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最佳影片《鳥人》:幻想出來的一切,其實都只是內心的寫照

2021-01-07 看電影的翁先生

無論在什麼樣的時代,娛樂永遠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種商品,而所謂的顧客就是為娛樂買單的每一個平凡的人,相對而言付出娛樂精神的就是從事演藝事業的人。從不同的領域,可以稱之為藝人、演員或者是藝術家,他們在自己的人生中並非永遠都是光鮮亮麗的一面,也不是時時刻刻都帶著光環的人,而是和大家一樣,會為了自己事業而焦灼,當大多數人不買帳時,他們身上的光環也會隨之消失,與大眾相比之下,他們從一個巨大的舞臺沒落以後,所遭受到的心理打擊,甚至可以稱之為重創,就好像將他們失去娛樂價值這一點無限的放大,特別是曾在某個時間點紅極一時的人,此後如果被迫退出,那麼他們大多數從心理上是無法接受的,他們會更加急於追尋自己存在的意義與價值,因為他們非常害怕被世人所遺忘。

電影《鳥人》的男主角裡根就是這樣一個藝術家,曾經他因為飾演過英雄鳥俠而紅極一時備受關注,但在之後就迅速過氣的他打算以百老匯話劇作為新的起點,企圖在這裡通過新的表演鹹魚翻身。電影正是講述了在這期間裡根所做的一切,以及他的心理變化,讓我們看到一個藝術家在他人生中不同階段的心路歷程,以及他在人生低谷時所出現的種種匪夷所思的行為,透過每一個鏡頭和畫面,讓我們看到一個藝術家真正的內心,或者說是他不被理解的真實想法。

電影開頭呈現給我們的是裡根在劇場和他的工作夥伴們一起排練一場新的劇本,在排練過程中,裡根發覺自己對一個男演員的表演形式或者是他給李根帶來的個人感受不甚滿意,他在表演中表現出了一絲對他不滿的態度,隨之在排練過程中,那名男演員就被突然掉下的鍋砸中,只得退出排練現場,在鍋掉下來之前,裡根曾經把眼睛移到了上方,似乎正在注視著什麼東西,這大概可以解釋為他實際上預料到了其即將掉下來的可能,但是不願意告訴那名男演員,這是表明裡根對他的真實態度。

其實在影片中我們可以真實的感受到裡根一直以來的精神狀態都是處於緊繃的狀態,他幾乎沒有露出過笑臉,並且在他無論是從事什麼表演時,都並不能非常認真的投入,也就是他心中有其他的雜念,這也可以非常明顯的看出,他一直對於自己未能鹹魚翻身這一狀態,感到非常難受,但是同時他又無能為力,因此他便一邊接受目前唯一可能使他重新出名的機會不斷嘗試,一邊內心仍嚮往著過去他所曾經被記住的閃亮時刻。

影片在繼退出排練的那名男演員之後,便被安排進了一個此時聲名大噪的新生代演員麥克,麥克以自己的方式在整個演繹過程中表現出了一種非常年輕化的狀態,也帶著一絲囂張的氣焰,而這樣的他在裡根眼裡依然是不上道的,裡根看到這樣的他,依舊錶現出了不滿,就像對待上一位男演員一樣,他向同事提出要將他換掉,而同事非常憤怒的表示,現在已經不可能換人,也承受不起經費上的損失,再者麥克是一個大家非常喜愛的演員,現在他的存在無異於是給自己的劇本增添新的吸引力,因此這個時候裡根的想法就不可能實現了。

裡根的女兒是個吸毒的女孩,有一個鏡頭是他對自己的父親衝動之下叫嚷著說出來的話,她在這段話中非常明確的表達了裡根真實的狀態和他真實的內心世界,她說的實際上完全沒錯,裡根一直活在過去的榮譽中,他始終不肯放棄自己的重要性,他把自己看的太過於重要,擔心被世人所遺忘,但是他女兒說出了真相,實際上在他封閉的那些時間裡,他早就已經被人遺忘,他再也不是那個曾經帶著光環行走的男人,也只不過是市井中和大家一樣普通的凡人。這一段非常心酸的話,使得裡根在聽完後臉上霎時間表現不出任何表情,這裡父女二人的畫面以及語言實際上是直擊人心的,這也是影片在敘事中所隱藏的真實現象,實際上無論在什麼時代,都存在這樣的人和心理現象,他們永遠都希望自己可以活成站在頂端的人,渴望自己被仰視,而自己卻可以俯視任何人,這種病態的心理普遍存在,卻又無法正視自己。

