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牛是西班牙的傳統,但因為其殘忍的性質,現在將要成為歷史

2021-01-09 歷史的小諸葛

圓形的競技場上,鬥牛士身穿華麗的服飾,手裡舞動著大紅色的穆萊塔,對面的公牛氣喘籲籲,背上的汗水和血水混合在一起,看臺上觀眾們在為眼前這一幕不停地呼喊。也許有很多人看過鬥牛的節目,覺得這是人類落後的象徵,而且非常殘忍。鬥牛確實殘忍了一點,但現在它離成為歷史也僅僅只有一步之遙了。

我們熟知的鬥牛一般都是西班牙鬥牛,其實鬥牛的習俗在多的國家都存在,甚至中國也有。只不過形式有所不同,而且遠遠沒有西班牙鬥牛要出名。今天小編就來講一講鬥牛的歷史,看看鬥牛背後的故事。

西班牙鬥牛的發展

鬥牛的習俗起源於西班牙的牛崇拜,也有可能是直接起源於狩獵,根據記載來看,鬥牛最早出現在十二世紀的時候,騎士們騎著高頭大馬,並用長矛和公牛進行著搏鬥,除了證明自己的勇敢外,還可以取悅王公貴族。十六世紀的時候,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為了慶祝小王子的誕生,親手在鬥牛場上殺死了一頭公牛,至此鬥牛開始逐漸的向民間普及。到了十八世紀的時候,鬥牛場和培育鬥牛士的學校遍布整個西班牙,而鬥牛這項運動也成為了西班牙的國技。按著十八世紀開始算,鬥牛的歷史也不算太長。

早期的鬥牛形式比較簡單,但隨著時間的發展,人們的口味越來越挑剔,鬥牛因此也發展得更具有觀賞性。鬥牛開始之前,先把牛放進一間黑屋子裡,並不斷的去激怒它。進場的時候,助手會在牛背上插一根長槍,讓牛的憤怒最大化。此時公牛的戰鬥力達到了頂點,鬥牛士為了保命當然不能直接上場,這時還是由助手騎著馬向牛背上刺入長槍,並不斷的消耗公牛的體力,等公牛沒有了之前的勁頭後,才到了鬥牛士出場的時候。

在人們的歡呼聲中,公牛一遍一遍地撞向紅布,那紅布的名字叫穆萊塔,只有鬥牛士手中才是紅色的,助手用的則是粉色。紅色穆萊塔的另一面是黃色,這兩個顏色是西班牙人喜歡的顏色,他們的國旗就能證明這一點。另外,紅顏色對牛本身是沒有吸引力的,其目的是用鮮豔的顏色來吸引觀眾。

鬥牛士這一次出場不會持續太久,浪夠了之後,鬥牛士會先退出場地,而這個時候就又到了助手們的時間。助手們手持兩支短扎槍,趁著公牛不注意的時候扎在其後背上,不管成功與否,助手們下一個動作就是瘋狂逃竄。這種短扎槍的槍頭是一個長鉤,槍桿上有彩色的裝飾,在成功扎到牛背上後,助手會折斷短槍的主體槍桿,讓彩色裝飾垂掛在公牛的身上。

在這個過程結束後,鬥牛士會再次出場,此時公牛已經大量的失血,行動也變得十分遲緩。 而鬥牛士會拿出一柄長劍,劍頭是彎曲的,為了方便刺入公牛的心臟部位。但往往很難成功,就算成功扎了進去,多半也是刺進了肺裡,這樣會使牛大量吐血,所以多數的公牛其實是被自己的血嗆死的。當然鬥牛士會趕在這之前斬斷其中樞神經,讓牛早早的歸西。

鬥牛士的榮譽

公牛雖然死了,但這場鬥牛可還遠遠沒有結束,鬥牛結束後,鬥牛士會享受他應得的榮譽,不過這可不是那麼容易的,因為鬥牛過程中的危險性,讓其完成一系列高難度動作的同時還要不停的注意生命安全。而且要是全程表現不佳,鬥牛士還會被全場的觀眾嘲諷,毫不留情的嘲諷。

在鬥牛結束之後,鬥牛士的表現,他可以得到不同的待遇,除了繞場一周接受觀眾的掌聲外,鬥牛士還會獲得公牛身上的器官作為獎勵。從一個牛耳朵到兩個牛耳朵,要是表現得再好點就加一條牛尾巴。在一些特定的鬥牛場,還有過「王子門」的傳統,表現足夠優秀的鬥牛士會坐在別人的肩上通過王子門,這對於鬥牛士來說是最大的榮譽。

