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鬥牛產業效益不高 文化傳統卻難抹去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西班牙鬥牛該不該保留仍然是個問號(王劍樺鋼筆畫)

  本報記者 陳 璐

  鬥牛引發的爭議幾乎和鬥牛本身一樣歷史悠久,其所反映出的痛苦與狂歡、危險與刺激、人情與法律、傳統與現代間的各種矛盾,令人深思。2011年9月25日,西班牙第二大城市巴塞隆納舉行了最後一場傳統的鬥牛表演,從2012年1月1日起,其所在的加泰隆尼亞大區將徹底禁止鬥牛賽。

  12月3日和5日,兩場關於鬥牛活動的討論交流會分別在北京塞萬提斯學院和北京大學舉辦,多位相關人士從歷史、美學、道德、科技等角度對鬥牛這一西班牙文化中的標誌性傳統進行了探討和再審視。

  不理解鬥牛就不能理解 西班牙的歷史

  攝影師、鬥牛問題專家拉蒙·薩瓦薩·拉莫斯認為鬥牛文化是想像、習俗、規則、勇氣、知識、技巧、物質和人類生產方式的總和。鬥牛攝影家克裡斯多瓦·阿拉說:「赤手空拳地與一頭猛獸上演生死之戰,這不僅是藝術作品的創作,也是向大自然致敬的莊嚴之舉。」

  西班牙鬥牛評論家安東尼奧·洛爾卡認為,鬥牛活動在爭議中生存下來,說明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你成了一頭公牛」「逃到牛欄外」之類的俗語在西班牙語中隨處可見,不理解鬥牛,就不能理解西班牙的歷史。在西班牙,鬥牛節慶現在仍然具有活力。去年一年,西班牙舉辦了1724場鬥牛比賽,觀看人數僅次於足球比賽。「鬥牛帶給我們一個充滿色彩、歡樂、夢想的世界。人與牛的鬥爭顯示了自然與力量的結合,產生令人難以理解的激動情緒和神秘感。」

  「我個人並沒有對鬥牛感到痴迷,但我的確耳濡目染地學會了欣賞和喜愛這一西班牙標誌性傳統。我支持並捍衛它。在有些地方,鬥牛因為過分殘忍而引起抨擊,但這只是少數現象,陽光和歡樂是大部分鬥牛狂歡節的主旋律。」攝影家費爾南多·埃拉斯說。

  鬥牛產業的現狀和未來

  安東尼奧·洛爾卡說,由於社會習慣變化、保護動物意識增強、娛樂活動增多等原因,人們對鬥牛不像以前那麼感興趣了。同時,鬥牛也未能適應現代需求,一些鬥牛士、企業家、牧場主固步自封,不願融入到新環境中去。而歐盟對鬥牛的反對,也讓西班牙政府有自卑情緒。目前,西班牙國家電視臺已經停止了轉播鬥牛節目。「也許鬥牛並不該由政府終結,當人們對它不再有熱情時,它自己就終結了。」

  2011年9月25日,西班牙第二大城市巴塞隆納舉行了最後一場傳統的鬥牛表演。根據巴塞隆納所在的加泰隆尼亞大區政府的決定,從2012年1月1日起,整個加泰隆尼亞大區將徹底禁止已持續了數百年的鬥牛賽。對此,安東尼奧·洛爾卡說,西班牙現有1350個公牛牧場,鬥牛產業每年經濟產值達25億歐元,佔西班牙GDP的0.25%,直接創造就業機會20萬人次,且拉動地方旅遊業,成為上交利稅最多的藝術門類。鬥牛產業如果消失,對經濟的影響是嚴重的。而從社會文化影響來說,幾百年的文化傳統更難抹去。

  拉蒙·薩瓦薩·拉莫斯則表示,如今鬥牛產業效益並不高。公牛飼養者要面對培育公牛的兇猛特質與遭遇經濟虧損的兩難選擇,如果他的公牛不能達到鬥牛生產業的外行們制定的新標準,虧損在所難免。「我見過一個牧場主在他的牧場上舉辦鬥牛,收費參觀,18歐元一張票,看完後在牧場上烤牛肉吃。我覺得這是一種選擇。」

  關於鬥牛和牛的爭論

  事實上,鬥牛運動從18世紀誕生以來就處於爭議之中,關於它的爭論直到今天仍在繼續。殺戮公牛的殘酷和人類是否該在這種冒險中浪費時間和生命是爭論的焦點,公牛的死亡更是鬥牛文化被質疑的主要原因。每年鬥牛期間都有人遊行示威,譴責這種血腥的行為。西班牙一項一年前的民意調查顯示,37%的人反對鬥牛,但這其中,有65%的人雖不喜歡鬥牛,卻不支持取消鬥牛。

