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加碼SLS火箭,計劃發射九次阿爾忒彌斯任務

2020-11-25 前瞻網

NASA加碼SLS火箭,計劃發射九次阿爾忒彌斯任務

 Connor Feng • 2020-07-03 14:33:43 來源:前瞻網 E1310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來源:NASA

日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已經採取了下一步措施,建造更多的太空發射系統(SLS)固體火箭助推器,這些額外的推進器可以支持多達6次的額外飛行,這樣的話,阿爾忒彌斯(Artemis)計劃的任務就總計多達9次。NASA會繼續與猶他州布裡格姆市的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進行合作,目前,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是這些固體火箭助推器的主要承包商,這些助推器將用於發射前三次阿爾忒彌斯任務,包括2024年將首位女性和下一位男性送上月球的任務。

根據這份潛在價值4950萬美元的合同,NASA將向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提供初始資金和授權,以訂購長期主導的項目,為未來6次SLS飛行建造雙助力器。在明年敲定全部合同細節之後,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將能夠完成全部採購。整個助推器的生產和運營合同預計將支持SLS 4-9次任務的助推器生產和運營。書面合同的履行期限為150天;最終確定的合同將延長到2030年12月31日。

NASA馬歇爾航天飛行中心的SLS項目經理約翰·霍尼卡特(John Honeycutt)說:「這一初步步驟確保了NASA能夠為未來的太空發射系統火箭製造助推器,以用於阿爾忒彌斯探月任務。該合同還使我們能夠及時購買長期合作的材料,用於製造第四次飛行任務的助推器。」

安裝在SLS核心級兩側的雙固體火箭助推器將為每次SLS發射提供超過75%的推力。該助推器基於太空梭固體火箭助推器的設計,但為了發射更大的SLS火箭到太空,助推器增加了產生所需額外動力的第五部分。

馬歇爾SLS助推器辦公室經理Bruce Tiller說:「我們已經準備好為阿爾忒彌斯1號任務製造和儲存助推器,我們在為阿爾忒彌斯2號和3號任務生產助推器方面也取得了很大進展。NASA致力於在月球上建立可持續的基地,這一個目標需要NASA在未來有需要的時候準備好助推器。」

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已經向位於佛羅裡達州的美國宇航局甘迺迪航天中心交付了10個固體火箭助推器。在甘迺迪航天中心,它們將與其他助推器組件堆放在一起,為未來的發射做準備。阿爾忒彌斯2號任務的固體火箭發動機的鑄造工作已經完成,阿爾忒彌斯3號載人登月任務的固體火箭發動機鑄造工作則正在進行當中。

最近,NASA進行了SLS採購活動,為未來的SLS飛行任務購置了額外的RS-25發動機和火箭核心級。而第二次阿爾忒彌斯任務的臨時低溫推進段、運載火箭段適配器、以及獵戶座段適配器都在阿拉巴馬州進入了初始生產階段。

SLS火箭、獵戶座飛船、月球「門戶」和載人著陸系統是NASA深空探索的骨幹項目。阿爾特彌斯項目是人類太空探索的下一步,是美國「從月球到火星」探索計劃的一部分,太空人將在月球進行探索並獲得經驗,以實現人類的下一個巨大飛躍,將人類送上火星。

