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八月初三,恭賀九天東廚司命太乙元皇定福奏善天尊灶君聖誕

2021-01-10 玄都玉京七寶玄臺

庚子年農曆八月初三,恭賀九天東廚司命太乙元皇定福奏善天尊灶君聖誕,灶神,又稱「九天東廚司命太乙元皇定福奏善天尊」,「灶君」、「灶王」、「灶王爺」、「九天東廚司命主」、「灶界老爺」、「東廚司命」等,因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自漢代以來無論是在宮廷還是在民間,人們都普遍信奉灶神。

灶神,全銜是「九天東廚司命太乙元皇定福奏善天尊」,俗稱「灶君」,或稱「灶爺」「灶君公」、「司命真君」、「九天東廚司命主」、「香廚妙供天尊」或「灶王」,北方稱他為「灶王爺」,鸞門尊奉為三恩主之一,也就是一家之主,家裡大大小小的事都歸他管。

灶神左右隨侍兩神,一捧「善罐」、一捧「惡罐」,隨時將一家人的行為記錄保存於罐中,年終時總計之後再向玉皇大帝報告。十二月廿四日就是灶神離開人間,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一家人這一年來所做所為的日子,初四就下天,七月二十四是他的生日。灶君位一般是點在西牆。有的是在大灶上,或在新的樓房灶君位一般都是在爐和蓄水池上,表儲財丁旺的意思。灶神乃是道教神祇,並不是佛教所謂的監齋菩薩。

灶王爺的信仰,早在商朝時已開始在民間供奉,秦漢以前更被列為主要的五祀之一,和門神、井神、廁神和中溜神(這裡的中溜神是最讓人陌生的,因在古書上有「窗即中溜,古者復穴當中開孔取明」的說法,於是就有認為中溜神即窗神的。)五位神靈共同負責一家人的平安。

司命,漢族民間傳說主管人的壽夭和命運。司命府君,古時漢族民間幾乎每家每戶都設有灶君司命神位:有的用紅漆板製作,有的用瓦筒灰漿黏貼於灶頭煙囪上,有的用紅紙寫「司命神位」或「九天東廚司命張公定福府君之神位」貼在堂屋的神龕上兩側配上常見的對聯:「上天言善事,下地降吉祥」。也有寫「挑柴童子,送水郎君」或「張七相公,李氏夫人」的。

早在春秋時期,人們就流傳著「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的俗諺。孔子在向其弟子解釋人們「媚於灶」的原因時指出:「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見《論語·八佾》)這句話的意思是「這樣不對。如果犯了錯誤,即使向上天禱告也沒有用」。但是人們一般認為的則是,如果不討好灶神,他就會向上天告你的惡狀。凡人「無所禱也」。灶神告什麼狀,天帝就會給你定下什麼懲罰。《太上感應篇》說:「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狀。大者奪紀。紀者,三百日也。小者奪算。算者,三日也」。也就是說,誰要是得罪了灶神,嚴重的要少活三百天,輕微的也要少活三天。試想,平白無故地丟掉幾百日的壽命,這種懲罰實在是讓人畏懼。

《太平御覽》卷一八六引《淮南萬畢術》就說:「灶神晦日歸天,白人罪。」鄭玄注《禮記·記法》也說:「(灶神)居人間,司察小過,作譴告者也。」這說明,至少在漢代,灶神已成為督察人間過錯,專向天帝報告一家人的善惡。

灶神又稱司命真君、司命灶神、九天護宅天尊,或九元東廚煙主、九天東廚司命定福灶君、灶王公、灶君公、灶君爺、灶老爺,通常簡稱灶神、灶君、灶王爺等。道教稱灶君為崑崙老母或雲種火老母、種火老母元君。

道教稱灶君為「崑崙老母」或雲「種火老母」、「種火老母元君」。《灶王經》記載:道言 昔登崑崙之山。有一老姆。獨處其中。莫知其由。是時即有妙行真人。上白天尊曰。此之老姆未審復是。可人獨住此山。殊無畏懼。天尊曰惟此老母。是名種火之母。能上通天界。下統五行。達於神明。觀乎二氣。在天則為天帝。在人間乃為司命。又為北鬥七元使者。主人壽命長短。富貴貧賤。掌人職祿。又為五帝灶君。管人住宅。十二時晨。普知人間之事。每月朔日。記人造諸善惡。及其功德。錄其輕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書悉是此母也。

