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一段紅色故事,走一走豐縣第一任縣委書記葛步海提著馬燈走過的小道,看一看抗日軍民埋伏的地道……豐縣首羨鎮散發的紅色魅力,總能讓到此的旅客不虛此行。
距離豐縣縣城西北25公裡的豐縣首羨鎮,屬於湖西革命老區的中心區。抗日戰爭時期是中共豐縣縣委辦公地、豐縣抗日民主政府誕生地。境內有崔莊戰鬥、王堂戰鬥、三座樓戰鬥、孫莊戰鬥、李藥鋪地道戰及湖西秘密交通線等一大批紅色資源。從首羨鎮政府西行驅車三公裡,便來到該鎮張後屯村。在村中整齊的農家院落中間,兩間土坯的東廂房靜靜地矗立在紅色廣場上,這裡就是中共豐縣縣委舊址——低矮古舊的房子、簡陋的家具,仿佛還在訴說著抗日的艱辛。
當年老區的人民充分發揮了聰明才智,利用地道和前來掃蕩的敵人展開了艱苦卓絕的鬥爭。張後屯村地道邊歷經百年風雨的棵棵榆樹間,仿佛還閃動著戰士們的身影,迴蕩著陣陣槍聲。
對家鄉文化歷史頗有研究的張道品老師在豐縣老縣委舊址前熱情地介紹說,湖西抗日根據地不僅能牽制著徐州、濟寧、菏澤、商丘等地的日軍,而且它還控制著隴海路和津浦路的交通咽喉地帶,戰略位置極其重要。豐縣縣委葛步海同志曾在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期間兩度任豐縣縣委書記,在張後屯一帶開展抗日反頑鬥爭。張道品說首羨鎮作為湖西革命老區的中心區,發生的大小戰事數百件,其中在鎮區東南角崔莊村發生的崔韓莊戰鬥是八路軍主力部隊在湖西地區打響的抗戰第一槍。1942年湖西的形勢複雜而嚴峻,呈現「五鬼鬧湖西」的局面,也正是根據地最為艱難的時期,8月初,劉少奇同志經微山湖西去延安籌備黨的 「七大」,路過湖西檢查湖西工作,在豐縣聯絡點上停留,接見了時任豐縣縣委書記葛步海,劉少奇同志對湖西地區作了「發動群眾,減租減息」等一系列重要指示,為湖西的根據地工作指明了方向。
走在村中,一幅幅圖畫,一處處遺址,一座座體現湖西當年抗日場景的群雕,還有一個個實物……讓您仿佛走進時光隧道,走進湖西人民為追求自由、抵抗侵略、保衛家園的崢嶸歲月。「我們是抗日戰爭期間遠近聞名的紅色堡壘村,當年我們村廣大群眾掩護黨的幹部,養育軍烈子女,積極支援前線,作出了較大的貢獻和犧牲。這幾年,我們通過打造紅色教育基地和發展生態觀光農業,建設了農業科普示範園、花卉園、高效智能溫室、蔬菜加工廠,村容村貌不斷更新變化。」張後屯村支書張道省告訴記者。
為促進鄉村旅遊,發展生態觀光農業,張後屯村依託紅色旅遊資源和農業產業優勢,突出「紅色文化、創意農業」,在休閒觀光方面,緊緊把握生態休閒旅遊發展新趨勢,加強規劃管理和包裝設計,建設生態瓜果自摘園和趣味休閒稼穡農事體驗園,大力發展草莓、葡萄、油桃採摘等休閒觀光農業,不斷充實特色田園鄉村的內涵,提高觀賞性和娛樂性。
種植大戶吳德峰是土生土長的張後屯村人,他常年在外做生意。看到了家鄉大力發展紅色旅遊,「嗅」到了賺錢的好商機。2018年,吳德峰從安徽返鄉創業,承包了120畝土地建設了首家「農業科普教育展示園。種植白玉蘭、桂花等苗木花卉。同時,他還引進了車釐子、彩虹西瓜、水蜜桃、葡萄等品種,發展大棚採摘。採摘園裡百花綻放,鮮果纍纍,煞是喜人。垂釣園裡,波光粼粼,魚翔淺底。清風拂面,碧波蕩漾,放竿垂釣,愜意滿滿。這裡確是休閒好去處。
除了紅色旅遊景點,首羨鎮的新農村建設也特別值得深度遊覽。距張後屯村不遠,我們來到首羨鎮王小莊村,這裡是該鎮實施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示範地,經過了近年來的不懈努力,這裡已是今非昔比,舊貌換新顏,特別是新型社區的建設和環境整治的提升,奏響了這裡鄉村振興的幸福樂章。
村支部書記李長民告訴我們:「以前村裡經濟比較薄弱,村莊建的也比較凌亂,甚至連個像樣的路都沒有,一到下雨天泥濘不堪,村民們怨聲載道。新建的農房改造項目197戶已全部建成,戶均182平方米,經過全村幹群的共同努力,如今的王小莊村裡已是道路通暢,四通八達,綠化、硬化、亮化、美化一應俱全,讓村民們讚嘆。
在村民李慶玲家,她指著寬敞明亮的家說:「環境改善了,我們住著也舒服,心裡挺亮堂的,挺有自豪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