另外,從鬥牛誕生以來,已經有數不勝數的鬥牛士喪命。西班牙人鬥牛時不會過分的處理牛角,在巨大的衝擊力下,刺穿鬥牛士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死後的牛一般會被拖到場後屠宰,觀眾可以購買,但是價格就比較高了。拋去殘忍的成分,這些牛也沒有得到公正的待遇,生前是這樣,死後也是這樣。

關於鬥牛的延伸

前文已經提過,鬥牛的習俗並不只是西班牙才有,它的鄰國葡萄牙一樣也有鬥牛的習俗。在葡萄牙,鬥牛士全程騎著馬,並用長矛抵禦公牛的進攻,同時他們還會鋸掉牛角,降低危險的程度。大西洋對岸的拉丁美洲地區擁有和西班牙一樣的鬥牛習俗,其原因就不用多解釋了。值得一提的是,遠在亞洲的中、日、韓三國,也有鬥牛的活動,不過亞洲鬥牛是兩頭牛之間的較量,只要不發生意外,兩頭牛並不會有生命危險。

雖然鬥牛是西班牙的一項傳統,但也不得不承認它本身的血腥性,根據動物保護組織的統計,西班牙每年有1.2萬頭牛在競技場被殺掉。1991年,西班牙的加那利群島首次發布禁止鬥牛的法令,從這開始,這項與現代社會格格不入的活動逐漸走向了沒落。

現在西班牙當地的電視臺也很難再看到鬥牛表演,因為這對於兒童來說也確實顯得過於暴力了一些。到了2016年在西班牙的部分地區,鬥牛的過程被強制壓縮,除了18歲以下禁止入內外,還禁止公牛在競技場上死亡,並且鬥牛的時間也有嚴格的要求。

結語

在人們不斷的努力下,這項殘忍的傳統終於要走到它的終點了,放眼整個世界,可不僅僅是牛正在遭受著不公的待遇,不管是類似的還是不類似的,可以說要多少就有多少。但可能因為西班牙鬥牛太過招搖,才容易成了人們刷存在感的主要道具。