直至電影的後半段,我們看到裡根所承受的心理折磨到最後使得他已經臣服於自己的心魔,已然活進了他的幻想裡,他真正的融入到過去的自己,認為自己是英雄鳥俠,他在醫院休養期間越過窗戶把自己變成鳥人奪窗而出,至此,裡根的人設完整的落下帷幕,最後我們也感受到了影片所折射出來的內心的巨大陰影。除了內容非常經典以外,影片在拍攝手法上同樣是非常特別的,影片全程幾乎是以一鏡到底的模式呈現的,在這樣的鏡頭下,我們清楚的看到每一個細節,這也是對演員極大的考驗,長鏡頭的模式不允許演員在演繹過程中出現任何一絲差錯,像極了一個臨時加拍的小劇場,但是卻又完整的拍出了一整部電影的狀態,是一個非常大的工程。

影片中在需要轉換的鏡頭上,採用無縫銜接的方式,例如花瓶砸上牆後即刻轉換到另一個時間段的畫面非常自然,其間對於裡根個人的幻想都是採取超自然的方式,例如裡根看著花瓶,花瓶自己移動,他用手指著鐵盒,鐵盒自己轉動,這些是一個直接的表達,對於其后里根化身為鳥人在空中飛行做了一個小小的鋪墊和提示,以此表現出這是裡根的幻想空間並非真實的世界。該電影把人的內心世界以這樣的形式表達出來,詮釋了太多人的世界,也描繪了一個無奈的真實。

