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猞猁、馬鹿、貉、豹貓......內蒙古古日格斯臺自然保護區公布多種珍稀野生動物影像
近日,內蒙古古日格斯臺自然保護區管理處監測人員在對20臺野外安裝的紅外相機採集數據時,發現猞猁、馬鹿、貉、豹貓、亞洲狗獾、野豬、西伯利亞狍、花鼠、蒙古兔、黃鼬等10種拍攝於今年7月至9月的珍稀野生動物的活動影像。
-
猞猁、馬鹿、貉、豹貓……內蒙古古日格斯臺自然保護區公布多種珍稀野生動物影像
近日,內蒙古古日格斯臺自然保護區管理處監測人員在對20臺野外安裝的紅外相機採集數據時,發現猞猁、馬鹿、貉、豹貓、亞洲狗獾、野豬、西伯利亞狍、花鼠、蒙古兔、黃鼬等10種拍攝於今年7月至9月的珍稀野生動物的活動影像。
-
朗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首次發現Ⅰ級重點保護動物原麝(組圖)
東北網9月11日訊(記者 侯巍)近日,黑龍江朗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公布了保護區紅外自動監測相機的監測結果,其中包括小興安嶺林區首次拍到的野生原麝照片。黑龍江朗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拍攝到的原麝。原麝是國家Ⅰ級重點保護動物,《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列為「瀕危」,種群數量極為稀少。原麝視覺嗅覺敏銳,且警惕性很高,野外極難發現。據介紹,在採集到疑似原麝照片後,朗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第一時間聯繫到黑龍江省科學院自然與生態研究所專家對照片進行鑑定。
-
猞猁、馬鹿、貉、豹貓...內蒙古古日格斯臺自然保護區公布多種珍稀...
近日,內蒙古古日格斯臺自然保護區管理處監測人員在對20臺野外安裝的紅外相機採集數據時,發現猞猁、馬鹿、貉、豹貓、亞洲狗獾、野豬、西伯利亞狍、花鼠、蒙古兔、黃鼬等10種拍攝於今年7月至9月的珍稀野生動物的活動影像。
-
野生馬鹿成群出沒內蒙古高格斯臺罕烏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在海拔1500米的內蒙古阿魯科爾沁旗境內的高格斯臺罕烏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生活著馬鹿等多種野生動物。近日,該保護區工作人員發現了數百隻野生馬鹿,在叢林中棲息、覓食。內蒙古高格斯臺罕烏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 錢宇軒說:「在我們這裡馬鹿特別多,這兒全是馬鹿腳印,三四幫,每幫有一百多隻,白天都在山上,晚上下來吃草。」
-
大興安嶺呼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野生動物種群數量呈增長態勢
5月15日,呼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實驗區1號線附近設置的23號相機裡清晰記錄到3隻猞猁在山坡上休憩曬太陽的視頻。畫面清晰可見到兩隻體型較大的猞猁和一隻體型較小的猞猁。其中小猞猁似乎在和大猞猁嬉鬧,因其為獨居動物,3隻猞猁同框非常罕見,極有可能為三口之家。這一發現,讓工作人員驚喜不已。
-
走進西藏類烏齊馬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高原上的馬鹿有了「家...
每到冬季,野生馬鹿就會來到西藏昌都類烏齊馬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過冬,等到了夏天,再返回山上。圖為類烏齊保護區長毛嶺管理站的野生馬鹿群。 本報記者 代 玲攝 良好的生態環境,讓西藏昌都類烏齊馬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了馬鹿等野生動物棲息繁衍的天堂。類烏齊縣大力推進野生動物保護工作,加大對保護區的投入,實現了更科學的保護,使保護區不僅是野生動物的救助管理站,還成為野生動物科研監測站,讓以馬鹿、白唇鹿等為代表的珍稀瀕危物種及其棲息地得到很好的保護。
-
「罕見」這個「瀕危」的野生動物在黑龍江一保護區首次被拍到!
