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在什麼樣的時代,娛樂永遠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種商品,而所謂的顧客就是為娛樂買單的每一個平凡的人,相對而言付出娛樂精神的就是從事演藝事業的人。從不同的領域,可以稱之為藝人、演員或者是藝術家,他們在自己的人生中並非永遠都是光鮮亮麗的一面,也不是時時刻刻都帶著光環的人,而是和大家一樣,會為了自己事業而焦灼,當大多數人不買帳時,他們身上的光環也會隨之消失,與大眾相比之下,他們從一個巨大的舞臺沒落以後,所遭受到的心理打擊,甚至可以稱之為重創,就好像將他們失去娛樂價值這一點無限的放大,特別是曾在某個時間點紅極一時的人,此後如果被迫退出,那麼他們大多數從心理上是無法接受的,他們會更加急於追尋自己存在的意義與價值,因為他們非常害怕被世人所遺忘。
電影《鳥人》的男主角裡根就是這樣一個藝術家,曾經他因為飾演過英雄鳥俠而紅極一時備受關注,但在之後就迅速過氣的他打算以百老匯話劇作為新的起點,企圖在這裡通過新的表演鹹魚翻身。電影正是講述了在這期間裡根所做的一切,以及他的心理變化,讓我們看到一個藝術家在他人生中不同階段的心路歷程,以及他在人生低谷時所出現的種種匪夷所思的行為,透過每一個鏡頭和畫面,讓我們看到一個藝術家真正的內心,或者說是他不被理解的真實想法。
電影開頭呈現給我們的是裡根在劇場和他的工作夥伴們一起排練一場新的劇本,在排練過程中,裡根發覺自己對一個男演員的表演形式或者是他給李根帶來的個人感受不甚滿意,他在表演中表現出了一絲對他不滿的態度,隨之在排練過程中,那名男演員就被突然掉下的鍋砸中,只得退出排練現場,在鍋掉下來之前,裡根曾經把眼睛移到了上方,似乎正在注視著什麼東西,這大概可以解釋為他實際上預料到了其即將掉下來的可能,但是不願意告訴那名男演員,這是表明裡根對他的真實態度。
其實在影片中我們可以真實的感受到裡根一直以來的精神狀態都是處於緊繃的狀態,他幾乎沒有露出過笑臉,並且在他無論是從事什麼表演時,都並不能非常認真的投入,也就是他心中有其他的雜念,這也可以非常明顯的看出,他一直對於自己未能鹹魚翻身這一狀態,感到非常難受,但是同時他又無能為力,因此他便一邊接受目前唯一可能使他重新出名的機會不斷嘗試,一邊內心仍嚮往著過去他所曾經被記住的閃亮時刻。
影片在繼退出排練的那名男演員之後,便被安排進了一個此時聲名大噪的新生代演員麥克,麥克以自己的方式在整個演繹過程中表現出了一種非常年輕化的狀態,也帶著一絲囂張的氣焰,而這樣的他在裡根眼裡依然是不上道的,裡根看到這樣的他,依舊錶現出了不滿,就像對待上一位男演員一樣,他向同事提出要將他換掉,而同事非常憤怒的表示,現在已經不可能換人,也承受不起經費上的損失,再者麥克是一個大家非常喜愛的演員,現在他的存在無異於是給自己的劇本增添新的吸引力,因此這個時候裡根的想法就不可能實現了。
裡根的女兒是個吸毒的女孩,有一個鏡頭是他對自己的父親衝動之下叫嚷著說出來的話,她在這段話中非常明確的表達了裡根真實的狀態和他真實的內心世界,她說的實際上完全沒錯,裡根一直活在過去的榮譽中,他始終不肯放棄自己的重要性,他把自己看的太過於重要,擔心被世人所遺忘,但是他女兒說出了真相,實際上在他封閉的那些時間裡,他早就已經被人遺忘,他再也不是那個曾經帶著光環行走的男人,也只不過是市井中和大家一樣普通的凡人。這一段非常心酸的話,使得裡根在聽完後臉上霎時間表現不出任何表情,這裡父女二人的畫面以及語言實際上是直擊人心的,這也是影片在敘事中所隱藏的真實現象,實際上無論在什麼時代,都存在這樣的人和心理現象,他們永遠都希望自己可以活成站在頂端的人,渴望自己被仰視,而自己卻可以俯視任何人,這種病態的心理普遍存在,卻又無法正視自己。
直至電影的後半段,我們看到裡根所承受的心理折磨到最後使得他已經臣服於自己的心魔,已然活進了他的幻想裡,他真正的融入到過去的自己,認為自己是英雄鳥俠,他在醫院休養期間越過窗戶把自己變成鳥人奪窗而出,至此,裡根的人設完整的落下帷幕,最後我們也感受到了影片所折射出來的內心的巨大陰影。除了內容非常經典以外,影片在拍攝手法上同樣是非常特別的,影片全程幾乎是以一鏡到底的模式呈現的,在這樣的鏡頭下,我們清楚的看到每一個細節,這也是對演員極大的考驗,長鏡頭的模式不允許演員在演繹過程中出現任何一絲差錯,像極了一個臨時加拍的小劇場,但是卻又完整的拍出了一整部電影的狀態,是一個非常大的工程。
影片中在需要轉換的鏡頭上,採用無縫銜接的方式,例如花瓶砸上牆後即刻轉換到另一個時間段的畫面非常自然,其間對於裡根個人的幻想都是採取超自然的方式,例如裡根看著花瓶,花瓶自己移動,他用手指著鐵盒,鐵盒自己轉動,這些是一個直接的表達,對於其后里根化身為鳥人在空中飛行做了一個小小的鋪墊和提示,以此表現出這是裡根的幻想空間並非真實的世界。該電影把人的內心世界以這樣的形式表達出來,詮釋了太多人的世界,也描繪了一個無奈的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