參考文獻《西班牙史》、《陶氏百科全書》、《鬥牛的社會歷史》、《獨醒雜誌》

相關焦點

  • 西班牙鬥牛產業效益不高 文化傳統卻難抹去
    ,其所反映出的痛苦與狂歡、危險與刺激、人情與法律、傳統與現代間的各種矛盾,令人深思。2011年9月25日,西班牙第二大城市巴塞隆納舉行了最後一場傳統的鬥牛表演,從2012年1月1日起,其所在的加泰隆尼亞大區將徹底禁止鬥牛賽。  12月3日和5日,兩場關於鬥牛活動的討論交流會分別在北京塞萬提斯學院和北京大學舉辦,多位相關人士從歷史、美學、道德、科技等角度對鬥牛這一西班牙文化中的標誌性傳統進行了探討和再審視。
  • 西班牙鬥牛或留給歷史 鬥牛士精神還將長期存在
    因為我一直認為鬥牛是西班牙的一張國家名片,也許你會說西班牙還有弗拉門戈舞,還有皇家馬德裡足球俱樂部,還有塞萬提斯筆下的《堂吉訶德》。但是真正讓我們記住的西班牙肯定還是鬥牛,而且我們要知道,鬥牛士這個職業在西班牙是很高尚的,你不能突然讓一個英雄變成了狗熊。而且它也是有這麼長時間的歷史。  反正我覺得,加泰隆尼亞之所以取消蠻可惜的。
  • 歐洲最危險的傳統運動,聊聊西班牙的「國技」鬥牛
    參與鬥牛的人稱為鬥牛士,主要流行於西班牙、葡萄牙以及拉丁美洲,更是被西班牙奉為國技,它的歷史甚至可追溯至史前時代。在古代神話中,公牛是絕對力量的象徵,例如赫拉克勒斯捕捉的克裡特公牛,又比如蘇美爾神話中的天之公牛古伽蘭那,甚至神王宙斯的化身也是公牛,所以西班牙勇士們喜歡與公牛搏鬥來展示自己的英勇,與古代英雄們如出一轍。現代鬥牛是由古代狩獵演變而成。
  • 西班牙鬥牛史
    現在西班牙擁有300多家鬥牛場(最大的是馬德裡的文塔斯鬥牛場,可容納2.5萬人)。每年3月~11月是西班牙鬥牛節,有些時候每天都鬥,通常以星期日和星期四為鬥牛日。參與鬥牛的人稱為鬥牛士,主要流行於西班牙、葡萄牙以及拉丁美洲,更是西班牙的國技。鬥牛的歷史可追溯至史前時代的牛崇拜以及壁畫中。
  • 圖片故事|西班牙鬥牛:殺戮還是藝術?
    文/吳可言  攝影/Daniel Ochoa de Olza發於《中國慈善家》2020年第4期 華麗的鬥牛士服裝、血腥的場面、奄奄一息的公牛⋯⋯這項誕生於18世紀中葉的西班牙傳統表演如今仍令許多觀眾趨之若鶩;同時它也飽受爭議,以動物殺戮為樂的鬥牛表演正在減少。
  • 西班牙鬥牛有怎樣的歷史?
    鬥牛,這項延續了幾千年的運動,它所具有的令人著迷的野性氣質,一直吸引著無數旅遊者慕名而來,為了親眼目睹一場鬥牛勇士與生猛野獸之間的生死博弈。鬥牛絕不僅僅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格鬥,紅色鬥篷的背後是無數次的與死亡擦身而過,但仍挺起胸膛,憤怒卻優雅的將搏擊的每一步都走地淋漓盡致,趾高氣昂。鬥牛是西班牙人的國粹,因為它代表著西班牙人的粗獷豪爽的民族性格,西班牙人說,這是他們的生存天性。
  • 鬥牛士意外被牛刺死 西班牙鬥牛為何如此風靡?
    巴裡奧與妻子生前的合影照片鬥牛是西班牙的國粹 鬥牛是西班牙的國粹,西班牙電視轉播鬥牛也已經有50多年的歷史了。而在2012年,西班牙國家電視臺在9月5日晚間播出了北部城市的鬥牛比賽盛況,被禁播6年的鬥牛節目終於重回西班牙電視熒幕。長達6年的鬥牛電視節目禁播令被解除,令鬥牛愛好者興奮不已,他們認為,在當前鬥牛比賽觀眾席越來越空曠的情況下,電視臺播出鬥牛節目將給這項傳統帶來新的活力。對於巴裡奧的被刺身亡,網友們不淡定了。
  • 西班牙鬥牛 死亡之角上的弗拉明戈舞
    但面對兇猛的公牛,鬥牛過程中每一刻都兇險萬分,西班牙鬥牛,或許可稱為死亡之角上的弗拉明戈舞,最接近死亡的藝術。西班牙鬥牛是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之一,鬥牛以場面激烈富有刺激性風靡全球,雖然在動物保護方面頗受爭議,但作為西班牙傳統,依舊很受歡迎。(策劃 棕櫚)
  • 西班牙鬥牛賽禁令2012年生效 巴塞隆納不再鬥牛
    每年這個時候恰逢鬥牛收官季,成千上萬的觀眾會從世界各個角落蜂擁至此,觀賞一場讓人血脈噴張的血腥表演。在幾百年的時間裡,西班牙人把這個殘忍的遊戲推廣至全世界,並把它驕傲地當做一張傳統標籤。  但這個傳統不得不在上周末戛然而止。加泰隆尼亞大區政府已經決定,從2012年1月1日開始,整個加泰隆尼亞大區將徹底禁止持續了數百年的鬥牛賽。2010年7月,加泰隆尼亞大區議會投票通過了該項決議。
  • 美麗苗族蘆笙舞,其起源與苗族傳統鬥牛活動密不可分
    苗族蘆笙舞的地域分布與類型苗族蘆笙舞,又稱為"踩蘆笙",其名稱來源主要是因為要吹奏蘆笙為舞蹈伴奏。蘆笙舞是我國南方苗族、侗族、布依族等少數民族最喜愛、分布最廣泛的一種民間舞蹈。在黔湘桂交界的苗族、侗族聚居區最為流行,如貴州凱裡舟溪是苗族蘆笙舞傳承氣氛最濃烈的地方。舟溪鎮每年農曆正月十六至二十都要舉辦國際蘆笙節,吸引著國內外眾多遊客前來參與節日活動。
