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首現白色馬鹿 具有較高的科學和文化價值(圖)
近日,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政府宣布該縣生態管護員在巡山途中發現並拍攝到4隻白色馬鹿,這在當地十分罕見。參與此次調查的志願者告訴記者,這或為我國首次發現的野生白色型馬鹿個體。
-
我國首現白色馬鹿 世界上7種最為罕見的白化動物
監測到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馬鹿的白色型個體,這是中國對野外馬鹿基因變異的首次記錄。發現馬鹿白色型個體的牧民監測員才仁丁增說,他是在保護區內一座山坡上發現的,當時一群馬鹿正在進食,其中的4隻白色馬鹿(原有保護色為赤褐色)尤為顯眼。馬鹿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其棲息地分布於四川、青海以及西藏東北部等地,此次監測到的白色型個體馬鹿屬於川藏亞種,也叫白臀鹿。近年來,隨著棲息地面積縮小,該亞種生存受到了很大挑戰。
-
三江源地區現罕見白色馬鹿
日前,記者從青海省囊謙縣政府獲悉:該縣生態管護員在巡山途中發現並拍攝到4隻白色馬鹿(如圖,才仁丁增攝),這或為我國首次發現的野生白色型馬鹿個體。 馬鹿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其棲息地分布於四川、青海及西藏東北部等地。
-
我國首現白色馬鹿是什麼造成的 附基因突變導致顏色變異的五大動物
近日,青海囊謙縣生態管護員在巡山途中發現並拍攝到4隻白色馬鹿,這在當地十分罕見。科研人員介紹,這或是我國首次發現的野生白色型馬鹿個體。專家表示,白色型野生動物之所以少見,除了需要基因突變外,還面臨著喪失保護色容易被天敵捕獲的風險。
-
中國首次發現野生白色馬鹿 專家判斷源自基因突變
通體雪白的馬鹿在深灰色的鹿群中格外顯眼 攝影/才仁丁增 我國首次發現野生白色馬鹿 在自然界中野生白鹿極其罕見 專家判斷源自基因突變 近日,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政府宣布該縣生態管護員在巡山途中發現並拍攝到4隻白色馬鹿,這在當地十分罕見。
-
中國驚現野生白色馬鹿
「白鹿」自古被視為一種祥瑞,而據媒體報導,最近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發現白色馬鹿,十分罕見,這也是我國首次記錄到野生的白色型馬鹿個體。據介紹,10月25日下午,囊謙縣生態管護員才仁丁增在巡山時,發現了這4隻通體白色的馬鹿,在深灰色的鹿群中格外引人注目。
-
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發現4隻白色馬鹿
10月25日,記者從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獲悉,牧民監測員在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生物多樣性監測過程中,監測到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馬鹿的白色型個體,這是中國對野外馬鹿基因變異的首次記錄。 發現馬鹿白色型個體的牧民監測員才仁丁增說,他是在保護區內一座山坡上發現的,當時一群馬鹿正在進食,其中的4隻白色馬鹿(原有保護色為赤褐色)尤為顯眼。
-
白鹿的智慧與象徵意義,揭露神秘白色面紗
正如你可能猜到的,白鹿的象徵意義涉及奇蹟,神秘和魔法的主題。白鹿和白色膚色是罕見的景象。它們的色素是異常的,這意味著它們在自然界中不會經常出現。當他們這樣做時,白色對我們來說有一個非常象徵性的信息。在中國傳說中,白鹿是好運和繁榮的象徵。
-
10種罕見的「白色動物」,每隻都很珍貴,最後三隻出現在傳說中!
在自然界中,有些動物生下來就患上了一種叫做「白化病」的先天性疾病,讓它們和自己族群的顏色有了很大區別。據科學家統計,平均每上萬隻同樣的動物,才有可能出現一隻白化品種。都說物以稀為貴,下面來看看世界上10種罕見的「白色動物」!
-
盤點焦作市森林動物園裡的白色動物
其實,市森林動物園裡珍稀的白色動物還有白虎、白獅、白袋鼠、白駱駝等,它們都是各自家族中的「另類」。那麼,這些「另類」的白色動物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呢?「大自然很神奇,花朵的顏色五彩繽紛,黑色的花卻很罕見。動物的色彩多種多樣,白色的動物卻極少。」
-
警民聯合救治馬鹿
馬鹿(學名:Cervus elaphus)是僅次於駝鹿的大型鹿類,共有10個亞種,因為體形似駿馬而得名,身體呈深褐色,背部及兩側有一些白色斑點。馬鹿生活於高山森林或草原地區。喜歡群居。夏季多在夜間和清晨活動,冬季多在白天活動。善於奔跑和遊泳。以各種草、樹葉、嫩枝、樹皮和果實等為食,喜歡舔食鹽鹼。9-10月份發情交配,孕期8個多月,每胎1仔。
-
「最罕見」5隻白色動物,白鯨魚、白孔雀都沒啥,看到它:這是漫畫...
