延遲的關係,完全可以僅用E技能去騷擾,當對方出現走位失誤,接下來走位可能被長時間困在E內時再用Q趁著對方沉默時攻擊。如果對方只要你一靠近就會交E,那更簡單,故意蛇形走位靠近對方,用普攻誤導對手,騙出對手的E技能,等其效果過去後再QE二連之。
而在對抗常規ADC時就更簡單了,因為Q的射程非常遠,你完全可以呆在敵方攻擊距離外的極限距離,觀察小兵的殘餘血量。當對方要補兵靠近時立刻一發Q過去。這樣對手就被迫進行二選,要麼虧兵要麼虧血。
如果這個時候對方的輔助靠近試圖騷擾,那麼一發E放在對方身位稍微靠前一點的地方,如果情況允許,甚至還能再趁著對方無法放技能的空檔補一發普攻再後退,如此往復對方ADC血量很快就會陷入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