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民監測員首次在三江源監測到水鹿分布(組圖)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牧民監測員首次在三江源監測到水鹿分布(組圖)
2016-06-03 16:59:2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圖為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市哈秀鄉雲塔三社牧民監測員拍攝於通天河畔的水鹿影像。 羅雲鵬 攝

  中新網西寧6月3日電 (記者 羅雲鵬)3日,記者從北京山水自然保護中心證實,近期該保護中心牧民監測員首次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通天河畔海拔4050米處監測到一種新的有蹄類動物,經專家辨認,該動物為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水鹿。

  水鹿是熱帶、亞熱帶地區體型最大的鹿類,此前已知棲息地介於海拔2000-3700米之間,中國境內所分布水鹿因長著兩顆4英寸長的獠牙,亦被稱之為「吸血鬼鹿」,該物種已於2008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之中。

  據了解,此次監測到水鹿地點位於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通天河畔的哈秀鄉雲塔村。自2012年開始,北京山水自然保護中心與玉樹市人民政府合作,在該區域推動建立以牧民為主體的社區監測體系。

圖為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市哈秀鄉雲塔三社牧民監測員拍攝於通天河畔的水鹿影像。 羅雲鵬 攝

  「以前見過,但從外型上一致認為是馬鹿。」哈秀鄉雲塔村的牧民監測員成尕說,「目前22名經過培訓的牧民監測員在過去四年中,通過紅外相機和樣線監測,已監測到雪豹、棕熊、白唇鹿、馬麝、水獺等23種大型哺乳動物。」

  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工作人員趙翔說,在生物地理學中,水鹿是東洋界體型最大的鹿,而馬鹿則是古北界最大的鹿亞科,二者生態位非常接近,再加上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唇鹿,這一地區同時容納三種大型鹿類,說明了該區域多樣性極高,是動物地理的交匯區域。

  「牧民將監測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能夠紀錄到物種分布等細微變化,並最終回答氣候變化影響等大問題。」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工作人員索南措表示,經研究,隨著氣候變化以及生態系統的好轉,低海拔的動物棲息地呈現上升趨勢。(完)

