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次 內蒙古同時監測到6隻駝鹿(組圖)

2020-12-05 網易新聞

(原標題:國內首次 內蒙古同時監測到6隻駝鹿(組圖))

1118852544_14630215554661n

圖為紅外相機拍攝到的6隻駝鹿



  昨日,內蒙古晨報全媒體記者從內蒙古大興安嶺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了解到,日前監測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駝鹿的身影,最多一次同時監測到6隻駝鹿,這在我國尚屬首次。

  據了解,駝鹿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我國駝鹿種群分布很少,並且是亞洲最南部的種群,彌足珍貴。內蒙古大興安嶺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研人員,通過紅外相機獲取到駝鹿影像資料,紅外相機捕捉到從去年11份至今年3月份,

  冬季駝鹿的求偶行為、雄性駝鹿之間為爭奪交配權的打鬥行為、到鹼泡子補充礦物質的取食行為。 從2012年開始,該保護區對區域野生駝鹿進行種群資源本底調查。結果顯示,保護區內駝鹿230餘只。該保護區是我國駝鹿種群密度最高的地域。 另悉,內蒙古大興安嶺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大興安嶺北部。其原始、穩定、完整的森林生態系統庇護著我國珍稀的寒溫帶森林溼地動物群,其中尤以駝鹿、原麝、西伯利亞狍等有蹄類為典型代表動物。(綜合自內蒙古晨報、新華網)

1118852544_14630215557071n

  作者:劉語 楊琨 王靖 李倩

  (來源:正北方網綜合)

