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班牙鬥牛賽禁令2012年生效 巴塞隆納不再鬥牛
只是同樣外表的他們卻代表著截然不同的態度,一部分人是對禁止鬥牛的憤怒,而另一部分人則藉由鮮紅的顏色來諷刺這項運動對生命的輕視。 西班牙各大城市對鬥牛賽的態度分為「兩大陣營」,而巴塞隆納是最為著名的反鬥牛中心。此前,曾有18萬加泰隆尼亞人籤名請願取消鬥牛賽。2004年4月,巴塞隆納市議會通過決議譴責鬥牛並宣布成為第一個反對鬥牛的西班牙城市。此外,西班牙還有42個城市宣布反對鬥牛。
-
西班牙鬥牛業「病怏怏」 面臨經濟文化雙重考驗
日前,筆者路過馬德裡拉斯文塔斯鬥牛場,人流如織,如皇家馬德裡足球隊比賽時的情景。但在鬥牛場熱鬧景象的背後,鬥牛產業正面臨著經濟和文化的雙重考驗。 據西班牙鬥牛飼養者聯盟的統計,在1987年至2007年間,西班牙專業飼養鬥牛的牧場和鬥牛的數量分別增長30%和150%。受經濟危機影響,2012年西班牙鬥牛表演場數急轉直下。
-
西班牙政黨組織全民公投呼籲取消鬥牛活動
央廣網北京10月3日消息(記者張筱璇)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在西班牙,鬥牛,是聞名全世界的傳統活動,但近年來逐漸受到爭議,並為此多次爆發抗議活動,不少地區鬥牛活動在經過當地民眾之後宣布取消。 西班牙的鬥牛,幾乎可以說是這個國家的一張文化名片。但是這些年,國內反對鬥牛的呼聲卻是逐漸的高了起來。圍繞鬥牛廢存問題,支持者和反對者針鋒相對,互不相讓。
-
西班牙鬥牛產業效益不高 文化傳統卻難抹去
2011年9月25日,西班牙第二大城市巴塞隆納舉行了最後一場傳統的鬥牛表演,從2012年1月1日起,其所在的加泰隆尼亞大區將徹底禁止鬥牛賽。 12月3日和5日,兩場關於鬥牛活動的討論交流會分別在北京塞萬提斯學院和北京大學舉辦,多位相關人士從歷史、美學、道德、科技等角度對鬥牛這一西班牙文化中的標誌性傳統進行了探討和再審視。
-
西班牙的「天空之城」,築於懸崖之上,是鬥牛文化的發源地
人們認為西班牙是一個熱情奔放的國家,這與全國盛行、名揚四海的「鬥牛士文化」密不可分,自古以來,在西班牙的鬥牛史上,就有過許多著名的鬥牛士,曾與蠻牛生死搏鬥,寫下了熱血迸發的風情史詩。根據其歷史,西班牙悠久的鬥牛文化起源於南部的安達盧西亞自治區,在羅馬帝國時代,有一座千年古城名叫「龍達」,這裡不僅是鬥牛文化的發源地,也是西班牙最古老的鬥牛場。
-
西班牙「天空之城」,築於懸崖之上,是鬥牛文化的發源地
在人們的印象中,西班牙是一個熱情洋溢、激情似火的國度,這其實與全國盛行、名揚四海的「鬥牛士文化」密切相關。自古以來,西班牙鬥牛史上出過許多赫赫有名的鬥牛士,曾於蠻牛生死搏鬥,寫下令人血脈噴張的風情史詩。
-
西班牙除了鬥牛,居然還有這麼多你不知道的體驗!
