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發現4隻白色馬鹿

2020-12-03 青海省人民政府

  10月25日,記者從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獲悉,牧民監測員在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生物多樣性監測過程中,監測到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馬鹿的白色型個體,這是中國對野外馬鹿基因變異的首次記錄。

  發現馬鹿白色型個體的牧民監測員才仁丁增說,他是在保護區內一座山坡上發現的,當時一群馬鹿正在進食,其中的4隻白色馬鹿(原有保護色為赤褐色)尤為顯眼。

  馬鹿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其棲息地分布於四川、青海以及西藏東北部等地,此次監測到的白色型個體馬鹿屬於川藏亞種,也叫白臀鹿。近年來,隨著棲息地面積縮小,該亞種生存受到了很大挑戰。

  山水自然保護中心三江源項目主任趙翔介紹,白色型(Leucism)也被稱為白毛症,起因是色素細胞分化受阻或無法遷移到體表,因此不止黑色,全身所有顏色都變淺;而白化病只是黑色素無法合成,所以只是缺少黑色,特點是眼睛和口鼻等裸露皮膚變紅。

  「在人工飼養條件下白色型動物較常見,而受野外天敵等因素影響,白色型動物不易存活。」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資源學院教授李和平介紹,馬鹿在北美和歐洲都有白色型的記錄,在紐西蘭也飼養著一些白色型變異個體,之前中國國內尚無記錄。

  「不同於通常我們認為的白化病,這是白色型。」李和平教授說,在青海三江源發現的馬鹿個體眼睛和口鼻等處顏色正常,因此屬於基因突變後的白色型個體,作為中國國內野外的首次記錄,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發現白色馬鹿的囊謙縣位於玉樹州東部,毗鄰西藏昌都市,作為青藏高原向橫斷山脈的過渡地帶,分布有棕草鶥、藏鵐等諸多中國特有鳥類以及雪豹、金錢豹、豺等珍稀獸類,這一地區在青藏高原生態保護中發揮著生態廊道等特殊作用。

  囊謙縣委書記張琨明表示,隨著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多個項目的實施,囊謙生態向好,雪豹、金錢豹、馬鹿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在當地頻頻現身,未來囊謙將從構建生態廊道和生物多樣性網絡等工作入手,努力提升生態質量和穩定性,進一步發揮囊謙在青藏高原生態保護中的作用。(祁宗珠 )

