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由新華社、人民網、鳳凰網、中國經濟時報、中國石化報等媒體組成的「中國石化綠色企業行」採訪團一行走進天津石化,對天津石化綠色企業創建工作進行深入採訪。
過去幾年裡,天津石化不斷加大環保投入,廠區綠樹成蔭,與石化裝置交相呼應,工人們工作在花園式工廠裡。
受到京津冀地區日趨嚴峻的環保要求影響,地處京津冀的石化企業不斷加大環保投入,各項環保指標領先國內同行的同時,通過各種方式開源節流,將地表水的使用降到兩成以下,不和百姓爭淡水,還幫助當地處理工業和生活汙水。
自主開發的環保監控地圖,實現了全員、全過程、全天候、全方位的動態監控和處置聯動。
鹿在藍天碧水間
有棲息著梅花鹿、孔雀、鴕鳥的動物園,有錦鯉、拱橋、涼亭、蔥鬱的植物,這裡並不是公園,而是天津石化的花園式工廠——化工苑。
「梅花鹿是國際公認的環境指示動物。地方政府當初把它們送到這裡,就是幫助我們監測環境變化的。一晃快20年,誰能想到這些『環境監測員』,居然成了我們打造環境友好企業的『形象代言人』了。」化工苑管理員老錢說。
常年生活在石化裝置區,梅花鹿以日益壯大的族群、生生不息的活力,見證著天津石化呵護碧水藍天的發展之路。在梅花鹿的記憶裡,天津石化越來越「綠色」,繁花似錦,綠樹成蔭,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在早期榮獲的天津市「花園式工廠」牌匾旁,又增添了中國石化首批綠色企業和國家「石油和石化行業綠色工廠」稱號;在梅花鹿的視野裡,天津石化越來越「智慧」,從「鹿宅」西面不足100米處開始,PX、PTA和百萬噸乙烯千萬噸煉油裝置,高塔林立、管網縱橫,亞洲最大的中央控制室通過高度自動化的操控,生產出足量的清潔油品和化工產品,改變著千家萬戶的生活;在梅花鹿的鼻息間,天津石化越來越「清潔」,「世界一流綠色企業」行動計劃全面啟動,鍋爐煙氣實現了「超淨排放」,廢水、廢氣、VOC等汙染物排放均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公司能源消耗指標位居全球第一組群。
更加和諧的環境,給鹿群增添了許多新夥伴。孔雀、駝鳥的先後加盟,使這片碧水藍天下的「大家庭」充滿了溫馨和歡愉,贏得了更多讚譽和關注。近兩年,鹿群先後參與中國石化公眾開放日活動38期,接待社會各界參觀團體近70個、累計5000餘人次。
開源節流,不和百姓爭淡水
在天津石化水務部水淨化展示區,假山流水錯落有致,「百果園」中一株株珍稀植物生長在步道兩旁,這些景觀和植物澆灌用水都是通過深度處理而再利用的再生水。
水務部的解說員向記者展示三個杯子中的水質:「這杯是裝置的生產汙水,經過我身後這套外排汙水深度處理裝置處理後,已經變得很清亮了,達到我國四類水質標準。」
再生回用水是天津石化重要的新鮮水替代水資源,目前天津石化共有汙水回收裝置四套,每年回收汙水在500-600萬噸左右,主要作為循環水系統和化學水系統的補水水源。
天津的河流並不少,但是因為靠海的原因,天津的河流水含鹽量特別大,不能用於工業,也不能直接飲用,主要依靠「引灤、引黃、引江」等解決城市用水,水資源嚴重匱乏,也因此十分寶貴。天津石化工業取水量5037萬噸/年,相當於超過1/10的天津市城市居民用水量,如果全部使用新鮮水,這是資源、環境及社會所無法承受的。
為此天津石化按照「節流、開源」思路,解決企業用水,不與百姓爭淡水。天津石化近年來持續開展節水減排,通過目標控制、狠抓現場管理、進行節水新工藝開發等多方面工作的開展,使企業年工業取水量下降至3580萬噸,新鮮水用量從2013年的2450噸每小時降至1016噸每小時,新鮮水用量降至工業總用水量的20%。
在「開源」方面,除了開發利用再生回用水,還在生產中大規模地應用淡化海水、市政中水等非常規水資源替代新鮮水,非常規水資源年用量達到2700萬噸。
現在天津石化工業用水的組成,淡化海水佔總用水量的50%,加上市政中水、自產再生回用水,這三部分佔了全部工業用水的80%。
「我們的目標是將工業用新鮮水比例降至10%左右,基本實現『近零新鮮水』。」天津石化生產部高級專家李晨光介紹。
環境保護的最強大腦
通過一臺電腦,或是一部手機,即可實時調閱環保相關數據動態時值,可以觀看視頻的動態聯動監控,可以事前預警、超標報警、簡訊提醒……這就是天津石化的環保地圖。
天津石化藉助環保地圖,以形象、直接、便利的信息化管理手段,為宏觀調控決策提供依據,實現環保管理關口前移,強化預警能力和過程管控,進一步健全了環境實時監測和環境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加快了綠色企業的建設步伐。
煉油部聯合一車間董峰主任從手機進入環保地圖頁面,調出實時數據、歷史數據、發展趨勢,再調出煙囪視頻,觀察煙氣的排放量、顏色、濃度,綜合各種依據做出正確判斷。「綠色環保是企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必須,利用智能化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實在是解決了生產一線人員減少、標準提高的難題。」董峰對環保地圖讚不絕口。
不僅是國控源,天津石化已初步完成的十個模塊,涵蓋了各環保排放點、源頭構成點的保護信息,以及環保指標、介質數量、合格狀態,支持不同維度的數據查詢。他們利用二維地理信息模型,清晰反映廢水、廢氣、廠界噪聲、廠界環境大氣三類監測點,以及汙染源、固廢暫存點、VOC治理設施等現場管理點,還能對每個點位穿透了解更具體的內容。
「利用信息化手段,時時掌控汙染源頭的監管情況,輔之以高度集成的大數據,更利於對汙染源全面掌控、預測預警和科學決策。這個最強大腦是信息化技術與環保專業化管理的深度融合,成為綠色企業建設不可或缺的利器。」 天津石化副總工程師、信息檔案管理中心主任高文清對此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