、巴塞隆納等現今歐洲乃至世界足壇最頂級的豪門俱樂部,無論你是巴薩的擁躉,還是皇馬的鐵桿,這都是一場西班牙足球文化朝聖之旅。看一場精彩的鬥牛比賽▼西班牙鬥牛是久負盛名的活動,在西班牙300多個鬥牛場,位於馬德裡東部的馬德裡拉斯文塔斯鬥牛場(Plaza de Toros Monumental de Las Ventas)無疑是西班牙最著名的鬥牛場,這裡是西班牙鬥牛表演水平最高的場所。
-
西班牙鬥牛或留給歷史 鬥牛士精神還將長期存在
美國著名小說家海明威的經典著作《死在午後》當中,有過這樣一段文字來形容西班牙的鬥牛,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它能使人陶醉,能讓人有不朽之感,能使人入迷。」換言之,這入迷雖然短暫,卻如同靈魂離開軀體似的深刻。 鬥牛,海明威筆下這項令人陶醉的運動,是西班牙文化的一部分,直到世紀之交,反對鬥牛的人都會被打上「膽小,不愛國」的標記。
-
西班牙鬥牛有怎樣的歷史?
那麼鬥牛又有怎樣的歷史?為什麼最後在西班牙生了根?鬥牛文化的起源如果翻閱鬥牛運動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人類在洞穴中遺留的神牛壁畫或者神秘的公牛傳說。但事實上,要揭開現代鬥牛運動的面紗,卻要從中世紀說起。
-
西班牙推翻鬥牛禁令引爭議 地方打臉:不執行
據埃菲社10月20日報導,憲法法院以10票支持、3票反對通過了撤銷禁令的裁決,認為加泰隆尼亞政府超越了在表演活動和保護動物方面的職權,裁定其有權利管理公開表演活動,但無權禁止一項被中央政府視為文化遺產的娛樂活動。法官恩卡納西翁·羅加宣布了上述裁決。 報導稱,加泰隆尼亞動物保護法禁止動物之間的搏鬥等活動。
-
西班牙鬥牛將從世界上消失?鬥牛士:虧本到沒法幹了
西班牙宣布3月到10月的鬥牛活動全部取消,有公牛養殖者和鬥牛士就認為,西班牙有關部門這是「公報私仇」,想要借著這次全球災難,永久取消鬥牛活動。黑公牛「至尊」(Extremeo)體重超過半噸,原本下個月安排在瓦倫西亞的鬥牛場跟鬥牛士大戰。不過,「禁足令」取消了一切集會,4歲的「至尊」逃過了祖輩的命運,得以存活至今。然而,「至尊」的好運,確實它飼養員的噩運。
-
歐洲最危險的傳統運動,聊聊西班牙的「國技」鬥牛
提起西班牙,大部分人都會聯想到西班牙鬥牛活動,年輕的健兒們與公牛殊死搏鬥來展現自己的英勇,這可謂是西班牙的招牌。那麼這項活動起源於何時,又是如何發展的呢?鬥牛(corrida de toros)其實在西班牙語中應該叫做「奔牛」,它是一項人與牛參與的競技運動。
-
激情澎湃的西班牙鬥牛,作為西班牙國粹,你對它了解多少?