相關焦點

  • 我國首現白色馬鹿 世界上7種最為罕見的白化動物
    ,監測到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馬鹿的白色型個體,這是中國對野外馬鹿基因變異的首次記錄。發現馬鹿白色型個體的牧民監測員才仁丁增說,他是在保護區內一座山坡上發現的,當時一群馬鹿正在進食,其中的4隻白色馬鹿(原有保護色為赤褐色)尤為顯眼。馬鹿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其棲息地分布於四川、青海以及西藏東北部等地,此次監測到的白色型個體馬鹿屬於川藏亞種,也叫白臀鹿。近年來,隨著棲息地面積縮小,該亞種生存受到了很大挑戰。
  • 中國首次發現野生白色馬鹿 專家判斷源自基因突變
    在自然界中野生白鹿極其罕見 專家判斷源自基因突變   近日,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政府宣布該縣生態管護員在巡山途中發現並拍攝到4隻白色馬鹿,這在當地十分罕見。參與此次調查的志願者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這或為我國首次發現的野生白色型馬鹿個體。從事野生動物毛髮研究的專家表示,白色型野生動物之所以少見,除了需要基因突變外,還面臨著喪失保護色因此容易被天敵捕獲的風險。  三江源發現全身雪白馬鹿  「白鹿」自古被視為一種祥瑞。近日,有生態管護員在青海拍攝到了全身雪白的野生馬鹿。
  • 昌馬河自然保護區發現馬鹿
    近日,玉門市自然資源局護林員在昌馬河省級自然保護區日常巡護中發現了2隻野生馬鹿。據了解,馬鹿在我市昌馬河省級自然保護區和南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均有分布,但如此近距離觀測到還是首次。馬鹿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是僅次於駝鹿的大型鹿類,因為體形似駿馬而得名,身體呈深褐色,背部及兩側有一些白色斑點。
  • 三江源地區現罕見白色馬鹿
    日前,記者從青海省囊謙縣政府獲悉:該縣生態管護員在巡山途中發現並拍攝到4隻白色馬鹿(如圖,才仁丁增攝),這或為我國首次發現的野生白色型馬鹿個體。  馬鹿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其棲息地分布於四川、青海及西藏東北部等地。
  • 我國首現白色馬鹿 盤點自然界中各種神秘的白色動物
    近日,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政府宣布該縣生態管護員在巡山途中發現並拍攝到4隻白色馬鹿,這在當地十分罕見。參與此次調查的志願者告訴記者,這或為我國首次發現的野生白色型馬鹿個體。從事野生動物毛髮研究的專家表示,白色型野生動物之所以少見,除了需要基因突變外,還面臨著喪失保護色因此容易被天敵捕獲的風險。
  • 我國首現白色馬鹿 具有較高的科學和文化價值(圖)
    近日,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政府宣布該縣生態管護員在巡山途中發現並拍攝到4隻白色馬鹿,這在當地十分罕見。參與此次調查的志願者告訴記者,這或為我國首次發現的野生白色型馬鹿個體。
  • 三江源自然保護區
    新華社青海玉樹8月19日電(記者 梁娟)三江源地區位於青海省南部,西南部與西藏自治區接壤,東部與四川省毗鄰,北部與青海省格爾木市、都蘭縣相接。三江源保護區的總面積為31.6萬平方公裡,佔青海省土地總面積的43.88%。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被譽為「中華水塔」。
  • 震撼心靈的純淨之地三江源 中國面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
    2000年8月19日,隨著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紀念碑正式落成揭碑,標誌著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正式成立。三江源位於青海省南部,西南與西藏自治區接壤,東部與四川省毗鄰,北部與青海省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相接。總面積36.6萬平方千米,佔青海省土地總面積的43.88%,包括17個縣市,是中國面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
  • 中國三江源地區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持續增加
    兩個月前,仁青巴毛從山上救回這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仁青巴毛的家在三江源地區的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白扎鄉巴麥村。三江源生態保護工程實施以來,野生動物棲息地生態好轉,種群數量逐漸恢復。  仁青巴毛說:「"小拉毛"是被它媽媽遺棄的。我把它抱回家,起初它非常怕人,我白天餵它酸奶,晚上抱著它睡覺。它現在離不開我了,我們是最好的朋友。」
  • 走進西藏類烏齊馬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高原上的馬鹿有了「家...
    在位於西藏昌都市類烏齊縣普瓊村的馬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長毛嶺管理站,一群馬鹿或懶洋洋地趴在草地上曬太陽,或成群結隊前去飲用從遠處雪山流淌下來的冰雪融水。  看到有人走進草場,鹿群開始躁動。有的警惕、猶豫,離得遠遠的;有的卻徑直奔過來,用頭和臉在人的身上蹭來蹭去,像孩子一樣撒著嬌。  1993年,西藏建立自治區級的類烏齊馬鹿自然保護區。
  • 中國驚現野生白色馬鹿
    「白鹿」自古被視為一種祥瑞,而據媒體報導,最近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發現白色馬鹿,十分罕見,這也是我國首次記錄到野生的白色型馬鹿個體。據介紹,10月25日下午,囊謙縣生態管護員才仁丁增在巡山時,發現了這4隻通體白色的馬鹿,在深灰色的鹿群中格外引人注目。
  • 中國面積最大的青海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生態系統正在加速恢復
    長期在青海三江源地區進行野生動物研究的研究者認為,「三江源地區陸續發現這些物種,充分說明該地區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價值,為深入了解珍稀動物生存環境和習性以及做好保護工作奠定了基礎。」研究者認為,近年來,隨著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加強,青海三江源地區的生態環境持續好轉,野生動物種群正在逐漸恢復。此外,日漸完善的基層監測網絡也為探索珍稀動物的分布情況發揮了重要作用。
  • 野生馬鹿成群出沒內蒙古高格斯臺罕烏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在海拔1500米的內蒙古阿魯科爾沁旗境內的高格斯臺罕烏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生活著馬鹿等多種野生動物。近日,該保護區工作人員發現了數百隻野生馬鹿,在叢林中棲息、覓食。空中俯瞰,近百隻馬鹿在積雪覆蓋的灌叢中盡情奔跑。它們時而成群出沒在山坡上拋雪覓食,時而確認周圍安全之後,結伴享受冬日安靜而溫馨的時刻。給寂靜的山嶺增添了無限的生機與活力。
  • 「東方小瑞士」的馬鹿天堂——西藏類烏齊馬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見聞
    類烏齊馬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12萬公頃,涉及類烏齊縣桑多鎮、長毛嶺、卡瑪多、類烏齊和崗色等5個鄉鎮。成立於1993年的類烏齊馬鹿自然保護區,於2005年7月,被國務院辦公廳正式批准成立類烏齊馬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類烏齊縣良好的水域及生態環境,讓類烏齊成了馬鹿、白唇鹿等野生動物棲息繁衍的天堂。
  • 三江源自然保護區面臨威脅
    我國最大的自然保護區「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被稱為「中華水塔」,近年來,由於疏於保護,長江上遊通天河最大支流扎曲河被嚴重汙染,當地人畜怪病不斷湧現,災害逐步逼近,而且日益威脅著「中華水塔」的環境安全。
  • 被譽為「中華水塔」的三江源自然保護區,已經成立20周年了
    2000年8月19日,中國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自然保護區——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成立。三江源地處青藏高原腹地,是中國最大和最高的天然溼地,平均海拔4000米,是長江、黃河以及瀾滄江——湄公河的發源地。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紀念碑位於玉樹藏族自治州結古鎮通天河畔,紀念碑高大挺拔,氣勢雄偉,聳立於通天河渡口房山丘之上。青海三江源地區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素有「江河源」之稱,被譽為「中華水塔」。三江源地區是野犛牛,野驢,藏羚羊,黑頸鶴等大批珍稀野生動物棲息地,是中亞高原高寒環境和世界高寒草原的典型代表。
  • 西藏馬鹿種群數量增至8000多隻
    150多年前,科學家到西藏自治區考察時,首次在這裡發現了馬鹿家庭中非常特殊的一員——西藏馬鹿,同時也是自治區特有物種。在《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中,西藏馬鹿排在中國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白唇鹿之前,學名叫「馬鹿西藏亞種」,又叫錫金紅鹿。
  • 猞猁、馬鹿、野豬、獾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數量提升
    猞猁、馬鹿、野豬、獾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數量提升 2020-06-15 19: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專家在三江源發現罕見藏棕熊
    9月30日、10月1日傍晚,青海省三江源國家公園(試點)邊界地帶,正在這裡開展野生動物資源調查的北京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的三名隊員,發現了四隻罕見的藏棕熊。這對於外地進入三江源地區的野調組織來說非常難得,而且可以證明三江源國家公園豐富多樣的野生動物種群已經向周邊擴散了。
  • 【生態玉樹】三江源國家公園丨可可西裡自然保護區(電視專題片)
    【生態玉樹】三江源國家公園丨可可西裡自然保護區(電視專題片) 2021-01-12 15: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