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事難嘮,線下買房不牢靠。
雖然百行百業都在咒罵疫情給自己造成的巨大損失,但網絡商家在咒罵的同時也在偷笑2、3月份巨大的流量收益,以前打出口號「緊抓線下」的房企轉過頭就投入了「線上銷售」的溫暖懷抱,紛紛開設線上售樓處進入這片新天地,完成了從「我不會關注線上→線上有點用處→線上賣房效果還行→只有線上能賣房?!」的終極真香轉變。
但同樣的問題對於買房的顧客來說就完全不同了,「線上看房總感覺不靠譜」「面都見不到都不曉得是真是假」「網絡上騙子太多了」等等正常的擔心不能忽視。而事實看來線上購房確實需要購房者擦亮眼睛,跳過套路,越過大「坑」,才能規避風險。
線上購房「坑」多多
線上看房優勢在於節約時間、最大限度地利用時間看更多的房子、房企對於線上看房給予的各種優惠、無理由退房等等,而劣勢例如無法確認實體房源、無法面對面交流、無法對房源有最詳細的情況掌握。那麼這些環節中,哪些地方有坑,哪些地方容易被設陷阱呢?一看便知

聯繫方式的大「坑」
在線上銷售如火如荼的這段時間,各種「線上看房」的直播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有的直播非房產APP的的直播會留下聯繫方式方便有興趣的人進一步進行溝通,而有顧客發現這些電話並不全是開發商方的銷售人員,還有中介的銷售人員,這是為什麼呢?
很簡單,現在開發商與中介的關係已經超過絕大部分的想像,或許很少有人對2019年的市場有了解,大概情況是經過2019的市場跌幅,開發商更加依賴中介來完成樓房售賣,甚至獨包都是常事,所以你看到開發商的直播卻發現聯繫方式是中介的,不要慌,說不定直播用的手機就是經紀人在拿著。
打折假「摔」的大「坑」
看線上直播時真正需要買房的人關注點大部分都在打折優惠上,但真正去聯繫銷售人員時,卻總被告知「這房子是特價房,已經賣完了」的情況,會有顧客就產生疑問:「怕不是再自導自演套路我?」
其實也跟不清楚開發商與銷售人員的內部關系所導致的。一個樓盤會因為某種特殊情況推出極少的特價房,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價格較低,然後這個消息會通知給所有合作的中介,沒錯,是「所有。」買到的機率我初步算一下大概跟彩票中個十萬差不多,所以有銷售人員「故意延後消息」的情況,但更多情況是你來慢了。
當然另一種平時銷售價格也就1萬元/㎡,但推出線上促銷時則宣稱1.1萬元/㎡起價的,還請立即投訴到開發商或他對應的公司,保證讓他沒好果子吃。
1元0元購房的大「坑」
首先問一下不會真有人相信1塊錢買一套房子吧?其實我挺想信的,但抱歉實在不可能。而顧客當然會因為打了宣傳卻發現去了之後還要交幾十萬感到憤怒,其實是對這個規則的不理解。
1元或0元「購房」,這個「購」其實是「認定」的意思。在中介手裡買過房子的都知道一套房子你看好了但臨時缺錢,又怕別人把房子買走時,需要籤一個協議叫做認購協議(或者說認購合同),交一部分定金,如果你買了這部分會退還或充做房產。開發商其實是把「定金」省掉了讓顧客可以無償認定一套房子。
當然認購的時間就沒正式認購那麼長,但這個優惠卻是大部分優惠中最實用的。
「無理由退房」的大「坑」
最大的一個坑來了,這個坑說實話沒啥好說的,就是為了賣房而推出的一種手段,「退」有問題嗎?沒有,有問題的是時間。
比如你在重慶買一套房子,除了交定金外又按照合同規定付了後續的款項,你的購房手續實質上就已經提交到了房企公司或銷售公司的帳戶,甚至直接進入了房地產監管部門的帳戶,這時候退款就如同討薪的農民工一樣「能退,有生之年」,這種情況下最長可以拖到一年,最少也得30個工作日之久。

其實所謂的「坑」,大都是不了解中介、開發商之間各種關係的原因,而產生一種自己被騙的感覺。如果想最大可能不被坑,最好兩點:
一、查詢樓盤的詳細信息並且了解樓盤銷售人員的情況
二、優惠承諾寫進協議、固定證據
三、以白紙黑字的條款明確「無理由XXX」的時間期限、違約責任等
總而言之知己知彼,拿好紙質證據,方可戰無不勝。在線上購房上,信息越多越有利,紙質越多越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