【翻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參考資料:https://scitechdaily.com/nasa-plans-for-more-sls-solid-rocket-boosters-to-launch-up-to-9-artemis-moon-missions/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NASA阿爾忒彌斯計劃的太空發射系統將在斯坦尼斯測試
    「首次運行」系列試驗,該火箭將會用於阿爾忒彌斯1號(Artemis I)飛船。 斯坦尼斯主任裡克·吉爾布雷奇(Rick Gilbrech)表示:「這一重要的測試將證明火箭的核心推進系統已準備就緒,可以執行深空發射任務,下一個太空探索的大時代正在向前推進。」
  • NASA更新2024年讓太空人重返月球的阿爾忒彌斯計劃
    2020年NASA的任務是推行一項積極的、開放式的計劃,不僅要讓太空人登陸月球,還要建立一個深空前哨,並為永久的月球基地和首次載人火星任務奠定基礎。  NASA表示,阿爾忒彌斯計劃在過去18個月裡取得了相當大的進展。儘管成本大幅超支,巨型太空發射系統(SLS)火箭正在進行最後的地面測試,將在未來兩個月內結束試驗,然後運往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與獵戶座飛船進行最後的組裝和集成。
  • NASA正式發布「阿爾忒彌斯」規劃報告
    該規劃報告描述了NASA的探索途徑和迄今為止該計劃所取得的進展。報告回答了三個問題:如何實現可持續的月球探索?美國具備哪些重返月球的基礎能力?月球任務如何為未來的火星探索做鋪墊?論述了「阿爾忒彌斯」計劃的科學策略和月面技術策略,總結了任務核心部件建設情況、飛行就緒程度及資金要求。
  • NASA:獵戶座飛船將助力再入月球計劃
    據NASA官方消息,2019年7月2日,美國東部時間上午7點,在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Space Launch Complex 46「綜合航天設施」任務試驗成功。這次試驗成功的驗證了新型逃逸塔的可靠性能,以支持獵戶座飛船的載人計劃。
  • SpaceX 發射第二批 60 顆星鏈衛星,任務火箭四次上天
    這次任務在美國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進行,SpaceX首次成功發射和回收了執行四次軌道級任務的獵鷹9號火箭,向實現其雄心勃勃的設計目標又邁進了一步。就附加值而言,獵鷹9號火箭多個部件的可重複使用堪稱是此次任務中最重要的成就之一。
  • 從NASA的百億登月計劃,反思近幾年我們層出不窮的「智商稅」項目
    成功登月之後,美蘇太空爭霸中美國取得了最後的勝利,整個登月計劃歷時11年,共執行6次載人登月任務,總費用約為255億美元,佔當年GDP的0.57%,相比之下2018年NASA的財政預算為207億美元,只佔GDP的0.01%,而且登月更多的是象徵性意義,沒有什麼實質性回報。所以登月之後,美國政府大幅度削減了NASA的財政預算,只夠維持一些基本的科研、探索任務。
  • 美國NASA公布阿爾忒彌斯登月計劃 將把第一位女性送上月球
    上周六,NASA和美國副總統彭斯宣布了採用「獵戶座」載人飛船的阿爾忒彌斯計劃。美國副總統彭斯在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的阿波羅11號活動中表示,多虧了美國宇航局和美國工業界的努力,阿耳特彌斯1號任務的獵戶座載人飛船已經完成並準備好開始其歷史性的首次飛行。
  • NASA透露讓首位女性太空人登上月球的阿爾忒彌斯任務的細節
    如果美國宇航局(NASA)的計劃得以實現,2024年將有一名女性太空人將在月球表面行走。NASA去年宣布了這一計劃,但周一對其「阿爾忒彌斯」計劃進行了更新,列出了自1972年以來首次將太空人送回月球的步驟。
  • 商業火箭發展簡史——為什麼一夜之間所有人都開始發火箭了
    SpaceX成立馬斯克從一個完全不懂行的碼農,到變成半個火箭專家,不斷地同各種航天專家交流,一次次參與火箭發射實驗。 中間最慘的時候,三次連續發射失敗,關鍵工程師出走,一億美元融資全部燒光,公司破產在即,2012年,馬斯克在回憶起那段艱難的時光時,對著鏡頭不禁落淚,並承諾決不放棄。所有人都不看好他。
  • 美國重返月球,阿爾忒彌斯計劃,欲在月球建基地,以此進軍火星
    時任美國總統甘迺迪在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上,慷慨激昂地演講到。1961年,美國的阿波羅計劃開始實施。這項浩大的工程旨在將美國太空人送上月球,創造人類第一的登月奇蹟。1969年7月20日,在阿波羅11號的任務中,阿姆斯特朗成功踏上月球,成為登月第一人。「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 但卻是全人類的一大步。」這句名言必將載入人類史冊。
  • 美國NASA與洛馬籤合同,建造12艘「獵戶座」宇宙飛船