此外,灶神因時因地因職而有別。

《灶王經》云:「東方青帝灶君,南方赤帝灶君,西方白帝灶君,北方黑帝灶君,中央黃帝灶君。五方五帝灶君夫人。天廚靈灶神君,地廚神灶神君,曾灶祖灶神君,灶公灶母神君,灶夫灶婦神君,灶子灶孫神君,灶家姊妹媳婦眷屬神君,灶下炊濤神女,運火左右將軍,進火神母,遊火童子,天帝嬌男,地常嬌女,囪中童子童男童女。」

其中「五方五帝灶君」為專門的灶君,「五方遊奕灶君」為閒散灶君,「灶子灶孫神君」為家族灶君,「炊濤神女、運火將軍、進火神母、遊火童子」為灶之衙門,各司其職,連煙囪也有童子存在,保護正常工作。

灶神之職先是主管一家的夥食,以後變為操掌一家禍福的保護神。據洪邁《夷堅乙志·秀州司錄廳》記載,一鬼入廚,灶神喝問何幹,鬼答逍閒,灶神叱曰:「不得作過!」鬼雲不敢。又《夷堅丁志·楊氏灶神》記載,楊氏子不肖,為父所逐,棲身於一破屋中。某夜,一虎闖入,危及楊氏子,楊氏灶神遂驅之,楊氏子轉危為安。

灶王爺為玉皇大帝的使者,令其常住人家,監察善惡,錄人功過,定期上報。灶神之職原是主管人間的飲食製作。約在東晉前,灶神又有了監察人間罪惡,掌握一家壽夭禍福的職能。東晉葛洪《抱樸子內篇》的《微旨》稱:「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狀。大者奪紀,紀者三百日也。小者奪算,算者三日也」。

《東廚司命燈儀》中有句稱,「灶神職重,秉下民倚伏之權」,「在天為七元之使者,遞日奉萬事於宸庭」,「迭主陰陽,雖善善惡惡,均在修為;然是是非非,必恭記錄」。清代的《敬灶全書》則稱,灶君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惡,奏一家功過。每奉庚申日,上奏玉帝,終月則算。功多者,三年之後,天必降之福壽;過多者,三年之後,天必降之災殃。上報日期或雲農曆每月三十日上報,或每月初一半夜,或雲臘月廿三,或雲臘月廿四,或雲每逢庚申日。

宋代以後,大都認為是臘月廿三,人們怕灶神報奏不妥而遭殃,故祀灶之日(臘月廿三)用粘糖糊封灶神的嘴,從而形成了中國特有的祭灶風俗。

灶神之所以受人敬重,除了因掌管人們飲食,賜於生活上的便利外,灶神的職責,是玉皇上帝派遣到人間考察一家善惡之職的官。灶神左右隨侍兩神,一捧「善罐」、一捧「惡罐」,隨時將一家人的行為記錄保存於罐中,年終時總計之後再向玉皇上帝報告。十二月廿四日就是灶神離開人間,上天向玉皇上帝稟報一家人這一年來所做所為的日子,所以家家戶戶都要「送灶神」。

人們如果要祈福禳災,便要對灶王爺恭恭敬敬,如不得用灶火燒香,不得擊灶,不得將刀斧置於灶上,不得在灶前講怪話、發牢騷、哭泣、呼喚、唱歌,不得將汙髒之物送入灶內燃燒等等,名目繁多。每年到了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灶王爺要升天報告一年的情況時,人們還要為灶王爺擺上供品,供上好吃好喝的,這就是所謂的祭灶。

祭灶時,麥芽糖和酒是必不可少的,酒是為了讓灶王爺喝得忘乎所以,暈頭轉向,而麥芽糖又甜又粘,把它糊在灶神嘴上,一來灶神嘴吃甜了,就不好再惡言惡語,只能說好話,二來麥芽糖粘住嘴巴,想說壞話也張不開口,只能說個含含糊糊。老百姓把「拿了人家的手短,吃了人家的嘴軟」這一套人世生活經驗,也用在了對灶神的供奉上。