相關焦點

  • 《鳥人》憑什麼獲奧斯卡最佳影片獎 揭秘15個長鏡頭的突破
    2015年2月25日訊,第87屆奧斯卡頒獎禮塵埃落地,最終,《鳥人》戰勝了同樣提名9項大獎的《少年時代》,分別獲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攝影和最佳原創劇本四項大獎,成為了本屆奧斯卡上的最大贏家。 此後,《鳥人》的影響力不斷擴大,但在今年的金球獎上,卻輸給了《少年時代》,後者獲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和最佳女配角獎,金球獎被視為是奧斯卡的風向標,這讓影迷們對於《鳥人》能否贏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捏了一把汗。最終,《鳥人》終於不負眾望,獲得了四項大獎。
  • 你真的看懂這部奧斯卡最佳影片了嗎?深度解析《鳥人》
    比起這一屆的奧斯卡最佳影片,對於我這個喜歡追求電影複雜性的人來說,我更加喜歡去年奧斯卡最佳影片《鳥人》。首先光是《鳥人》 電影中導演所使用從頭到幾乎結尾的兩個小時的長鏡頭來說,這部影片就顯得不一般。從頭到尾給人一種舞臺劇的風格,這和影片的內容是相契合的,有人說是導演的刻意炫技,但我確認為這是《鳥人》所表達主題的最好的方式,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影片中所用的超現實主義手法無不在提示觀眾,裡根內心的執著,那一份對於藝術的追求。但是很多人會曲解他,認為他只不過是想完成自己的演藝事業是一個自私的人,而去忽略他為了藝術而沒法陪女兒的愧疚,他渴望被愛,他的孤獨在影片中時時表現出來。
  • 奧斯卡最佳影片《鳥人》,一個超級英雄的逆襲人生,全部關於夢想
    今天想給大家講述的就是在去年榮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的電影鳥人。相信有很多人關注歐美電影的人,同樣會知道這部電影。就是這樣一部簡簡單單的兼營講述的是一個過氣的超級英雄演員不懈追求自己的夢想,而且不得不要放棄,勇於追求的精神,也是那種重獲夢想的故事。
  • 奧斯卡最佳影片《鳥人》中的自由主義與存在主義
    2015年《鳥人》(無知的意外之美)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作為一個對存在主義特別感興趣的人,尤其是當它被用來強調個人完全自由的觀點時,我為這部電影欣喜若狂。在電影中,自由是一種在一個看似無意義的世界中做出決定自我意識的選擇的能力。因此,存在主義是對與自我發展相關的意義的追求。我們的生活是一場鬥爭嗎?還是外在的掙扎導致了內在的意義?
  • 揭《鳥人》獲奧斯卡原因:有評委鍾愛的很多因素
    第87屆奧斯卡頒獎禮塵埃落地,最終,《鳥人》戰勝了同樣提名9項大獎的《少年時代》,分別獲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攝影和最佳原創劇本四項大獎,成為了本屆奧斯卡上的最大贏家。  《鳥人》在去年作為威尼斯電影節的開幕電影亮相時,就轟動一時,但在後面的競賽單元中輸給了瑞典導演羅伊·安德森執導的《寒枝雀靜》,後者獲得了威尼斯金獅獎。
  • 《鳥人》16個秘密,成就奧斯卡最佳電影!
    美國最愛拍超級英雄俠,可是,為什麼蝙蝠俠、蜘蛛俠、青蜂俠、綠燈俠一堆超級英雄都沒有榮膺奧斯卡最佳影片
  • 奧斯卡最佳影片看不懂? 十個問題帶你看懂"鳥人"
    【看電影·奧斯卡最佳影片《鳥人》】   ■ 編者按   本屆奧斯卡將最佳影片頒給了《鳥人》,這部片子由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裡多導演,他與尼古拉斯·迦科波恩聯合編劇其實,開頭的星空火球墜落就有剪輯,在瑞根用真槍打自己之後,導演用了一個比較細碎的切換剪輯段落,僅此就十幾個鏡頭。這就把一水的長時間調度鏡頭破了一下,在風格手法上留了點氣口。街頭仰拍的夜景到日景過渡,一些甩接甩的鏡頭,黑場偷換時空,都看出剪輯點的。瑞根空中飛翔後走進劇院門口過渡到首演結束馬丁·斯科塞斯跟觀眾一起走出,用了停機再拍。
  • 《1917》未獲奧斯卡最佳影片,只因《鳥人》將一鏡到底做得太完美
    《1917》在2019年奧斯卡參賽影片中呼聲很高,獲得七項提名,但最終僅僅獲得最佳攝影、最佳音響效果、最佳視覺效果三項大獎,與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獎失之交臂。《1917》未能獲得奧斯卡決定性的核心獎項,筆者感覺,根本原因是2015年《鳥人》先聲奪人,採用類似的「一鏡到底」技巧而在87屆奧斯卡金像獎評比中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最佳攝影」四項大獎。有《鳥人》的珠玉在前,《1917》再怎麼標新立異,也難以獨擅勝場。
  • 第87屆奧斯卡頒獎禮落幕 影片《鳥人》成最大贏家(附完整獲獎名單)
    北京時間2月23日上午9:30,第87屆屆奧斯卡結束紅毯,在好萊塢杜比劇院開始頒獎禮。此時已圓滿落幕,各大獎項均已頒發。電影《鳥人》成為最大贏家,斬獲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原創劇本四項大獎,此前呼聲極高的《少年時代》僅斬獲最佳女配角一獎。
  • 奧斯卡影片《鳥人》的主角生活映射了當下人們生活的無奈