  安東尼奧·洛爾卡說,鬥牛的反對者受不了鬥牛的血腥場面,執意讓鬥牛銷聲匿跡,他們要求保護兒童,不讓孩子們看那些對兒童教育有害的圖像,這是一種正當、值得尊敬的態度,但也比較天真和理想化。「我也痛恨鬥牛的血腥、對牛的虐待以及折磨,但我並不認為愛好鬥牛就是殘忍和病態。相反,公牛的勇敢與高貴、鬥牛士英雄的藝術氣息令我感動。傳奇鬥牛士庫洛·羅梅羅曾被提名為匈牙利聖伊莉莎白皇家美術學院院士,在他漫長而又光輝的職業生涯中,成千上萬的人因那閃光的一瞬間而感動、顫抖、哭泣。毫無疑問的是,庫洛·羅梅羅從來都是一位藝術家,而不是一個虐待狂。」

  攝影家克裡斯多瓦·阿拉說:「我對鬥牛圈內的人很了解,很少有群體像他們一樣熱愛自然與動物。」儘管如此,不少網友表示,看到公牛被刺傷流血時,興奮之情就會轉為同情,而所謂搏鬥,也是人類強迫公牛進行的,本身其實並不平等。

  拉蒙·薩瓦薩·拉莫斯說,據獸醫研究,如果不經過爭鬥,公牛腺體的分泌可能會使它焦躁,更感痛苦;且培養鬥牛有助於促進公牛的優勝劣汰。他說,鬥牛帶來的威脅與其他運動相比並不大,而因不願看到流血而反對鬥牛也是虛偽的。「50年前,我在西班牙看過一場表演,未死的公牛被裝進箱子裡拉走,我知道它的下場會更悲慘。」西班牙攝影家伊莎貝爾·穆略斯也稱:「如果我是一頭公牛,我一定願意昂著頭顱戰死在鬥牛場上,而萬萬不願死在屠宰場裡。」但厄瓜多文化參贊羅德裡格斯對公牛不爭鬥會更痛苦之說表示質疑,認為其目前並無確切的科學依據。

  「我既為勇敢英俊的公牛被殺死而遺憾,又每每被鬥牛士的完美表演所徵服。」拉蒙·薩瓦薩·拉莫斯說,「我希望我們能超越鬥牛的情法問題,從鬥牛文化作為幾世紀來深深影響了西班牙社會的一個獨特的社會現實的角度來探討,進行嚴肅、謹慎地思考。社會應該呼籲,鬥牛是一種文化的傳承,不能把它視作腫瘤來摘除,只能由社會的演變決定這種文化的去留。」