    據俄羅斯塔斯社9月24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長詹姆斯·布萊頓斯坦周一宣布,NASA已經與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籤署合同,建造6至12艘「獵戶座」(Orion)宇宙飛船,這些宇宙飛船在「阿爾忒彌斯」(Artemis)計劃框架下用於登月項目。
  • 馬斯克旗下SpaceX獲NASA批准,可用「二手」火箭和飛船載人航天
    SpaceX火箭回收系統 得到如今這樣的成績,SpaceX已經磨劍9年。 並且從一開始,為了節約發射成本,SpaceX就計劃著反覆回收運載火箭和太空飛行器。 這是因為,在火箭發射成本中,燃料費用本身佔比很低。
  • 長徵路上新徵程:中國長徵系列火箭第200次發射側記
    中新社太原12月7日電 題:長徵路上新徵程——中國長徵系列火箭第200次發射側記  中新社記者 張素  12月的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即便臨近正午,室外氣溫也僅有零下10攝氏度。發射前一小時左右,塔架保護層徐徐打開。周圍是漫山遍野的枯草,銀白色的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矗立其間。  「這裡室外最低能到零下38攝氏度。」
  • 如果火箭發射失敗,太空人該怎麼逃離?
    今天五月份,SpaceX設計製造的載人龍飛船搭載獵鷹九號火箭發射升空,帶著兩名太空人道格·赫爾利和鮑勃·本肯奔向國際空間站。一時間,全球媒體爭相報導。但是,一些精明的看客可能已經在飛船發射時注意到,載人龍飛船的頭錐頂部沒有傳統的發射逃逸塔(LES)。
  • 火箭實驗室的這個火箭回收計劃實在太大膽!
    火箭實驗室的這個火箭回收計劃實在太大膽!火箭實驗室執行長彼得·貝克在8月6日宣布,這家總部位於加州的公司計劃在不久的將來開始回收和重複使用其電子運載火箭的第一級。不過,火箭實驗室採用的方法與SpaceX和「藍色起源」採用的方法截然不同,後兩家公司的返回式火箭會在推進速度放緩後垂直著陸。
  • 天宮一號發射流程縮短21天 計劃調整不影響神八
    本報訊 (記者商西)昨天,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牛紅光表示,天宮一號發射計劃調整,不會影響11月初神舟八號飛船發射及首次交會對接任務。另據媒體報導,神八預計11月1日發射上天。牛紅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自6月中旬開始,天宮一號及相關飛行產品陸續進入發射場,原計劃瞄準8月底發射,但受實踐十一號04星發射失敗影響,測試工作暫停。經數據分析、計算仿真和試驗驗證,查明了火箭失利原因,並對天宮一號在內的同系列火箭進行相應改進。本月19日,中星1A發射成功,正是由經改進的長徵三號乙火箭運載,證明改進措施有效。
  • 新探測器、新飛船、新火箭……你方唱罷我登場
    首先,美國宇航局將憑藉其「商業月球有效載荷服務」扶植多家月球著陸器廠商,其中兩家計劃在今年執行落月任務。在月表缺席許久的俄羅斯今年有望發射著陸探測器「月球-25」,作為蘇聯解體30年後首個俄制著陸探測器,「月球-25」計劃著陸月球南極。而月球南極也是美、歐等多國未來載人登月任務的優選地點。
  • 馬斯克的秘訣:用衛生間門閂擊敗波音,超越NASA
    SpaceX本來預計2005年在那裡完成獵鷹1號的首次發射。但是,最終空軍還是拒絕了SpaceX。一來由於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火箭正在附近準備發射,二來軍方官員擔心這家新貴公司的首次發射可能會破壞他們的秘密計劃。其實他們還是很有先見之明的。2006年,「獵鷹1」首次發射,以火箭在誇賈林發射臺上的爆炸而告終。受腐蝕的燃料線是發射失敗的罪魁禍首。 2007年,第二枚火箭在到達軌道之前也失敗了。
  • 長五B擬於今年春季發射中國空間站核心艙任務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1月6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了解到,由該集團研製的我國空間站工程空間站各艙段、飛船及其發射使用的運載火箭正按計劃開展各項總裝與測試工作,其中長徵五號B遙二火箭發射空間站核心艙任務擬於今年春季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執行;「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預計2月10日左右實施近火制動。
  • NASA電離層研究衛星ICON終於成功發射升空
    電離層連接探測器(ICON, Ionospheric Connection Explorer)飛船在美國東部時間10月10日晚上10點(格林尼治時間10月11日0200 GMT)搭載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的Pegasus XL火箭升空,值得一提的是,該火箭是由航空飛機Stargazer L-1011在半空中發射的,飛機在一個半小時前搭載著火箭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