宋代範成大《祭灶詩》即云:「古傳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雲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豬頭爛熟雙魚鮮,豆沙甘松粉餌圓。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婢子鬥爭君莫聞,豬犬觸穢君莫嗔,送君醉飽登天門,杓長杓短勿復雲,乞取利市歸來分。」這哪裡是祭灶,分明是向灶神送禮行賄。

古時祭灶不分身份的貴賤、高低,上至皇宮、大臣,下至平民百姓,對灶神都是畢恭畢敬。據有關資料記載:每年臘月二十三,清朝皇帝例行在坤寧宮大祭灶神,同時安設天、地神位,皇帝在神位前行九拜禮,以迎新年福禧。祭灶這天,坤寧宮設供案,安放神牌,神牌前安放香燭供品,殿廷中設燎爐、拜褥。像中國民間一樣,在灶君臨升天匯報工作前,要用粘糖封住嘴,以防他在玉帝面前胡說八道。祭灶時,宮殿監奏請皇帝到坤寧宮神像、灶君前拈香行禮。禮畢,宮殿監再奏請皇后依次向灶君等神位行禮。

每年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灶神上天,報告人間功過,定人禍福。因此,北方習俗於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晚上奉祀灶君,焚香祀送。南方習俗於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晚上奉祀灶君,焚香祀送。舊時亦有士紳家於二十三日送灶,百姓家二十四日送灶之別。

奉祀灶君多用糖元寶、炒米糖、花生糖、芝麻糖和糯米糰子之類,以冀塞住灶神之口,不講人間罪惡,世稱「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祭畢,即將奉祀經年的灶君舊紙馬從灶上揭下,連同紙錠等一起焚化,以示灶神上天。除夕接神時,再行接灶神之禮,奉祀灶神後,再在灶上粘貼新的灶君紙馬。 關於祭灶禮儀 祭灶的禮儀各地可能不同,大體上來說是如此規矩: 祭灶時間:多數地區於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少數地區為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也有「官三民四」的說法。

祭灶地點:廚房爐灶邊 祭灶供品:三牲(雞、豬、魚肉)、飴糖(麥芽糖)、清茶、水果、金紙等 祭灶以麥芽糖塞住灶神之口,使其不講人間罪惡,祭祀之人口稱:「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焚香祀送,祭畢,即將奉祀經年的灶君舊紙馬畫像從灶上揭下,連同金紙等一起焚化,以示灶神上天。

九天司命太乙元皇定福灶君寶誥

志心皈命禮。位司喉舌,經理庖廚。錄人間功過之因,依期上奏。體天地生成之化,覆佑下民。驅不正之鬼神,掃塵中之疵癘。一家吉慶,合宅昌榮。朝夕承匡扶之仁,庚申察是非之目。雍雍瑞相,赫赫靈祇。大悲大願,大聖大慈。九天司命太乙元皇,定福奏善天尊。

志心皈命禮。一家之主,五祀之尊。司喉舌於北鬥之中,察善惡於東廚之內。賜福赦罪,移兇化吉。安鎮陰陽,保佑家庭。何災不滅,何福不增。有求皆應,無感不通。大悲大願,大聖大慈。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元皇定國護宅天尊。

志心皈命禮。命承北鬥,位鎮東廚。為五祀之尊,得九靈之道。作上天之耳目,司上下之災祥。記錄功過,權衡善惡。造化悉由於水火,萬民皆賴為陶甄。禍福總歸於善惡,六耗悉皈於醮謝。四時迪吉,八節呈祥。叩之則應,有感必通。大悲大願,大聖大慈,本家司命,太乙奏善,灶王府君,元皇定國護宅天尊。

禮誦《灶君誥》,闔家保平安,願以此文,福佑善人。愛家愛灶,永享福身。志心稱念,定國護宅天尊,不可思議功德。

相傳朱元璋小的時候,家裡很窮。一天,朱元璋的母親正在做飯,突然有一隻喜鵲闖進來,叫道:「朱家天下萬萬年!朱家天下萬萬年!」朱母生氣道:「什麼萬萬年,不要開我們的玩笑。我看哪,有個二百七十六年就不錯了。」朱母一邊說,一邊生氣地用勺子敲打灶臺,以趕走喜鵲。這時,被朱母敲得鼻青臉腫的灶神現身了。他無奈地對朱母說:「朱老媽呀,老天爺讓你們朱家天下萬萬年就是萬萬年了嘛,你幹嗎還生氣呀?你說的二百七十六年就只能有二百七十六年了咯。」 後來,明朝果然只存在了二百七十六年。