本文來源:正北方網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中國首次在野外拍到6隻珍稀動物駝鹿影像(圖)
    原標題:中國首次在野外拍到6隻珍稀動物駝鹿影像(組圖) 圖為內蒙古大興安嶺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拍到的駝鹿影像內蒙古大興安嶺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提供 攝 針對網媒報導「內蒙古大興安嶺拍到6隻駝鹿野外影像為國內首次」的相關訊息,12日下午,內蒙古自治區大興安嶺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科普宣教中心主任楊琨對記者證實稱該事件「情況屬實」。 楊琨介紹說,這組圖片拍攝於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是該自然保護區利用紅外相機,意外捕捉到的影像數據信息。
  • 中國首次在野外拍到6隻珍稀動物駝鹿影像(組圖)
    圖為內蒙古大興安嶺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拍到的駝鹿影像。 內蒙古大興安嶺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提供 攝 中新網呼和浩特5月12日電 (記者 李愛平)針對網媒報導「內蒙古大興安嶺拍到6隻駝鹿野外影像為國內首次」的相關訊息,12日下午,內蒙古自治區大興安嶺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科普宣教中心主任楊琨對記者證實稱該事件「情況屬實」。
  • 牧民監測員首次在三江源監測到水鹿分布(組圖)
    牧民監測員首次在三江源監測到水鹿分布(組圖) 2016-06-03 16:59:2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羅雲鵬 攝   中新網西寧6月3日電 (記者 羅雲鵬)3日,記者從北京山水自然保護中心證實,近期該保護中心牧民監測員首次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通天河畔海拔4050米處監測到一種新的有蹄類動物,經專家辨認,該動物為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水鹿。
  • 內蒙古大興安嶺原始林區拍攝到駝鹿珍貴影像
    2020年3月,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森林管護局從烏瑪生態功能區取回的紅外線照相機捕捉到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雄性駝鹿覓食的清晰畫面
  • 大興安嶺林區首次利用無人機從空中拍攝到野生動物種群活動
    2021-01-14 09:15:46 來源: 內蒙古綜合新聞網 舉報
  • 我們拍攝到野生駝鹿啦!
    我們拍攝到野生駝鹿啦!>我們在大興安嶺拍到野生駝鹿啦而且還是在同一天裡拍到5隻!!!,這次能夠拍攝到三隻駝鹿同行的畫面在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範圍內還屬首次。>駝鹿還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在國內僅分布於大小興安嶺和新疆阿爾泰山人跡罕至的地方,所以平時很少有人能夠見到它們的蹤跡。
  •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5隻雪豹同框 同時監測到豺與荒漠貓
    中新社西寧3月30日電 (記者 羅雲鵬)記者30日從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雪豹本底調查階段性成果通報會上獲悉,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監測到5隻雪豹同框畫面,專家稱全球罕見,同時監測到罕見特有物種豺與荒漠貓。圖為雪豹影像。
  • 比黃牛還大的駝鹿現身大興安嶺北部林區
    新京報訊(記者 李傲)近日,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森林公安局和管護局工作人員,在收回的野外布設紅外相機中,發現了多段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駝鹿的活動影像。當地森林公安局負責人介紹,駝鹿是世界上最大的鹿科動物,我國僅在大興安嶺和小興安嶺地區出現過。
  • 內蒙古舉行2019年生態氣象綜合監測與評估報告新聞發布會
    3月~5月上旬大部地區降水偏少5成以上,5月初開始出現旱情,乾旱持續到6月中旬末,乾旱面積達69.5萬平方公裡,以中旱為主,牧區乾旱重於農區,全區氣象部門開展了乾旱監測評估專題服務,及時組織開展人工增雨作業,為自治區抗旱減災、防災救災的總體部署提供決策依據,為自治區爭取中央救災資金做出了積極貢獻。2019年6月下旬全區普降喜雨,過程降雨量大、範圍廣,旱情基本解除。
  • 霸王嶺雨林首次監測到淡紫鳾
    2020年海南長臂猿大調查 【霸王嶺雨林首次監測到淡紫鳾】11月16日上午,海南長臂猿大調查活動傳來喜訊:調查小組在霸王嶺雨林中監測到淡紫鳾(shī)這一珍稀鳥類,並拍攝到照片。淡紫鳾在我國僅分布在海南地區,據發現此鳥的監測隊員魏亞情介紹,當天早上在監測完長臂猿之後,一隻小鳥進入他的視野,中等體型、色彩豔麗,鳥喙黃色,他迅速按下了相機快門。拍攝的照片經參與此次調查活動的多名鳥類專家鑑定,為淡紫鳾海南亞種,在我國僅分布在海南,越南、寮國偶有發現,但平時很難發現,這也是在霸王嶺雨林中首次監測到此鳥。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智利馬駝鹿現存不到2000隻 "最小的鹿"瀕臨滅絕
    其中,物種保護問題最為嚴峻的就是馬駝鹿,它正處於滅絕的危險之中,世界上存活數量只有不到2000隻。馬普切人是一個生活在南美洲南端的土著民族,在他們的語言中,稱馬駝鹿為「wümul」。馬駝鹿是隸屬於鹿科動物家族的哺乳動物,是生活在世界最南端的鹿種。它們僅僅生活在阿根廷和智利的安第斯山脈的森林裡。
  • 比黃牛還大的駝鹿現身大興安嶺北部林區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訊(記者 李傲)近日,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森林公安局和管護局工作人員,在收回的野外布設紅外相機中
  • 駝鹿求偶,猞猁獵狐,冬天的林區和草原「熱鬧」非凡
    駝鹿求偶,猞猁獵狐,冬天的林區和草原「熱鬧」非凡 2021-01-12 20: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金雕同駝鹿罕見同屏!黑龍江大興安嶺野生動物頻現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近日,在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南甕河溼地核心區,當地記者通過無人機和直升機幸運的拍到了三頭駝鹿一起在溼地內覓食、休息的場景。從體型和外貌判斷為一頭雌性駝鹿帶著兩頭幼年駝鹿,當它們聽到螺旋槳聲音後隨即奔跑起來。
  • [視頻]俄羅斯駝鹿農場 馴養駝鹿有高招
    人們常說「駝鹿渾身都是寶」,特別是駝鹿奶有著極高的藥用價值。但是由於駝鹿不容易馴養,因此駝鹿奶奇貨可居。不過,俄羅斯的一家農場在馴養駝鹿方面卻頗有心得。    隨著喇叭中先後傳出號角聲、小駝鹿鳴叫聲和一連串雌性駝鹿的名字,一隻雌性駝鹿踏著悠閒的步子緩緩走進了農場。它是聽到呼喚來為自己的寶寶餵奶的。不過,在這裡等待它的並不是嗷嗷待哺的小駝鹿,而是農場裡的擠奶工人。
  • 廣東首次白天監測拍到中華穿山甲出洞
    今年5月13日上午8時許,紅外自動相機在廣東惠州某處野外監測拍攝到一隻中華穿山甲出洞活動。廣東省林業局 供圖今年5月13日上午8時許,紅外自動相機在廣東惠州某處野外監測拍攝到一隻中華穿山甲出洞活動。廣東省林業局 供圖中新網廣州7月10日電 (程景偉 林蔭)早上8時許,它萌萌地探出頭,試探著從洞穴裡爬出,鼻子上還落著一些泥土……據廣東省林業局10日消息,紅外自動相機近期在該省惠州市某處野外監測拍攝到一隻中華穿山甲出洞活動,這是廣東首次白天在野外拍攝到中華穿山甲出洞的情景。
  • 廣東首次白天監測拍到中華穿山甲出洞
    中新網廣州7月10日電 (程景偉 林蔭)早上8時許,它萌萌地探出頭,試探著從洞穴裡爬出,鼻子上還落著一些泥土……據廣東省林業局10日消息,紅外自動相機近期在該省惠州市某處野外監測拍攝到一隻中華穿山甲出洞活動,這是廣東首次白天在野外拍攝到中華穿山甲出洞的情景。
  • 全球不足3000隻!內蒙古發現「鳥界國寶」東方白鸛
    近日,內蒙古呼倫貝爾卡魯奔國家溼地公園工作人員在公園內監測時,首次發現兩隻東方白鸛。東方白鸛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譽為「鳥界國寶」,全球不足3000隻。從畫面上看, 東方白鸛正在溼地裡覓食,步態輕盈,它每走幾步,就會吃上一口。長長的嘴巴,潔白的羽毛,朱紅色的爪子,顯得十分高貴。東方白鸛被譽為「鳥界國寶」,這也是卡魯奔國家溼地公園首次監測到東方白鸛的「身影」。
  • 內蒙古額濟納旗胡楊林中首次發現築巢繁殖的黑鸛幼鳥即將離巢
    內蒙古額濟納旗胡楊林中首次發現築巢繁殖的黑鸛幼鳥即將離巢 2017-07-11 09:54:00來源:央廣網
  • 雲南首次記錄到彩䴉自然繁殖 成功孵化3隻幼鳥
    彩䴉,是我國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資料顯示,由於曾經很長一段時間未在國內觀測到彩䴉,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不得不宣布彩䴉在中國絕跡。近日,雲南大理劍川縣劍湖溼地自然保護區管護局的巡護人員在溼地內首次發現了彩䴉的身影,令人驚喜的是彩䴉不但在這裡安了家,還成功孵化出了3隻幼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