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大家好,我是小猩猩
38萬公裡外的月球,是宇宙中離我們地球最近的一個較大型的天體,當夜幕降臨時,我們可以看到夜空中會出現一輪皎潔無暇的明月,那就是月球。雖然我們每天都可以看到月亮,但是月球的情況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會出現陰晴圓缺,甚至會因為與地球距離的變化,而出現目視效果大小的變化。當月球運行到近地點時,剛剛好滿月,這時候,就出現超級月亮,這時候我們所看到的月亮也會較大。
根據科學報告的資料顯示,在2020年3月10日,今年首個超級月亮將會到來,在天氣情況的情況下,北半球都可以看到這一幕,當然,我們國家各個地區也是可以看到的。這一次超級月亮出現的時間大致是在2020年3月10日凌晨1時48分,屆時太陽、地球、月球三個天體看起來就像排除一條直線,這個時候我們所看到的月亮也是最圓的。而在2020年3月10日14時30分,月亮離我們地球的距離將會達到最近,大約僅有357231千米。
月圓的情況,其實不罕見,畢竟平均月亮每個月都會出現一次圓缺的變化。只是,當月球離我們地球越近,可視面積會更大,當超級月亮到來時,我們所看到的月亮面積比遠地點時候滿月的面積大30%,直徑大14%。從數據來看,當超級月亮上演時,我們看到的明月確實是比較大的,可以說是一場視覺衝擊。由於天氣預報指出,在接下來幾天內,很多地區可能會出現雨雪的天氣,所以可能有一些地區的朋友可能沒法看到今年首場超級月亮。好消息是,在2020年4月8日還會出現一次超級月亮,下個月的超級月亮比3月10日的超級月亮更加明亮,所以不需要因為可能會錯過3月10日超級月亮而感到惋惜。
作為離我們最近的天體,我們對月亮,可以說是情有獨鍾。除了在地球上仰視月球以外,我們人類也對月球展開了探索,即發射了很多探測器環繞月球飛行,還有一些探測器登陸到月球表面,甚至還將太空人送上月球。時隔數十年,繼阿波羅載人登陸月球項目之後,我們人類至今都沒有再次將太空人送上月球表面。不過,現在很多機構都在為再次將人類送上月球表面做準備,其中一個就是美國航天局NASA「阿爾忒彌斯」載人重返月球的項目。
相信大家也已經了解到一些關於「阿爾忒彌斯」載人重返月球的消息,畢竟這一個項目已經醞釀了很多年。作為新一代登月的項目,「阿爾忒彌斯」載人重返月球項目中使用了很多現代技術,包括新一代獵戶座號載人登月飛船、太空發射系統(SLS)新型運載火箭、門戶月球軌道空間站等。也是因為使用新的技術,所以有一些子項目的研製工作出現了延誤,如太空發射系統(SLS)新型運載火箭的首發時間已經推遲了幾年。
按照計劃,在「阿爾忒彌斯」載人重返月球項目中,NASA將會在2024年發射獵戶座載人飛船將一名男性太空人和一名女性太空人送上月球表面,不過在此之前,還有需要展開很多測試,其中就包括新一代運載火箭的首飛和新一代飛船的首飛。按照原計劃,太空發射系統運載火箭和獵戶座飛船的首飛飛行測試將在今年進行,不過現在有科學報告指出,這一項測試將會推遲到2021年下半年進行。也就是說,獵戶座飛船首次繞月飛行將會推遲到明年了。
對於即將展開的繞月飛行測試,或許有朋友提出,早在50年前,阿波羅登月飛船就已經能夠登陸到月球表面,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現在的技術更加先進,為什麼不是直接將太空人送上月球表面呢?難道是落後嗎?
事實上,並非如此,前文也說到,在2024年的登月項目中,使用的是新的飛船、運載火箭,雖然很先進,但是作為搭載太空人的飛船,需要保障安全,可靠性是最重要的。因此,在首次飛行中,將不會搭載太空人,而是無人繞月飛行,主要目的其實就是測試飛船、運載火箭的可靠性。確認這些技術可靠以後,才會搭載太空人進行載人登月。當年的阿波羅載人登月項目中,也是存在類似的過程,先是無人飛行,再到載人飛行、載人登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