詩歌

宋朝詩人範成大有一首叫《祭灶祀》的詩,而把中國民間灶神的習俗刻畫得入情入理、淋漓盡致,在老百姓眼裡,灶王爺並不是純粹的鐵面無私,也不是專打小報告的卑鄙小人,而是一位通情達理、圓滑世故、稍加賄賂就替人消災免禍的好好先生,很迎合普通群眾的世態。全詩如下:

古傳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雲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

相關焦點

  • 民間諸神聖誕總結:七月到十二月
    >農曆八月初三 九天司命灶君灶王爺誕 農曆八月初三 北鬥星君聖誕 農曆八月初三 九天朱恩師聖誕 農曆八月初三 姜相子牙千秋 農曆八月初五 雷聲普化天尊雷祖聖誕 農曆八月初八 瑤池大會 農曆八月初十 北嶽誕 農曆八月十二 西方五道誕 農曆八月十五 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 太陰星君月神娘娘誕
  • 農曆十月初三,恭賀「大茅真君茅盈祖師」聖誕,見者獲福無量
    歲次庚子農曆十月初三,恭賀「大茅真君茅盈祖師」聖誕,大茅真君,名盈,字叔申。《歷代神仙通鑑》稱,其於漢景帝中元五年十月初三出生,出生時紅霞盈天三日,故取名茅盈。漢宣帝元康二年,有司奏報浙江丹陽句曲山有茅真人,中晝飛升,萬姓瞻睹。三茅真君又稱三茅君,為漢代修道成仙的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是道教茅山派的祖師,也是道教及漢族民間所信奉的神祇。
  • 「無極堂」臘月二十三,淺談「一家之主」,東廚司命灶王爺!
    那麼我們今天先來談談這「一家之主」的灶神,東廚司命灶王爺。禮誦《灶君誥》,闔家保平安志心皈命禮。命承北鬥,位鎮東廚。為五祀之尊,得九靈之道。作上天之耳目,司上下之災祥。記錄功過,權衡善惡。造化悉由於水火,萬民皆賴為陶甄。禍福總歸於善惡,六耗悉皈於醮謝。四時迪吉,八節呈祥。叩之則應,有感必通。
  • 農曆七月十八,恭賀瑤池大聖西王金母王母娘娘聖誕,見者吉祥增福
    農曆七月十八,乃瑤池大聖西王金母聖誕西王母寶誥志心皈命禮。天池開泰,無極聖母,龍華盛會宴瑤池,萬靈統御傳教旨。諸仙獻壽,列聖稱觴,天威咫尺,功高德重,代燮全衡,仙主道宗。三千侍女,奏笙簧之天樂。百歲蟠桃,開金碧之靈園。救眾生之苦難,灑甘露於塵寰。大悲大願,大聖大慈,無極瑤池大聖西王金母天尊。志心皈命禮。靈鍾神州,聲馳閬苑。
  • 農曆七月十八恭迎「無極瑤池大聖西王金母王母娘娘」聖誕
    農曆七月十八恭迎無極瑤池大聖西王金母聖誕,王母娘娘,又稱:太華西真萬炁祖母元君、九靈太妙龜山金母、太靈九光龜臺金母、瑤池金母、金母元君、西王母、西靈聖母、金母、王母、西姥等,全稱為「上聖白玉龜臺九靈太真無極聖母、瑤池大聖西王金母、無上清靈元君、統御群仙大天尊」。 《枕中書》曰:「木公、金母,天地之尊神,元氣煉精,生育萬物,調和陰陽,光明日月,莫不由之。」
  • 農曆三月初三,恭賀道教尊神真武大帝聖誕!