相關焦點

  • 西班牙否決將鬥牛列為文化遺產
    新華網馬德裡10月6日專電(記者 馮俊偉)西班牙參議院6日否決了一項由反對黨人民黨提出的關於將鬥牛列為文化遺產的動議。鬥牛和奔牛活動是幾乎所有西班牙城市在夏秋之交舉行的一種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動,但近年來頗受爭議。今年7月28日,西班牙東北部的加泰隆尼亞自治區議會通過一項決議,決定自2012年1月1日起在該自治區內禁止鬥牛,從而成為西班牙本土首個禁止鬥牛的地區。
  • 西班牙政黨組織全民公投呼籲取消鬥牛活動
    央廣網北京10月3日消息(記者張筱璇)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在西班牙,鬥牛,是聞名全世界的傳統活動,但近年來逐漸受到爭議,並為此多次爆發抗議活動,不少地區鬥牛活動在經過當地民眾之後宣布取消。  西班牙的鬥牛,幾乎可以說是這個國家的一張文化名片。但是這些年,國內反對鬥牛的呼聲卻是逐漸的高了起來。圍繞鬥牛廢存問題,支持者和反對者針鋒相對,互不相讓。
  • 歐洲最危險的傳統運動,聊聊西班牙的「國技」鬥牛
    提起西班牙,大部分人都會聯想到西班牙鬥牛活動,年輕的健兒們與公牛殊死搏鬥來展現自己的英勇,這可謂是西班牙的招牌。那麼這項活動起源於何時,又是如何發展的呢?鬥牛(corrida de toros)其實在西班牙語中應該叫做「奔牛」,它是一項人與牛參與的競技運動。
  • 西班牙鬥牛業「病怏怏」 面臨經濟文化雙重考驗
    日前,筆者路過馬德裡拉斯文塔斯鬥牛場,人流如織,如皇家馬德裡足球隊比賽時的情景。但在鬥牛場熱鬧景象的背後,鬥牛產業正面臨著經濟和文化的雙重考驗。  據西班牙鬥牛飼養者聯盟的統計,在1987年至2007年間,西班牙專業飼養鬥牛的牧場和鬥牛的數量分別增長30%和150%。受經濟危機影響,2012年西班牙鬥牛表演場數急轉直下。
  • 西班牙鬥牛或留給歷史 鬥牛士精神還將長期存在
    美國著名小說家海明威的經典著作《死在午後》當中,有過這樣一段文字來形容西班牙的鬥牛,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它能使人陶醉,能讓人有不朽之感,能使人入迷。」換言之,這入迷雖然短暫,卻如同靈魂離開軀體似的深刻。  鬥牛,海明威筆下這項令人陶醉的運動,是西班牙文化的一部分,直到世紀之交,反對鬥牛的人都會被打上「膽小,不愛國」的標記。
  • 鬥牛是西班牙的傳統,但因為其殘忍的性質,現在將要成為歷史
    但往往很難成功,就算成功扎了進去,多半也是刺進了肺裡,這樣會使牛大量吐血,所以多數的公牛其實是被自己的血嗆死的。當然鬥牛士會趕在這之前斬斷其中樞神經,讓牛早早的歸西。鬥牛士的榮譽公牛雖然死了,但這場鬥牛可還遠遠沒有結束,鬥牛結束後,鬥牛士會享受他應得的榮譽,不過這可不是那麼容易的,因為鬥牛過程中的危險性,讓其完成一系列高難度動作的同時還要不停的注意生命安全。
  • 親臨現場看鬥牛!西班牙鬥牛,到底應不應該被廢除?
    「 我是XIAO啦,跟我一起旅行吧 」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現場看鬥牛,也很有可能是最後一次了。如果沒有親臨現場看鬥牛,我甚至都不知道,原來鬥牛不僅僅是單純的表演,原來真的會鬥死牛!鬥牛,西班牙國技的前世今生說起熱情洋溢的西班牙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鬥牛這項運動。
  • 中國版鬥牛精彩不輸西班牙鬥牛
    導語中國版鬥牛精彩不輸西班牙鬥牛很多人都以為鬥牛只是西班牙的一種傳統,其實在中國西南部,雲南貴州也有鬥牛的傳統,尤其是瑤族人更加喜歡這種鬥牛表演,每當逢年過節的時候很多村裡的勇士都會把精心訓練的牛拉出來鬥。這種傳統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了。
  • 西班牙鬥牛史
    此後,這一傳統貴族專利就從皇宮傳到了民間。西班牙鬥牛士的地位高出一般的社會名流和演藝界人士。這個獨特的人群具備高雅、勇敢的靈魂,他們將技術和體力、柔美和勇猛完美地結合到了一起。其實鬥牛並非男子的專利,在20世紀30年代之前一直都有女性參與這項運動,只是後來女鬥牛士遭到了禁止。但近十年來,又有不少女性陸續投身到這項勇敢者的挑戰中。
  • 西班牙鬥牛賽禁令2012年生效 巴塞隆納不再鬥牛