  • 西班牙政黨組織全民公投呼籲取消鬥牛活動
    央廣網北京10月3日消息(記者張筱璇)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在西班牙,鬥牛,是聞名全世界的傳統活動,但近年來逐漸受到爭議,並為此多次爆發抗議活動,不少地區鬥牛活動在經過當地民眾之後宣布取消。  西班牙的鬥牛,幾乎可以說是這個國家的一張文化名片。但是這些年,國內反對鬥牛的呼聲卻是逐漸的高了起來。圍繞鬥牛廢存問題,支持者和反對者針鋒相對,互不相讓。
  • 激情澎湃的西班牙鬥牛,作為西班牙國粹,你對它了解多少?
    鬥牛文化在西班牙發展已久,鬥牛是西班牙一個極具特色的傳統活動,也是理解其民族性格和語言的一個關鍵的文化象徵符號。如果我們想了解一個民族,也許從它的文化開始會是一個不錯的方法。1、起源 西班牙人認為,鬥牛作為西班牙最具代表性的民族體育項目,代表著西班牙人的粗獷豪爽的民族性格。西班牙人說,這是他們的天性,來自於他們的生存環境。
  • 親臨現場看鬥牛!西班牙鬥牛,到底應不應該被廢除?
    西班牙鬥牛起源於古代殺牛供神的宗教祭祀活動,後來演變為賽牛表演,真正的鬥牛表演在18世紀中葉才出現。歷史記載,曾經統治西班牙的古羅馬愷撒大帝就熱衷於騎在馬上鬥牛。早期的鬥牛,也一直是貴族們專享的競技和娛樂活動,還是鬥牛士驍勇善戰的象徵。起初,他們和凱撒大帝一樣,都是騎在馬上進行鬥牛。
  • 感受西班牙鬥牛之魂
    西班牙最為經典的東西就是鬥牛,非常不怕犧牲的鬥牛士,正好代表著當地人的勇敢,鬥牛場裡面融入了血液的黃沙,也就順其自然的體現在了西班牙的國旗上,融入到了西班牙人的血液裡。去西班牙,不妨去參觀一下鬥牛場,了解一下這個古老的國度的天性脾氣和內在魅力。
  • 中國版鬥牛精彩不輸西班牙鬥牛
    導語中國版鬥牛精彩不輸西班牙鬥牛很多人都以為鬥牛只是西班牙的一種傳統,其實在中國西南部,雲南貴州也有鬥牛的傳統,尤其是瑤族人更加喜歡這種鬥牛表演,每當逢年過節的時候很多村裡的勇士都會把精心訓練的牛拉出來鬥。這種傳統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了。
  • 死亡直播|30年來首次 西班牙鬥牛士鬥牛場上被公牛刺死
    鬥牛盛行的西班牙,30年來首次出現鬥牛士在鬥牛場被當場刺死事件。當地時間上周六(9日),年僅29歲的鬥牛士巴裡奧(Victor Barrio)在表演期間被公牛襲擊致死,因為這場鬥牛通過電視現場直播,包括其妻子在內的許多人都目睹了整個殘忍畫面。西班牙首相馬裡亞諾·拉霍伊向這位獲獎無數的鬥牛士致敬。
  • 西班牙鬥牛節——傳統的割捨還是生命的選擇
    我們往往會在傳統和殘忍之間做掙扎,賽馬是其中之一,鬥牛也是。 鬥牛是一項人與公牛搏鬥的運動,參與鬥牛的人被稱為鬥牛士。鬥牛主要流行於西班牙、葡萄牙以及拉丁美洲,是西班牙的國技。鬥牛的歷史可追溯至史前時代的牛崇拜以及壁畫中。 在阿爾達米拉巖洞中發現的新石器時代的巖壁畫裡,人們看到了一些記錄著人與牛搏鬥的描繪。根據歷史記載,曾經統治西班牙的古羅馬愷撒大帝就十分熱衷於這種活動。
  • 西班牙鬥牛是如何讓世界瘋狂的?
    鬥牛是西班牙的國粹,起源於1761年。它之所以經久不衰,讓觀眾如痴如醉,不僅在於它需要高超的技藝,更在於它代表了西班牙的民族精神。 鬥牛季節從每年的三月十九日"巴侖西亞的火節"開始到十月十二日的"沙拉哥沙的比拉爾祭"時結束,一般在禮拜天與假日舉行,七八月份是欣賞鬥牛表演的黃金時期。
  • 西班牙鬥牛
    班牙的鬥牛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成為國粹也有千年歷史了。西班牙人不理解偉大的中國為什麼會把京劇作為國粹,像著了彩裝的木偶,不是站著就是坐著,不是咿咿呀呀地唱就是呀呀咿咿地說,斯文太過,血性太弱。我們和西班牙離得太遠了。15世紀中葉,西班牙和葡萄牙兩牙相磕,在西班牙的小鎮託爾德西拉斯鎮籤訂瓜分世界的《託爾德西拉斯條約》時,分到東方的是葡萄牙人,相當多的西班牙人連中國的京劇是何物一點都不知道。假如你在中國問一百位從未到過西班牙的中國人知道不知道西班牙的鬥牛,可能有九十九位都會回答知道。
  • 不僅僅只有西班牙,位於中國這裡的鬥牛也同樣精彩
    最早的時候,鬥牛其實是在西班牙那個地方開始盛行的,而其最初的目的也並非是單純的娛樂節目,更是當地世代傳承下來的宗教活動。它具體的起源確切的說是從公元18世紀,在當地從一個傳統的活動,開始逐漸的轉變成一種表演項目,一經舉辦便迅速流傳開來並一直盛行至今,到現在這項活動已然成為了西班牙的一大特色之一,同時還擁有全世界最大的專業場地,以及最為專業的鬥牛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