黑龍江朗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拍攝到的野生原麝據黑龍江省科學院自然與生態研究所朱世兵博士介紹,原麝是國家Ⅰ級重點保護動物,《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列為「瀕危」,種群數量極為稀少。原麝視覺嗅覺敏銳,且警惕性很高,野外極難發現。經對照片進行鑑定,朗鄉保護區監測照片中的動物體型偏小,低肩弓腰,毛色較深,符合原麝的形態特徵。
-
「東方小瑞士」的馬鹿天堂——西藏類烏齊馬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見聞
類烏齊馬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12萬公頃,涉及類烏齊縣桑多鎮、長毛嶺、卡瑪多、類烏齊和崗色等5個鄉鎮。成立於1993年的類烏齊馬鹿自然保護區,於2005年7月,被國務院辦公廳正式批准成立類烏齊馬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類烏齊縣良好的水域及生態環境,讓類烏齊成了馬鹿、白唇鹿等野生動物棲息繁衍的天堂。
-
甘家湖架設紅外線相機,野生動物紛紛「留影」
,新布設的紅外線照相機陸續抓拍到了十餘只赤狐、馬鹿、歐亞猞猁等野生動物在水源處飲水的畫面。 保護區烏蘇管理分局副局長李然介紹,近年來隨著保護力度不斷加大,以及退牧還溼的有力實施,保護區溼地面積不斷增加,生態得到了明顯改善,生物多樣性保護良好,各類野生動物種群繁衍速度、成活率都有大幅提升。
-
野生馬鹿被廢棄滴灌帶纏繞倒在田間,科學家:2級保護動物
馬鹿的鹿茸是名貴中藥材,鹿胎、鹿鞭、鹿尾和鹿筋也是名貴的滋補品。野生馬鹿數量稀少,為國家Ⅱ級保護動物。近日,新疆塔裡木胡楊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一位農民報警稱,在他家的地頭上,發現有兩頭成年公鹿,因角逐時不慎被廢棄的滴灌帶纏繞,倒在田間。
-
四爪陸龜讓艾比湖成網紅,生態治理引野生動物來打卡
新疆頭條訊(記者 趙梅)珍稀極危動物四爪陸龜出現在新疆艾比湖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消息讓艾比湖保護區成了熱點,上百萬網友閱讀了這條報導。記者從艾比湖保護區管理局了解到,近年來,隨著艾比湖保護區生態環境持續治理的效果凸顯,不僅四爪陸龜現身保護區,猞猁、艾比湖馬鹿、鵝喉羚、野豬等保護動物都頻繁在保護區裡遊蕩。
-
甘家湖架設紅外線相機 野生動物紛紛「留影」
天山網訊(記者秦金俐報導)近日,在甘家湖梭梭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烏蘇管理分局四棵樹轄區內,新布設的紅外線照相機陸續抓拍到了十餘只赤狐、馬鹿、歐亞猞猁等野生動物在水源處飲水的畫面。烏蘇管理分局自10月23日在保護區內各水源地架設10臺紅外線照相機以來,不斷抓拍到野生動物的身影,有機警敏捷的赤狐,悠閒自在的馬鹿,成群結隊的鹿狍子等獸類。保護區烏蘇管理分局副局長李然介紹,近年來隨著保護力度不斷加大,以及退牧還溼的有力實施,保護區溼地面積不斷增加,生態得到了明顯改善,生物多樣性保護良好,各類野生動物種群繁衍速度、成活率都有大幅提升。
-
「瀕危」野生原麝在黑龍江朗鄉保護區被拍到
黑龍江朗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拍攝到的野生原麝據黑龍江省科學院自然與生態研究所朱世兵博士介紹,原麝是國家Ⅰ級重點保護動物,《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列為「瀕危」,種群數量極為稀少。原麝視覺嗅覺敏銳,且警惕性很高,野外極難發現。
-
類烏齊馬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見聞:鹿鳴山谷 生態家園
近日,記者跟隨「中華環保世紀行」檢查團一行來到類烏齊馬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這片美麗的生態家園深深震撼。珍稀動物的樂園類烏齊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12萬餘平方公頃,分布著多種珍稀瀕危物種,具有極強的典型性和科研價值。
-
山中無老虎,野豬、狼、猞猁、熊等誰能稱霸王?
,以及禁止盜獵的法令頒布,才使得野生動物的數量有所上升。但科學家表示,野豬並不能取代老虎的生態位置,原因是因為野豬雖然是雜食性動物,但它們很少攻擊大型食草動物,也就是說野豬無法像老虎一樣控制當地的食草動物數量。
-
雷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已監測到國家保護野生動物18種
雷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省林業局消息,2018年以來,雷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先後投入400餘萬元,用於生態監測系統的大數據建設,已採購紅外相機200餘臺,遠程監測設備12臺,組成保護區生態監測智慧管理平臺
-
西藏馬鹿種群數量增至8000多隻
150多年前,科學家到西藏自治區考察時,首次在這裡發現了馬鹿家庭中非常特殊的一員——西藏馬鹿,同時也是自治區特有物種。在《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中,西藏馬鹿排在中國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白唇鹿之前,學名叫「馬鹿西藏亞種」,又叫錫金紅鹿。
-
野生動物頻繁「出鏡」中衛市沙坡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野生動物頻繁「出鏡」中衛市沙坡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www.nx.xinhuanet.com 2020年05月15日 來源:新華網 近日,寧夏中衛沙坡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結合水鳥保護救護項目及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工作
-
昌馬河自然保護區發現馬鹿
近日,玉門市自然資源局護林員在昌馬河省級自然保護區日常巡護中發現了2隻野生馬鹿。據了解,馬鹿在我市昌馬河省級自然保護區和南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均有分布,但如此近距離觀測到還是首次。馬鹿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近年來,玉門市自然資源局加大自然保護區和公益林區巡護檢查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