    儘管,讓他們與習慣了數百年的傳統告別,總有那麼一些不容易。  告別賽門票一票難求  差不多在9月24日的時候,巴塞隆納一張鬥牛表演賽的門票已經被炒到了1500歐元。這不算是個小數目,但依然擋不住人們的熱情,在傳承了幾百年之後,巴塞隆納城突然少了鬥牛,就好像少吃了一頓飯一樣讓人不舒服。所以,當最後的表演到來時,花多少錢他們都在所不惜。
  • 圖片故事|西班牙鬥牛:殺戮還是藝術?
    對於鬥牛士來說,他們必須勇敢,哪怕心中非常害怕,也需要「假裝」勇敢,「因為公牛隻會比你想像中的更難控制。」 2010年,西班牙加泰隆尼亞地區就已修改動物保護法令,禁止鬥牛表演的舉行。 事實上,大部分的鬥牛運動都在南部地區,越來越多的西班牙地方政府出臺措施禁止鬥牛,或改變鬥牛運動的規則僅保留其觀賞性,而不殺死公牛。 「我和大部分人一樣,覺得鬥牛表演是血腥的。但對於鬥牛士來說,他們似乎認為這是一項藝術。」
  • 激情澎湃的西班牙鬥牛,作為西班牙國粹,你對它了解多少?
    西班牙是個熱情如火的民族,它的子民仿佛永遠擁有燃燒著的熱情,連同它的文化也有著如火的激情。在電影鏡頭裡關於對西班牙的的刻畫總是少不了那個經典的畫面,鬥牛士的表演總是那麼精彩,讓人熱血沸騰。鬥牛文化在西班牙發展已久,鬥牛是西班牙一個極具特色的傳統活動,也是理解其民族性格和語言的一個關鍵的文化象徵符號。如果我們想了解一個民族,也許從它的文化開始會是一個不錯的方法。1、起源 西班牙人認為,鬥牛作為西班牙最具代表性的民族體育項目,代表著西班牙人的粗獷豪爽的民族性格。西班牙人說,這是他們的天性,來自於他們的生存環境。
  • 真正的西班牙不在鬥牛裡,而在音樂裡
    西班牙,曾經的海上霸主,歷史上經歷過基督教文化、阿拉伯文化、哥特文化、南美文化的洗禮,是歐洲不可多得的文化匯集之地,得益於此西班牙的音樂裡充斥著神秘又熱烈的氣息。西班牙鬥牛(圖片來自: pixabay)西班牙人除了熱衷鬥牛還能歌善舞,其舞曲節奏常被音樂家融入自己的樂曲之中。
  • 西班牙的「天空之城」,築於懸崖之上,是鬥牛文化的發源地
    人們認為西班牙是一個熱情奔放的國家,這與全國盛行、名揚四海的「鬥牛士文化」密不可分,自古以來,在西班牙的鬥牛史上,就有過許多著名的鬥牛士,曾與蠻牛生死搏鬥,寫下了熱血迸發的風情史詩。根據其歷史,西班牙悠久的鬥牛文化起源於南部的安達盧西亞自治區,在羅馬帝國時代,有一座千年古城名叫「龍達」,這裡不僅是鬥牛文化的發源地,也是西班牙最古老的鬥牛場。
  • 西班牙「天空之城」,築於懸崖之上,是鬥牛文化的發源地
    在人們的印象中,西班牙是一個熱情洋溢、激情似火的國度,這其實與全國盛行、名揚四海的「鬥牛士文化」密切相關。自古以來,西班牙鬥牛史上出過許多赫赫有名的鬥牛士,曾於蠻牛生死搏鬥,寫下令人血脈噴張的風情史詩。
  • 鬥牛資訊簡介,只為純粹的鬥牛
    鬥牛資訊,只為純粹的鬥牛!前言當今世界上有兩種鬥牛,一種是以西班牙鬥牛為代表的西方鬥牛,另外一種是以中國西南少數民族為代表的東方鬥牛。東方鬥牛文化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它源於苗族遠古時期,在歷史上經歷了兩千多年的歲月。
  • 西班牙鬥牛有怎樣的歷史?
    那麼鬥牛又有怎樣的歷史?為什麼最後在西班牙生了根?鬥牛文化的起源如果翻閱鬥牛運動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人類在洞穴中遺留的神牛壁畫或者神秘的公牛傳說。但事實上,要揭開現代鬥牛運動的面紗,卻要從中世紀說起。
  • 鬥牛士意外被牛刺死 西班牙鬥牛為何如此風靡?
    而在2012年,西班牙國家電視臺在9月5日晚間播出了北部城市的鬥牛比賽盛況,被禁播6年的鬥牛節目終於重回西班牙電視熒幕。長達6年的鬥牛電視節目禁播令被解除,令鬥牛愛好者興奮不已,他們認為,在當前鬥牛比賽觀眾席越來越空曠的情況下,電視臺播出鬥牛節目將給這項傳統帶來新的活力。對於巴裡奧的被刺身亡,網友們不淡定了。
  • 西班牙的傳統風俗有哪些?
    西班牙擁有著豐富而悠久的文化,西班牙人非常的熱情奔放、浪漫,注重對生活品質的提高,對夜生活特別著迷,日常也喜歡聚會、聊天,經常會在酒吧、咖啡館裡面聚會,今天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下關於西班牙的一些風俗習慣。
  • 感受西班牙鬥牛之魂
    西班牙最為經典的東西就是鬥牛,非常不怕犧牲的鬥牛士,正好代表著當地人的勇敢,鬥牛場裡面融入了血液的黃沙,也就順其自然的體現在了西班牙的國旗上,融入到了西班牙人的血液裡。去西班牙,不妨去參觀一下鬥牛場,了解一下這個古老的國度的天性脾氣和內在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