相關焦點

  • 三江源首次出現熱帶水鹿家族
    通天河畔發現水鹿蹤跡  據玉樹藏族自治州哈秀鄉雲塔村的牧民監測員成尕介紹,在一次平常的巡山中,他第一次見到一種像鹿一樣的動物在山林中穿過,他剛開始以為是常見的梅花鹿,但仔細觀察後發現,這種動物外形又像是馬鹿,經過專業人員鑑定之後才得知是水鹿。他覺得這種動物應該只在熱帶生活,沒想到在高海拔的三江源也能見到它的蹤跡。
  • 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發現4隻白色馬鹿
    10月25日,記者從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獲悉,牧民監測員在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生物多樣性監測過程中,監測到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馬鹿的白色型個體,這是中國對野外馬鹿基因變異的首次記錄。  發現馬鹿白色型個體的牧民監測員才仁丁增說,他是在保護區內一座山坡上發現的,當時一群馬鹿正在進食,其中的4隻白色馬鹿(原有保護色為赤褐色)尤為顯眼。
  • 中國面積最大的青海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生態系統正在加速恢復
    近期,在長江重要支流通天河流域,科研人員利用紅外相機先後監測記錄到金錢豹和斑尾榛雞。在位於瀾滄江源頭地區的囊謙縣和雜多縣,牧民監測員通過紅外相機、人為拍攝等方式,分別捕捉到豺和歐亞水獺的活動影像。「上述物種均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具有重要科研價值。」
  • 長江源頭首次拍到歐亞水獺捕魚影像!
    記者從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獲悉,近日,曲麻萊雪豹監測隊牧民監測員在長江源頭通天河流域首次拍攝到歐亞水獺活動影像,相關專家認為,這表明該區域內河流生態系統健康完整。「歐亞水獺晝伏夜出的習性導致很少有其直接的目擊影像,此次在日間近距離拍攝到其影像資料,一方面可以說明人類對水獺幹擾和威脅較少,水獺對人類有足夠信任,另一方面也能表明長江源頭區域河流生態系統健康完整。」 長期在三江源地區進行生物多樣性監測的山水自然保護中心三江源項目主任趙翔說。「以前只聽說過通天河(長江源)區域有水獺,但從來沒見過。」
  • 首次發現!雪豹和金錢豹在三江源地區同域分布
    今年,三江源國家公園及祁連山國家公園,將正式掛牌成立。這兩個國家公園以及周邊地域是我國乃至世界上珍稀野生動物分布最集中的地區。為了進一步摸清這些野生動物分布的情況,一支專業的調查隊伍,從去年11月到今年1月中旬,布設了700多臺紅外相機,調查近百個村落。
  • 三江源地區每百平方公裡2-4隻雪豹 實現世界數量最多個體識別
    通過近年監測和數據篩查,調查人員發現,在三江源保護區的核心區的青海玉樹扎多縣昂賽鄉,是雪豹集中分布的區域之一。北京大學教授 山水自然保護中心 呂植:讓監測員同時給監測到的雪豹取了名字,這樣讓他感覺到有擁有感,他們取的名字,都是雪山之王,什麼精靈,按藏語起的名字。
  • 三江源腹地首次拍到中白鷺活動影像
    青羚網訊(記者 祁宗珠)6月18日、19日,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園區曲麻萊管理處生態管護員在海拔4500多米的雅達湖附近拍攝到兩隻中白鷺活動的影像。鳥類學專家分析,中白鷺在三江源腹地的長江源園區活動屬首次記錄,這也是中白鷺這一物種分布的最高海拔紀錄。
  • 國內首次 內蒙古同時監測到6隻駝鹿(組圖)
    (原標題:國內首次 內蒙古同時監測到6隻駝鹿(組圖))
  • 我國三江源地區首次記錄到黑狼,推測或許是狼與狗的「結晶」
    這是三江源地區首次記錄到黑狼這一物種,證明黑狼在我國野外真實存在。黑狼為什麼在青海三江源首次發現?在這裡為什麼罕見?黑狼這一物種又是怎麼形成的?對此,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相關動物學專家。「黑色在動物體色裡比較少,因為黑色是一種隱性基因,必須是父母同時含有這種隱性基因,後代才有可能表現出來。
  • 青海三江源牧民拍到三隻吃奶小雪豹(圖)
    我們在這兒呢(央廣網發 曲麻萊管理處資源環境執法局森林公安局提供)央廣網西寧6月8日消息(記者張雷 西寧晚報記者金華山)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園區曲麻萊管理處資源環境執法局森林公安局近日公布了一組世界罕見的照片——三隻出生不久的小雪豹和雪豹母親。
  • 玉樹稱多 首次監測到歐亞水獺
    青羚網訊(記者 趙俊傑)近日,玉樹藏族自治州稱多縣發布了在轄區內通天河監測到歐亞水獺的畫面和視頻。這是稱多縣首次監測到歐亞水獺,表明玉樹地區水獺棲息範圍進一步擴大。從拍攝的畫面中可以看到,一隻野生水獺時而探出小腦袋左顧右盼,時而迅敏地潛入水中捕食,萌萌的姿態,甚是可愛。
  • 黃河源頭區域首次監測到雪豹交配完整影像
    中新社西寧7月18日電 (記者 羅雲鵬)世界自然基金會(WWF)雪豹項目團隊18日披露,布設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黃河源頭區域的紅外相機首次監測到雪豹交配完整影像,對雪豹行為學的研究與完善具有重大價值。
  • 三江源雪豹部分重點分布區確定
    記者從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了解到,我省組織專家開展雪豹棲息地適宜性評價研究,確定了三江源國家公園雪豹部分重點分布區,準確定位255個具體分布位點,為科學保護雪豹提供最基礎數據。科研人員通過紅外相機共捕捉到超數萬張雪豹相關影像,畫面涵蓋雪豹捕食、交流、行進、求偶等場景,內容極為豐富。依據相關模型估算,三江源地區現存雪豹或已超過1000隻,被學界公認為世界雪豹連片分布最集中的區域之一。瀾滄江源作為全球雪豹棲息最密集的區域之一,正在成為全世界最好的雪豹自然體驗點。目前,瀾滄江源頭區域的昂賽大峽谷已實現雪豹監測全覆蓋。
  • 三江源國家公園雪豹頻繁現身 為牧民社區創收超百萬
    作為三江源國家公園內重要的雪豹棲息地,這裡被研究人員譽為「雪豹之鄉」。這是不久前,由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公布的最新一批在當地拍攝到的雪豹活動畫面。畫面中,雪豹身姿優雅,神態鬆弛。研究人員表示,對於這種生性機警的大型貓科動物來說,在有人來固定居住的區域能夠展現如此放鬆的一面,是十分罕見的。
  • 青海這個地方首次拍攝到它】
    5月10日,青海省海北州門源縣寧纏管護站管護人員在布設的紅外線監測相機裡,拍攝到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雪豹的活動影像。這是在寧纏管護區首次拍攝到的雪豹影像,為該區域生物多樣性提升提供了佐證。這次拍攝到的雪豹活動場景是該縣初麻院管護站拍攝到雪豹活動痕跡以來再次拍攝到雪豹這一祁連山旗艦物種的影像記錄。
  • 三江源腹地野狼群出沒 一戶牧民逾150隻羊傷亡
    中新社西寧5月7日電 (孫睿)地處三江源腹地的青海省果洛州甘德縣下藏科鄉政府7日對外通報,該鄉牧民嶺才柔家羊群遭野狼圍攻,造成約150餘只羊傷亡。目前政府部門正在替其申請財產補償。果洛州地處長江、黃河源頭地區、青藏高原腹地,是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
  • 青海生態 三江源:珍貴物種的基因庫
    由於保護區面積大,地形複雜,氣候差異明顯,三江源嚴酷的高寒環境,構成了獨特的生命繁衍區,許多生物至此已達到邊緣分布和極限分布,所以三江源區就成為了珍貴物種的高原基因庫。  生物環境十分脆弱  張德海用這樣一句話概括了三江源區野生動物的基本特點——品種多、種群少。
  • 三江源地區首次記錄到全球神秘貓科動物荒漠貓完整育幼行為
    三江源地區首次記錄到全球神秘貓科動物荒漠貓完整育幼行為 記者從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稱多縣政府獲悉,科研人員近期在位於三江源地區的通天河沿岸,首次記錄到中國特有貓科動物荒漠貓撫育幼崽的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