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不局限於理財產品才是理財,比如購買國債和存款也是一種理財方式。若只求低風險和穩定,應當選擇國債和存款,而不是餘額寶這種波動性理財產品。
餘額寶對接的是貨幣基金
餘額寶並非存款產品,而是理財產品,對接的是貨幣基金,那麼其收益率就存在波動性,具有不穩定性。如果只追求收益的穩定,那麼貨幣基金並不是很好的理財產品,特別不適合大資金長期持有,只適合零散的閒置資金投資該類產品。
而在收益方面,並不樂觀,7日年化收益僅有2%多一點,只相當於一年定期存款。若進行資本長期投資,收益和資本都將被通貨膨脹吞噬。
因此,如果要選擇低風險和穩定性的產品,而不考慮流動性和收益性,那麼更建議選擇購買國債或者進行三五年定期存款,相對而言風險更低(國債和存款為無風險產品),利率更高。
資產應當分散式投資,而不應集中於單一產品
為了對衝通貨膨脹和保持資金的流動性,應當對資產進行分散式投資,而不應當將其集中於某單一產品。
比如三年五年的國債或者定期存款,雖然其是無風險產品,也可以帶來相當於中低風險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但是它存在較大的流動性風險,例如提前支取會損失全部定期利息或者大部分利息。
因此,為了保證資金的流動性,比如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用到這筆資金,那麼我們就不能把全部的錢投資某單一產品,特別是期限較長的國債或者存款。
當然,餘額寶之類的貨幣基金可以解決流動性問題,但其收益相對較低,與通貨膨脹相差甚遠,從長期投資的角度上來說不可取,也以致在投資方面要進行分散式投資,以此來獲得資金的流動性和收益性。
基金產品可以有效的分散流動性風險並獲得較高的收益
基金產品具有很強的流動性,不僅是餘額寶之類的貨幣基金,其他的基金產品也可以通過贖回及時變現,具有極強的流動性。
當然,基金產品它是存在價格風險的,即價格存在波動性,在基金淨值處於低位時贖回可能導致虧損。那麼進行基金投資就應當投資多隻基金,而不是某單一基金,比如投資餘額寶之類的貨幣基金的同時,還投資其他債券基金和指數基金等。
貨幣基金採用的計算方法是攤餘成本法,存在每日萬分收益,也基本為正,投資貨幣基金可以帶來強流動性。
其他基金採用的計算方法是淨值法,每日淨值存在波動性,但如果持有中低風險的債券基金,持有期限在十天半個月淨值也基本為正,可以保證收益。
而持有權益資產類的基金,比如長期持有滬深300指數基金年複合收益率在10%以上,可以有效的對衝通貨膨脹。
因此,從長期投資來看,應當持有多類型的基金產品,而不是持有單一產品。比如可以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配置低風險的貨幣基金以此保持資金的流動性,配置中低風險的債券基金以此保持較為穩定的收益,配置中高風險的指數基金以此來對衝高通脹。