西班牙是個熱情如火的民族,它的子民仿佛永遠擁有燃燒著的熱情,連同它的文化也有著如火的激情。在電影鏡頭裡關於對西班牙的的刻畫總是少不了那個經典的畫面,鬥牛士的表演總是那麼精彩,讓人熱血沸騰。鬥牛文化在西班牙發展已久,鬥牛是西班牙一個極具特色的傳統活動,也是理解其民族性格和語言的一個關鍵的文化象徵符號。如果我們想了解一個民族,也許從它的文化開始會是一個不錯的方法。1、起源 西班牙人認為,鬥牛作為西班牙最具代表性的民族體育項目,代表著西班牙人的粗獷豪爽的民族性格。西班牙人說,這是他們的天性,來自於他們的生存環境。
-
「嘉興摜牛」—中國式鬥牛的歷史追溯與文化內涵
「摜牛」的現代化創新—新型特色體育運動項目「嘉興摜牛」能夠成為嘉興一大文化品牌,這與素有「嘉興摜牛締造者」、「中國式鬥牛第一人」、「嘉興摜牛傳承人」之稱的韓海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1982年9月,第2屆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在內蒙古呼和浩特舉行,「嘉興回族武術摔跤隊」代表浙江省被邀請參加,當時韓海華師徒思量許久,在眾多回族傳統體育項目中不知如何抉擇,最終他們把「摜牛」經過精心創編,統一了「摜牛」過程,將傳統的表演增加了「摜牛」前先走雞步、虎步、龍步等10餘種動物的形態模仿,以及「摜牛士」排打熱身、對牛進行挑逗將牛逗怒,在牛追逐「摜牛士」的過程中將牛摔倒等環節,不僅增加了
-
西班牙鬥牛史
現在西班牙擁有300多家鬥牛場(最大的是馬德裡的文塔斯鬥牛場,可容納2.5萬人)。每年3月~11月是西班牙鬥牛節,有些時候每天都鬥,通常以星期日和星期四為鬥牛日。參與鬥牛的人稱為鬥牛士,主要流行於西班牙、葡萄牙以及拉丁美洲,更是西班牙的國技。鬥牛的歷史可追溯至史前時代的牛崇拜以及壁畫中。
-
西班牙一個有錢還愛鬧的首府,不喜歡鬥牛,喜歡的運動疊人塔
奧地利對這個選擇嚴重不滿,他們覺得奧地利國王是布斯堡家族純正血統,應該繼承王位,於是聯合英國、荷蘭等國家跟西班牙、法國開打,這就是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 戰爭初期加泰隆尼亞是支持西班牙的,不過後來被奧地利策反了,這場王位戰爭一打就是14年。
-
圖片故事|西班牙鬥牛:殺戮還是藝術?
不得不勇敢的鬥牛士 奧喬亞出生在西班牙北部的小鎮納瓦拉,20歲之前從未在現場看過鬥牛表演。在西班牙,鬥牛表演興盛於南部。奧喬亞對於鬥牛表演最初的好奇,來自於他對所成長和生活的國家的好奇。
-
親臨現場看鬥牛!西班牙鬥牛,到底應不應該被廢除?
西班牙鬥牛起源於古代殺牛供神的宗教祭祀活動,後來演變為賽牛表演,真正的鬥牛表演在18世紀中葉才出現。歷史記載,曾經統治西班牙的古羅馬愷撒大帝就熱衷於騎在馬上鬥牛。早期的鬥牛,也一直是貴族們專享的競技和娛樂活動,還是鬥牛士驍勇善戰的象徵。起初,他們和凱撒大帝一樣,都是騎在馬上進行鬥牛。
-
風靡世界的西班牙鬥牛是如何起源的
西班牙鬥牛(Toro Bravo)是一種伊比利亞半島獨有的品種,現代DNA研究表明,它是摩爾人將非洲野牛的血統引入後就這樣,在中世紀伊比利亞的某個偏僻角落,作為西班牙國粹的鬥牛運動被創造了出來。從這裡開始,編年史上記載國王們為紀念重要事件,或招待他們的貴賓而舉辦鬥牛活動的記錄越來越多,似乎成了慣例。應該說,鬥牛並非西班牙的專利,文化、語言同屬一系的葡萄牙、法國南部奧克西坦尼地區都是鬥牛運動的擁躉。但在徵服戰爭之後,鬥牛運動已經成為西班牙貴族以大無畏的勇敢和宗教狂熱戰勝異教徒的象徵性儀式。為了表現尚武精神,國王有時甚至親自下場,挺槍縱馬與公牛搏鬥。
-
西班牙除了鬥牛還有什麼值得一看的
說到西班牙想必很多小夥伴們都會想到西班牙鬥牛,但是西班牙除了鬥牛還有什麼呢?西班牙好玩的地方數不勝數,小編就被她的熱情奔放所吸引,鮮豔的色彩,豪邁的民族風情,還有西班牙語,被認為是世界上最迷人的語言,被稱為是「與上帝交談的語音」,還有西班牙的風景更是讓我魂牽夢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