在自然界中,有些動物生下來就患上了一種叫做「白化病」的先天性疾病,讓它們和自己族群的顏色有了很大區別。據科學家統計,平均每上萬隻同樣的動物,才有可能出現一隻白化品種。
-
盤點16種白色的動物
大自然的造物主很神奇,花朵的顏色彩色繽紛,黑色的花卻很罕見;動物的色彩多採多姿,白色的動物卻極少。科學家們認為,大多數的白色動物,均基於白化症,只有少數可能是遠古殘留下來的品種。例如白獅就可能不是白化症的動物,而是一種遠古品種。它們生活在冰雪覆蓋的野生環境中,白色比較有利。一般人認為白色象徵聖潔與美好,因而對白色動物也青睞有加,人見人愛。
-
盤點三種自然界中真正的「千歲」動物
「千歲」在封建王朝中是太子的稱呼,他的父親也就是皇帝被稱為「萬歲」,當然這些稱呼不過是他們對長壽的一種渴望罷了,目前人類最長壽的記錄是256歲,他就是生於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在1935年去世的李慶遠。而且即便是人的平均壽命在自然界的動物中都已經算是長壽的存在了。那麼,在世界上有沒有生物能夠活到1000歲呢?答案是肯定的。下面我們就來盤點幾種「千歲」生物。
-
麋鹿、馴鹿、駝鹿、馬鹿:這些套「鹿」你分得清楚嗎?
因為頭像馬,角像鹿,脖子像駱駝,尾巴又像驢,被古代人民稱為「四不像」,也是封神榜中姜子牙的坐騎神獸。牠們在漫長的歷史中確實迷了一把路:原本是我國的特有物種,曾經廣泛分布於我國長江中下遊的溼地與沼澤,但卻因為各種人為以及自然原因數量減少至幾近滅絕,後由英國引入圈養個體再次繁殖,才讓我們現在還能看到這個神奇的物種,現在麋鹿在IUCN紅色名錄上為 「野外滅絕」(EW)狀態。
-
大連郵局海關查獲我國Ⅱ級保護動物馬鹿鹿茸
央廣網大連7月13日消息(記者賈鐵生 通訊員熊國華 林戈)7月13日,經鑑定,大連郵局海關查獲的鹿茸片為馬鹿鹿茸。目前,大連海關已依照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將該批馬鹿鹿茸暫扣,做進一步處理。經雲南省瀕科委司法鑑定中心鑑定,該物品為「馬鹿」鹿茸。大連郵局海關查獲的鹿茸(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馬鹿是我國Ⅱ級保護動物,2008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其製品屬國家限制進出境物品。
-
自然界奇異的彎嘴鳥類大盤點
自然界奇異的彎嘴鳥類大盤點自然界彎嘴鳥類不少見,有一些彎嘴鳥類更是奇特無比,本篇盤點自然界哪些十分奇特的彎嘴鳥類。劍嘴鶥中型鳥類劍嘴鶥,為畫眉科(也常並於鶲科)劍嘴鶥屬的單一鳥種,體長約20釐米,雌雄羽色相似,通體以褐色為主,眼先黑色,眉紋白色,細長而顯著。
-
在赤峰,與呆萌馬鹿來一場「深情凝視」
盯盯盯盯盯盯……馬鹿分布在我國高緯度地區,常年生活於高山森林或草原地區。馬鹿雖然外表呆萌,但是適應能力非常強,它們善於奔跑和遊泳。夏季多在夜間和清晨活動,冬季多在白天活動。以各種草、樹葉、嫩枝、樹皮和果實等為食,喜歡舔食鹽鹼。
-
新疆天山發現神秘動物,叫聲如同獅子嘶吼,性格卻非常溫順
而有一個攝影師就在天山發現了一種神秘動物,叫聲如同獅子嘶吼,但是這種動物的性格卻非常的溫順。天山馬鹿,馬鹿是一種鹿科鹿屬的動物,只不過因為這種動物的外觀看起來非常的像駿馬,所以被稱之為馬鹿。目前自然界中最大的鹿是駝鹿,而除去駝鹿之外最大的鹿就是天山馬鹿了,這是一種體重能達到330千克的大型鹿類。
-
罕見白頭蝰首現武當山 在我國27種毒蛇中最致命
原標題:罕見白頭蝰首現武當山 在我國27種毒蛇中最致命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關前裕 通訊員馮開春 夏冰)前日,武當山一名山民捕捉到一條蛇類中古老且珍稀的物種——白頭蝰(如圖)。昨日,這條蛇被當地森林公安放歸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