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上這個樂呵呵的農民大哥名叫竇全義,他是山西省臨猗縣七級鎮留尚村人,竇大哥近幾年在自家的蘋果園裡養殖一種「火鴨」成功走出了一條致富路,並且以「火鴨」牽線抱得美人歸,今天我們來看看他的人生故事。
周六的早上攝影師在竇大哥的果園裡見到了他,他正忙著打掃衛生,看到攝影師非常的熱情,急忙招呼我們坐在了果園的涼亭下,起先他以為我們是來購買他家「火鴨」產品,口若懸河的給我們介紹著「火鴨」,當聽說我們想採訪一下他致富經驗的時候,樸實的竇大哥竟然有點不好意意思,經過溝通他才為我們講起了他的創業經歷。
竇大哥說自己養殖的「火鴨」是農民們自己的叫法,因為它紅紅的嘴巴和火雞有點像,身體象鴨子,所以大家就這樣稱呼它,其實他的學名叫做「美洲雁」。他是2011年看中央電視臺的節目後從太原引進回來的,經過10年的養殖,現在每年可以賺到20多萬元,走出了一條適合自己的創業之路。
臨猗縣是個果業大縣,改革開放土地承包責任制以後,當地農業也進行了產業調整,從傳統的農業種植轉變為果業生產,竇大哥也把自家的4畝地種植上了蘋果樹,10年前受市場的影響蘋果價格走低,他的家庭收入開始走下坡路,家庭也因此破裂,妻子和他離了婚,但是並沒有讓他倒下,反而激發出他強烈的創業致富的信心,當在電視農業節目上看到美洲雁養殖的信息,他便勇敢的開始創業。
2011年他以每隻18元的價格買下了1000隻的美洲雁苗,把養殖場就選擇在了自家的4畝果園裡,他說蘋果樹已經種植了10多年,如果毀掉也沒有啥好項目選擇,其次已經成大樹自己也於心不忍,如果用做美洲雁的養殖場也是合理利用,樹上能結蘋果,樹下能養殖美洲雁,地面的蟲草就是大雁們天然的飼料,雁肥也能供給蘋果樹養分,是一舉兩得的大好事。
1000隻小雁在竇大哥的精心養護下慢慢的長大了,他也積累了很多的經驗,當年他就賣大雁,賣雁蛋收入了1萬元,加上買蘋果的收入,收回了全部的投資,第二年竇大哥又購買回了孵化機,開始自行孵化雁苗,除了滿足自己的養殖需要又開始往外銷售。
竇大哥說美洲雁適應環境的能力非常強,幾乎在哪裡都可以養殖,當然養殖在果園裡最好的選擇。一隻小雁苗3天後就可以出售,養殖到3個半月後體重可以長到8到10斤,就能作為商品雁銷售了,母雁產蛋量很大,從每年的4到9月份都是它的產蛋期,一隻母雁每天下一隻蛋,一年能產250個到280個,收益還是非常可觀。
他家的養殖場的收入主要就是賣商品雁和蛋,商品成雁是100元一隻,雁蛋是2元1枚,銷售的形式採取就地銷售和網上銷售相結合的方法。養殖好的成年公雁賣活雁也自己宰殺加工成滷雁進行銷售,孵化出的小雁苗也對外銷售。
竇大哥說他要把自家的美洲雁養殖做大,就要廣開致富門路,如果靠增加數量在有限的4畝果園裡就會密度很大,影響大雁們的生長和生活環境,所以他就在美洲雁的相關產業上做文章,在果園裡開展觀賞美洲雁遊園活動和採摘水果活動,甚至還建起了農家樂,進園吃喝玩樂於一體。圖為竇大哥在果園裡用黃泥巴在塑造黃牛。
話題說到了竇大哥的婚姻上,他說養殖美洲雁帶來了好姻緣,讓他重新有了一個幸福的家庭。以前因為家庭收入不好,前妻經常和他發生不愉快,後來走到了離婚的地步,養殖美洲雁的第三年,有一天從東北歸來一個不速之客上門求購小雁苗,因為她來的太突然家裡一時間沒有合適的雁苗出售,她就索性留了下來幫自己養雁打工,後來成了自己離不開的好幫手。圖為竇大哥儲藏雁蛋的地下窯洞。
這個來自東北的離異女子樸實善良,勤勞耐苦,她在竇大哥的養殖場裡一邊等候小雁苗一邊打工賺錢,期間她對竇大哥的老人照顧的非常好,特別是在竇大哥得了重感冒的日子,她一個人忙著裡裡外外的事情,不但把養殖場打理的井井有條,而且挑起了家庭的重擔,竇大哥說那段時間自己特別感動,他認為這就是美洲雁牽來的紅線,讓他抱得美人歸。圖為一位老人帶著孫子買走2隻美洲雁。
竇大哥每年整個養殖場的收入在20萬元左右,養殖美洲雁讓他成功致富,在當地農村引起了轟動,許多農民便上門求教經驗,他說一人發財不如大家共同致富,便開始把孵化好的小雁苗賣給大家分開養殖,他把這個叫做分散經營,技術支持,集中管理,銷售上採取自由銷售和回收的方式,效果相當不錯。目前他已經帶動當地30多戶農民一起從事養殖業。
竇大哥把蘋果園變成養殖場,發了財賺了錢重組家庭,整天樂呵呵的住在田園裡,夫妻倆過著幸福的生活,讓人羨慕。他總結自己10年的創業經歷做了個形象的比喻,「創業和妻子就好比人穿鞋子一樣,皮鞋,布鞋旅遊鞋,合適才是自己的鞋。」聽上去話是有點醜但是理端正。各位您對竇大哥的觀點怎麼看?歡迎留言。【想看到更多的百姓故事請點擊右上角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