    每年的農曆三月初三,對於道教來說是一個值得慶賀的日子,西王母在西崑侖瑤池聖地舉行蟠桃盛會,宴請三界諸位神祇。同時也是道教始祖軒轅黃帝和北極四聖真武大帝的誕辰。各地的宮觀會在這一天舉行祈福法會,祈願國泰民安,風調雨順,萬民樂業。
  • 農曆三月初三,恭賀玄天上帝真武祖師蕩魔大天尊聖誕千秋!見者轉發納福降吉祥.
    農曆三月初三,是真武祖師的聖誕日,恭賀玄天上帝壽誕!今日向北方跪誦報恩寶誥,可為父母師長祈福消災、介福延瑞。三元都總管,九天遊奕使。佐天罡北極,右垣大將軍。鎮天助順,真武靈應。福德衍慶,仁慈正烈。協運真君,治世福神。玉虛師相,玄天上帝,金闕化身,蕩魔天尊。志心皈命禮。北上太虛,無上常容。天寂虛玄梵境,太乙真慶宮。真玄上聖,九天右奕使。左領天罡,北極右垣大將軍。太極真宗,太玄慈父。
  • 2020年農曆八月喬遷新居,如何擇吉旺運?
    今天,曾繹華老師從擇日學的角度,就今年農曆八月如何喬遷搬家進行一番解讀,供大家參考! 在選擇喬遷搬家日子時,日課的功用講究扶山家、相主命,換言之,就是要生扶山家(即屋宅)的五行,旺相主人及家庭成員的八字命局。首先要知道自己屋宅的坐向,以判別今年年份和月份是否有利於喬遷入宅。
  • 七星耀北鬥,九皇映中天|恭賀九皇星君聖誕,禮拜鬥真獲福無量
    九月初一至初九,是九皇大帝聖誕,道觀都舉行齋醮慶賀聖壽,稱之為「九皇會」,若有眾生虔誠禮拜鬥真,則可消災解厄,延年益壽。道教信仰中的北鬥九皇北鬥七星與天皇大帝、紫薇大帝統稱為北鬥九皇大帝,一曰天皇,二日紫微,三曰貪狼,四曰巨門,五曰祿存,六曰文曲,七曰廉貞,八曰武曲,九曰破軍。1、天皇大帝天皇大帝又稱勾陳大帝。
  • 農曆八月出生狗寶寶取名該注意啥?
    這兩個月的狗寶寶取名文章都發晚了,尤其是農曆八月狗寶寶的取名文章,只能趕上八月的尾聲了。一、 哪些寶寶屬於農曆八月出生的狗寶寶?戊戌狗年的農曆八月,開始於2018年9月8日0時30分(陰曆七月二十九)白露節氣,終止於2018年10月8日16時15分寒露節氣(陰曆八月二十九)。
  • 2020年10月4日(農曆八月十八日)王蘭村管氏二世祖九經德裕公墓、十四世祖華鋒公祭祖
    2020年10月4日(農曆八月十八日)二世祖管氏九經公墓祭祖通知尊敬的王蘭村塘頭省坑下塘仔中屋管氏梓叔
  • 恭賀新春,鼠年大吉!
    恭賀新春,鼠年大吉! 新春佳節,開門迎福!
  • 農曆十月十五下元節福祭 解厄改運最佳時機
    農曆十月十五下元節福祭 解厄改運最佳時機下元節為中國民間傳統節日
  • 農曆三月初三,真武大帝誕辰:被宋元明三代皇室「捧紅」的尊神!
    #中華神秘文化#農曆三月初三,是真武大帝的誕辰!在道教神系中,有那麼一批帶「帝君」或「大帝」頭銜的尊神,如玉皇大帝、文昌帝君、東嶽大帝、關聖帝君、真武大帝、東華帝君等等。顯然,這是一批極受尊崇、神格地位很高的神。而他們之所以如此被尊崇,幾乎無一例外都源於某種政治歷史需要,與歷代統治者尤其是皇家的鼓吹、宣揚,密切相關。
  • 全體芳名贊助2020年10月2日(農曆八月十六日)大埔縣管氏開基祖開宏公墓祭祖通知
    2020年10月2日(農曆八月十六日)大埔縣管氏開基祖開宏公墓祭祖通知只等乾坤宗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