    這樣一個工作生活上極其不順的中老年人,在日益嚴重的壓力之下,把往日扮演《鳥人》的超級英雄形象幻想成了探討問題和發洩情緒的對象。影片拍攝出了人格分裂的主人公,他時常幻想著施展《鳥人》中角色擁有的超級英雄力量。這一切足以表明,主人公對生活工作有多麼的期待,甚至以狂熱的激情想扭轉局面。然而,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只穿著內褲,狼狽不堪地跑在街上,面對圍觀眾人的嘲諷,無奈只能繼續奔走的老人。
  • 解析87屆奧斯卡獲獎影片 《鳥人》有「神片」氣質
    第87屆奧斯卡頒獎禮日前落幕,神片《鳥人》大獲全勝,獲得五個重要獎項,而男女影帝頒給了兩位病人扮演者。本屆奧斯卡也是超文藝的一屆,如《星際穿越》之類的商業大片失意而歸。不過就算你不是文藝青年,本屆奧斯卡的獲獎影片哪怕你不會下載來觀看,也有必要以正確的方式來了解本屆奧斯卡,看看好萊塢的品位離你到底有多遠。
  • 愛德華·諾頓艾瑪·斯通主演《鳥人》奧斯卡最佳影片
    《鳥人》這隻怪獸鳥,只是驚鴻一瞥,但是它沒頭沒腦的現身,卻是全片意在言外的主力論述了。墨西哥導演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裡圖《鳥人(Birdman)》中埋伏了不少趣味小梗,而且還能搔到好萊塢癢處,投資大亨再有意見,眼看電影名利雙收,往往也只有睜隻眼,閉隻眼了。
  • 奧斯卡最佳影片《鳥人》劇情介紹及影評(視頻)
    《鳥人》(Birdman)是墨西哥導演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裡圖執導的一部喜劇片,由麥可·基頓、艾瑪·斯通、愛德華·諾頓主演,於2014年10月17日在美國上映。 影片講述一個過氣的超級英雄演員,企圖借百老匯鹹魚翻身的故事。
  • 《鳥人》獲奧獎意味著什麼
    圖為2月22日,在美國洛杉磯杜比劇院,《鳥人》導演亞歷杭德羅·伊尼亞裡圖懷抱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和最佳原創劇本三個奧斯卡小金人。當日,《鳥人》獲得第87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和最佳原創劇本三項大獎。
  • 高大上:奧斯卡最佳攝影用的是這些機器
    第87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已經過去將近一個月,每年除了最佳影片必看之外,最佳攝影影片也是筆者比較關注的獎項,今年共有五部影片提名最佳攝影,作為半個器材黨,以下就為大家大致羅列下它們都是用什麼機器拍攝。有興趣了解或者急需在妹子面前提升X格的親們不要錯過。
  • 《鳥人》之後艾瑪-斯通憑《愛樂之城》再獲奧斯卡提名
    這部影片的故事線很簡單,講述一位爵士樂鋼琴家與女演員之間相互鼓勵的愛情故事。這種講述「行業內的故事」是最受奧斯卡喜愛 的題材,比如2011年上映的《藝術家(The Artist)》就曾獲得10項奧斯卡提名,5項獲獎。《愛樂之城》除了題材的選擇比較讓影評人喜歡之外,男女主角的演技當然也是值得認可的。
  • 一部美國「大尺度」電影,豆瓣評分8.5,拿下奧斯卡最佳影片
    這部影片斬獲了第72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創劇本等5項大獎,豆瓣評分8.5分,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經典電影。但電影傳入國內後,不少影迷只專注於片中部分美如畫的場景,甚至將其視為一部大尺度情慾片。然而影片對中年危機主題的刻畫,卻深刻到足以穿透靈魂。
  • 底層人性的哀歌——看奧斯卡最佳影片《寄生蟲》
    電影荒誕,卻如社會新聞般地真實,看似現實主義,其實更像是一則社會寓言,或者說是一個對社會結構概念化的展示平臺。2019年,《寄生蟲》獲得第72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在上周剛剛降下帷幕的第92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寄生蟲》又獲得了最佳影片獎,成為有史以來獲得這個獎項的第一部非英語電影,同時還獲得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和最佳國際電影長片共四個獎項,成為本屆奧斯卡四冠王。
  • 《寄生蟲》成首部非英語最佳影片,92歲的奧斯卡也在創造歷史
    北京時間2月10日上午,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在洛杉磯落下帷幕,韓國導演奉俊昊的《寄生蟲》創造了歷史,成為奧斯卡92年歷史中,首部獲得最佳影片的非英語片。該片還同時拿下最佳國際影片、最佳導演和最佳原創劇本等共計四項大獎,成為本屆奧斯卡最大贏家。
  • 《寄生蟲》憑什麼成為奧斯卡首部「非英語」最佳影片!
    第92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竟然頒給了《寄生蟲》!作為奧斯卡92年歷史中第一部拿到這座小金人的非英語片,網上一時間炸開了鍋:《寄生蟲》到底厲害在哪裡?作為資深影迷,且聽小凡給大家好好說一說。No.1 故事:絕望的貧富階級奧斯卡獲獎電影一向都要有夠深度、夠現實的故事,而這恰好是《寄生蟲》所擁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